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奶牛合理的超排方法,采用分离的X冻精对17头超数排卵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人工授精,生产体内性控胚胎。结果表明,处理Ⅰ组在头均获卵数、可用胚及退化胚几个方面都低于处理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头均黄体数和未受精数,Ⅰ组高于Ⅱ组(P>0.05);青年牛头均获卵数、可用胚和退化胚方面都高于经产牛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青年牛头均未受精卵数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头均黄体数低于经产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1)超排处理无角道塞特绵羊163只,育成羊(76只)只均回收胚胎5.53枚,可用胚3.91枚,经产母羊(87只)只均回收胚胎7.55枚,可用胚6.34枚。经产羊平均回收胚胎总数高于育成羊(P<0.05)。春季和秋季之间超排效果差异不明显。重复超排羊和非重复超排羊之间平均回收胚胎总数和可用胚胎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共处理受体876只,春季和秋季受体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56.37%和89.02%,发情受体利用率分别为84.67%和88.77%。(3)移植受体545只,妊娠318只,产羔396只,受体移植妊娠率为58.35%,移植胚胎成羔率为57.47%,在移植受体中,小尾寒羊的妊娠率最高为61.2%,同羊和内蒙细毛羊分别为54.62%和56.58%,受体品种之间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体黄体数对移植妊娠率及胚胎成羔率有一定的影响。胚胎的发育阶段对移植妊娠率也有影响,移植囊胚受体妊娠率最高为64.76%,明显高于早期桑椹胚移植妊娠率42.86%(P<0.05)。胚胎成羔率从桑椹胚到囊胚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不同方案对16头经产奶牛实施超数排卵,然后用X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结果显示,3种方案超排头均排卵数分别为10.75、6.00、7.00枚,头均回收胚胎数分别为8.38、4.25、7.00枚,3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方案Ⅰ超排供体头均获可用胚7.88枚,可用枚率为95.5%,显著高于方案Ⅱ(2.20枚,55.7%)和方案Ⅲ(0.33枚,15.7%)(P<0.05)。方案Ⅱ和方案Ⅲ在头均可用胚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可用胚率方面,方案Ⅱ显著高于方案Ⅲ(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波尔山羊繁殖力,应用两种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进行了同期发情及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PG-FSH法与CIDR-FSH法)对波尔山羊的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波尔山羊同期发情率达到92.5%;CIDR-FSH法处理的供体卵巢上的平均黄体数及平均采卵数均显著高于(P<0.05)PG-FSH法,而两者的平均获胚数与平均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CIDR-FSH法对波尔山羊的超排处理效果要优于PG-FSH法。试验还表明,移胚数量对受体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受体产羔率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移植双胚可以提高受体的产羔率。  相似文献   

5.
采胚方法对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2种采胚方法研究了64只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效果。结果表明:输卵管采胚法的胚胎回收率极显著高于(P<0.01)子宫角采胚法,且前者的获胚数与可用胚数均显著高于(P<0.05)后者,而两者的黄体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输卵管采胚法所采集的胚胎数量与质量均优于子宫角采胚法;而子宫角移胚法的受体妊娠率及产羔率均极显著高于(P<0.01)输卵管移胚法。试验还表明,输卵管采胚法对处理供体术后的发情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故在山羊胚胎移植中应优先采用子宫角采胚法回收胚胎。  相似文献   

6.
