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棉花黄萎病菌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4个不同致病力类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中提取了致萎毒素,经琼脂糖电泳后扫描显示,各菌系的粗毒素均含有糖蛋白条带2,落叶型菌系糖蛋白条带2的糖基化程度明显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弱致病力菌系毒素中缺少糖蛋白条带1。经亲和层析法从4个菌系中分别纯化而得的糖蛋白毒素中,落叶型菌系的糖蛋白毒素与亲和载体的亲和力小于非落叶型菌系,表明不同致病类型菌系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中存在糖基组成差异。各菌系中糖蛋白毒素的含量与病菌引起的棉花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583,P<0.05)。生物鉴定表明,强致病力菌系糖蛋白毒素的致萎活力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系。从而认为,病菌致病力不仅与糖蛋白毒素的含量有关,而且也与糖蛋白毒素的化学组成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在致病机理、分离纯化以及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拓宽有关棉花黄萎病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棉花枯萎病菌培养的毒素滤液,只有耐高温、耐稀释的特点。100℃处理15分钟,萎蔫指数72.3;5%的稀释度尚能致萎,最适浸苗浓度15~25%,最高产毒期14~16天,pH5的稀释液效果最好,pH5低于5或大于7致萎力都有影响。硫酸锌能鈍化毒素滤液的活性,在0.1ppm~1.5ppm之间随浓度增加而致萎力漸降。致病力不同的培养滤液,其致萎指数及最高致萎百分率有明显差異。用15%毒素滤液浸苗48小时,对棉花不同品种致萎力的差異结果与田间抗性相近。另外,用不同品种的棉籽仁丙酮浸提液与0.2%兔血稀释液混合,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凝集情况,结果证明,凝集力愈强則品种抗性愈强,与田间抗性表现亦近似。  相似文献   

4.
番茄煤霉病菌致病毒素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3种方法提取毒素,结果表明:活性碳法、有机溶剂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均提取到毒素,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是比较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番茄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褪绿斑。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为大分子化合物,这与用有机溶剂提取毒素所得结果一致,同时测得它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特性及其毒素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株陕西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代表菌系液体培养性状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颜色、分生孢子浓度及蛋白含量等性状差异明显。菌株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表明,毒素对抗、感病品种的毒害作用差异显著,毒素浓度与致萎强度呈正相关性,50μg/ml毒素浓度处理36 h是观察棉苗发病的最佳浓度、时间组合。菌株液体培养特性与毒素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菌株培养滤液蛋白含量与其致萎强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经超滤,Con.A—Scpharosc 4B亲和层析,从棉花黄萎病菌的Czapck′s培养液中,分离纯化致萎毒素。成分分析和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致萎力极强的糖蛋白。其含糖量为14.74%,蛋白质量为85.26%,其致萎活力是半纯化液的10~15倍,活力回收为76%。  相似文献   

7.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8(n=88),达极显著水平;用5个不同致病力(强、中、弱)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48、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992-1.0000之间;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97-10、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57-0.965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集新疆南北棉区的棉花症状表现为黄斑型和落叶型的以及从茄与苍耳上分离得到的黄萎轮枝菌共6个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菌株都无形态学上的显著差异,其生物学特征特性也基本雷同。6个菌株同在棉、红花、向日葵、茼麻、苍耳和辣椒上作交互接种,均表现为不侵染辣椒,但对其他的6种供试植物均持不同程度的致病力现象。以茄菌与苍耳菌对供试的6种植物的致病力都强,而寄生在棉花上的4个菌株除对其原寄主的致病力为中、强度外,对红花、向日葵、苍耳及苘麻的致病力也强,但对茄的致病力则弱,或无致病能力。本试验6个菌株均应被鉴定为大丽花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但从其全部的表现形式看仍有较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从棉花上的4个菌株表现的形式可以看出,南北疆棉黄萎病的黄斑型与落叶型分离物均同属于中、强度侵染的致病菌,在许多情况下,黄斑型菌株的致病力还往往强于落叶型菌株的致病力,从当前南北疆棉区的棉花黄萎病中表现有落叶型反应的病株,很难断定为系属强致病力变异菌株的症状反应。  相似文献   

9.
山东部分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德州、东营和泰安等棉花黄萎病田采集病株样本,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共获得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分离物202株,分别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特异引物INTD2f/INTD2r和INTND2f/INTND2r对各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并随机选择8个菌株分析其产毒素及致萎能力。结果表明,202株分离物中,落叶型菌系201株,非落叶型菌系1株;落叶菌株HDF4-3-1产毒素能力最强,毒素浓度约50.82μg/m L,非落叶菌系HLX5-1-1产毒素能力较弱,毒素浓度约13.85μg/m L;落叶菌系HDF5-3-1的致萎指数最高,为72.5%,非落叶菌系HLX5-1-1的致萎指数最低,为42.5%。表明,落叶型菌系产毒素和致萎能力总体较高。  相似文献   

