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肖世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175-176
[目的]调查不同除萌处理对杉木迹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幼林内的除萌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调查不同除萌处理(二次除萌、一次除萌、不除萌)对闽西地区山地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马尾松树高、胸径、枝下高的影响。[结果]在二次除萌、一次除萌和不除萌处理下,马尾松树高、胸径和枝下高产生了极显著差异;二次除萌处理有利于马尾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发育;一次除萌有利于马尾松枝下高生长发育。[结论]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其他树种人工林有利于林地的发展,但是要加强杉木伐桩萌发条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对贫瘠土地上的杉木林进行采伐,更新营造马尾松林。在幼林抚育时对伐桩上的杉木萌芽条采取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3种处理方式,分析对比造林10年后3种处理方式下马尾松幼树的树高、胸径、枝下高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平均树高和枝下高均表现为:每桩留单除萌选择性除萌全面除萌,且差异性极显著;马尾松幼树的胸径则表现为: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且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都匀市沙寨乡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处理,以及对处理后一年间林分每月主要生长指标生长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白栎次生幼龄林的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在一年间的生长量较小,但生长过程呈"S"型生长曲线:(1)地径生长:除萌留壮后一年间,试验区林分的平均地径总生长量为1.5厘米。林分平均地径3月开始生长,10月后林分平均地径停止生长。其中,4~7月为林分平均地径快速生长的月份,7月后林分平均地径的生长速度(量)开始减小,8月、9月依次减缓直到10月停止生长。(2)树高生长:除萌留壮后一年间,试验区林分的平均树高总生长量为40厘米。试验区白栎次生幼龄林平均树高2月开始生长,9月后林分的平均树高停止生长。其中,4~6月试验地白栎次生幼龄林为树高生长快速生长月份,7月后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速度开始减缓,8月、9月依次减缓直到停止生长。(3)除萌留壮处理后,3种处理的白栎次生幼龄林之间的平均地径、树高生长量有区别,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伐桩粗度和高度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机械抽样方法在洋口林场和下蜀林场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布置不同伐桩粗度和高度对杉木萌芽数量和萌条生长量影响的试验,采集到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伐桩粗度影响萌芽数量和萌条生长量,中等粗度伐桩萌芽数量最多。大径级伐桩萌条当年生长量最大;伐桩高度对伐桩成活率几无影响,但影响树高生长量,低伐桩上的萌条生长量最大。5年的定株观测结果表明,低密度萌芽更新地上补植实生杉苗后,萌生起源植株的高,径生长量均大于实生  相似文献   

5.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更新方式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第二代人工杉木林更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及萌芽更新中的采伐季节,萌芽部位,采伐工具因素对林木胸径,树高,林积生长有显著差异,萌芽更新体现了较强的优势,采伐季,采伐工具,萌条留取部位分别宜为冬季,锯砍和上部。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倜 《青海农林科技》2007,(1):17-18,22
杉木林进行4a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7.4%和73.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6.8%和103.7%;7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4.6%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76.1%和69.1%,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杉木幼林施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省遂昌县湖山乡林场杉木林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年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6.7%和72.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8.9%和105.9%;7年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74.4%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69.9%和63.5%.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二代杉木实生和萌芽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在树高生长上表现最为明显 .实生的树高快速生长期较长 ( 7a左右 ) ,有明显转折年龄 ( 7年生时 ) ,生长速度下降幅度较大 ,出现凸型线形 ,随后生长速度比较平缓 ;萌芽的快速生长期极短 ,无明显转折年龄 ,整条曲线接近平直型 .实生和萌芽生长差异最大值为1 0 a左右 ,1 0 a后萌芽和实生生长量的差异逐渐缩小 .  相似文献   

9.
