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黄瓜霜霉病菌侵染后对黄瓜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索氏回流法及丙酮法,分别测定黄瓜霜霉病不同为害程度的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黄酮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霜霉病为害后,各处理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单宁和黄酮的质量分数随着为害程度的增强而显著升高(P0.05),最高升幅分别为158%、130%和52.33%;可溶性蛋白质只有轻度为害叶片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升幅11.46%;叶绿素质量分数随着为害程度的增强而显著降低(P0.05),最大降幅62.24%。可见,黄瓜在霜霉病菌侵染侵染后可产生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产业化栽培和近野生栽培等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晶品1号’D. candidum‘Jingpin No. 1’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 (5%、10%、20%、3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幼苗,观察铁皮石斛幼苗茎段和叶片细胞结构,并检测铁皮石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1)高质量分数PEG 6000 (20%~30%)处理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细胞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减少。(2)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铁皮石斛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MDA、POD和CAT有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着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到第12天时达最高值;可溶性蛋白则呈下降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POD活性和CAT活...  相似文献   

3.
观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移栽直至水分胁迫全过程,待幼苗长出的新叶至成熟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后的7、14d和21d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初期不同处理下闽楠和浙江楠的高度增长变化不显著。在3个不同的水淹处理情况下,苗木高度增长较快,且闽楠增长速度较浙江楠快。在外部形态方面,重度水淹情况下,闽楠、浙江楠叶片均出现红色,且浙江楠出现较早;后期排水试验中,叶片恢复,叶片红色变浅,植株仍可恢复生长。在生理特性方面,浙江楠幼苗MDA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闽楠在轻度、中度淹水21d后,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浙江楠幼苗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闽楠在轻度、中度淹水胁迫下S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表明闽楠幼苗能适应轻度、中度淹水环境,且抗旱性高于浙江楠幼苗,因而适宜在我国干旱和多雨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渗透调节物质和水分状态与琯溪蜜柚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12年生王官溪蜜柚为试验材料 ,分析越冬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 ,束缚水质量分数及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11月份到翌年 1月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 ,而后下降 ;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最大值均出现在 2月份 ,3月份二者质量分数下降 ,但仍高于越冬初期 (11月份 ) ;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随气温的降低而升高 . 3种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及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与越冬期气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渗透调节物质和水分状态与Guan溪蜜柚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年生Guan溪蜜柚为试验材料,分析越冬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束缚水质量分数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1月份翌年1月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而后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类最大值均出现在2月份,3月份二者质量分数下降,但仍高于越冬初期(11月份);束缚水/自由东比值随气温的降低而升高,3种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类及束缚水  相似文献   

6.
以人工栽培的黄檀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黄檀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浇水处理(CK)下,黄檀幼苗的各项指标大多无显著性差异变化,且生长良好;其他处理组则随干旱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黄檀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SOD、POD活性在胁迫初期时呈上升趋势,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在胁迫7 d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则在胁迫14 d时达到最大值;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黄檀幼苗通过提高SOD、POD活性、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的保水性,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重度和极度干旱胁迫下,黄檀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和POD活性显著下降,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抑制黄檀幼苗的生长,且叶片出现萎蔫下垂现象,极度干旱胁迫28 d时黄檀叶片全部枯落。综合可知,黄檀幼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能力,能通过自身调节适应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白桦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全同胞子代幼树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干旱胁迫下样株叶片的生理指标,探讨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桦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下,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的白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失水率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量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先上升后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与丙二醛的量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非施肥处理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白桦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在施肥与不施肥2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进一步分析丙二醛的量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变化发现,施肥处理的白桦幼树随着干旱时间的加长丙二醛的积累偏低,而可溶性糖的积累偏高,这意味着施肥处理的白桦相比之下可能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以大兴安岭地区3种立地类型(山地、水湿地、塔头草甸)中的笃斯越桔为试材,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笃斯越桔的叶片、枝条有机营养(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特性、其与新梢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笃斯越桔基生枝、叶片中有机营养的分布规律;有机营养与笃斯越桔植株衰老、更新、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笃斯越桔植株中,除叶片蔗糖质量分数略低于枝条蔗糖质量分数外,其余有机营养质量分数(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均在叶片中较高。(2)立地类型对笃斯越桔有机营养质量分数影响显著。除蔗糖质量分数在山地类型中较高外;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在山地类型较低。(3)笃斯越桔叶片和枝条的蔗糖、可溶性总糖、淀粉质量分数均在3年(S2)~5年(S4)生枝时期较高。笃斯越桔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年龄较大的枝条中较高;枝条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年龄较大的枝条中较低。