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拟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福建闽东的福州恩顶茶场,罗源县满桑茶场,闽北的南平炉下茶场,政和志和茶场,松溪郑墩茶场,武夷山农场,武夷木关茶场及周宁官司茶场等8个名优绿茶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临汾市11个县(市)的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产地146个土样点中,属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即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的点有72个;属二级标准的点,即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的点有74个。以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标准为评价标准,各监测点的各项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污染等级属安全级,污染水平属清洁水平。土壤质量整体状况良好,土壤肥力为中上等水平,适宜发展A级绿色食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加强临汾市绿色食品基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西太谷县部分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摸清太谷县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对太谷县蔬菜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土壤中铅外,蔬菜产地各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国家标准的限定值;污染水平为清洁或尚清洁。太谷县蔬菜基地土壤符合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沙市茶场土壤及茶叶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为茶场无公害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长沙市的金井、湘丰、淳口、银峰和沩山茶场中某个茶园的土壤及茶树新叶、老叶的Pb、Cu、Cr、Cd、Hg和As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结合茶场土壤和茶叶的卫生质量标准,使用单项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和茶叶进行评价。[结果]5个茶园土壤和茶叶的Pb、Cu、Cr、Cd、Hg和As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规定含量限定值,单项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结论]5个茶园土壤环境总体良好,符合无公害茶场建设的条件;茶叶重金属含量在规定含量限定范围内,符合1级茶叶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太谷县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对太谷县蔬菜产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并对产地的土壤、蔬菜的灌溉用水及大气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除土壤中的铅外,产地各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国家标准的限定值;污染水平为清洁或尚清洁。太谷县蔬菜产地符合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全区耕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根据农田土壤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标准,大田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样点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条件标准。灌溉水所有指标均未超标,符合1级标准。1个样点灌溉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0.71,属尚清洁。其它水样均符合1级标准。综合大田和水质评价结果,我区耕地只有极个别地方受到污染,大部分没有受到污染,可作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提出耕地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目标、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据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标准,运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贵定县云雾贡茶生产基地的灌溉水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的9项灌溉水水质指标和7项土壤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该区域环境质量属清洁安全型,适宜无公害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8.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是茶叶科学种植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掌握南京市茶园土壤的酸化程度及重金属污染现状,明确影响南京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因子,通过GPS定位技术,对南京市不同地区116个典型茶园土壤的pH值及重金属含量进行定位监测与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茶园土壤存在明显的酸化现象,且呈加重趋势,其中2010—2012年pH 4.1~5.0的茶园土壤为49.1%,比2004—2006年增加29.7%,pH4的茶园土壤则增加了3.8%。以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污染评价,结果发现6种重金属元素(Cu、Pb、Cd、Hg、As、Cr)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中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清洁。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Cu、Pb和Cr含量呈上升趋势,且2010—2012年Cu、Pb、Cr含量均超过江苏省土壤背景值,说明它们在茶园土壤中存在一定的积累。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Cu、Pb、Cr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茶园日常施肥应控制畜禽粪便和含Cr化肥的施用,避免土壤因酸化和含重金属肥料的施入导致重金属含量增加而影响茶叶质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的福安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GPs、GIS技术对福安市茶园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福安市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和不合格的茶园面积分别占调查总面积的67.9%、31.4%和0.7%。茶园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铅和铜污染,铅和铜含量超过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样品数分别占调查总样品数的4.0%和1.3%,镉、铬含量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的土壤污染物限值,汞、砷含量则均低于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明福安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杭锦后旗耕地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杭锦后旗耕地土壤重金属及土壤灌溉水的化验数据分析,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耕地环境质量做出了评价,杭锦后旗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测定四大金属均小于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属1级优;单项污染指数都小于1,证明耕地土壤属于安全程度,没有被污染,清洁水平,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要求的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我国最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福建主要产茶区茶园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以及主要栽培茶树品种中重金属富集性的研究,对福建地区茶园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为科学评估茶园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夷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乌龙茶主产区武夷茶园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养分管理和提升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2008年福建省土壤普查数据的基础上,于2015年在武夷3大茶区,(桐木区、岩茶区和洲茶区)随机选取68个茶园,包括桐木区12个、岩茶区32个和洲茶区24个,分别采取茶园0—20 cm的土壤和一芽三叶的茶青样品。检测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养分指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定量测定茶青中的茶氨酸、咖啡碱、芦丁、ECG、EGCG和总儿茶素等6种次级代谢物含量做品质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对比2008年和2015年的土壤养分指标,发现近年来,武夷茶区土壤酸化严重,部分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显著。三大茶区中,岩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变化最为明显,其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下降了0.65、45.29%和49.39%;土壤有效磷含量却大幅度上升,从5.21 mg?kg -1上升到平均值为245.70 mg?kg -1,上升幅度超过40倍。说明该区域茶园存在过度施肥的现象。土壤养分状况显著影响茶叶品质成分,并且不同土壤养分指标对不同品质成分的影响有所不同。通过边际效应分析,发现各次级代谢物的最高含量都有其对应的土壤养分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合了武夷茶区高品质茶园适宜的土壤养分范围:pH 4.5—5.0;有机质20—40g·kg -1;碱解氮60—100 mg·kg -1;有效磷10—100 mg·kg -1;速效钾100—150 mg·kg -1。 【结论】综合本研究结果,建议武夷岩茶区和洲茶区在养分管理方面,总体采取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适量补氮和钾,严格控制磷肥施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雅安市茶叶区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雅安市是历史名茶区 ,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通过对雅安市气候、土壤、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 ,对雅安市茶叶种植进行了区域规划。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规划出茶文化区、香花区和有机茶园区为合理优质高产茶园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茶树打顶技术推广应用和提高春季名优茶产量和效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不修剪、春茶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初冬与早春打顶的效果.[结果]与相同修剪深度的未打顶茶树相比,初冬打顶使茶树冬季抗冻性增强;初冬和早春打顶均使春茶鲜叶的芽叶长度和重量增加,不修剪和轻修剪茶树增产;鲜叶生化性状中酚氨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早春打顶、初冬打顶、未打顶.[结论]绿茶生产茶园宜选择初冬打顶,红茶生产茶园可选择早春打顶.  相似文献   

15.