定量分析千年桐地径、树高生长规律,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其生长规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千年桐5年生人工林平均地径和树高分别为8.49 cm、3.59 m。地径和树高的总生长量均在第2年迅速增加,但树高生长到第5年时趋于缓慢。地径连年生长量随林龄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逐渐远离平均生长量曲线。树高连年生长量随林龄的增加呈波浪式增长趋势,5年间与平均生长量发生2次交叉,说明树高的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地径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的多代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闽北林区 ,选择花岗岩母质发育的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立地 ( 1 4、1 6、1 8地位指数 )、不同发育阶段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及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效应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存在明显的多代效应 ,栽植代数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长具有明显影响 .在不同立地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人工林中 ,杉木胸径、树高及蓄积量生长均随栽植代数的增加呈逐代下降趋势 ,表现为 1代 >2代 >3代 .在 1 6地位指数条件下 ,2、 3代各发育阶段杉木胸径分别比 1代杉木下降 9.72 %~ 1 7.62 %和 1 8.85 %~ 2 6.90 % ,树高下降 4.2 6%~ 1 2 .5 6%和 8.5 1 %~ 1 5 .96% ,3代杉木胸径及树高分别比 2代杉木下降 1 .49%~ 1 9.0 2 %和 3.88%~ 4.5 9% ;同时连栽杉木胸径及树高生长速生期推迟 ,速生期变短 ,连栽杉木林表现出明显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除萌留壮和幼林密度调控对白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都匀市白栎次生林进行除萌留壮和幼林密度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皆伐后每个树桩萌条的不同保留株数对白栎次生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均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现有幼林每个树丛保留株数的不同对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不很显著,但对林分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试验区经营白栎次生林,如培育大径级木材,除萌留壮处理以每个树桩保留1株粗壮萌条为宜,幼林密度调控以每个树丛保留1株粗壮幼树为宜.如培育薪炭林,不论是除萌留壮或幼林密度调控,每个树桩或树丛均以保留2~3株萌条或幼树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杉木萌芽更新的速生丰产措施,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选择生长优良的一代杉木林采伐迹地,采用控制萌芽株数、施肥、盖土的营林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萌芽株数、施肥、深翻及盖土等营林措施来促进杉木萌芽更新,林木生长良好,5年生林分的胸径在5.64~9.65 cm,平均7.31 cm;树高在4.34~7.58 m,平均5.63 m;单株材积在0.0075~0.0330 m3,平均0.0162 m3;单位蓄积在27.75~65.18 m3/hm2,平均40.87 m3/hm2,均超过了杉木丰产林的指标,效果显著。在三项营林措施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中,以控制萌芽株数最重要,其次为施肥,深翻与盖土影响较小。三项营林措施的最佳组合为每个树桩选择两条最好的萌芽条、每个树桩施肥2000 g、每个树桩进行深翻+盖土培育。  相似文献   

13.
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3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大径材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与仅经过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相比,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更大,径阶分布范围更为集中,高径比更小,尖削度更大.(2)就林分蓄积量和材种结构而言,经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蓄积量明显大于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大径材及超大径材(D≥40)出材量更高.表明两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更适合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密度对米老排萌生幼龄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伐桩萌条保留密度是萌生林培育经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索密度对米老排萌生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米老排萌生林的合理经营密度。方法以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伐桩萌条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计了3种留萌处理(TCA:保留1株/桩,TCB:保留2株/桩,TCC:保留3株/桩),3次重复,共9块固定样地;基于固定样地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3种不同密度米老排萌生幼林的生长及直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1) 除萌后1~3.5年,密度对萌生林平均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对萌生林优势木树高生长量影响不显著,对萌生林优势木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显著(P < 0.05),对萌生林优势木胸径总生长量与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影响极显著(P < 0.01)。(2)萌生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和优势木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峰值均出现在第2年;林分平均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在3~4年之间,而林分平均树高的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则在2~5年间。(3)第2年后,萌生林优势高和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呈明显递减趋势。(4)萌生林直径分布遵从单峰正偏山状分布,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使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萌生林的直径分布拟合效果良好。结论前5年为萌生林径向生长和高生长的旺盛期,合理保留密度及幼林抚育对萌生林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每伐桩保留1~2株萌条的除萌措施,对提高萌生林优势木比例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詹碧芳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55-156,159
