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区复垦田土培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设用地复垦完成后,后续种植和培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上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等多项措施,推广种植培肥技术,使复垦的耕地通过改土培肥,逐步达到中高产农田的标准。1.推广适宜当地的复种模式按照要求,新复垦的田土不准栽种多年生果树等作物,以种植一年生或两年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对山区而言,新开稻田以推广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旱地推广玉米-油菜、玉米-马铃薯或间作套种红薯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耕作制,减少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沙河市石英岩矿区复垦土壤的物理特征。结果表明,复垦土壤各项物理指标接近当地普通农田水平,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农作物生长需要,且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复垦在石英岩矿区是切实可行的土地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粉煤灰复垦地最佳的复垦模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关系。[方法]以淮南市上窑灰场土地复垦地为研究区域,选取同一地块不同覆土水平的区域做对比研究,以土壤的容重、pH、含水率、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以及不同覆土厚度下的小麦生物量为研究指标,研究粉煤灰场复垦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粉煤灰复垦地,有效磷和含水率、总氮和pH、有机质和有效钾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响应;当土壤覆土厚度小于38 cm时,粉煤灰可以对复垦地的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改善,使小麦具有较高的产量,当覆土厚度大于70 cm时,不利于粉煤灰层对覆土层的改善,影响小麦产量。[结论]该研究为复垦工作和农业种植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一般适宜性评价迥然不同,是一种资源配置下对未来空间的土地单元及质量的预测性评价。综合考虑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适宜性评价的预测性与动态性,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选取安家岭露天矿排土场作为实例,将排土场分为平台和边坡两个评价单元,选取5个方面的预选指标,并进一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7个评价因子(非均匀沉降、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地表物质组成、土体容重、有机质含量、岩土侵蚀强度),将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原地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资源配置下的土地复垦,复垦土地质量均可达到原地貌的标准,甚至优于原地貌。由于部分评价因子性状的可变性,同一评价单元体现出不同时段的多宜性。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可以指导矿区采剥、运输、排弃及造地,使矿区土地复垦及复垦土地的利用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5.
工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土地复垦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是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下,科学地把工矿业生产、土地供给、土地整治、复垦土地的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与运销和政府支持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专业化、一体化、系列化的经营和管理,从根本上达到理顺土地复垦资金的投入渠道,增加土地复垦的人才和技术投入,使土地复垦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技术开发、有效监督的统一系统。  相似文献   

6.
工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中国基本国情的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即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下,科学地把工矿业生产、土地供给、土地整治、复垦土地的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与运销和政府支持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专业化、一体化、系列化的经营和管理,从根本上达到理顺土地复垦资金的投入渠道,增加土地复垦的人才和技术投入,使土地复垦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技术开发、有效监督的统一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豆科植物复垦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未复垦地和未受损农用地的土壤理化指标(主要涉及到p H值和容重)和养分指标(主要是指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来解释豆科植物复垦地土壤成分重新构成的过程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复垦地所含的养分含量低于种植豆科植物复垦地,而p H值和容重则高于复垦地;未受损农用地的p H值和容重都稍低于种植豆科植物的复垦地,而未受损农用地所含的养分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量均高于种植豆科植物复垦地。豆科植物复垦地和未受损农用地的20~40 cm深层土壤理化指标量均高于0~20 cm的表层土壤;而豆科植物复垦地20~40 cm深层土壤肥力指标量均低于0~20 cm的表层土壤。苜蓿复垦地0~20 cm土壤中所含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比黄芪复垦地高,但是所含的全磷、有效磷和全钾的含量则略低于黄芪复垦地;苜蓿复垦地20~40 cm深层土壤的p H值、全氮、速效钾均高于黄芪复垦地,但是容重、全钾、全磷、有效磷的含量较黄芪复垦地低。  相似文献   

8.
