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方根结线虫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方根结线虫对生姜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生姜后,显著影响生姜的生长,致使生姜减产47.96%;同时降低了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并改变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感染根结线虫的生姜根茎维生素C和挥发油含量降低,纤维素升高,致使品质下降.但根结线虫侵染提高了生姜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根茎可溶性糖、淀粉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这些变化则加剧了根结线虫的侵染和繁殖.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寄主番茄上的根结和同株上的健根以及健株的健根蛋白质含量测定表明:寄主在整个生长期间,根结内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显著高于同期同株健根,也高于同期相似部位的健株健根,且根结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也都是由低到高再到低,即接种时间越长其蛋白质含量越多;同株根结与健株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值在寄主生长的前中期是逐渐拉大的,根结开始腐烂后,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但病株和健株蛋白质总量(包括根、茎、叶和果实)相比,前者则显著低于后者.另用桂花树根上的根结(由Meloidogyne incognita感染)和一年生野生寄主龙葵(Black nightshacle,由Meloidogyne javanica感染)即不同寄主和不同的根结线虫种类测定,结果同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甘肃榆中县温室大棚黄瓜根结线虫种类及根际定殖情况,采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类,并室内测定和显微观察其在根际定殖效果。结果表明,甘肃榆中县黄瓜根结线虫不同虫态形态、大小和雌虫会阴花纹特征等均具有典型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形态特征。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发现榆中县黄瓜根结线虫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南方根结线虫台湾株系(KU517167)聚为一类,其相似性为99.75%;根结线虫多序列特异位点鉴定发现其与南方根结线虫孟加拉国株系(MN196556)和南方根结线虫印度株系(MN728697)聚为一类,相似性分别为100%和96.91%。经致病性测定发现,待接种根结线虫2龄幼虫30 d后其能够侵染黄瓜根系并形成大量根结,经染色发现黄瓜幼苗根系组织内寄生大量线形蠕虫、雌虫和卵囊,且镜检观察发现其形态与田间采集后分离的线虫形态一致。综上可知,引起甘肃省榆中县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80年4月至1982年6月分别从浙江省杭州、金华、余杭、富阳、绍兴、镇海、椒江、乐清、衢州、松阳等10县(市)采集到茶苗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spp)病株和病苗样本共50号。根据雌虫的会阴花纹特征和雄虫头部、口针的形态学,初步鉴定病原线虫为下列4个种: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及泰晤士根结线虫(M.thamesi)。其中以花生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出现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从江苏省泰州地区水稻根结组织中分离获得单一种群的寄生线虫,其雌虫、雄虫和二龄幼虫的de-Man形态学特征与已报道的拟禾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基本一致。应用ITS-rRNA和28S rRNA D2-D3扩展区分子标记PCR扩增分别获得579 bp和766 bp条带,其序列与M.graminicola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部分分离群体的相似度均达99%。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M.graminicola江苏分离群体与供试的其他种群均位于同一进化分支。M.graminicola江苏分离群体的鉴定结果表明,该线虫从南至北开始向中国其他稻区扩展蔓延,因此亟待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水稻根结线虫病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病害生物防治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本项研究采用分离自北方根结线虫卵的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Pochonia suchlasporia var.catenata CFCC84965,测定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致病性。被寄生的卵内充满菌丝且胚胎破坏,胚前发育期的卵对菌丝的侵染敏感,即将孵化出2龄幼虫的卵很少被寄生。菌丝环绕于被寄生卵周围形成致密菌网和侵染钉,卵壳皱缩和凹陷,有时可见到菌丝上形成瓶梗细胞和分生孢子;卵胚胎发育停止和幼虫发育畸形,卵内容物聚集变态,卵壳破裂,内容物外渗。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CFCC84965对卵的寄生率为65.18%。该菌对南方根结线虫雌虫具有致病性,菌丝接触雌虫体壁形成侵染钉,穿透体壁,虫体皱缩变形。该菌对根结线虫雌虫的寄生致病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香蕉线虫发生分布和种群密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以来,调查了云南省香蕉产区7个地区(州)14个县(市)的一些蕉园,共采集分离并鉴定了55个样本,调查结果表明和香蕉有关的植物寄生线虫隶属12个属,即螺旋线虫、根结线虫、肾形线虫、纽带线虫、半轮线虫、真滑刃线虫、矮化线虫、短体线虫、盾线虫、剑线虫、毛刺线虫和长针线虫。优势种群是螺旋线虫,其次是根结线虫和肾形线虫,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未发现穿孔线虫。  相似文献   

