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直观反映天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运用土地动态度指标对天津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单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价值。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这15年期间,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未利用土地、园地、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减少,说明天津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政策;2000—2015年天津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7×107元,引起该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林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二是天津市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实现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价值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以甘肃省徽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结合多样化和敏感性分析,探讨了2009-2015年徽县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情况及其生态敏感性。结果表明:2009-2015年,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均呈减少趋势,水域、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趋势。总体来看土地利用程度中等。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偏单一,但正逐步变的多样化和均匀化;与2009年比较,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水域的正向贡献率占主导地位;2009-2015年,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的服务总价值远远大于粮食生产和原材料供应功能的总价值;2009-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处于低敏感区。徽县土地开发过程中,保持了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反映了生态可持续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以扶余市2009-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动态分析了扶余市土地利用变化,结合敏感性指数分析计算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009-2015年间,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较大,交通运输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415.21 hm~2和360.83 hm~2,草地面积减少893.27 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4.977 317 9×109元减少到4.973 789 5×109元;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总价值的关联度最大,为0.999 2,其次为耕地,关联度为0.492 1。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LUCC)是影响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州区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TM影像为基础,通过图像解译,分析了万州区各地类变化,估算了研究期间各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 1) 1990-2015年间,万州区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9 389.7 hm~2和3 695.85 hm~2;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4 063.14,2 716.83和6 304.86 hm~2; 2) 1990-2015年万州区生态服务价值由18.82亿元增至19.41亿元,增加了3.10%;林地与万州区生态总价值呈相同的"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下降,草地先增后减,水域则相反; 3)万州区生态服务价值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间上以长江为界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 4) 1990-2015年间,万州区各地类各年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万州区生态服务价值对其系数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连云港市1987年、1995年、2002年、2009年、2017年等5期Landsat影像,采用基于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1987—2017年,连云港海岸带各地类面积整体上呈现"五减三增"的态势,即耕地、林地、水域、盐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滩涂、其他建设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积有所增加;(2)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减少趋势,从1987年的87.59亿元减少到2017年的54.51亿元,减少33.08亿元;(3)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除滩涂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总价值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生态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各时间段均超过70%;(4)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研究成果对于连云港海岸带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研究,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1995~2005年,滁州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共减少8765.47 hm2,减少速率为-1.53%;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林地面积增加最多,达9829.89 hm2,且增加速度最快,年变化率达1.75%。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滁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995年的9.2726×109元增长为2005年的9.3310×109元,共增加5.8472×107元,年变化率0.069%。各单项服务价值中,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气候调节、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等服务功能有所减弱,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原材料和娱乐文化等服务功能较前有所增加。通过生态环境效应的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对生态总服务价值的波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1995—2005年长沙市快速城市化的5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耕地减少最多,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芙蓉区土地利用程度最大,开福区最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5年的655.15×106元减少到2005年的589.26×106元,年变化率-1.01%,水域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是ESV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单位ESV与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所占比例明显相关,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很好地表示.由此预测2010年长沙市城区的单位ESV将进一步下降,总ESV将减少为541.47×106元.  相似文献   

8.
根据嘉陵江流域2000、2005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将地理数学方法与GIS相结合,研究了嘉陵江流域15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等动态变化信息,并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0—2015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而建设用地、草地、水域、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243 109.36百万元减少到2015年的242 805.95百万元;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反映耕地面积的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安徽省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评估区域尺度各类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服务价值变化是研判其综合保护成效的有效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基于1995—2015年遥感数据,在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保护地内外空间维度对比分析了安徽省全部12类自然生态保护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结果表明,1995—2015年,研究区土地覆被面积增减规律与全省一致,均表现为农田面积大幅缩减,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湿地面积小幅增加,草地和林地面积小幅减少,但区内整体变化强度较全省平均水平弱。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了研究区生态价值总量的主体,约占85%。受单个当量因子经济价值增加的影响,研究期间,保护地(区)内生态服务价值量增长了10.6%,但在全省的占比份额(对全省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安徽保护地(区)生态状况在局部地区有所好转,收到一定的保护成效,但总体恶化过程未能扭转。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5,(7):902-907
以杭州市1990,2000,2006,2010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杭州市4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杭州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表,对杭州市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大量增加,而林地、湿地显著减少,耕地、水体、未利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研究期内杭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从其下降速度来看,呈现先加速后放缓的趋势,说明近年来杭州市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桂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桂平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为桂平市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利用桂平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桂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2005—2015年桂平市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通过敏感性指数模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2005—2015年桂平市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减少,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其次是耕地,林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动态变化较小;2005—2015年,桂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2.03亿元。