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西北师范大学研制的“多功能高分子固沙种草剂”日前通过鉴定。这种固沙种草剂的主要特点为抗旱、耐盐碱、抗风蚀和修复植被。黑麦草、枸杞、苜蓿、胡麻等植物或农作物在使用该技术的沙丘上均能很好生长。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冬、春季气候干旱、多大风风沙天气,各类沙地风沙危害严重,本文通过时吉林省40多年来营造的固沙防护林的调查,研究了固沙防护林带及其邻近地区的小气候效益;固沙防护林带内的小气候效益;固沙防护片林及其小气候效益;并对今后营造固沙防护林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长期连续定位调查结果对客观评价飞播固沙成效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典型样地定位调查方法,连续测定了2004—2018年浑善达克沙地多伦县流动沙地飞播区植物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飞播后植物生长年限的增加,播区植物生长经历了一个缓慢并波动的过程,植物密度和植物种类均呈现多项式模型,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均为指数模型。典型样方内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种类从8种逐渐增加到19种,多年生乡土植物种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加到6种,植被平均盖度从21.65%增加到60.00%,生物量从22.30 g/m2增加到56.70 g/m2。植被盖度、生物量、植物种类和年度降雨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植物种密度和年降雨的相关性较差。飞播固沙后植物生长经历了一个缓慢并波动的过程,植被盖度、多年生乡土植物逐渐增加,群落结构逐渐发生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固沙成林出现早衰甚至枯死问题,本文对沙地典型固沙植物抗旱性特征、固沙林地水分平衡特征和基于水分平衡的沙地合理造林密度研究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沙地植被恢复中,应根据植物的抗旱性特征,对水分循环规律进行量化研究,并参照其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和立地条件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植物种类和密度的规划确定,以期为建立稳定的人工固沙植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短花针茅→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草地的植被发展过程是共和沙地植被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油蒿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干旱、耐土壤贫瘠等特性,是该地区最主要的优良固沙植物和重要牧草。半固定、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在共和沙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持其稳定十分重要。从沙地油蒿群落的循环演替与逆行演替的规律来看,适度的放牧是保持沙地油蒿群落稳定的关键,既一方面要限制过度放牧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封闭保护,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向下一个演替阶段发展,导致油蒿群落的衰败。  相似文献   

6.
聂谷华  赵军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77-10278
植物具有拦截降水、蓄含水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达到保土固沙的作用,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江河湖泊地区的生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综述了目前保土固沙效果较好的植物类型及其应用方式,以期为今后水岸建设或治理的植物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与积累经验,防治治沙造林也应根据不同的沙区类型、气候和立地条件,选择着适宜的栽种植物品种和固沙技术。从飞播造林、容器苗固沙造林、大苗深植、"六位一体"栽植、扦插倒坑、高杆造林、沙地直播、设立沙障等技术对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进行介绍,与广大业内人士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与积累经验,防治治沙造林也应根据不同的沙区类型、气候和立地条件,选择着适宜的栽种植物品种和固沙技术。从飞播造林、容器苗固沙造林、大苗深植、“六位一体”栽植、扦插倒坑、高杆造林、沙地直播、设立沙障等技术对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进行介绍,与广大业内人士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9.
选取甘肃省临泽县北部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梭梭、泡泡刺、沙拐枣根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7-9月采集固沙植物根区不同水平距离处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全N和全P指标。结果表明:1)梭梭根区土壤中各养分含量总体上大于泡泡刺与沙拐枣根区,且梭梭根区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相对沙拐枣、泡泡刺较大。2)固沙植物根区水平距离0~0.5 m处的土壤养分含量大于水平距离1.5~2.0 m处,且梭梭对土壤养分的蓄积作用大于泡泡刺与沙拐枣,说明梭梭可以将大量的自身凋落物和根部分泌物等进行有效保蓄,是一种理想的固沙植物。3)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固沙植物根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基本上都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全P、全N含量呈现出表层较高的趋势。4)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决定了过渡带上固沙植被的空间格局,对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选择固沙植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析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固沙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砒砂岩与沙按预定配比复配成土既可以减少沙地水分渗漏,又可减弱砒砂岩坚硬板结的现象,达到改善土壤物理特性,进而达到治理沙地的目的。经研究表明,复配土固沙机理可归纳为机械阻沙、颗粒表面修饰固沙、团聚固沙、冰盖固沙、结皮固沙、生物固沙六个方面。影响复配农田固沙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比表面积、土壤含水量、矿物组成与p H值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高效低投入生态农业概念及其最佳生产模式。认为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培育和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加强救荒填闲可以获得全年高产和稳产,充分利用作物的多重用途发展相关产业,是现代农业生产高效率的关键基础。由于多年生荞麦等多年生粮食作物的高度抗旱耐瘠薄性和防止水土流失特性,以此为基础的高效低投入生态农业模式特别适合喀斯特山区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的轮作倒茬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是一种适应性强,且品质好的豆科牧草,由于其独特的种子休眠特性,给作物的不同轮作倒茬提供了可靠保证,其后茬作物的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和提高,是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及保持水土的非常重要的作物品种,宜于进行推广种植[1]。  相似文献   

