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危害特性及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木蠹蛾主要危害沙棘栽植树的根部和干部,红缘天牛同时危害沙棘栽植树和根蘖苗的干部,已成为宁夏沙棘林中两大主要蛀干性害虫。通过对沙棘树不同高度范围内沙棘木蠹蛾幼虫和红缘天牛幼虫的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幼虫主要分布在地下根部和干部40~120 cm的范围内,而红缘天牛主要分布在树干40~120 cm的高度内。树干不同高度处,红缘天牛幼虫数量随时间变化大致呈现向树上部增加的趋势。沙棘木蠹蛾幼虫数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向根部转移的趋势,7月末,有近98%的幼虫在根部危害,之后,由于初孵幼虫的大量出现,使干部幼虫数量急剧增加,越冬前,虽然有部分转移至根部危害,但到9月末仍有近43%的幼虫停留在树干40~120 cm处越冬,直到次年越冬结束。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在沙棘树干部40 cm以上危害位置的较大重叠,必然造成它们在时间、空间和营养上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2.
沙棘木蠹蛾属检疫性害虫,也是沙棘的毁灭性害虫,由于多年的气候干旱和沙棘林龄的老化,沙棘木蠹蛾已在我县的沙棘林内大面积发生。对我县的170.55万亩灌木林地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尽快消灭并控制其蔓延,保证退耕还林成果,沙棘木蠹蛾防治势在必行,必须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3.
2007年6—9月利用灯诱法对平朔矿区复垦林地蛾类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蛾类昆虫12科155种。区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群落以夜蛾科为优势类群,尺蛾科、天蛾科、螟蛾科、枯叶蛾科、木蠹蛾科、毒蛾科这6科为常见类群。利用多样性指数对不同样地蛾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垦时间和复垦模式对蛾类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沙棘木蠹蛾的发生趋势、发生趋势、危害程度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为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沙棘木蠹蛾在彭阳县的发生特点,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沙棘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先锋树种,是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物资源,但人工沙棘林易遭受蛀干、蛀根害虫——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us)的危害。为了提供沙棘木蠹蛾防控的量化测报和预警结果,指导钻蛀性害虫防控,结合指标预警法和对象属性解析法,计算了沙棘木蠹蛾灾变过程中警源、警兆和警情等不同要素的综合预警指标值,构建了沙棘木蠹蛾的灾害预警指标体系。进一步以山西晋中市人工沙棘林为样区,利用本体系预测沙棘木蠹蛾灾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调查区警源、警兆和警情值分别为22.9、23.2和20.7,综合警度值为66.8,处于中警等级。该体系不但预估了害虫危害程度,还作出精准定位、发布预警信号,为进一步量化防控措施提供资料,减少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农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构建提供有效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晖 《农友》2001,(1):17-17
在果园中危害果树枝干的害虫主要有红颈天牛、木蠹蛾、透翅蛾等,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诱捕到的非靶标昆虫的多样性,为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的林间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为减少非靶标昆虫对性引诱剂的影响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防治沙棘木蠹蛾,以山西省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沙棘林为研究区,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随机选取3块平地和3块坡地,利用性引诱剂监测法,诱捕沙棘木蠹蛾成虫,并选取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以及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分析诱捕器内非靶标昆虫的多样性及其对诱捕效果的干扰.结果 表明,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会诱引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的 非靶标昆虫;时间和地形会影响性引诱剂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捕量;8月份诱捕到非靶标昆虫的类群和数量最多;平地诱捕到非靶标昆虫数量多于坡地.因为非靶标昆虫与沙棘木蠹蛾形态差异明显,所以非靶标昆虫的存在不会影响性引诱剂对沙棘木蠹蛾的检测效果;引诱膜翅目和双翅目的 访花昆虫,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其传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沙棘木蠹蛾主要危害沙棘树的根部和干部,目前已成为宁夏沙棘林中主要蛀干性害虫。通过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沙棘木蠹蛾在宁夏扩散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得出:其风险值为2.10,属于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检疫,逐步压缩发生面积,防止在宁夏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10.
沙柳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柳木蠹蛾是危害沙棘林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县5 a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该虫的发生率与沙棘林龄成正比,林龄越大,感虫株率越高。因此加强沙棘林抚育管理,是防治该虫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枣树萌芽展叶期害虫与天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延安枣树萌芽展叶期的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害虫27种,分属于4目20科;天敌13种,分属于2纲4目7科。延安枣树萌芽展叶期的主要害虫有5种:红缘天牛(A sias ha lo-d end ri)、枣飞象(S cy thropus yasum atsu i)、枣叶虫(C ryp tocepha lus sp.)、枣镰翅小卷蛾(Ancy lis(Anchy lop era)sativa)、枣瘿蚊(Contarin ia sp.),其中红缘天牛最多,已成为危害枣树的优势种。对于天敌方面,主要以捕食性的瓢虫类和食虫蜘蛛为主,其中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 tempunctata)最多。  相似文献   

12.
