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光温室冬季加温热负荷的计算和热风炉补温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冬季补温热负荷以及相应加温设备配套功率选型的准确性,计算日光温室冬季能耗的热损失,研究温室专用热风炉补温设备与理论计算能耗一致性问题。【方法】分析温室的总体热损失,研究各个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取值计算温室总热损失量,分别计算出温室围护结构热损失、冷风渗透热损失以及温室内地面热损失占温室总散失热量的比例。【结果】温室理论计算单位面积能耗为166 W/(m2·h);单位面积能耗为142 W/(m2·h),二者基本趋于一致。【结论】各个围护结构的热工值取值合理,温室加温设备配套功率选型较为准确。温室加温热负荷计算时,不应考虑白天温室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应将温室夜间最低温度时刻和极端灾害气候下温室需要补充满足的热量作为温室的加温热负荷值。  相似文献   

2.
测试和田沙漠组装式温室的光热环境,尤其是温室的蓄放热量及保温能力,为和田地区日光温室性能做出评价,采用数据记录仪对温室内外环境的光热环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晴天光照度平均为18058 lx,空气温度可达40℃以上,且土层越深,地温越稳定;地面蓄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47.85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6.91 W/m2;土壤表面温度和空气平均值分别为15.47、15.30℃;最大值可达37.90、45.00℃;墙体吸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3.91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5.40 W/m2;墙体表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5.76、14.61℃,最大值可达72.10、55.30℃;地面白天最大蓄热量为2.03 MJ/m2,地面最大放热量为1.35 MJ/m2,墙体白天最大蓄热量为0.76 MJ/m2,墙体最大放热量为0.40 MJ/m2.从温光特性方面来看,沙漠组装式温室各环境因子变化较大,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墙体温度、地表温度波动较大,热稳定较差;地面是主要的蓄放热体,温室墙体蓄热量、放热量很小,难以起到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状况的影响。分夏季和冬季2个试验。夏季试验:选用3种不同建筑型式的育肥猪舍,其屋顶材料分别为平顶砖瓦(A)、平顶彩钢板(B)及拱形水泥(C),南北窗面积比例分别为6.2∶1、1∶1和1.5∶1,其他在朝向、面积、布局、舍内设施设备、饲喂管理、免疫程序等方面均保持一致。猪品种为斯格瘦肉猪,130~135日龄。每猪舍先后采取3种不同的人工调控通风方式,观察测定其环境状况的变化。冬季试验:选用2栋相同建筑型式猪舍(B型,屋顶材料均为平顶彩钢板),猪品种为斯格瘦肉猪,150~153日龄。分别采用不同通风方式,观察测定一天24 h内不同时间的风速、最大风速、平均风速、温度、风寒温度、相对湿度、热应激温度,以及空气中NH3、CO2和H2S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猪舍人工调控通风方式与猪舍本身建筑型式相比,对育肥猪场环境状况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冬季夜间关闭窗户虽然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但同时舍内相对湿度、NH3和CO2质量浓度也显著提高,不利于动物生产和健康,因此要改善猪舍内空气质量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然通风猪舍高压喷雾降温系统的降温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在夏季自然通风发酵床猪舍的适用性,选择2栋发酵床育肥猪舍,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猪舍内的温湿度和风速进行了测定,选择温湿度指数、热负荷指数和综合气候指数3种指标评估了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对猪舍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高压喷雾系统的降温效率在18.4%至89.2%之间,平均为59.1%;与无喷雾猪舍相比,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可有效降低舍内温度6.2℃,最高降低10.5℃,湿度增加23.9个百分点(平均湿度为72.2%);整个试验期间,喷雾猪舍平均温湿度指数(THI)为74.3(比无喷雾猪舍降低12.2),热应激减少23.7%,喷雾猪舍热负荷减少2 713,综合气候指数(CCI)平均降低4.8℃。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可以有效缓解自然通风发酵床猪舍内生猪遭受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南部、西南部地区及金沙江河谷热区光热资源丰富.海拔780~1 100m,平均日照时数2 350~2452小时,年平均温18.3~20.0℃,≥10℃的年有效积温为6457~7295℃,3月份的日均温在18℃左右,能完全满足冬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开花授粉.  相似文献   

