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莜麦坚黑穗病试验,筛选出成本低、防效高的几种杀菌剂,可有效控制莜麦坚黑穗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冀草燕1号是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与四倍体大燕麦×六倍体莜麦品种品16号的杂交后代S20进行复交后选育而成。该品种品质优,秸草产量高,抗旱耐瘠性强,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燕麦坚黑穗病。2017年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3.
高粱黑穗病是高粱上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有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和高粱坚黑穗病三种症状,在高粱的种植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防治,避免产生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冀西北地区燕麦主要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对张家口市燕麦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口市燕麦主要病害是旱灾,其次是坚黑穗病,再次是叶斑病、炭疽病、秆锈病和红叶病;主要虫害是蚜虫。坚黑穗病主要通过药剂拌(浸)种和轮作防治,其它病虫害一般不防治。对草地螟、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和秆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粱黑穗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黑穗病是威胁高粱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和高粱丝黑穗病。故介绍了这3种病害的病原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提出在正确识别病害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是减轻损失、增大收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38份燕麦种质抗坚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燕麦(Avena sativa)种质抗病性差异,2015—2016年对38份燕麦种质进行了人工接种坚黑穗病菌(Ustilago segetum var avenae)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8份燕麦种质中,17份材料对坚黑穗病表现为免疫,9份表现高抗,6份表现抗,6份表现中感,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4.7%、23.7%、15.8%和15.8%。通过鉴定获得的有效抗坚黑穗病种质,可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7.
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水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水稻产量下降,而生产上又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和药剂。为此,试验筛选有效的新型杀菌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择6种杀菌剂单剂,配制成种衣剂包衣,进行玉米丝黑穗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灭菌唑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在药种比1∶50包衣浓度下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0.92%,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为甘蔗黑穗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冬孢子萌发抑制法、担孢子增殖抑制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EC50分别为0.0117、0.0234、0.0636、0.1238、0.1441、13.7620和25.9300 μg/mL,而丙环唑的活性较低,EC50为155.5000 μg/mL.啶酰菌胺对甘蔗黑穗病菌担孢子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除嘧菌酯对“+”、“-”两种担孢子增殖的EC50分别为4.3250和5.3040 μg/mL外,其余药剂的EC50均小于1.0000μg/mL.对甘蔗黑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的药剂依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EC50分别为0.0145、0.0643、0.1291、0.1689、0.2535、0.6767和4.8610 μg/mL,嘧菌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为94.5000 μg/mL.[结论]供试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不同生长时期均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可进一步开展这些杀菌剂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谷子黑穗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主推的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黑穗病抗性鉴定试验,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并研究了播期对黑穗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的抗性存在差异;不同药剂对黑穗病的防效存在差异;播期对未包衣谷子的发病率影响显著,对包衣谷子的发病率影响不大。有效防治谷子黑穗病,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首选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药剂。这样,才能避免其为害,才能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食品,提高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1.
20%棚菌克烟剂在春季大棚黄瓜上的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茬塑料大棚黄瓜上施用20%棚菌克烟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残留量分析结果表明,施用20%棚菌克烟剂(按百菌清有效成分计)可以有效降低蔬菜中的百菌清残留量,而且残留降解速度较快,建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大力提倡使用烟剂.  相似文献   

12.
柑桔溃疡病是柑桔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严重.为寻找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更有效药剂,作者研制了一种防治溃疡病等的新型杀菌剂 CC,并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柑桔溃疡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田防效在80%以上,并显著优于波尔多液,氧氯化铜和溃疡灵等,是一种较有前景的新型杀菌剂.  相似文献   

13.
番茄种子包衣剂的研究──杀菌剂和激素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皿培养法、吸湿培养法和玻板直立发芽法对所供试的四种杀菌剂作综合性分析与筛选、包衣液中杀菌剂的浓度降至0.25%时,58%甲霜灵锰锌的杀菌效果与种子发芽情况最好,但对番茄种子的生活力仍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在含有一定量杀菌剂的包衣剂中通过加入极少量的赤霉素可克服杀菌剂带来的负作用,并能使番茄种子的生活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金丝小枣浆烂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前期对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金丝小枣浆烂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金丝小枣浆烂病化学防治喷药时期和最有效的杀菌剂.在6月30日首次用药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89.7%.说明尽量早用药是防治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不同杀菌剂对金丝小枣浆烂病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50%多霉清1 000倍液防效最高,平均防效为74.4%.  相似文献   

15.
富马酸二甲酯(DMF)的合成,杀菌活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国内外关于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DMF)的44篇文献的综述(文献截至1986年)。就DMF的合成方法及反应机理、杀菌谱及毒性、结构与杀菌效果的关系和在几个方面的应用等问题,概括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叶青双在水中的光降解非常迅速,降解半衰期为1.20~2.22h,叶青双的降解物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在水中的光降解也非常迅速,其降解半衰期为2.25~2.34 h。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 :10 %世高WG对葡萄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且对葡萄安全。在葡萄炭疽病大发生年份 ,于葡萄幼果期开始 ,连续用 15 0 0~ 2 0 0 0倍 10 %世高WG施药 4次 ,每次间隔 10d ,即能显著控制病情 ;其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极显著高于 75 %百菌清、5 0 %多菌灵和 70 %代森锰锌 60 0倍。  相似文献   

18.
板栗枝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枝枯病由真菌的半知菌类 :黑盘孢目、棒盘孢属栗棒盘孢侵染所致 ,主要为害枝干 ,还为害果苞及幼果 .病原菌在病株组织内越冬 ,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由昆虫、风雨传播 ,7~ 8月份为发病盛期 ;在湖北 ,发现稻绿蝽是该病的传媒昆虫 ;通过营林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防治稻绿蝽 ,喷洒福美胂 ,多菌灵 ,代森锌等杀菌剂 ,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安金花  朴世领  金春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52-10753
[目的]筛选高效防治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化学药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试验,赤星病防效试验安排2种药剂,野火病防效试验安排3种药剂,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剂对晒烟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对于烟草赤星病,菌核净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73.22%,晒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多抗霉素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69.15%,不如菌核净500倍液的防效好。对于野火病,春雷霉素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69.70%,居第1位,其次是链霉素0.2 mg/kg和菌克毒克200倍液,其平均防效分别为65.74%和58.64%。春雷霉素500倍液处理在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与其他处理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菌核净500倍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治赤星病的杀菌剂,春雷霉素500倍液和链霉素0.2 mg/kg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治野火病的杀菌剂,在生产上均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有机锡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船舶防污涂料中的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使性畸变、干扰钙代谢和抑制Na^+/H^-交换;聚氯乙烯(PVC)稳定剂中的MMT、DMT、MBT和DBT对饮用水的污染;农用杀虫荆和杀菌荆中有机锡化合物对植物、水体的污染及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