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麦抗病新材料H35、S42和N553抗赤霉病性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 5个抗赤霉病亲本与 1个感赤霉病亲本配制的部分双列杂交组合和 4个抗赤霉病亲本与感赤霉病亲本安农 8455配制的家系群体进行了小麦抗赤霉病性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抗赤霉病材料S42和H35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组合S42 /安农 8455和H35 /安农 8455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②抗赤霉病材料苏麦 3号、H35、S42和N553的抗赤霉病性遗传均主要受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控制,但相互间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赤霉病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2个抗赤霉病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的4×4双列杂交的F_1和F_2代,研究了小麦赤霉病病小穗率的遗传;用F_2的资料计算了病小穗率与开花期、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苏麦3号和温州红和尚具有较多显性抗赤霉病基因,对于减少它们杂交后代的病小穗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抗赤霉病性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但非加性的基因效应也有显著的作用。抗病对感病是部分显性. 在本双列杂交F_2代中,抗赤霉病性与株高和穗长有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高度正相关:与小穗密度有表现型和基因型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七个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望水白等3个抗赤霉病品种和早红等4个感病品种的7×7双列杂交的F_1代,进行了赤霉病病小穗率的配合力分析,估算了遗传力等参数,计算了病小穗率与抽穗期、株高和穗长的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在抗赤霉病性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非加性基因效应也显著作用,抗病对感病为部分显性。抗病品种望水白、苏麦3号、黔欢2号具有较多的显性抗赤霉病基因而有较好的一般合力。F_1代的抗赤霉病性与株高和穗长具有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苏麦3号等6个小麦品种的6×6双列杂交F_1,进行了赤霉病病小穗率的配合力分析和Wr/Vr 分析,估算了遗传力等参数,并计算了病小穗率与株高、开花期、小穗密度、穗长、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之间的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抗性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非加性基因效应也有显著作用,且抗病对感病为部分显性.苏麦3号具有较多的显性抗病基因和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它与其它品种杂交能极显著地降低杂种后代的病小穗率.杂种F_1赤霉病病小穗率与株高、穗长、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开花期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极显著和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用12个普通小麦和4个穗分枝小麦品种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明确穗分枝小麦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母本在8个农艺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父本的单株穗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其它也均为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仅株高、穗粒数和单穗粒重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均不显著。配合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为加性遗传,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其杂种优势也高,后代可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本实验中杂种优势最高的两个组合p1×f1和p10×f1,它们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八个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8个对赤霉病不同抗性的普通小麦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小穗数的配合力、遗传力、性状相关及扩展速度等。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决定的,非加性效应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抗赤霉病性的遗传力较低,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病小穗数与有效小穗数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正相关,与株高、穗长、无效小穗数和穗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对赤霉病抗性与上述性状在遗传上似无明显的关系。高感品种福龙选的潜育期最长(9.2天),高抗品种望水白的最短(5.3天),其余的差异不大(6.2~6.9天)。高抗品种的赤霉病扩展速度较慢,高感品种的较快。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个陆地棉品种,分两组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进行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较其特殊配合力方差明显偏高;一般配合力偏高的性状,反映了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占的比重较大,可有效地向杂种后代遗传传递;亲本品种抗枯姜病的强弱与杂种F1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抗枯姜病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估算值,两组参试材料分别为42.6%和46.5%,均属中等偏高,表明早代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配合力及复交F#-1的抗性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单花针注赤霉病子囊孢子液接种法,以病小穗数为统计单位,对6个抗病品种的双列杂交后代进行了抗赤霉病性测定,分析了这6个品种的配合力及不同抗病亲本复交组合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配合力有显著差异,以繁60096、苏麦3号、宁7840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不同抗性亲本复交F#-1抗病性有超亲趋势,抗病基因之间有累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烤烟钾含量和抗黑胫病的遗传特性,指导高钾抗黑胫病新品种的选育,选用3个烤烟高钾新品系为父本,3个抗黑胫病表现较好的烤烟品种为母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9个杂交组合,并对组合的农艺、化学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个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株高、叶片数、还原性糖含量和总氮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以加性效应为主。各部位叶面积、钾含量、氯含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除氯含量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外,其他性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综合产质量性状和黑胫病病情指数的配合力效应表现,选出HKDN5、安烟2号和HKDN5×Coker371、HKDN5×安烟2号为理想的抗黑胫病高钾育种亲本及组合。  相似文献   

10.
用3个抗螨海岛棉与6个感螨陆地棉亲本配制36个F_1代组合,根据螨害级别进行了双列杂交分析。试验中抗螨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导地位,亲本的抗螨水平与配合力效应十分吻合,3个海岛棉螨害轻,它们的配合力效应负值较大,陆地棉中以当地品种鄂荆1号的配合力最小。36个组合中抗×抗和感×抗表现抗,而感×感仍表现感,其中仅12个组合(主要为陆地棉×海岛棉)具有显著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本试验中,抗螨性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以加性变异为主,广义、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88和0.74,估计出一组显性抗螨基因。  相似文献   

11.