对30只河南大尾寒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研究不同激素、不同季节、不同输精方式以及重复超数排卵对其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加拿大产FSH处理,河南大尾寒羊的只均黄体数(15.76)和只均获胚数(12.76)显著高于采用新西兰产FSH组(11.78、8.78);冬季处理的河南大尾寒羊的只均黄体数(18.11)、只均获胚数(14.84)和只均可用胚数(5.21)显著高于春季(13.44、9.44、3.78)和秋季处理组(11.61、9.56、2.72);采用350 mg/只剂量FSH处理,河南大尾寒羊只均黄体数(18.27)和只均胚胎数(14.53)显著高于300 mg/只剂量组(12.23、10.23),且优于400mg/只剂量组;腹腔内子宫角输精,河南大尾寒羊只均可用胚数(4.68)显著高于阴道输精处理(1.89);重复超数排卵各次之间的只均黄体数、只均胚胎数和只均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南非引进杜泊绵羊(218枚)和波尔山羊(104枚)冷冻胚胎,以本地小尾寒羊(165只)和奶山羊(114只)为受体,经同期发情处理,分别向受体羊子宫角内植入1~2枚解冻的可用胚胎。结果表明:绵羊受胎率为36.7%,其中单胚受胎率为23.3%,双胚受胎率为46.8%。山羊受胎率为31.3%,其中单胚受胎率为25.0%,双胚受胎率为45.8%。胚胎移植绵羊和山羊双胚的受胎率均高于单胚(P<0.05)。而且与自然繁殖的羔羊相比,1~3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基本一致(P>0.05),羔羊的生长发育正常,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37只10~15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乳源性蛋白比例不同的3种代乳料;D组羔羊为对照组,不断奶,随母羊哺乳。结果表明:10~15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6~25、26~35日龄各组羔羊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46~55日龄时,A、B、C组日增重分别为365 g、323 g、319 g,而D组仅为151 g,试验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用代乳料饲喂羔羊并实现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将37只10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Ⅰ号、Ⅱ号、Ⅲ号代乳料,每组羔羊10只;D组羔羊为对照组,7只,随母羊哺乳,20~25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氮的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氮的存留率A组也显著高于B组(P<0.05);粗脂肪的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但B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的摄入量在A组、B组、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3家种鹅场(代号为A、B、C)为对象,检测了洗浴池和鹅血浆的内毒素水平,并比较和分析了各场种鹅的产蛋数、受精率和活胚率.结果显示:A场和B场洗浴池的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C场(P<0.05);A场的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B场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C场,而B场与C场则无显著差异.此外,试验期间3家鹅场的鹅产蛋数相当;A场的鹅蛋受精率显著高于B场、但明显低于C场,C场则极显著高于B场(P<0.01);A场活胚率极显著低于B场,显著低于C场,B场则显著高于C场.表明洗浴池内毒素含量高的鹅场,其种鹅体内内毒素水平也相对较高,鹅蛋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偏低,影响种鹅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INH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为绵羊繁殖力标记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和分析3个绵羊品种INHA基因的多态性,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1)滩羊和蒙古羊INHA基因在5′调控区282核苷酸处发生1处A→G突变(P1位点),在第2外显子的第470核苷酸处发生1处A→T突变(P2位点),3个绵羊品种在第2外显子第903核苷酸处发生G→A突变(P3位点)。(2)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1位点C、D基因频率分别为0.840和0.160,0.852和0.148及0.162和0.838,均处于中度多态;P2位点E、F基因频率分别为0.784和0.216,0.787和0.213及1.000和0.000,滩羊和蒙古羊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引物P3扩增片段中,滩羊和蒙古羊表现为A、B和C 3种单倍体基因型,而小尾寒羊仅表现出A和B 2种基因型。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的A、B、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36,0.037和0.147;0.800,0.926和0.853及0.064,0.037和0.000,B基因在3品种中均为优势基因型。(3)P1位点DD型小尾寒羊产羔数较CD型提高0.636只,CD型滩羊产羔数较CC型提高0.332只,差异均显著(P0.05),CD型蒙古羊产羔数较CC型有提高的趋势;P2位点EF型滩羊产羔数较EE型降低0.387只,差异显著(P0.05),EF型蒙古羊产羔数较EE型提高0.053只,差异不显著(P0.05);P3位点,滩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C基因型分别多0.215只和0.200只,蒙古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C基因型多0.250只,小尾寒羊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较A基因型多0.620只,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3个绵羊群体在INHA基因P1、P2位点均表现一定的多态性;滩羊和蒙古羊P2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不利"突变位点,3个绵羊群体INHA基因P1、P3位点可能为控制产羔数的"有利"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2.