(4)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桔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年龄、叶片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有关,且与枝条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冬樱花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性。【方法】通过5%、10%和20%的PEG-8000模拟干旱胁迫,每隔2 d对冬樱花幼苗叶片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持续上升,重度干旱胁迫(20%)的上升趋势最明显,第8天时比第0天上升了189.21%,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含量总体上升,轻度干旱胁迫(5%)上升趋势较缓慢,中度干旱胁迫(10%)和重度干旱胁迫(20%)上升明显,第8天时分别比第0天上升了25.59%、55.78%和145.25%;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轻度干旱胁迫的上升趋势最慢,重度干旱胁迫的上升趋势最明显,第8天时分别比第0天上升31.26%和87.78%;叶片相对含水量在胁迫过程中不断下降,重度干旱胁迫时下降最明显,第8天时比第0天下降了41.62%。相关性分析表明: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相对含水量与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冬樱花叶片的生理变化说明其幼苗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黄瓜幼苗干旱-低温交叉适应与渗透调节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干旱诱导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交叉适应机理。【方法】以‘津优3号’幼苗为试材,用10 %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预处理黄瓜幼苗2 d,未经预处理的作对照。恢复2 d后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处理。【结果】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渗透势显著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胁迫前经PEG预处理,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渗透势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显著增加。低温胁迫结束时(7 d)时,PEG处理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比对照高24.7个百分点,水势和渗透势分别比对照高0.35 MPa和0.13 MP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41.4 %、80.8 %和260.7 %。【结论】干旱预处理可诱导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交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与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欧洲卫矛生长健壮的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配比筛选出适宜其分化的培养基,将愈伤组织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适宜欧洲卫矛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 mg·L-1 NAA;欧洲卫矛愈伤组织适宜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生长周期为28 d,28 d后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化;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SOD和POD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可溶性蛋白变化趋势与P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蛋白在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且光照条件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高于黑暗条件下,PPO在培养后期活性下降,可能与愈伤组织褐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对镉(Cd)的作用效应,以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在不同浓度Cd胁迫(0、5、10、30、50、100 mg·L-1)下高丹草生长和生理特性,以及重金属Cd在高丹草植物体内转运、富集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5 mg·L-1低Cd浓度下,高丹草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丹草株高、叶片数减少,生物量降低,黄叶数增加,生长受到抑制,接菌后能够促进高丹草生物量的积累,缓解叶片发黄现象,改善生长状况。接菌提高了高丹草在Cd胁迫下的抗性生理指标。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丹草未接菌组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接菌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不同Cd浓度条件下,高丹草体内Cd含量呈根>叶>茎的分布,且含量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接菌后高丹草地下部Cd含量增加,地上部Cd含量降低,接菌减少了Cd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移,减轻了Cd对高丹草地上部的毒害。研究表明印度梨形孢能有效降低Cd对高丹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石蒜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忽地笑(Lycoris aurea)、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的中层鳞片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这2种石蒜的生长发育模型。结果表明,2种石蒜中部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GA3、ZR、IAA在叶枯期较高且保持上升趋势,花芽分化期降至峰谷后回升;淀粉含量、SOD、POD、CAT、PAL活性、ABA含量在叶期较低,花芽分化期增加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花期一般下降。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忽地笑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POD、SOD和IAA;影响中国石蒜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淀粉含量、SOD、POD和ABA。根据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的淀粉含量、SOD、CAT、PAL、POD及ABA,较低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ZR、GA3和IAA,有利于2种石蒜花芽分化。2种生长节律差别较大的石蒜,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各生理指标对花的影响较大,对叶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为石蒜属植物的花芽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石蒜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及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危害等级下枣叶片高光谱和叶绿素含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截形叶螨危害等级(0级、1级、2级、3级、4级)下枣叶片高光谱特征,构建基于一阶微分光谱的不同截形叶螨危害等级枣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线性回归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截形叶螨危害造成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导致光谱反射率降低,表现为随危害等级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逐级减少趋势。在不同截形叶螨危害等级枣叶片叶绿素估测模型中,危害等级为0级时,模型拟合度最好,达到0.810,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不同危害等级枣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具有一定的潜力,对危害植被叶片的虫害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3种北美红枫秋季变色期呈色生理差异,进一步阐释北美红枫呈色生理机制,为北美红枫引种选择及适应性栽培提供参考,特对其叶色参数、色素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量比、相关酶活性、叶片pH值等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者间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北美红枫转色关键作用因子.结果表明,色素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叶片pH值等是影响北美红枫转红的重要作用因子.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北美红枫秋季变色期对色素质量比及色素比例并无明显影响,不是影响其叶色转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比下降是北美红枫转红的原因,但花色素苷质量比迅速增加、m_(Chl)/m_(Ant)值和m_(Car)/m_(Ant)值的迅速降低才是北美红枫转红更为重要的直接原因.北美红枫叶色a值与可溶性糖质量比显著正相关(p0.01),整个秋季变色期,可溶性糖质量比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可溶性糖过量积累可能会抑制花色素苷合成,进而影响北美红枫叶片转红.北美红枫叶色a值与叶片pH值显著正相关(p0.01),整个秋季变色期,叶片pH值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6.