茶园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武夷山茶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采集武夷山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下的茶园土壤样品,检测其Cu、Zn、 Pb、 Cr、 Cd、 As和Hg元素含量,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区域茶园土壤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种类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态条件下同种元素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自然保护区茶园土壤Cd和Hg累积最为显著;生态区茶园土壤的Cu、 Zn、 Pb和Cr有一定累积;景区茶园土壤的Pb、 Cr、 Cd和As含量符合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但Hg略微累积。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表明,保护区污染最为严重,生态区次之,景区尚无污染。各区域污染物的分担情况也不尽相同,其中各区域中Hg的分担率都较高(>2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的结果显示, Cu、 Zn、 Pb、 Cr和As在各茶园的风险等级为“低”,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Cd和Hg在保护区的风险等级以“重”为主,在生态区分别以“中”和“较重”为主,在景区则以“低”和“中”为主。各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大小为:保护区>生态区>景区,并应警惕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周邦君 《古今农业》2006,(4):108-117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区之一。清代四川茶叶生产大致呈现出衰落→恢复→扩展→平稳发展→衰落的历史轨迹。川北、川东、川南的茶叶生产比较引人注目,但川西因在边茶销藏过程中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故茶叶生产最盛。当时,川茶品类繁多,其中不乏名茶,如蒙顶茶、青城茶等。在种植、采摘、制作、收藏方面,四川茶叶生产有较精细、完整的技术体系。清末,四川茶叶加工技术得到一定改进。对清代四川茶叶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估价,必须非常慎重。采取眼光向下的态度,切实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逻辑,是一个重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自然环境优越,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历史上出现多个知名的茶叶品种,目前,当地的古茶种质资源已被严重破坏,保护较差。但古茶树散落的种子、根茎、枝条等生成的后代茶树在其原产地还有少量分布,及时保护利用,可为产业建设提供较好物质基础。对黔东南州主要古茶种质资源凯里香炉山云雾茶、黄平回龙茶、镇远天印茶、岑巩思州绿茶和从江滚郎茶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典型乌龙茶产区氮素平衡状况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基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开展的355户农户调研数据和207个土壤数据,采用Boundary line方法,分析了典型乌龙茶产区的氮肥施用特征、氮素平衡状况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平均氮肥投入量509.4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和尿素,全年氮盈余量479.1 kg·hm-2;武夷山市茶园平均氮肥投入量218.1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全年氮盈余量189.8 kg·hm-2;氮素投入与氮养分盈余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氮素盈余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随之增加,并且安溪茶园的土壤全氮含量比武夷山茶园更高;基于Boundary line方法,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的氮肥优化用量分别为411.3 kg·hm-2和157.7 kg·hm-2;通过优化氮肥投入和管理水平可分别实现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温室气体减排62.0%和68.0%。在安溪县和武夷山市乌龙茶产区中,氮肥施用严重过量,导致氮素盈余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应通过优化氮肥用量达到减少氮素过量盈余和降低茶园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华仕  李湄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01-9302
[目的]对茶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污染情况。[结果]凤冈、湄潭两县土壤均未受到铅污染,但部分产区受到铬、镉的污染。[结论]凤冈、湄潭两县适合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绿色食品鲜食葡萄基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行山区地形复杂,小气候多样,存在着生产绿色食品鲜食葡萄的最适宜区。通过分析满城县龙居基地的生态条件,发现葡萄生长期的温度位于世界各名产区的温度范围之内,土壤、水分等条件适宜发展绿色食品。在太行山区建立绿色食品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可为市场提供大量食用安全、优质的鲜食葡萄,并可提高基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