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粳稻食味仪测定值与食味品尝综合值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用日本佐竹公司生产的食味仪(RCTA-11A)测定了100份粳稻稻米的食味值,同时进行食味品尝评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与食味品尝综合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8;各食味品尝指标(外观,香气,味道,粘性,硬度,适口性)间除硬度与外观、硬度与适口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在食味品尝指标中,外观、味道、硬度和适口性与食味值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该研究还对米饭食味品质的不同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主要食味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水稻品种(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主要食味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上升的幅度大于直链淀粉含量,与此同时,米饭的硬度逐渐增加,米饭粘性、外观、平衡度、食味值逐渐下降,在高氮时下降尤为明显。但也有少数品种的表现趋势与此不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在高氮时与米饭粘性显著负相关,米饭硬度与粘性、外观及食味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米饭粘性、外观均与食味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来看,蛋白质含量对稻米食味的影响明显大于直链淀粉含量,吉03-2843、吉06-43、吉粳95品种食味品质受施氮量影响小,适宜在中高氮条件下栽培。  相似文献   

3.
米饭质地特征及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13个水稻品种米饭质地的动性弹性率、动性损失、损失正切值和米饭感官食味品质及其相关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类型之间,动性弹性率的变化趋势为籼稻>粳稻>糯稻,与米饭食味指标硬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损失正切值的变化趋势为糯稻>粳稻>籼稻,与米饭粘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动性损失则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不同测定重复之间,动性弹性率与动性损失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较差;而损失正切值的变异系数较小,在5.6%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损失正切值与米饭滋味、粘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米饭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米饭质地分析仪测定损失正切值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米饭食味的优劣,并以416份高代育种材料的米饭质地筛选结果作了验证,其结果与食味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粳稻食味感官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粳稻品种的食味感官鉴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内容涉及熟米饭粒的外观、气味、味道、粘性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应用HSC法综合评价春大豆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HSC法综合评价1998大豆区试3区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合交93-1538、合交93-111、绥94-5886等。各品种高稳系数的位次与平均产量、产量稳定性系数位次不同。HSC与S、CV、bi、^-X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71^*、0.5、0.91^**。可见HSC法晃高产性与稳产性的综合反映,是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的一种简单、易算、实用、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V.病株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病株在蕉园中分布的基本成分为极有限的个体群,而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m^*-m和lgS^2-lgm的回归式分别为m^*=0.0389+0.7613m(4=0.9875^**)和lgS^2=-0.181+0.7933lgm(r=0.9618^**),理论抽样数可由n=(1.0389/m-0.2387)/D^2来估计。植物保  相似文献   

7.
食味特性因子及理化性状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和日本推广的23个粳稻品种为试材,对食味特性因子、理化性状与食味综合评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饭的味道、粘性、外观是影响食味的主要特性因子,与综合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与综合评价值呈负相关。食味品质优良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16%~17%,蛋白质含量7%~8%。  相似文献   

8.
《农民致富之友》2006,(5):28-28
东北的大米好吃,泰国的香稻有名,为什么?天津市农科院水稻所赵居生率领的课题组研究发现,水稻食味性的评价主要包括粘性,味道和外观三个方面。决定这些指标的内因主要是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其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对稻米的粘性影响最大,而蛋白质含量则对米饭的味道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区试对照品种‘津原45’和优质食味米品种‘津川1号’为参照,对‘津育粳18’的外观和食味特性值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食味品尝试验对其食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津育粳18’稻米的外观、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食味评分与‘津原45’均无显著差异,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津原45’;与‘津川1号’相比,‘津育粳18’的整精米粒率较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糊化特性较差;从食味品尝评价看,3个品种在味道和粘度上差异不显著,‘津川1号’米饭的外观和综合评价明显优于‘津育粳18’和‘津原45’,硬度强于‘津育粳18’,而‘津原45’和‘津育粳18’的外观、硬度和综合评价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石灰性土壤有效硼浸提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北京、河北的14个石灰性土壤所进行的微钵栽培番茄所吸收的硼量作为参比标准,研究了曾用于土壤有效硼测定的7种浸提剂的测定值于参比项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沸水与沸0.01mol·L^-CaCl2溶液浸出硼量基本相同;沸水硼、沸CaCl2-B、Morgan-B和Mehlich 3-B与番茄植株相对吸硼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0.783^**,0.764^**和0.771^**,均达到  相似文献   

11.
以米饭食味计和人工感官评价2种方法测定2020年浦东地产粳稻米饭食味品质,探究食味计评分结果和感官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食味计外观与感官外观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计综合评分与感官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当年水稻种植与加工储藏条件下,12个浦东地产粳稻米饭食味整体上较高,青香软526的综合排名均在前5位,其食味品质相对较好;而金农粳4号、嘉87、银香38的综合排名均在后5位,其食味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旱地土壤氮有效度的分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目前较为常用的土壤有效氮测试法进行优选和改进,提出适用于旱地土壤的NaHCO3分级指数法。用连续矿化-栽培春小麦微钵试验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0.05mo1.L^-1NaHCO3-硝态氮(NNO3)和-有机氮(Norg)的二组分测定与5期作物总吸氮量间的二元回归相关系数达0.883^***(n=19)。综合评价,该法优于其他所试各法,可作为评估旱地土壤供氮水平的快速常规方法,能正确地反映土  相似文献   