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花期内佛焰苞为研究对象,选取开花植株正常叶和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作对照,根据花序发育形态分为前、中、后期,分析3种类型的叶片不同时期的激素含量(GA3、ABA、ZR、IAA)和其他生理指标含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酶、SOD、POD、MDA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GA3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佛焰苞中ZR含量持续上升,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不断下降;3种类型叶片ABA含量均不断增加;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IAA含量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先增加而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是不断上升。(2)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叶绿素含量均不断降低,且佛焰苞中降幅最大;佛焰苞与开花植株正常叶中SOD与P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SOD活性的变化与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相一致,POD活性则持续升高;3种类型叶片中MDA的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在开花过程中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种类型叶片中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且佛焰苞与开花竹正常叶中的含量始终高于未开花竹正常叶。因此,淡竹开花期间,佛焰苞中激素与各生理指标的含量变化显示开花植株处于逐渐加剧的衰老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林分因子、黄柏抗性生理指标与黄柏膏药病发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踏查法进行调查,以树皮肿胀度代表含水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树龄大的黄柏,病情指数更高,阴坡比阳坡发病率高,树种组成单一的黄柏林更易发病。黄柏感病后,树皮含水量大大降低,树皮相对肿胀度与发病率、病情指数极显著负相关。3个样地健康黄柏防御酶活性均较高,感病黄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波动较大,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3种酶活性与病情指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感病黄柏树皮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在病害发生最严重时期显著升高。【结论】树龄、地形、树种组成等因子对黄柏膏药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树皮含水量、防御酶(SOD、POD、PAL)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受病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鸡爪槭(Acer palmatum)的光适应生长策略,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CK、60%光照与40%光照)下鸡爪槭根、枝与叶中非结构性碳积累、分配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NSCs)及其组分增大,枝与叶的NSCs及其组分减小,叶N、P含量增大,C:N、C:P减少,枝N含量、N:P先减小再增大,P、C:N和C:P先增大再减小,根N、P含量先增大再减小,N:P、C:N和C:P先减小再增大。在全光照下,NSCs及其组分为叶>枝>根,N含量为叶>根>枝,N:P和C:N为根>叶>枝;60%的光照下,NSCs及其组分为叶>枝>根,N含量与N:P为叶>根>枝,C:N与C:P为枝>叶>根;40%光照下,NSCs及其组分根>叶>枝,N、P含量为叶>枝>根,C:N与C:P为根>枝>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可溶性糖、淀粉、NSCs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N和C:P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枝NSCs含量与N和C:N呈显著负相关(P < 0.05),根NSCs与C:N呈显著正相关(P < 0.05),枝SS:ST与N、N:P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由此可见,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鸡爪槭通过增加根系NSCs积累与分配,保证根系的存活以及提高叶片N、P含量的策略来适应荫蔽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三氯生(triclosan,TCS)低浓度长期暴露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本文以典型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为研究对象,利用HPLC-MS、UV-VI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0.05~0.5 mg·kg~(-1)TCS底泥暴露28 d后轮叶黑藻体内TCS的残留浓度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组中轮叶黑藻叶片中TCS的含量在暴露初期(14 d)呈下降趋势,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叶片中TCS含量逐渐升高,暴露28 d时,0.5 mg·kg~(-1)TCS处理组中轮叶黑藻叶片中TCS浓度高达2.16 mg·kg~(-1)。TCS暴露周期内,轮叶黑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而其茎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始终呈抑制状态。此外,TCS胁迫可显著影响轮叶黑藻叶片和茎部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轮叶黑藻的抗氧化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研究结果为评估水体环境中TCS的生态风险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活力、大小一致的菖蒲小植株为试材,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中,研究中药废水胁迫对菖蒲(Acorus calamus)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其在水体环境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药废水胁迫下,菖蒲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根系活力先增后降;同时,菖蒲的SOD和CAT活性在中药废水胁迫下显著下降,而POD活性在高质量浓度胁迫下成倍增长。因而,菖蒲通过调节各种生理生化特性以增强对废水胁迫的抗逆力和耐受力,可作为人工湿地处理中药废水的备选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