煤矸山复垦重构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和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壤养分状况不佳和重金属污染是煤矸山重构土壤植被恢复的两个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分析煤矸山复垦地重构土壤剖面养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有助于查明煤矸山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为煤矸山植被复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研究以山西省霍州曹村煤矿复垦果园(OP)和复垦农田(FL)为对象,通过与当地普通果园(OP-CK)和普通农田(FL-CK)对比,分析了2种复垦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Cu、Pb、Cr和Zn)含量在1m土层剖面中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当地的普通果园和普通农田相比,复垦果园和复垦农田1m土层中土壤养分含量较差,特别是有机质表现明显,从养分状况的剖面差异来看,复垦农田养分状况总体优于复垦果园,两种复垦样地中有机质在表层(0~20 cm)、中层(20~60 cm)和深层(60~100 cm)均偏低,复垦果园表层速效养分偏低,中层除速效钾外,其余养分均较差,深层全量养分含量偏低,复垦农田全氮含量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均较差,而碱解氮在深层较差。(2)从2种复垦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当地普通样地的差异来看,复垦果园土壤中Cu和复垦农田土壤中Cu、Zn含量在1m土层中均不同程度的超过普通样地,Pb和Cr含量在某些土层也超过普通样地;(3)从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来看,复垦果园和复垦农田中Cu和Pb分别达到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复垦农田中Cr也达到了轻度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来看,复垦果园达到了中度污染,复垦农田达到了轻度污染。【结论】复垦样地的养分含量与普通样地相比较差,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复垦农田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状况优于复垦果园,复垦果园中Cu和Pb、复垦农田中Cu、Pb和Cr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累积状况,尤其是2种复垦样地中的Cu已达到了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正>1示范推广背景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需求逐步提高,农村旧宅基地和搬迁宅基地数量也逐年增多。因复垦后的使用权都属集体,由于耕地质量偏差,又无其它政策的扶持,大部分耕地为闲置荒芜,较为便利的,土质较好的,都由农户自由种植。按照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对宅基复垦地要求整理成为基本农田耕地,并配套建设好农田基础设施,以满足农作物种植要求。由于宅基复垦地土壤肥力不足、种植效益低下等原因,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为此,对复垦宅基地开展土壤肥力有效培育,实现农户对复垦地进行有效种植,对今后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晓丽 《吉林农业》2011,(11):45-45
2010年7月31日,一场特大洪灾遣成柳河县11个乡镇严重受灾,水毁耕地面积达3433公顷,全县人均减少耕地0.13亩。灾后,柳河县土地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把灾毁耕地复垦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到2011年5月水毁耕地全部复垦。是什么原因使大面积水毁耕地在这么短时间内全部复垦的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访了当地国土部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活性及N2O排放(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化反硝化作用在果园土壤氮素损失中的贡献率以及N2O的排放量和排放特性。[方法]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比较研究了3种不同园龄果园土壤及未开垦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培养26天的未开垦土壤、5年、12年和20年园龄果园土壤的氮肥硝化率分别为6.85%、10.26%、13.29%和12.90%。4种土壤硝化活性均相对较低,但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提高趋势,而且与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3种果园土壤N2O排放量显著高于未开垦土壤(P<0.05),其中硝化作用产生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03%~0.08%。硝化过程产生的N2O排放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园龄果园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差异显著,表现为20年>12年>5年>未开垦土壤,反硝化损失氮量占施氮量的0.01%~3.1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我国南方果园土壤硝化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提高的趋势;而土壤反硝化水平相对较高,而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关中地区塿土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塿土剖面的多角度剖析,试图阐明此类土壤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方法】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试验资料,对土壤剖面从诊断层划分、微形态特征、剖面构造空间变异、成土年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结果】Bt层形成于8 500~3 100 aB.P.,BC层在3 100~2 000 aB.P.,Ap层在2 000~0 aB.P.;BC层在理化性质、结构构造、微形态等方面与马兰黄土十分相似,而与Ap层和Bt层有显著的差异,Ap层与马兰黄土的相似性系数R1在0.8105~0.8951,Bt层的R1为0.6718,而BC层的R1在0.9051~0.9352。【结论】塿土具有Ap1-Ap2-Bc-Bt-Bk-C剖面构造,复合剖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成土强度发生变化的结果;Ap层是2 000 a以来人类施加土粪、农业耕作和粉尘堆积同时作用的综合产物,其特征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控制,Bc层是3 100~2 000 aB.P.期间风尘自然堆积的产物,成土强度较弱;Bt是全新世大暖期的自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葡萄在不同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以3年生无核白葡萄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栽培基质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遮光条件下,生长前期配方土栽培的无核白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生长后期配方土栽培的无核白净光合速率低于园土;配方土栽培的无核白总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配方土不利于无核白生长后期光合产物的累积。(2)相同的配方土栽培条件下,遮光处理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不利于无核白光合产物的累积。综上所述,引种栽培无核白葡萄需选用合适的栽培基质,保持充足的光照,生长后期需注意延长叶片功能期。  相似文献   

14.