13.
云南粳稻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及标准品种的选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43个粳稻品种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明确了稻米食味品质好坏与米饭外观(光泽)粘性,软硬呈正相关,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呈负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栽培,食味不同,在温度较高的低海拔地区明显优于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基本确定了滇中温暖粳稻区(海拔1,500~1,800米)和滇中北部温凉粳稻区(海拔1,850~2,200米)食味鉴定的标准品种及其等级。  相似文献   

14.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粳稻稻米物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09和2010年利用独特的稻/麦轮作系统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平台,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武香粳14和武粳15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浓度CO(2比大气背景CO2浓度高200 μmol·mol-1)对粳稻蒸煮米的硬度、粘性、香气、光泽、完整性、味道和口感等的影响。物性分析仪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CO2环境下粳稻熟米的硬度和粘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扬辐粳8号两指标的增幅均达显著水平。食味计测定结果显示,高浓度CO2对蒸煮稻米香气、光泽度、完整性、味道和口感等食味品质指标均没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米饭硬度和粘性有显著影响,但对食味品质参数均没有影响。CO2与年度、CO2与年度和品种间的互作对所有测定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两年数据一致表明,未来高浓度CO2环境下粳稻蒸煮米的硬度和粘性将呈增加趋势,增幅因品种而异,但米饭食味品质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林省优质水稻品种及主要推广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进行稻米品质指标分析与食味测试结果表明:①种植在吉林稻区品质优于通化稻区,其碾米品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值高于通化地区。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汾含量低于通化稻区。②通过米饭食味测试结果,吉林稻区米饭硬度分值低于通化地区,外观、黏性、平衡度及食味分值高于通化稻区。综合食味明显优于通化地区。③在中部稻区和西部稻区影响食味主要因子是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对食味影响不明显;东部稻区影响食味主要因子是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6.
黄潮土长期施用磷肥的肥效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1 ̄1998年在黄潮土上进行肥力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潮土连续18年施用磷肥(每年施150kg/mh^2P2O5的过磷酸钙),磷肥的年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增长,试验13年后趋稳定;磷肥在小麦、玉米上的养分生产力(Y)与施肥年限(x)呈二次方程关系:Y小麦=-15.002+11.077x-0.553x^2(r=0.9532^**);Y玉米=-8.503+5.621x-0.274x^2(r=0.9801^**),显示出磷肥残效的叠加效应。在该试验条件下,由于NP处理配施有机肥带入的磷量较高,磷肥肥效则有年下降,黄潮土中磷肥肥效与土壤速效磷(olsen P)含量呈极显著负样关:Y(小麦当季表观利用率)=199.409x^-0.709(r=-0.9382^**);Y(小麦增产)=65.894-2.605x(r  相似文献   

17.
青海高原小麦千粒重与生理形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千粒重与平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5^*,r=0.507^*),与平均灌浆速度,充实指数和穗下茎维管刺数量呈级显著正相关(r=0.604^**,r=0.829^**,r=0.635^**)。籽粒最大体积与平均净化同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8^**),与穗下茎维管束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523^*)。充实指数与平均灌浆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2^**)。  相似文献   

18.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份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平大枣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单、双糖含量在各年间虽有差异,但均遵循各自的规律变化,与生长期及平均单果重有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其单糖与生长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似合曲线为3次多项式,3年均值回归方程Y=-0.00004X^3+0.0086X^2-0.4883X+12.812R=0.9985^**(n=7)。单糖与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3年均值回归方程Y=3.6899e^0.0855XR=0.9937^**(n=7)。果实的内双糖在果核完全硬化后才开始出现(即头棚枣花后70天,二棚枣花后60天),到完熟期剧增。其含量与生长期和平均单果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3年均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2e^0.1095X,Y=0.0018e^0.6338X,R=0.9923^**(n=4)。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棉花开花时间与杂交成铃呈直线负相关,r=-0.981^*^*,回归方程y=173.72-3.95x,开花时间对杂交成铃的递减率为3.95%;密度与杂交成铃的转化值亦呈高度负相关,r=-0.958^*^*,密度每增加1000,转化值的递减率为9.03%(杂交成铃的递减率则为17.76%)。此外,内围铃的杂交成铃率是外围铃的2倍,摘取幼蕾可使杂义成铃率提高22.5%。  相似文献   

20.
利用米饭食味计测定米饭食味以研究北方粳稻食味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香气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衡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光泽与平衡度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评定分数与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衡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香气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食味特性与其他外观品质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