小麦籽粒降落数值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选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降落数值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异范围较大,从-66.63至46.41,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显著高于特殊配合力方差;扬麦16、高优503、豫麦34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扬麦16×豫麦34、藁麦6×济麦20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表明降落数值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非加性效应为辅,狭义遗传力为63.26%,适合早中代选择;结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来看,扬麦16和豫麦34可以作为低α-淀粉酶活性小麦育种较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穗发芽敏感性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5个穗发芽敏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通过穗发芽敏感性遗传效应分析和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敏感性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均较高;亲本品种穗发芽敏感性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双亲均值与杂种植的相关性全部达极显著水平;在小麦抗穗发芽育种中,双亲都应具有抗穗发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研究小麦的遗传与机理能为小麦抗赤霉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小麦赤霉病抗性类型可以分为抗侵染(TypeⅠ)、抗扩展(TypeⅡ)、抗脱氧雪镰刀菌烯醇毒素(DON)积累(TypeⅢ)、籽粒抗性(TypeⅣ)、耐病性(TypeⅤ)5种,前两者是目前小麦抗赤霉病研究的主要途径.迄今为止,已定名的抗性基因有7个,为Fhb1~Fhb7,但仅Fhb1和Fhb7被克隆,正在被逐渐应用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小麦赤霉病的抗性机理分为被动抗性(形态抗性)和主动抗性(生理抗性)2种.本文主要从小麦赤霉病危害、抗赤霉病主效基因和其他抗赤霉病QTL定位、生理和形态抗性机制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小麦抗赤霉病的部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提出在抗性基因克隆的基础上,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利用基因沉默、基因编辑等方法更进一步地对抗病遗传机制和机理进行研究,为小麦抗赤霉病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是潮湿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了解小麦抗赤霉病性的遗传规律,以便有效地进行抗街育种工作,但由于抗赤毒病性鉴定和遗传学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困难,早期的研究工作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小麦赤霉病菌是腐生性强的兼性寄生菌,在小麦品种资源中,抗赤霉病性有明显差异,但至今尚未发现免疫抗源。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遗传,除加性效应外,同时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其余各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株高为部分显性,千粒重为部分显性到完全显性,单株分蘖、单株成穗数和主穗粒数为显性到超显性.除株高的特殊配合力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水准.从遗传模型和配合力分析两个角度考察,对各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亲本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5个不育系、7个恢复系的8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杂交种的产量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呈显著正相关,一般配合力效应大于特殊配合力效应;除空瘪率这一性状的加性作用与非加性作用同等重要外,其余7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株高、皮壳率、单株粒数的遗传方差大于环境方差,遗传力较高,可早代选择;百粒重、葵盘直径的遗传方差与环境方差之比近于1,遗传力不高;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空瘪率的环境方差大于遗传方差,这些性状不易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黄淮麦区小麦品质育种中对籽粒硬度的选择效率,以7个籽粒硬度有差异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及按7×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1个F_1杂交组合在2个环境条件下的试验资料,研究了籽粒硬度的遗传。结果表明,基因型、地点以及基因型与地点间互作均达极显著水平。籽粒硬度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方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济麦22籽粒硬度的一般配合力在2个试验点均表现最高,可作为改良籽粒硬度的优异亲本。杂交组合徐麦25×淮麦33和淮麦33×济麦22在2个试验点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籽粒硬度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作用方式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籽粒硬度可能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F_2~F_3)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9.
小麦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 3×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抗黄矮病性母本和丰产性父本的组合效应进行了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①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正向相关 ,而一般配合力效应更具重要性 ;②黄矮病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 ,遗传决定度高达 97 6 8% ,狭义遗传力为 90 3%。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手段解析乙烯通路参与小麦抗赤霉病的调控网络,筛选到一个乙烯合成通路上的关键基因——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基因Ta ACS2,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在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望水白’和‘苏麦3号’中沉默Ta ACS2基因,初步研究其在小麦抗赤霉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Ta ACS2基因在抗病品种‘苏麦3号’中受赤霉菌诱导上调表达,但在感病品种‘Alondra’s’中不受诱导,甚至下调表达。沉默Ta ACS2基因的植株接种赤霉菌后,与对照相比,‘苏麦3号’平均病小穗率从7. 2%上升到13. 3%,病穗轴率从4. 6%上升到19. 0%;‘望水白’平均病小穗率从10. 8%上升到28. 4%,病穗轴率从0上升到53. 6%,两品种病小穗率和病穗轴率均显著提高,表明沉默Ta ACS2基因后,小麦赤霉病抗性显著下降,提示Ta ACS2基因正向参与调节小麦对赤霉病的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