秸秆不同覆盖方式在控制根层盐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作物秸杆表面覆盖、垂直覆盖(混施)和隔层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覆盖秸析可明显地抑制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入渗淋盐效果,防止耕层积盐,是盐碱地管理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农艺措施。秸秆隔层能有效地阻隔水盐上行,防止耕层盐化,在高水位盐渍化区可采用此种方法。但该法会使隔层上部土壤蒸发缺水,应配合覆盖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10年来扬州市162个长期定位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扬州市耕地层土壤养分有机质、有效磷、有效硼含量呈稳定上升趋势,速效钾、有效锌含量呈稳定趋势;耕地质量指数呈稳定上升趋势,2012年比2003年提高了0.57,平均达1.92,属于中等水平;与近几年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有密切关系。10年来稻麦基础地力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除了作物品种、栽培方式等更新外,与耕地质量不断提升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期使用大棚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取使用10、15、25a的蔬菜大棚,对其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和部分功能微生物类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使用大棚进行蔬菜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降低,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显著;土壤中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明显增加,细菌/真菌(B/F)值逐渐降低;好氧自生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和氨化细菌数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的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质量是揭示农业生产条件下土壤动态变化的最敏感的指标 ,是土壤综合特性的反映。以富锦市为例 ,通过建立土壤质量变化评价模式 ,来计算该市主要耕作土壤 ,表层耕作层的土壤质量矩阵 ,利用耕作层土壤质量指数的变化来定量分析该市 5 0年农业生产以来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其计算结果为土壤质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 ,土壤发生了退化。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氮流失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在不同配方施肥,不同施肥深度和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氮素流失规律及其控制力变化.以重庆紫色土柑桔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氮磷钾配方施肥水平,2个施肥深度与3种耕作方式组合,以地面撒施肥与中耕2次为对照,单次计量分析各处理地表径流量、0~40cm土层和40cm以下至母岩层侧渗流渗出水量及养分流失量,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园同一耕作方式下,降雨量越大,地表径流及侧渗流总量越大;单次降雨中,覆盖处理流失水量最大,其流失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覆盖深施肥、覆盖浅施肥、中耕2次地面撒施肥、生草深施肥、清耕深施肥、生草浅施肥、清耕浅施肥;本试验一年中约1.39%~1.71%的化肥氮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对照为1.64%),各处理0~40cm土层侧渗流氮最大,其次是40cm以下至母岩层,地表径流中氮最小,侧渗流是桔园土壤氮流失的主要途径;生草深施肥有增加氮流失趋势,氮肥浅施比深施氮素养分流失量小10%以上.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地耕作制对柑桔果园氮养分流失有很大影响,地面撒施肥和生草深施肥有增大氮流失趋势;氮肥浅施、调节土壤容重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氮流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认识沙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在相近种植制度与施肥灌溉管理措施条件下,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翻、耕作3 a、耕作10 a和耕作20 a 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采集了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节肢动物,研究了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20 a农田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免耕农田与耕作3 a和10 a农田土壤性质相近,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4种农田共采集216只土壤节肢动物,隶属3纲10目,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啮虫目、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免耕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20 a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少。耕作20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较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免耕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最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年限土壤pH可能是影响不同耕作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沙区农田免耕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存活,短期耕作活动(<10 a)不利于土壤节肢动物定居,但长期耕作(>20 a)有利于提高和维持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沙区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三年研究结果表明,在陇东黄土旱地春播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第二年产量最高,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最多。不同生活年限的红豆草对土壤主要农化性状影响不同:第二年生活的红豆草对耕层土壤培肥效应较显著,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的净增值最大,土壤微生物总数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旺盛,土壤有效养分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