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遇到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现象的发生。[方法]对11份不同芸芥材料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交研究。[结果]7-5-1-1、7-5-1-2、芸芥SI-1、和田芸芥I、87-86I、定西芸芥I、渭芸-7I、87-85I、9421I这9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自交的亲和指数均小于1,表现为不亲和,说明它们为S等位基因纯合、自交不亲和性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这9份材料中存在6种S等位基因型;06武芸3和马厂芸芥I这2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结论]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 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的现象,本试验对10份芸芥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 交,同时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表达器官进行了DDRT-PCR扩增研究。结果表明,芸芥1、芸芥3 、芸芥5、芸芥6、芸芥8、芸芥9和芸芥13这7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的亲和指数均 小于1,即表现为不亲和性,说明这些材料属于S等位基因纯合的不亲和系;而芸芥2、芸芥4 和芸芥10这三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时,呈现出不亲和性不稳定的现象,即一部分 杂交表现为亲和,另一部分杂交表现为不亲和,说明这3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D DRT-PCR扩增结果表明,芸芥自交不亲和S基因只在柱头组织中表达,其属于组织特异性表达 。因此,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 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 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3.
从甘蓝转育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两者亲和性好,F_1代中间体开始各世代100%不育,用球茎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连续回交至BC5代植株性状与球茎甘蓝相似。利用所转育的不育系配制的球茎甘蓝杂交种与相应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种相比产量、抗性有更大的杂种优势,能大幅度提高繁种产量,但品质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温州各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花椰菜品种提纯复壮和繁种技术、品种间人工杂交和选育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等研究。温州花椰菜种子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该文介绍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不亲和性的测定方法,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繁殖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孙化军  李继红  秦伟  李可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211-211213
商甘蓝一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甘蓝研究室从河南地方品种鸡心甘蓝的大群体中进行选优纯化,经多代自交分离,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1和从武汉市郊区种植的圆形越冬甘蓝(品种不详)中经5代自交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8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寒性强、耐抽薹、适应性广的综合优势赢得广大经销商和种植者的好评.2005年通过市级品种鉴定.参加了国家级区试试验,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进行百合杂种系内和系间杂交以及品种自交研究。结果表明:LA杂种系品种自交不亲和,OO杂种系和AA杂种系的布鲁内罗自交获得了少量有胚种子。不同杂种系百合品种间杂交,仅OO杂种系的西伯利亚×元帅的组合结实率为30%,有胚率为21%,其他未获得杂交种子。LA杂种系的邦索尔×AA杂种系的布鲁内罗组合结实率为10%,有胚率为0.8%,OO杂种系的西伯利亚×AA杂种系的布鲁内罗组合结实率为20%,有胚率为15%,亲和性好。杂种系间其他22个杂交组合未获得有胚种子。  相似文献   