6.
对网架围护结构对植物展览温室日照环境的影响及不同朝向温室遮阳率变化规律做了研究。利用SketchUp软件,对夏至日、冬至日网架结构对温室日照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天候的模拟,并对不同朝向温室8:00至18:00的遮阳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遮阳率与温室朝向、网架结构自身特性、温室位置区域、太阳高度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可为展馆的遮阳施工工程与空调负荷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改善温室内日照与光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猪舍建筑是搞好养猪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猪舍建筑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养猪场的资金耗用,而且会给养猪生产带来直接的后果。目前,改进猪舍建筑的着手点在于改进围护结构——墙体。因为它是猪舍结构的主要部分,它将保证舍内必要的温度、湿度状况,以及通过窗户来保证合适的通风和光照。墙体要有足够的厚度,除了保温要求外,还要防止舍内水汽在墙体内表面凝结成霜,造成舍内过分潮湿而加剧热能的损失。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各种猪舍的环境要求,可以采用不同厚度的墙体。目前各地墙体材料大部分还是用砖,开敞式、半开敞式猪舍一般采用半砖墙或一砖墙,也有采用空斗墙的;封闭式猪舍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要求高,则需要一砖半或一砖半以上的厚  相似文献   

8.
极端低温条件下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青  张亚红  傅理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154-160
为研究2008年极端低温条件下日光温室的保温性,通过对2008、2006及2007年室外气温及太阳辐射的测定与对比,并选择2008年降温前、中、后期较典型的3个晴天进行环境及传热指标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①外界环境各年1月12日-2月17日这段时间里,2008年平均气温为-13.2℃,比2007年低9.1℃,比2006年低8.0℃。较同期往年气温2008-01-10气温开始下降,最低温达-27℃,2月17日气温回升到往年同等气温,在这段时间里2008年太阳平均总辐射为76.8 W/m2,2006年为83.6 W/m2,2007年为81.6W/m2,2008年日均太阳辐射量最小。②降温过程中单位面积墙体导热总量为3 448 kJ/m2,比降温前的导热量多427.5 kJ/m2,比降温后多1 155 kJ/m2,降温中墙体的导热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天。③2008-01-10,10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开始下降,日均最低温7~8℃,2月4日后土温开始回升,降温中各层次土壤平均温度比降温前低3.3℃,比降温后低4.4℃。室外气温与室内气温呈正相关,与墙体导热量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极显著。外界气温降低时墙体导热量增大,室内热量损失增大,室内土温和气温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楼房猪舍通风设计复杂,猪舍内热环境均匀性和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在装有靶向通风系统的楼房猪场妊娠母猪舍内,连续监测冬季和夏季试验猪舍内的风速、通风量、温湿度和猪只应激状况,对靶向通风系统在楼房猪舍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靶向通风系统能够有效优化试验猪舍内气流的分布规律和利用效率,其中栏位处出风口和生活区域风速沿宽度方向均匀性较好(P>0.05),沿长度方向均匀性较差(P<0.05),猪只生活区域冬季和夏季平均风速分别为(0.16±0.05)和(0.90±0.17) m/s; 2)靶向通风系统能够将试验猪舍内温度调控至适宜的范围内,试验猪舍内冬季平均温度保持在(19.5±0.21)℃,夏季平均温度控制在(27.0±1.77)℃,且水平和垂直方向温湿度均匀性较好(P>0.05);3)靶向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猪只舒适度,试验猪舍内冬季未出现冷应激状态,夏季无热应激状态比例为85.9%,轻度和中度热应激状态分别为13.3%和0.8%,未出现高度热应激状态。靶向通风系统应用于楼房式妊娠母猪舍可以改善夏季猪舍内热环境分布和猪只热应激状况,从而大幅度减少猪舍需风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外墙是轻型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围护结构,其热湿性能对建筑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和能源消耗等均有较大影响。为探究室外环境、墙体朝向、楼层高度等因素对寒冷地区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天津市某多层混合结构建筑中轻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方法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试验墙体内部环境温湿度、木骨柱含水率等热湿参数进行持续一年的监测,分析室外温湿度、墙体朝向和楼层高度等因素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评估墙体内部的冷凝风险和霉菌生长风险。  结果  墙体空腔内温湿度变化与室外温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木骨柱含水率变化与环境温湿度作用下的平衡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墙体空腔内温湿度及木骨柱含水率的波幅小于室外环境。短期强降水引起墙体空腔内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的增长,但增长过程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同朝向墙体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使其墙体空腔内温度分布规律为南向 > 西向 > 东向 > 北向,相对湿度分布规律则为北向 > 东向 > 西向 > 南向,木骨柱含水率分布规律为西向 > 北向 > 东向 > 南向,除西向外含水率与相对湿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各楼层的温湿度分布规律明显,1层墙体内温度较低,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整体偏高,且波幅较大;5—8月,墙体空腔内温度分布规律为4层 > 3层 > 2层,墙体空腔内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分布规律为2层 > 3层 > 4层。  结论  墙体空腔内部温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受室外环境条件的直接影响,但在室外环境大幅波动变化条件下,墙体内部处于相对稳定的热湿环境。寒冷气候区内,该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构造能有效阻隔室外水蒸气进入墙体内部,2020年气候条件下墙体空腔内部不存在冷凝和霉菌生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