13.
向景葵  彭星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5-16,157
种植绿肥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秋冬阳光固氮吸碳、改善土壤结构,培养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化肥施用量,节能减耗等方面。岳阳市有种植绿肥习惯,从20世纪70年代最高达到24.67万hm2,到近年面积锐减至3.33万hm2,冬闲宜植绿肥面积达20万hm2,开发潜力巨大。要实现绿肥生产快速发展,支持科研与种子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绿肥生产的政策导向与利益共享机制,为推进岳阳市农业向"低碳循环"的现代农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78—2009年统计资料,对我国麻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年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1985年我国麻类作物、红黄麻种植面积与年产量快速上涨,1985—1990年又急速下降,1990—2009年我国麻类作物、红黄麻种植面积与年产量保持缓缓萎缩;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日益萎缩的原因为麻产业效益低、劳动强度大、麻类产品价格不稳定。研究认为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利用占补平衡、进行土地制度创新、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提高麻类作物生产规模与麻类产品质量及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晋饲育1号青贮专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生物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晋饲育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单株干穗质量、绿叶数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非生物逆境锻炼提高作物耐逆性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姜东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1):2287-2301
非生物逆境(如,高温、低温、干旱、渍水胁迫等)是限制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因子,并且非生物逆境发生的频率、程度以及持续时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提高作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或采取缓解措施降低非生物逆境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不利影响,对于确保作物稳产及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逆境锻炼(priming)是指植株经过前期适度的逆境处理后,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抗/耐性,也称为逆境胁迫记忆。与未经过锻炼植株相比,经过锻炼植株的信号调控物质、次级代谢产物、胁迫保护性物质等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产生响应,从而增强植株耐逆性。根据再次逆境发生的类型及时间,逆境锻炼主要包括当代同种逆境锻炼效应(锻炼阶段的逆境和再次发生的逆境是同一种)、当代交叉逆境锻炼效应(锻炼阶段的逆境和再次发生的逆境不是同一种)、跨代同种逆境锻炼效应(经过逆境锻炼的种子在子一代或子几代的同种逆境锻炼效应)、跨代交叉逆境锻炼效应(经过逆境锻炼的种子在子一代或子几代的交叉逆境锻炼效应)四大类型。本文重点围绕高温锻炼、低温锻炼、干旱锻炼及渍水锻炼介导的上述四大类型锻炼效应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综述,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植株光合机构响应机制、抗氧化系统在清除活性氧减轻对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机制、胁迫诱导的信号物质(激素类物质、Ca2+、过氧化氢、一氧化氮等)在诱导下游基因表达及生理生化过程机制。此外,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为长期甚至传代胁迫记忆提供了潜在机制。对作物逆境锻炼机制的深入解析,可以找到对作物耐逆性获得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基因和蛋白,这样在作物生产上,我们可以在生育前期,配合外源调控物质诱导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蛋白,可通过人为方法提前刺激这种物质在逆境来临之前表达,主动诱导作物对关键时期逆境耐性的形成,从而有效缓解在产量形成关键生育时期发生的胁迫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crop resources belongs to the ethic of resources exploitation. When human’s ability of changing nature is very limited, 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ctivities do not necessarily en- danger the reproducing ability of natural …  相似文献   

18.
调查沈阳浑河滨水地被植物的分布状况,并对其植物种类进行修剪试验。调查样地的优势植物为单子叶的马唐、狗尾草,盖度可达到60%。在试验地2条样带、6个样方共记录高等植物32种,其中禾草8种,占25%;多年生杂类草14种占43.7%;一年生杂类草10种占31.3%,其中一年生高草7种,有3种为较恶性一年生杂草。从水分生态类型上来看,这些植物属于中生的为15种,属于旱生的为10种——其中一年生达到8种,属于湿生的为7种。尤其马唐、狗尾草、金狗尾草、艾菊叶蒿、艾蒿、灰绿藜出现频度达到6次,大量的旱生植物进入群落中,反映出群落产生明显旱化、一年生化趋向。对于已退化的浑河滨水地被植物群落,通过采取适当修剪的方式如在每年的8月修剪一次留茬高度20 cm、10月修剪一次留茬高度30 cm,既能消除一年生恶性杂草又能保证多年生地被的恢复性生长达到较好景观效果,连续2年修剪大大降低了表层土壤库一年生禾草种子存量及萌发数量,增加了滨水多年生地被尤其低矮多年生地被物种的比例,滨水地被植物群落恢复到多年生地被占优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9.
彝族传统农业具有环境利用、作物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的多样性。根据环境条件安排农作生产,利用混作、间作、套作、混牧以及农牧结合等生产技术模拟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彝族传统农业获得了良好的收益,维护了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现代农业以单一化规模生产取代传统农业的多样性,不论是“以粮为纲”还是“以钱为纲”的发展方式,带来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灾害性气候频发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发展适应环境特点的、适度规模化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利用森林植被发展林下种养殖,应用现代生物多样性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将是彝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铅的作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作物的非必需元素,在低质量浓度下会对作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在高质量浓度下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本文从土壤中铅的存在形态,铅对作物的促进作用及铅对作物的毒害作用几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