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山东农业、农村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对于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我们从山东实际出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战略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际生物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农业竞争的焦点。农业生物技术在近30年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带动了新兴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给市场经济注入了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因此专家断言,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抓住机遇,发展生物技术,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对山东省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山东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迭起,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山东农业面临着重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更需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搞好山东农业,完成山东由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趋势。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资源进度开发、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对自然资源实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资源的束型省份.因此,以全新角度认识甘肃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确保和实现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也是甘肃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为实现农业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农业循环经济正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战略切入点。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环节。没有农业的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建成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更谈不上建立循环社会。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山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再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山东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1978年发端于农村、肇始于农业的改革为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30年来,山东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了许多闻名全国的先进经验做法,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农业综合实力、主要农产品总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出口等多个方面形成明显优势,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徽省是资源和农业大省 ,人口密度高 ,人均耕地少。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已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笔者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并从建设生态安徽的角度 ,提出了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差异较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分析其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及策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运用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实地调研所得山东省17地市2011~2013年的调研数据,选取3大类13项指标,构成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山东各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特点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分为较高、中上、中下和较差4类。依据这每类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特点和水平差异,将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划分出烟威沿海发达区、都市农业区、中部资源贫弱区、传统粮产区4大区域;在分析每个发展区域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的反环境属性与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反环境属性,尤其是现代"化石农业"的反环境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日益严重的食品质量和农业环境安全问题,直接威胁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模仿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科学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克服农业生产的反环境属性,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对山东农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是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中国加入WTO对山东农业是一个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入WTO将加快山东农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为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山东应依据国际比较竞争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产品生产与管理一体化,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农业清洁生产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强调前端预防和过程控制,以减少生产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清洁生产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农业清洁生产形势入手,阐述了农业清洁生产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安徽省农业清洁生产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客观必要性和具备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宣传、政策、科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是新世纪初的主要任务。因此 ,发展山东农业应从调整农业结构 ,构建高效农业体系入手 ,把握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积极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到乡镇企业与第三产业中去 ,同时有序地跨地区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3.
应荷兰王国北荷兰省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苏伊士省的邀请,邵桂芳副省长率山东省政府暨农业经贸代表团,于今年2月,先后对荷兰王国北荷兰省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苏伊士省进行了友好访问和经贸洽谈,获得了圆满成功。 在整个访问过程中,代表团抓住时机,大力宣传了山东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在荷兰和埃及的各个层次中扩大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东是农业大省和齐鲁文化发源地,农业为齐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耕文化又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水乳交融、相伴而生。文章全面阐述了齐鲁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农业,总结了重农思想在齐鲁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表现,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了农业对齐鲁文化的影响,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促进当前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省的根基,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发展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资源环境问题。本文在针对河南省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正确的处理好河南省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河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徽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城。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严肃分析,探讨了促进安徽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在付出沉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代价后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发展战略的根本变革,是对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消费、高享受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否定. "可持续农业"或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延伸,它是在对现代常规农业发展引发的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当前,贵州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产业素质差,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面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难.面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贵州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此,本文在研究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对实施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选择及制度安排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化是加速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山东作为农业大省 ,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的步伐已成为当务之急。山东农业信息化应重点抓好 2个工程、2个系统和 1个体系建设 ,并搞好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 ,采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入WTO将给山东农业带来什么?需要我们审慎对待。 加入WTO对山东省农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加入WTO将给山东省农业改革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长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济关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在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而自然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