杉木与毛红椿按8∶1比例插花混交林及杉木纯林胸径和树高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毛红椿混交林中毛红椿和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规律存在差异。毛红椿树高早期生长迅速,且持续时间较长。杉木在造林后2~3年高生长缓慢,从第3年开始上升。2种树种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有差别,速生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利用2种树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混交具有合理性。混交林中毛红椿胸径生长在早期比杉木快,生长高峰比杉木来得早,与树高生长规律有相似性。混交林中杉木树高生长有3个高峰期,杉木纯林只有1个高峰期,混交林中杉木胸径连年生长量及平均生长量均高于杉木纯林。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交点出现在9.3年,比杉木纯林推迟0.7年,峰值更大,混交后促进了杉木高径生长。同时探讨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引种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在广西自治区融水县的生长特性,为杉木连栽迹地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杉木采伐迹地的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5年的定位监测,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在相似立地条件下,1~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均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其中,5年生杉木人工林年均胸径生长量为1.43 cm,年均树高生长量为1.23 m,年平均蓄积量为17.02 m3/hm2,而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上述3个数据分别为2.19 cm、1.78 m和31.80 m3/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3、1.45和1.87倍。[结论]鹅掌楸是一种早期速生树种,其生长速度比杉木快,成材比杉木早,可以作为杉木的替代轮作树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用杉木成年树木侧枝经复壮处理的萌条扦插获得复壮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壮处理的萌条与同一树木的根颈萌条比较,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外观形态等无显著的差异。造林试验试验经连续4a观察,复壮苗木、扦插苗、实生苗在高生长、径生长上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用接根、埋干能使杉木成年树达到复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7种模型拟合同一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为福建省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福建省第7次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以同一立地条件下639株(人工林326株、天然林313株)马尾松标准木及687株(人工林498株、天然林189株)杉木标准木为研究对象,利用二次项方程、幂函数方程、对数方程、S曲线方程4种经验方程及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单分子式模型3种理论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4种林分类型的树高曲线,并以调整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总相对误差和预估精度为评价指标,选择4种林分类型的最优树高模型。【结果】马尾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分别以幂函数方程、二次项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6.812%和96.474%;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用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6.742%和96.495%。【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最适合模拟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9.
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麻栎人工林的调查,初步掌握了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坡位、土壤含石量、土层厚度是影响麻栎人工林生长的重要立地因子,生长在含石量少、土层较厚的下坡的麻栎生物量明显比生长在含石量多、土层较薄的中坡高;在安徽省滁州市低山丘陵区这种相对较差的立地条件下,麻栎和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与麻栎纯林的相比并没有优势;使用尿素或NPK复合肥对麻栎生长的促进效果相似;实行全面整地和林农间作抚育措施能够明显地促进麻栎生长;高度为1 m左右的麻栎超级苗造林2 a后树高增长量和增长率均不及高度为0.6 m左右的普通苗;与植苗造林相比,麻栎萌芽更新林的早期生长比较快,后期生长比较慢。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米老排人工林主伐后的伐桩萌芽条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萌芽条保留数量对米老排伐桩萌芽条生长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萌处理措施,随着米老排伐桩萌芽条保留数量的增加,萌芽条的高度与胸径生长呈减小趋势,保留1株萌芽条更具有生长优势;萌芽条器官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主干枝条叶;萌芽条的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保留2株萌芽条的总生物量积累最大,但保留1株萌芽条个体生物量积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单株生物量。建议在米老排伐桩萌芽更新过程中,萌芽条生长1~2a再进行植株的密度调控处理,如培养薪炭林为主,每个伐桩保留1~2株生长健壮萌芽条;若需培育木材为目的,保留1株生长健壮萌芽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