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杂交后代F1代(或F2代)与玉米进行远缘杂交,经激素诱导和组织培养形成多元单倍体,利用加倍单倍体育种,结合分子标记和性状表达,达到了单代纯合培育小麦新品系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作物育种选择的精确性和效率,提供了1种快速聚合固定各种小麦基因型有益性状的方法。小麦×玉米杂交较孤雄生殖和球茎大麦等技术具有高效、简单、较少的基因型依赖反应和配子克隆变异等特点。阐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发展进程、技术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胄 《西北农业学报》2017,(12):1732-1753
综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棉花育种研究的进展历程,包括育种方法、人工变异技术、远缘杂交技术、抗枯黄萎病及抗棉铃虫技术、杂交制种技术以及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棉花植株性状等研究,认为常规育种,尤其是系统育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育种技术,其中田间"选择变异"的功夫,是植物育种的灵魂,是育种工作者看似简单但却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育种就是克服千难,历尽万辛,打破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之间的负相关,实现在田间选择出集各有利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小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3.
现代水稻育种研究从其理论和技术上已达到很高水平.然而水稻育种成效却不那么显著.扩大和丰富水稻基因库颇有希望的途径是通过远缘杂交将异源植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水稻中来。打破不良性状连锁.实现优良性状相结合。1972年本院开始从事菰稻远缘杂交研究,获得一批变异非常丰富菰稻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他,从事花生遗传育种研究30余年,培育出花生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1.05亿亩;他,创建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带领科研团队在花生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遗传及其分子标记发掘、转基因等育种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担任国际花生基因组联合会执行委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促成了中美花生基因组联合测序、玛氏(跨国食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与天兰冰草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远缘杂交对其物种进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十九世纪初期,有性杂交技术用于育种实践后,人类逐渐认识并掌握了远缘杂交这个创造新种或新类型的有利武器。国外育种实践证明,天兰冰草(Agropyron glaucum)是小麦属间远缘杂交重要亲本之一。根据我省小麦育种目标和任务,为了把天兰冰草某些优良性状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导入到普通小麦中去,刨造小麦新类型和新品种,我院从1957年起开展了春小麦与天兰冰草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开始,我们以普通小麦不同品种为母本,以天兰冰草为父  相似文献   

6.
优质多抗高产水稻品种通育217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水稻育种研究从其理论和技术上已达到很高水平,然而水稻育种成效却不那么显著,扩大和丰富水稻基因库颇有希望的途径是通过远缘杂交将异源植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水稻中来,打破不良性状连锁,实现优良性状相结合。1972年通化市农业科学院开始从事菰稻远缘杂交研究,获得一批变异非常丰富菰稻资源,并出现在常规育种中较难得到的几种优良性状之间的连锁遗传现象,如矮秆与多穗、多穗与大穗、大穗与高结实率、大粒和高饱满度、矮秆与多穗和大穗之间、大穗与大粒之间、大穗与大粒及高结实率和高饱满度等性状之间连锁。利用这些材料通化市农业科学院先后选育并审定通过20多个水稻品种,其中通育217就是其中2009年最新审定品种。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烤烟远缘杂交存在的困难及克服远缘杂交困难的方法,通过远缘杂交可以把许多不同种属的优良性状基因转移到烤烟中,以达到扩大遗传基础、丰富基因库、增强抗性、提高品质的目的。并展望了今后烟草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水稻育种研究从其理论和技术上已达到很高水平,然而水稻育种成效却不那么显著,扩大和丰富水稻基因库颇有希望的途径是通过远缘杂交将异源植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水稻中来,打破不良性状连锁,实现优良性状相结合.1972年,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始从事菰稻远缘杂交研究,获得一批变异非常丰富菰稻资源.利用这些材料,该院先后选育并审定通过20多个水稻品种,其中通育237就是其中2009年最新审定品种.  相似文献   

9.
现代水稻育种研究从其理论和技术上已达到很高水平,然而水稻育种成效却不那么显著,扩大和丰富水稻基因库颇有希望的途径是通过远缘杂交将异源植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水稻中来,打破不良性状连锁,实现优良性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远缘杂交理论在果树育种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远缘杂交理论在果树育种实践中的研究进展了概括性的论述,并对远缘杂交过程中存在的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不育性等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远缘杂交技术在果树育种实践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创建新型的小麦基因体系,并为性状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和电离辐射三结合的育种方法,进行了37 a的小麦超亲遗传及新种质创育工作。结果表明,三结合育种后代品系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和结构变异幅度大,趋向双亲性状类型的分离较少而超亲遗传突出,后代种质分离持续时间长,不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较常规育种后代显著提高。研究证明,三结合育种方法既克服了单纯的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或辐射育种方法的缺点,又综合了它们的优点,为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和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概述了六十年代以来果树远缘杂交育种所取得的成就,指出果树远缘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败育性;文中着重论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败育性的原因和克服它们的方法,以及远缘杂种的鉴定与选择;并简要讨论了果树远缘杂交育种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把小麦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利用两个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后代材料87135和88111经有性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小偃166,具有优质强筋,抗病性突出、综合性状好、丰产性好等突出优点,其籽粒粗蛋白(干基)为16.4%,稳定时间37.1min,高抗到免疫条锈病。本文对小偃166亲本选配、选育过程及选育经验、主要特征特性、优质丰产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油菜品种间杂交后代及远缘杂交后代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现象 ;对杂交亲本的选配及杂种后代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油菜远缘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就加速远缘杂种后代的稳定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RFLP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LP应用于植物遗传育种中,能够快速有效地筛选抗病基因;为把复杂的性状分解成单个的遗传组成。进而用单基因的效能来处理这些性状提供了可能性;应用RPLP能够极大地提高回交育种轮回亲本的恢复进程;在远缘杂交中能加速识别包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小片段是否转移到推广品种中。本文讨论了RFLP的类型、RPLP技术的发展概况、RFLP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在植物遗传与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远缘杂交在现代月季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远缘杂交在现代月季育种史和当代月季育种中的作用,以及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方法,指出多倍体技术是将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一条非常有潜力的育种途径,并对远缘杂交在将来月季育种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表明 :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 ,原产 47个种、18个变种 ,对世界百合品种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尚有一半性状优良的百合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近几十年来 ,围绕着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品质和繁殖能力等育种目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主要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离体胚培养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 ,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 ,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 ,将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表明: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原产47个种、18个变种,对世界百合品种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尚有一半性状优良的百合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近几十年来,围绕着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品质和繁殖能力等育种目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主要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离体胚培养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将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月季育种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月季育种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的多种技术的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肯定了胚挽救在月季育种中的作用,提出远缘杂交育种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最有效的月季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单倍体育种是建立在遗传标记技术上的一种新兴的玉米育种技术,具有缩短育种周期,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合成育种新材料等优点。为更好地进行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简要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概况及特点,重点阐述了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加倍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播期、不同遗传背景等因素下的变化并就其在玉米育种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