对119只萨福克肉羊进行超排处理,其中48只为首次超排处理,71只为第二次超排处理。结果表明:首次超排胚胎回收率显著高于二次超排胚胎回收率(84.7%vs77.6%,P<0.05);首次超排和二次超排供体羊黄体数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胚胎可用率显著不差异(P>0.05);供体羊经第二情期或埋栓同期发情处理后均能达到预期效果,但首次超排和二次超排供体羊胚胎回收率差异均显著(93.1%vs80.5%,86.9%vs88.9%,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月份对绵羊卵母细胞采卵数及体外成熟的影响,采用切割法获得不同月份绵羊卵母细胞,统计分析可用卵母细胞数和体外培养成熟率。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延续,卵母细胞获得数从5月的(3.53±0.27)(个/d)稳步增加到11月的(5.16±0.15)(个/d),差异极显著(P<0.01)。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也显著提高,其中8月份成熟率极显著高于5月、6月、7月(P<0.01);9月、10月、11月卵母细胞成熟率又极显著的高于8月(P<0.01),同时季节和气温对绵羊卵母细胞采卵数和利用也有显著影响(P<0.01)。因此,不同月份采卵显著影响可用绵羊卵母细胞数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屠宰场搜集的小母羊(3-6月)卵巢卵母细胞(A组)、成年母羊卵巢卵母细胞(B组)及成年母羊超排后活体所取母细胞(C组)进行了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及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A组平均每个卵巢获取的卵母细胞数极显著高于B组(10.6±2.6 vs 2.5±1.5,P<0.01),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0.6±2.6 vs11.0±2.0,P>0.05),但获取的优良可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数A组极显著高于B组(4.5±2.5 vs 1.6±1.5,P<0.01),却显著低于C组(4.5±2.5 vs 8.5±2.5,P<0.05);(2)A,B,C组获取的可用卵母细胞在M 199±10%EGS±20 ng/mL EGF培养液中培养后的体外培养成熟率分别为63.8%,65%和68.3%,差异均不显著(P>0.05);(3)3种来源途径的可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用mDM液获能受精处理并培养于TCM 199-卵丘颗粒细胞饲养层(cc)共培养体系中的卵裂率(37.5%,35.0%和40%)无显著差异;12枚活体来源卵母细胞生产的2-8细胞胚移植给4只同期化受体,其中1只母羊怀孕并产下2只"试管"羔羊(16.7%).研究表明:初情期前小母羊比成年母羊可提供更多可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进而提高雌性动物的早期繁殖潜能;对遗传性能较好的品种或个体可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后利用合适的采卵设备进行活体采卵,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体外受精及相关胚胎工程研究,提高体外受精和胚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杜泊羊的冻胚移植成功率,于春秋两季同期处理湖羊和小尾寒羊受体共997只(次),同期发情782只(次),发情率达78.4%,其中湖羊春秋两季平均发情率为84.6%,显著高于小尾寒羊(73.9%)(P<0.01),秋季两品种平均发情率83.3%,显著高于春季75.8%(P<0.01);对431只发情受体羊进行移植,总妊娠率为58.5%(252/431),产羔率为58.0%(250/431).其中湖羊为受体的春秋两季平均妊娠率62.5%,高于小尾寒羊(54.7%);秋季两品种的平均妊娠率为64.8%,显著高于春季(52.5%).囊胚移植后的平均妊娠率为61.5%,显著高于桑椹胚(41.5%),其中A级囊胚为67.4%,显著高于B级囊胚(P<0.05)和所有桑椹胚(P<0.01);B级囊胚显著高于B级桑椹胚(P<0.05),B级囊胚与A级桑椹胚间及A、B级桑椹胚间均无显著差异;C级囊胚和桑椹胚均未见妊娠.此外,受体羊卵巢黄体发育状况及移植技术熟练程度对妊娠率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促卵泡素(FSH)连续4 d递减法肌肉注射郏县红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重点探讨药物剂量、药物产地、季节以及重复超排等因素对郏县红牛超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加拿大FSH在300 mg剂量时的头均获胚总数和头均可用胚数(8.86和5.98枚)显著高于280 mg剂量组(6.32和3.05枚)和320 mg剂量组(6.56和4.12枚)(P0.05);用宁波产FSH在320 I U剂量条件下的头均获胚总数和头均可用胚数(8.12和5.46枚)显著高于280 I U组(5.55和2.76枚)和300 I U剂量组(6.32和3.77枚)(P0.05)。综合3个剂量的处理结果,进口FSH和国产FSH对郏县红牛的超排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头均黄体数分别为13.89个和13.41个,头均获胚总数分别为6.94和6.74枚,头均可用胚数为4.42和3.95枚;在夏秋季(5-10月)超数排卵郏县红牛23头次,冬春季(11-次年4月)超数排卵郏县红牛21头次,发现超排季节对头均黄体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冬春季头均获胚总数(7.23枚)和头均可用胚数(6.51枚)显著高于夏秋季(4.57和2.90枚)(P0.05);对郏县红牛供体牛间隔70 d重复超排处理后发现,1次、2次和3次重复超排头均黄体数分别为14.30、13.12和12.23个,头均获胚总数分别为7.31、6.52和6.45枚,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4.56、4.15和3.96枚,重复超排对上述3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代乳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羔羊早期断奶的可行性。