桂平市各地类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变化对张掖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9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评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甘肃省张掖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变化显著,在1987~2000年间,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年变化率分别为-4.16%、-3.73%、-4.29%和-2.24%;耕地和荒漠面积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0.82%和0.79%;在2000~2009年间,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5.79%、5.84%和3.66%;耕地、荒漠和水域的面积在减少,年变化率分别为-0.28%、-0.39%和-3.92%.生态系统服务的静态总价值在整个研究期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在1987~2000年间,减少了116 570.8万元,在2000~2009年间,增加了39 393.5万元;林地、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增减是导致相应总价值增减的主要原因.基于发展阶段系数和资源紧缺度的生态价值动态估算方法,估算张掖市1987年、2000年和2009年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总价值分别为136 734.8万元、190 341.7万元和171 348.9万元,动态生态价值的研究对指导干旱地区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变化是引发土地生态退化的重要因素。以黄河三角洲季节性干旱区山东省无棣县为例,基于RS、GIS技术,采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分析199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 20年来,无棣县土地利用呈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盐田及养殖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的"四增三减"特征;各地类间呈流转量大且频繁复杂的关系,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综合变动率达39. 00%。(2)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减少趋势,年均减少0. 35%;耕地、林地、盐田及养殖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 26%、0. 83%、2. 57%,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减少,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 78%、-2. 14%、-1. 91%;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均有所减少,尤以水文调节功能减少量最多。(3) 20年来无棣县万元GDP生态价值年均负增长率达12. 94%,说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付出了较高的生态代价。表明无棣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动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今后应强化土地生态利用,严控建设用地扩张、加强农地和水域保护、推进未利用地生态开发,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运用GIS软件和采用价值系数估值法,分析2005年、2010年及2015年黔东南州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5—2015年黔东南州水域、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等面积增加幅度较大,水田、有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较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负增长,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率较高,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倒"V"形变化;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和净化环境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降低幅度较大;粮食生产服务价值降低,表明耕地面积流失量较大。各时期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净化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占总价值89%左右,结果与黔东南州森林面积较大,具有较强气候调节、土壤保持能力等特征一致。剑河县、雷山县、黎平县、天柱县、镇远县和榕江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高于全州,且与其变化趋势与方向相反;岑巩县、从江县、丹寨县、锦屏县、麻江县、三穗县、施秉和台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低于全州,且与其变化趋势与方向一致;黄平县和凯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低于全州,且与其变化趋势与方向相反。有林地、灌木林地与草地面积变化率较低,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却明显下降,其提供的气候调节和水文调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其次是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水田和旱地的面积变化较小,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幅度较大,水田与旱地提供的食物生产、原料生产等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较少,其美学景观功能服务价值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脆弱生态环境系统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的影响,还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参考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1997~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结果表明,1997~2012年甘南州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著,以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和牧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水域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为特点;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表现为1997~2007年总价值持续减少,2007~2012年总价值呈增长态势,表明近年来甘南州生态环境状况正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农八师垦区1976~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为区域环境变化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方法]运用遥感和GIS手段,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谢高地等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定量研究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近30 a,耕地和未利用地始终是农八师垦区最主要的两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区域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准平衡状态,后期呈现向平衡状态发展的趋势.垦区生态系统总价值先减小后增加,总价值净减少57 034.83×104元.单一服务功能的结构比例基本未发生变化,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占总价值的50;左右.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缺乏弹性,其中,耕地的敏感度最高,林地次之,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灵敏度较低,建设用地最不敏感.[结论]研究时段内,农八师垦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一定影响.垦区今后的土地开发利用中,应努力提升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使绿洲农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运用GIS和RS技术,对贵州草海地区1990年、1995年、2010年以及2015年四期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覆被图。采用转移矩阵,计算草海保护区1990—1995年和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比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成立初期和近些年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发现:1) 1990年、1995年、2010年和2015年草海国家级保护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16 696. 57万元(人民币,下同)、18 391. 57万元、20 724. 93万元和20 766. 52万元,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2)研究区1990—1995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比2010—2015年的增加量增长10. 15%,增速快2%; 3)在草海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和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占比最大,均在65%以上; 4)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与其面积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开孔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25年内,开孔河流域耕地、湿地、沙漠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及盐碱化地面积减少,呈"四增五减"的状态;研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草地、湿地、林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沙漠、建设用地及盐碱化地;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影响较小,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开孔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25年内,开孔河流域耕地、湿地、沙漠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及盐碱化地面积减少,呈"四增五减"的状态;研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草地、湿地、林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沙漠、建设用地及盐碱化地;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影响较小,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和田绿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在目视解译4期20景遥感影像并对2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新归类基础上,计算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980-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30.44×108元,增加了16.5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其南部山区雪冰面积因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草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草地退化及耕地对草地侵占。就流域角度而言,上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导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中游区与下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减少。其中,中游区湿地(-1.83×108元)、水域(-1.68×108元)、森林(-0.86×108元)及草地(-0.80×108元)等服务价值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下游区水域(-0.61×108元)、草地(-0.24×108元)及森林面积(-0.07×108元)等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是其根源。[结论]进一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荒等政策,西北干旱区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是可以遏制和逆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