7.
以结球甘蓝为材料,调查了晨光平头、四月慢及丰田等3个品种自然群体中自交不亲和株的分布;探讨了晨光平头父代亲和指数的不同选择强度对子代亲和指数的影响;分析了丰5、四2、晨27等3个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各代亲和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的选择强度越大,选择效果越大;连续选择自交亲和指数低的单株自交4~5代,是选育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7,(4):35-35
秦甘60甘蓝品种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甘蓝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于2002年4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利用甘蓝的杂种优势生产杂种一代主要有2种途径,即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和利用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一直是甘蓝配制杂种一代的主要方法[1].和自交不亲和系相比,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可以克服人工蕾期授粉繁殖亲本成本高、长期连续自交生活力衰退、杂交率易受留种环境制约等缺陷(杂交率很难达到100%).与核不育相比,胞质雄性不育具有转育简单、不育性容易保持的优点[2].因此,育种工作者在开展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都在积极寻找利用雄性不育这一有效途径[3,4].本试验试图利用发现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与不同甘蓝自交系杂交及连续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对亚洲百合系,麝香百合系及OT杂种系共15个栽培品种进行自交、系内及系间杂交,共计26个组合780朵花,针对选定组合的蒴果维系时间、结实率、蒴果的长/宽,有胚数和有胚率5个指标对杂交亲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15个品种自交均不亲和;亚洲百合系内杂交结实率高但有胚率较低;OT杂种系内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系间杂交的各组合中,麝香百合系品种‘white heaven’更适合作母本。同一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蒴果的长/宽与种子的有胚率成反比,因此蒴果的长/宽可作为判断杂交亲和性的外观指标。杂交种子的有胚数和有胚率作为亲和性指标更为可靠,证明其已经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能得到有胚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桑树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性比的规律,为广西桑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对收集保存的1000多份桑种质资源及人工授粉组配的165份杂交组合F1代的性比进行田间调查,研究不同材料植株的性比特点.[结果]在199份广西地方品种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50.3%、41.7%,雌雄同株占5.0%,6份为不明花性.在474份四倍体桑种质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59.3%、31.0%,雌雄同株占8.0%,雌雄同穗1.7%.在173份四倍体杂交F1代材料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42.2%、49.7%,雌雄同株占8.1%.在67份鲁桑、白桑与广东类型桑杂交选育的中间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中,雌、雄性植株分别占28.3%、64.2%,雌雄同株占7.5%.2011~2012年对165份杂交组合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中雄株占57.7%~58.5%,雌株占39.8%~41.8%,雌雄同株占0.5%~1.7%.广西常规种植的桑树二倍体超高产杂交组合沙2×伦109的雄株比率(约60.0%)明显高于雌株(低于20.0%),桂桑优12与桂桑优62的雄株比率略高于雌株;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桑特优3号3个三倍体的雌株比率(高于60.0%)明显高于雄株比率.[结论]不同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之间的性比表现不同,同一类型种质资源的性比相对稳定;不同年份组配的同一杂交组合的性比较稳定,不受组配时间和调查年份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甘蓝新品种秦甘70的选育及其抗病优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甘 7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HS2 10 3- 6 - 9和 FT6 32 8- 1- 5配育成的杂交一代 ,为中早熟甘蓝新品种 ,定植到叶球收获 70 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中心柱 6 .5 cm,紧实度0 .5 7,帮叶比 2 6 .5 % ;叶质脆甜 ,富含营养物质 ,鲜重含粗蛋白 11.81g/ kg,粗纤维 4 .113g/ kg,可溶糖 32 .5 g/ kg,VB1 2 .118g/ kg;抗 Tu MV,Br和 CMV3种病害 ;产量 6 4 32 0 .0 kg/ hm2 ,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 15 .1%。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小麦品种Sunco成株期对中国条锈病小种条中32(CY32)表现高抗-免疫,而小麦品种川育12则表现为高感。利用Sunco/川育12的双单倍体(DH)群体对Sunco进行抗条锈病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品种Sunco可能具有持久抗性,抗性是由一对主效基因和两对微效基因联合作用的结果;主效基因的抗性反应为抗-中抗(R-MR),微效基因单独存在作用不明显,但与主效基因结合起来会加强抗条锈病能力。同时对微效多基因的持久抗性利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菜豆抗炭疽病育种抗病基因分析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组菜豆抗炭疽病育种抗源品种与感病且园艺性状优良的品种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接种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各组合F2代抗病株与感病株分离比例均为3∶1,符合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即菜豆炭疽病抗病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5.
对21个不同杂交组合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中高秆品种间杂种硝酸还原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差异幅度很大(-30.7%~40.7%),15个组合平均为9.9%;具有 Rht_3基因的杂种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负优势,6个组合平均为-11.83%。显性矮秆杂种小麦可能是抗倒耐肥的高产杂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传统水稻品种和杂交稻长期混合间栽种植基因流是否会对传统水稻品种的种质产生影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籼稻冈优827,中优7号分别与黄壳糯按照8∶1混合间栽组合中基因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在两个组合的每个品种所检测的3000个单株中均没有检测到基因流的发生。这一结果表明,现行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中基因流不会对传统水稻品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病优质丰产甘蓝新品种秦甘80选育及其目标性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甘8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B2523-3-2和FT6358-3-3配育成的杂交一代,为中熟甘蓝新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8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 3种病害;中心柱6.2cm,紧实度0.53,帮叶比25.8%;叶质脆甜,富含营养物质,100g鲜重含粗蛋白1.125g,粗纤维0.514g,可溶性糖2.21g,VB_1208.97mg;平均产量75 980.3kg/hm~2,比对照京丰一号增产18.8%。  相似文献   

18.
广西龙眼种质耐寒性的CTR值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值)对广西39个龙眼品种(单株)和龙荔进行耐寒性鉴定,并对龙眼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值)与叶片各个组织的厚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龙眼种质在不同品种(单株)之间以及同一类型不同株系之间的耐寒性存在较大差异,其耐寒性按CTR值分为强、较强、中等和弱4类。  相似文献   

19.
水稻杂糯间栽模式对优质糯稻控病与抗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间栽对优质糯稻控制稻瘟病和抗倒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选用2个籼型杂交稻和2个地方优质糯稻品种分别按4∶1的比例组成4个间栽组合,在湄潭县和雷山县进行了搭配种植控制稻瘟病和糯稻抗倒伏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籼糯搭配间栽种植能够较好地控制优质糯稻稻瘟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效果,对糯稻抗倒伏有显著的作用,间栽糯稻叶瘟、穗瘟的发病率分别比净栽糯稻降低0.8%~1.6%和14.1%~15.4%,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达19.31%~50.17%和89.22%~93.30%,抗倒伏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单基因br_(-2)矮生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连续两年试验,发现应用单基因br- 2 矮生系与多基因矮生系组配,其F1 植株高度可进一步矮化,株叶结构颇近似于较为理想的矮秆型杂交种,为单基因br- 2 矮生系的应用和培育优良矮秆型杂交种提供了依据,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