[方法]将37只10~15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F1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代乳料;D组羔羊为对照组,不断奶,随母羊哺乳。分别测定各组的生产性能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生产性能指标:10~15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16~25、26~35日龄各组羔羊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46~55日龄时,试验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B组和C组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中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B组总蛋白(TP)含量有高于A组和C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A、B、C 3组间总氨基酸浓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用代乳料饲喂羔羊并实现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取不同品种、系统后备绵羊在零死亡率模式下的效益评价,为养殖种羊的出售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平均初生重接近的母羔,春羔考力代43只(A)及罗姆尼24只(B对照)各1群与冬羔考力代37只(C)母羔1群,共104只。记录断奶重、月末体重、计算死亡率。到次年4月份,剔除死亡羔羊后分析7月至次年4月经济效益。[结果]A、B、C组死亡率分别为4.65%、12.5%、16.0%。罗姆尼B组与冬羔考力代C组在0.01水平上极显著差异。冬、春羔考力代与罗姆尼对照极显著差异。A组盛草期羔羊体重变异系数比B组高1.66个百分点,同时B组低于C组1.82个百分点。9月、12月、4月体重与前3个月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到12月后至4月除与3月显著相关外,其他月份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6月龄出售种羊,春羔考力代平均理论利润高于罗姆尼93.21元/只,高冬羔考力代15.3元/只。12月的理论利润春羔高罗姆尼93.92元,高冬羔23.15元。在零死亡率情况下12月出售与9月出售相比,各组每只平均损失A组219.5元、B组240元、C组258元。[结论]初生重、断奶重、死亡率之间无相关性;在该地区春羔考力代绵羊具有更好的选育优势,9月(6月龄)为种羊最佳出售时机。  相似文献   

19.
以成年小尾寒羊种公羊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0只种公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锌含量不同的日粮,研究日粮锌水平及补饲时间与种公羊精液品质的关系。A组:对照组,饲喂锌含量39.69 mg/kg的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Zn 40 mg/(d.头)(锌含量48.12 mg/kg);C组:基础日粮+Zn 60 mg/(d.头)(锌含量53.83 mg/kg);D组:基础日粮+Zn 80 mg/(d.头)(锌含量59.55 mg/kg);E组:基础日粮+Zn 100 mg/(d.头)(锌含量65.26 mg/kg)。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间射精量差异不显著(P>0.05)。②鲜精活率,A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C、D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E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③精子密度,A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D组差异显著(P<0.05),与C、E组差异不显著(P>0.05);C、D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E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④不同锌水平各组间精子畸形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⑤精液pH值,A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D、E组差异显著(P<0.05);C、D、E 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⑥缺锌公羊补锌2个月后精液品质能够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感官评价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测定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为0∶1时作为对照组(DM 51.32),两者混合比例为1∶1、1∶2和2∶1分别作为A组(DM 40.32)、B组(DM37.56)和C组(DM 47.70)。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800 mL太空杯中,压实后密封确保无空气流通,室温避光保存。每组均设置6个处理组,60 d时取样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测定青贮饲料pH、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B组混贮尚好,A组合C组感官评价优。混贮饲料中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B和C组(P<0.01);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乙酸含量对照组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均未测出丁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对照组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