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概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对目前已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为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易降解碳源、有毒污染物及微生物数量检测三方面的研究.最后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水质监测的原因,以期为未来研究开发高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丽坤  闫蕾蕾  李景晨  吕莹莹  郝耀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27-14229,14245
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同时进行废水处理和生物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回收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详细评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机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造进行了归纳,并展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空气阴极对不同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和产电效果的基础上,考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代替空气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产电效果和最终COD浓度.结果表明:空气阴极、活性污泥阴极、生物膜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电流密度分别平均为1.13、3.90、4.39 mA/m2.最终出水COD浓度分别为92、65.6、53.5 mg/L.提高微生物密度和复杂度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4.
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氧化还原介体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子从微生物细胞内传递到电池阳极上.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在不加介体情况下,普通变形菌电池性能优于大肠杆菌.对微生物和氧化还原介体的组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变形菌和硫堇的组合极化曲线趋于平坦,性能比较稳定.功率可达到128.8mW/m2.另外,在加入硫堇后,电池内阻由1724Ω降为200Ω,内阻降幅为88.4%.当0.25mmol/L Fe(Ⅲ)EDTA和0.5mmol/L硫堇混合时,功率可达169.3mW/m2,优于单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乔  王黎  张捷  王捷  周芸  胡宁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257-4263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发电技术,目前已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的数据挖掘,对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的机理、产电微生物、底物、电极材料、质子交换膜、反应器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了MFC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孙彩玉  邸雪颖  李永峰  谢静怡  赵津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06-11808,11811
论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传递过程中氧化还原介体的种类、特性,其包括外源性氧化还原介体(人造介体和天然存在介体)和内源性氧化还原介体(主要是指微生物自身产生的介体),并综述了氧化还原介体在不同微生物燃料点电池中的应用及其特性,为其在提高生物降价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水稻试验,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富集微生物种类及其运行对水稻生长活性的影响.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阳、阴极碳毡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碳毡富集微生物数量.通过细菌个体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用称重、a-萘胺氧化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闭路组)对水稻生长活性的影响.成功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闭路组阳极细菌B1、B2和B3总量是3.4×108 CFU·g-1,其中优势微生物B1为2.9×108CFU·g-1.开路组(组装有微生物燃料电池,但处于断路状态)阳极细菌B1、B3和B4总量是1.5×108CFU·g-1,其中优势微生物B3为1.1×108CFU·g-1,闭路组与开路组阴极都只培养出B3和B4,闭路组阴极B4数量是开路组的7倍;闭路组与空白组(未组装有微生物燃料电池)、开路组相比,在水稻须根数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活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所有分析指标中,空白组和开路组间无明显差异.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运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电微生物B1(Bacillus subtilis)和B2(Bacillus sp.)在阳极碳毡的富集.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生产清洁能源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日益增多,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兴未艾。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考验,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微生物在清洁能源的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利用微生物生产氢能、洁净煤、生物质能(沼气、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主)、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固碳制造新能源等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9.
该文总结了污染底泥原位修复的主要技术,即物理修复技术(原位覆盖、电动力学修复)、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以期为今后有关底泥修复与处理处置提供参考技术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电微生物向阳极转移电子的能力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功率密度的主要内因。文章从电子由细胞内传递至细胞表面,再从细胞表面转移至阳极2个环节介绍了电子传递机制,着重从种类和各自的特点出发全面综述了MFC产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产电微生物在MFC系统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应用于奶牛场污水处理技术的可行性,通过构建双室型和单室型MFC反应装置,以奶牛场污水为阳极反应液,对MFC的产电性能以及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室型和双室型MFC均可稳定地产电运行,平均日最大输出电压分别为563.8和390....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酸浆宿萼总皂苷(TPS)的抗肿瘤效果,研究了TPS对小鼠胃癌细胞(Murine foregastric carcinoma,MFC)的生长、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TPS能使小鼠胃癌细胞MFC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状发生改变、凋亡小体增加;TPS在浓度为80μmol·L-1,作用72h后,对MFC的增殖抑制率能达到50%以上,同时MFC的凋亡效果也最明显;TPS对MFC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都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MFC是VC + +的核心 ,是VC + +编程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工具 ,MFC编程方法和MFC的消息映射机制是程序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了MFC中常用的类和宏 ,并通过一个绘制草图的实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说明MFC在图形用户界面中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碳材料对产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不同的阳极碳材料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产电性能的影响,以最大功率,阳极电势和内阻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碳纸、碳毡和碳纤维布3种阳极材料的表面积、厚度和密度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盐桥连接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以碳材料作为阳极有较好的产电性能,在同等试验条件下,碳纤维布产生的电压峰值最高,为700 mV,且其内阻最小,变化稳定。以密度分别为20、55、200 g.m-2的3种材料碳纸、碳毡、碳纤维布作阳极,产生的最大电功率分别为9.36、12.40和37.09 mW,说明阳极碳材料的密度越大产生最大电功率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果实接菌的方法测定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鹿蹄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观测接上鹿蹄草素和桃褐腐病菌对桃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MIC为0.032 mg?ml-1,MFC为0.156 mg?ml-1;桃果实接上鹿蹄草素+病原菌后,PPO、POD和PAL活性开始升高,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丝扭曲变形,菌丝体之间相互粘连,细胞壁破裂,表面出现絮状凝集物。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壁明显变薄,细胞内部组成紊乱,细胞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结论】鹿蹄草素对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使菌丝体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无花果品种的RAPD及SSR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个无花果(Ficus carica)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8条RAPD随机引物可以有效鉴别出其中3个品种,其余8个品种可被归为3组;其中,引物S1259的鉴别效率最高。另外,8对来自无花果基因组的SSR引物分析表明,引物对MFC1和MFC4均能直接鉴定出其中的2个品种。将其扩增结果结合分析,得到了与RAPD分析相似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7.
考察水驱采出水、聚驱采出水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3种主要油田废水分别作为阳极底物时对3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输出电压的影响及影响因素,考察采出水中主要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成分更为复杂、COD值高的聚驱采出水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作为阳极底物的MFC产生的电压较大,可达到647和570 mV,水驱采出水最小,为270 mV;一个运行周期内,随着反应进行3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电势相对稳定,阳极电势有明显升高趋势,输出电压的变化主要来自阳极的贡献。阳极底物的COD去除效果和库伦效率均对阳极电势产生影响。其中,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废水中表面活性剂的去除效果最好,在进水浓度为67.8 mg/L时,出水浓度为2.1 mg/L,去除率达到96.90%;不同采出水的石油和聚合物的去除效果符合MFC的输出电压和阳极底物COD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应用自行构建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温(30℃)处理糖蜜废水进行微生物产电。试验采取批次发酵连续运行100d,监测电压输出变化及挥发性有机酸的种类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接种启动后的第4天电压输出显著增加至840mV,在随后的80d电压输出稳定变化在800~960 mV。MFC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30mW.m-3,内阻为85Ω,反应器运行100d后库伦效率为2.95%。在整个产电过程中,乙酸和丙酸是主要的末端发酵产物,且乙酸的产量在运行的前60d占挥发酸总量的66%以上;丙酸含量最高为3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