红缘天牛对5种枣树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缘天牛是危害阔叶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为了明确哪一品种枣树的活性部位对红缘天牛有引诱作用。以木枣、狗头枣、赞皇枣、壶瓶枣和骏枣的枣叶、枣枝和枣花为实验材料,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红缘天牛对5种枣树不同部位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以空气为对照的条件下,红缘天牛雌雄成虫对木枣枣叶的挥发性气味趋向率分别达到70.00%和69.23%,木枣的枣叶对红缘天牛有引诱作用(P<0.05)。红缘天牛雌、雄成虫对狗头枣枣枝挥发性气味反应最强,趋向率分别达到77.42%和73.68%,狗头枣枣枝对红缘天牛有很强的引诱作用(P<0.01);此外木枣枣枝对红缘天牛雌虫也具有引诱作用(P<0.05)。所有枣树品种的枣花挥发物对红缘天牛既无引诱作用也无忌避作用(P>0.05)。木枣挥发物对红缘天牛成虫具有较好的引诱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沙棘木蠹蛾潜在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的南部和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辽宁省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部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部分地区是该害虫的适生区,这一地区正是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布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在综合分析沙棘灌丛林自然分布、沙棘人工林栽培状况、沙棘木蠹蛾危害状况以及生态气候指数EI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沙棘木蠹蛾是中国“三北”地区的本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种群爆发是本地害虫危害引入树种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4.
沙棘木蠹蛾对不同树种的产卵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来自内蒙古、四川和宁夏的21个树种(品种),其中包括15个沙棘种(品种),集中种植在宁夏彭阳,采用笼内人工接虫和野外自然感虫试验,观察了沙棘木蠹蛾成虫对不同树种的产卵选择行为。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成虫对不同树种表现出明显的产卵选择。以本地感虫树种中国沙棘作为对照,将其分为4个级别:1)拒产卵树种(柳叶沙棘、云南沙棘、榆树、桃树、苹果和杏树);2)低产卵树种(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霞光、棱果、肋果、太阳、沙枣和梨树);3)高产卵树种(浑金、乌兰格木、优胜和楚伊);4)喜产卵树种(橙色和阿亚甘卡)。此外,沙棘木蠹蛾在植株树干上的产卵高度、产卵方向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产卵高度与植株地径正相关,产卵方向以南面居多。  相似文献   

15.
沙棘抗沙棘木蠹蛾的立地条件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些年来,沙棘木蠹蛾大面积成灾,作者调查发现,沟底、水库边及河滩沙棘林有极强的抗灾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研究这种现象及其机理,从2001年起,作者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及辽宁省建平县的虫灾区,进行了为期6年的观测与研究. 结果表明,影响沙棘抗沙棘木蠹蛾的主导因素不是土壤肥力,而是土壤水分;水肥充足,使沙棘光合作用增强,蛋白质、贮藏营养物质增加,糖等有机化合物减少,碳氮比值下降,Na+、K+含量比率失调,树体体温下降;河滩沙棘林的抗虫机理,是由土壤含水量诱发的一系列抗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沙棘人工林中沙棘木蠹蛾大面积成灾而天然林有虫不成灾的原因,利用动态顶空采集、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沙棘人工林与天然林中健康和虫害沙棘枝叶及基干部位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共鉴定出22种化合物。结果显示:人工林中戊醛和2--苯甲酸叶醇酯、5--甲基--5--羟基己酸内酯、3--甲基丁醇含量较天然林高;天然林沙棘释放的挥发物以反式--2--癸醇、2--壬烯醇、庚醛、2--甲基丁醛为主。虫害后,沙棘人工林与天然林都会释放桉树脑、萜品醇、2--莰酮等萜烯类物质,并且天然林中萜品醇和2--莰酮的相对含量高于人工林;同时醇类、醛类物质虫害后也有增加。这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沙棘天然林与人工林中沙棘木蠹蛾危害的差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沙棘木蠹蛾危害特性与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作者于2003年5月至1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2 m以下,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20 cm以内的主根上.从5月至11月,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6月和1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当年生幼虫则从7月逐渐增加至9月达到最大,而后又急剧减少.从8月到11月,幼虫的聚集位置和种群数量都呈现向树下部转移的趋势,10月初转移至根部的幼虫达70.5%,树干上分布的仅有29.5%,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树干1.2 m以下的位置.11月初,幼虫已基本转移至地下根部,此时树干上幼虫分布很少.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病力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的防治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的污染,本试验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10)%的试验条件下,用浓度1×108个/mL的8株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测定了其对10~12龄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病力,并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8株菌株均能感染沙棘木蠹蛾幼虫,其中Z-006菌株为高致病力菌株,致死率达到67%,LT50为19.6 d;在不同培养基上测定了Z-006的生长量、产孢量,表明Z-006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19.
沙棘红缘天牛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1990年,对沙棘毁灭性害虫红缘天牛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从加强沙棘园综合管理,提高树势入手,结合成虫期喷雾,幼虫为害期注射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效达95%左右,同时可兼治蚜虫、木虱、茶翅蝽等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