8.
方新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43-143,146
从感染根结线虫植物根部的卵、幼虫和雌虫中,分离得到真菌7株,对7株真菌分别进行了发酵液及滤液的抑制卵孵化实验,探讨菌株发酵液不同浓度对卵孵化的影响以及菌株结合有机酸对卵孵化的影响,并设置了菌株最适合浓度,得出菌株结合有机酸后抑制卵孵化的孵化校正率提高,并筛选出对线虫抑制卵孵化有很好潜力的菌3株。  相似文献   

9.
2007-2009年期间,对浙江省不同地区蔬菜上根结线虫样本进行广泛采集、调查及种群形态学鉴定.根据雌虫会阴花纹、2龄幼虫和雄虫的相关测量值等主要形态学鉴定特征,鉴定出2种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在浙江省为优势种群,分布广泛;爪哇根结线虫首次在温州发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rDNA的ITS区和IGS2区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测序,比较分析了西班牙根结线虫与中国4种常见的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群体rDNA的ITS区和IGS2区的序列差异,选择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IGS2区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获得了西班牙根结线虫的554 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用此方法可以明显将西班牙根结线虫与其他4种常见的根结线虫群体区分开,其灵敏度可达到单条根结线虫二龄幼虫.  相似文献   

11.
海南肾茶3种繁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海南肾茶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压条、分株和扦插3种方法繁殖海南肾茶,探讨这3种繁殖方法的效果。[结果] 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3种方法均能使海南肾茶成功繁殖,其中分株繁殖是保证材料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压条繁殖可以较快地提高海南肾茶的繁殖数量,扦插繁殖是满足产业化生产育苗的最佳方法。扦插繁殖的材料为5-12个月的茎干。在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当光照的情况下,扦插繁殖的材料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20d后就可以进行大田栽培,海南全年均可繁殖,但在12月份最佳。[结论]该研究为海南肾茶的繁殖及其产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猫须草离体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和最佳培养基。[方法]以猫须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生长激素对茎段腋芽萌发、愈伤组织增殖及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6-BA可促进腋芽萌发,分化丛生芽。随着6-BA浓度的增加,萌发腋芽的数量反而减少,当6-BA的浓度大于2.5 mg/L时,茎段便不再长出腋芽,而是在其顶端出现愈伤组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生长就越旺盛,当2,4-D浓度为2.0 mg/L时,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NAA浓度为1.0 mg/L时诱导茎段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结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mg/L,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4-D2.0 mg/L,茎段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1.0 mg/L。  相似文献   

13.
猫须草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须草是一种对肾结石、尿路结石、胆结石、胆囊炎有特殊疗效的热带珍稀药用植物。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对猫须草的植物形态特征、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运用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光照和生育期对肾茶熊果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四川攀西地区进行了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生育期对肾茶熊果酸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生育期对肾茶熊果酸含量的影响均达到1%显著水平。自然光照条件下肾茶熊果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遮光40%的试验处理;60d和90d时收获的肾茶,熊果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30d和120d时收获的肾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6.0条多态性片段。87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0.98,但6份栽培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88~0.98,显示出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2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1类。结果显示,中国野生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肾茶组织培养快繁的最佳材料、最佳激素配比、最佳培养基及炼苗移栽技术,以满足产业化生产肾茶对种苗的需求.以海南产肾荼幼嫩茎段的茎尖、茎节、茎间、叶片等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生长激素对不定芽的萌发、愈伤组织增殖及丛生芽生根的影响.得出外植体消毒方法可采用70%的乙醇和0.1%的HgCI:溶液分时段来进行;最佳材料是茎尖;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5 mg/L+6.BA 1.0 mg/L或2,4-D 0.5 mg/L+6-BA 1.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CM10%+NAA 0.1 me/L;成功建立了海南肾荼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掌握了炼苗和移栽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肾茶叶枯病致病病原菌,笔者从肾茶云南产区采集的肾茶叶枯病样本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并对其进行了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发达,菌落初期下部淡粉色,后期为深黄棕色,分生孢子顶胞钩状,成熟的大型分生孢子有3~5个隔膜。将病原菌离体接种到健康肾茶叶片,保湿培养数天后接种部位出现黑褐色病斑,与田间症状一致。病原菌基因组DNA经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ITS4 扩增及同源性分析,病原菌与Fusarium nematophilum,Fusarium equiseti,Fusarium chlamydosporum,Fusarium longipes聚为一支,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9.40%~99.60%。结合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