10.
提取新疆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用不同浓度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种子,通过棉苗可溶性物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毒素对棉苗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初步研究棉花黄萎病菌毒素诱导棉花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孙瑶  李宝庆  马平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6):42-45,49
拮抗细菌BDT-25是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芽孢杆菌,其菌株发酵液产生的抑菌物质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明确其抑菌活性组分,本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的方法从BDT-25菌株去菌体发酵液中提取得到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抑菌蛋白,分别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纯化,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1具有抑菌活性,为有效抑菌活性组分。经SDS—PAGE电泳纯化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30kDa。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具有拮抗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棉杆促腐菌剂,进行棉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对棉花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菌株发酵液对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株具有抑菌效果的棉杆纤维素分解菌SJ-3,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达到69.1 U/mL,滤纸酶活(FPase)达到48.5U/mL。该菌对棉花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达到24.7%、23.1%。其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较高的发酵液浓度能增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最高抑制率为21.6%,而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较弱,最高抑制率仅为6.2%;发酵液对黄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高分别达到32.2%、21.4%。经鉴定,菌株SJ-3为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  相似文献   

13.
拮抗细菌TYG-2是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芽孢杆菌,其菌株发酵液产生的抑菌物质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得到它的抑菌活性组分,将TYG-2菌株去菌体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到的沉淀物脱盐后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得到4个组分,经抑菌活性测定得到一个抑菌活性组分,再通过Sephacry S-100凝胶过滤分离得到两个组分P1和P2,经检测表明P1组分对V.dahliae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有效抑菌活性组分。经SDS-PAGE电泳纯化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30kDa。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对致病疫霉无拮抗作用但能显著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的放线菌A5295发酵液的稳定性及其有效激发物质,以不同pH、温度和蛋白酶K处理A5295菌株发酵原液(激发子),用硫酸铵、乙醇和丙酮分别沉淀发酵液中的有效物质,通过马铃薯块茎切片测试其诱导抗病效果,并以考马斯亮蓝法和蒽酮法测定乙醇粗提物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激发子耐高温、耐强酸和强碱,对蛋白酶K不敏感,不同处理下的诱抗效果均接近发酵原液(69%)、甚至高达93%;乙醇粗提物的诱抗效果达到73%,明显优于硫酸铵和丙酮粗提物;该粗提物中蛋白和糖的含量分别为1.32%和53.4%,且发现经Sevag法去除蛋白后的诱抗效果略有增加(80%),能耐受121℃高温高压和强酸强碱。表明A5295的有效物质为糖类或以糖类为主,对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5.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A培养基从连翘茎、叶中分离到19株内生真菌,对其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将发酵产物中的发酵液用高压蒸汽湿热灭菌,菌丝体晾干研磨后用丙酮提取。用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一些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率在50%以上的活性菌株,发酵液组中有1株(5.26%),菌丝体组中有13株(81.25%),表明其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胞内代谢产物(存在于菌丝体粗提物中)。筛选出2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J4和J8),其中J8对9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J4对6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氮源与无机盐对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 ,就尿素、硫酸铵 2种氮源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 3种无机盐对 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与尿素相比硫酸铵是较好的无机氮源 ,发酵终了酒精浓度可达 119.9g/L;并初步得到该株酵母发酵所需各无机盐的临界浓度分别为 :硫酸镁 5 g/L,磷酸二氢钾 5 g/L(或 <5 g/L) ,氯化钙 5 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滴施酸化剂对根区土壤pH、有效锌、棉花根系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筛选出合适的酸化剂种类及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3种酸化剂分别为硫酸铵(S)、草酸(C)、柠檬酸(N),3个酸化剂用量,对照(CK)不做酸处理,以硫酸铵替代每次追肥30%、50%、70%尿素的N确定硫酸铵及尿素用量,以酸化剂溶液提供等量H+为标准,确定其他酸化剂用量。【结果】在垂直方向上随酸化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降低0.05~0.24;在水平方向上随着酸化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降低2.3%~3.2%;无论在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上,距滴头越近或硫酸铵替代尿素比例越高的位置,土壤有效锌含量越高;在氮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30%~70%的氮肥用硫酸铵替代时,草酸、柠檬酸以等量H+滴施到棉花根区,0~30 cm根系干物质与CK相比均明显增加。根系干重为S3>C3≈N3>CK;硫酸铵和草酸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最大,与对照相比,施用酸化剂提高了棉花的单铃重,显著增加了棉花单株结铃数,棉花产量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灰葡萄孢BC7-3菌株固体发酵的基本条件以提高其除草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化的培养基组合,并结合生长抑制法测定外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除草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确定了小米5 g、高粱5 g、麦麸5 g、玉米秸秆2.5 g为最佳复合培养基质;明确了该菌株在加入1%硝酸铵、1%蔗糖的培养基中,20℃黑暗条件下,接种量8%、含水量80%、静置培养15 d,得到的除草活性物质活性最强。【结论】固体发酵适合于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然黑色素对生物农药的光保护作用,提高生物农药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为推广天然黑色素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出芽短梗霉MF1发酵获得天然黑色素,在农田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生物农药浓度为主处理,黑色素浓度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确定其最佳配伍,分析其对棉田产量的影响。【结果】当每667 m2棉田使用Bt 25 g、阿维菌素5 mL、甲维丙溴磷12.5 g,黑色素2.5 g时,蚜虫杀死率最大可达到97.7%,最大棉花产量可达14.3 kg/小区,显著高于对照小区。【结论】添加天然黑色素不仅可降低生物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具有提效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犁头属真菌蓝色犁头霉发酵生产壳聚糖,探索了廉价并能高产壳聚糖的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对比农副产品对菌丝体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培养基组份为:糖蜜8%,棉籽壳20%,硫酸铵1%.得到菌丝干重为17.3g/L,粗壳聚糖为1.4g/L,通过检测得到该产品脱乙酰度为84.47%,纯度为7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