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结束后,部分农民承包集体林数量少不便管理、林分质量差,经济效益不明显,发展林业积极性不高.只有加快配套改革,加快林权、林木规范流转,调动起更多热爱林业事业,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经济联合体和股份制林场的积极性,才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实现资源增量,农民增收,林区稳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集体林业得到较快发展,为改善生态、提供林副产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集体林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林业发展。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川秀美新山丙建设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贵州集体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经济和政策依据,笔者在对贵州集体林区县锦屏、台江和赤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集体林区社会经济产生的短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林农收入和生活、扶贫攻坚、地方财政税收、林业发展及集体林场、林农营林生产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森林分类区划入手,认真搞好森林分类经营,培育和发展林业产业体系;重视对现有中幼林的抚育管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要同改善集体林区经济、改变农村贫困状况、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结合起来;加快集体林区旅游业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尽快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集体林存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的状况,广大林农无法直接受益,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挫伤了群众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吴普侠  方英  张如 《现代种业》2009,(6):14-14,50
改革是手段,增加农民收入才是目的。集体林承包到户后,政府应当通过鼓励、扶持林农发展林业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调动农民林改的积极性,巩固林改成果。我省第一批列入林改试点的太白县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明水县为进一步明晰集体林业产权,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从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营林的积极性,为全县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基本情况全县12个乡镇、3个社区、99个行政村,参加林改涉及农户4650户,已完成集体林权改革任务。全县集体有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本溪市东营坊乡集体林产权改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集体林产权改革在盘活林地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实现“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增进农村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阐述了集体林产权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林业发展和农民切身的利益。在全面总结陵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集体林权改革,加快当地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是一种资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明晰的产权是一切林业管理的基础.没有明晰的产权就没有明确的经营主体,国家对森林经营的经济扶持和技术推广都落实不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头上,森林经营者经营森林的积极性就会被抑制.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产权管理还比较薄弱,有些问题制约了林业政策的有效性和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其主要表现是国有林产权关系不清晰,集体林产权落实不到位.因此,必须明晰产权,加强产权管理、培育和规范产权市场,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农民山林的经营主体地位和权益产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国家对林权流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仅对农民林权经营主体的地位和权益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林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历史变迁将呈现自由流转的趋势,农民的山林经营主体地位将在较长时期保持稳定不变,权益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来进行调控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1改革所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两权合一,统一经营”的林业产权制度,由于责权利不统一,缺乏活力,阻碍了资金流、科技流和人才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的聚集,造成大量资源资产的闲置,限制了林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束缚了林业资源潜能的充分释放。由于林权制度改革滞后,旧体制负面效应日趋明显。集体林权改革的严重滞后,导致“林权不明、林责不清、林利不公”,严重挫伤了林农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生产力发展。林业发展面临“三难”:一是造林难,资源总量增长缓慢。二是育林难,比较效益低。三是护林难,资源保护面临困境。因此,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领域稳定、深化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突破,更是理顺林业生产关系,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林业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农民完全拥有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劳动力、市场等要素都向林地聚集,从而调动了林农扩大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调查个户林农经营方式,探讨林农在林地投入中现状及问题,以便引导林农正确运用技术信息,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也为明确今后林业科技服务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完善河北省的林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全省形成良好的林业发展机制,以我国新时期的集体林权改革为背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分别选取林业产值、营林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矛盾、政府职能转变、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的培育和抚育以及林业工程造林等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重点林区的集体林权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重点林区集体林权改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经济效益尤为明显。但也存在林农的造林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特别是对于生态林的经营上其积极性不高;林权改革的配套措施亟须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权就是森林资源的产权。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用权。集体林权改革放活了经营权,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灵川县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等展开论述,期望探索出一条适合灵川县林业资源发展的可操作模式,更好地促进灵川县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地林木是林农重要的生产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是农村一项基本产权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了山权林权,林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促进林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本文基于这一目标就钦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南方集体林区10个省(区)1993~2013年的林业统计数据,运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路径。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但直接影响并不显著;间接路径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和林业系统从业人数减少是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通过造林面积影响林业总产值的路径不显著。因此,未来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发展还有赖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丁文恩  安利波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76-177,200
南方林区足我国最重要的四大林区之一.南方集体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构成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区位商法计算了南方集体林Ⅸ林业的主导产业,得出了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主导产业的三大特点,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新的地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落后.最后在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兴宁市以林业科技创新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并提出加快现代林业科技绿色发展的建议,以带动农民增收,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3,(5):6-6
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原则,切实保障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开展集体林权流转,必须在坚持农村集体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林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或者强迫农民进行林权流转。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流不流转是农民的事,转多转少是市场的事,规不规范是政府的事”的要求规范林权流转。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山区林业发展,搞好生态立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山区林业生产实践出发,阐述了山区林业在生态立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投入不足、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增收困难、森林生态功能脆弱和林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分析制约贵州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生态立省建设的对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林业;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深化林业改革;加大对山区林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