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安徽省13个油菜主产县市发病油菜上分离获得85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4个不同品种油菜的致病力,同时测定了全部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和部分菌株的产草酸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油菜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品种油菜的致病力也不同,4个油菜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对油菜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产草酸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2=0.7429,P<0.05),而与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集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样分离得到15个菌株,选用大豆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菌株致病力强弱,测定致病力差异菌株体内POD、SOD、CAT活性.结果发现,黑龙江地区大豆菌核病菌致病力分化明显,菌株致病力分化与来源地无明显相关性;致病力差异菌株体内POD、SOD、CAT活性存在差异;60%供试菌株体内SOD、POD和CAT活性与致病力呈正相关,菌株致病力强则菌株体内相应的酶活性强;菌株CAT活性与其致病力相关性不明显,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以从安徽省桐城、望江、宁国、旌德、南陵、寿县等油菜产区采集的油菜菌核病病组织或菌核上分离获得的24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接种测定这些菌株对供试油菜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存在明显分化,这种致病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进一步选取致病力较强的菌株NG4和致病力较弱的菌株NL1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在5~30℃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菌丝在pH 2~12均能生长,以pH 5~7为最适;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强致病力菌株在相同温度、pH和光照条件下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干重均大于弱致病力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 × beijingensis的 30 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对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产毒强弱以及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和其产毒强弱差异均极显著,达到0.01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13个菌株分成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致病类群和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产毒类群。不同溃疡病菌菌株产毒强弱与其致病力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4。图7表3参13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30 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对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产毒强弱以及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和其产毒强弱差异均极显著,达到0.01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13个菌株分成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致病类群和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产毒类群.不同溃疡病菌菌株产毒强弱与其致病力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4.图7表3参13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对福建省三明、龙岩、福州三地区以及广东、黑龙江和辽宁等省的35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生长速率、致病力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纹枯病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将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聚为遗传相近的一类;分析还发现,在群体水平菌丝生长速率与致病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长速率快,其群体致病力强;对福建省内稻区间的分析发现,来自三明的纹枯病菌群体生长速率和致病力最高,龙岩次之,福州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性及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将2018年采自东北三省13个水稻主产区的病样分离纯化,共获得176个立枯丝核菌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致病力,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各地区菌株致病力存在分化现象,供试的176个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占全部菌株23.3%;中等致病力菌株占61.9%;弱致病力菌株占14.8%。地理来源与致病力无明显相关性。根据UPGMA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63时,176个菌株被划分为6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但与致病力无明显相关性。利用16对SRAP引物分析176个立枯丝核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共得到2 237个扩增条带,多态性频率为82.16%;基因多样度(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827、0.4150。东北各地区立枯丝核菌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一定正相关。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0.3319,基因流Nm=1.0063,说明东北地区立枯丝核菌群体遗传分化度较高且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遗传分化为67.84%,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 × beijingensis的 30 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对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产毒强弱以及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和其产毒强弱差异均极显著,达到0.01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13个菌株分成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致病类群和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产毒类群。不同溃疡病菌菌株产毒强弱与其致病力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4。图7表3参13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或交流的方式共得到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的29个市县的57个粉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1)菌株,并利用盆栽伤根淋灌法接种粉蕉苗,系统评价了57个Race 1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供试的57个Race 1菌株表现出很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强致病力的菌株有32个、中致病力的有23个、弱致病力的有2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56.14%,40.35%,3.51%。供试的粉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小种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已分化为强、中和弱3种致病型,强致病力菌株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主要稻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确采自中国10个水稻主产省份111个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产孢能力、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稻曲病菌菌株的产孢能力、菌丝生长速率及致病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111个稻曲病菌基因组DNA,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BOX、REP、ERIC对稻曲病菌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对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致病力与产孢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5,显著性概率为0.001;致病力与生长速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035,显著性概率为0.685。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BOX、ERIC、REP对稻曲病菌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群体遗传多样性值分别为0.73、0.62和0.60。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DNA用BOX引物分别扩增出7-13条不等的带谱,DNA指纹相似性在0.70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被划分为6种基因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优势类型,有57个菌株,占总数的51.4%;来自安徽、四川、广西、湖北和云南的菌株主要划分在类群1和4,第2类群主要是来自江苏的菌株,有18个菌株,占总数的16.2%;第3类群是来自浙江的菌株,有8个菌株,占总数的7.2%;第5类群是来自黑龙江的菌株,有9个菌株,占总数的8.1%,第6类群是来自辽宁的菌株,有12个菌株,占总数的10.8%。稻曲病菌基因类群与地理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致病力、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来自中国10个省份的111个稻曲病菌菌株的致病力与产孢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程度为中等;致病力与菌丝的生长速率没有相关性。根据BOX-PCR扩增的稻曲病菌菌株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多态性进行划分的基因类群与地理区域之间显著相关,推测稻曲病菌属于局域性传播;基因类群与生物学特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适合中国葡萄灰霉病菌致病力检测的方法以及合适的待测葡萄品种,采用菌丝块接种法和改良的保湿培养法,分别测定3个不同致病力类型的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菌株SDXL7 1、SDLK1 1、LNXCetz6 1对红提、青提、巨峰、紫奶、玫瑰香5个葡萄品种的致病力,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均可引起5种葡萄发病,但致病力不同的菌株所致的平均病斑面积有明显差异,同一菌株在不同葡萄品种上的平均病斑面积也有明显差异。其中,巨峰和青提对灰葡萄孢霉具有较强抗性,红提和玫瑰香对3个灰葡萄孢霉菌株普遍易感,紫奶对菌株LNXCetz6 1具有较强抗性,但对另外两个菌株易感。试验结果为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中国灰葡萄孢霉菌株的致病力分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际细菌与壳聚糖组合的生物防治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根际促生细菌HRO-C48为供试菌株,在温室条件下测定壳聚糖对番茄的促生作用以及HRO-C48与壳聚糖组合对该菌株生防潜能的影响,包括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对黄瓜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番茄的根系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HRO-C48与壳聚糖组合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对黄瓜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3.
25%多·霉威SC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25%多·霉威SC300~4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优于50%多菌灵WP600倍的防效,与50%速克灵WP1000倍的防效相当,使用安全,是一种对番茄灰霉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绿色木霉防治温室灰霉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亚妮  惠有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13-7914,7964
[目的]研究绿色木霉活孢子制剂应用于温室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固态发酵法制备绿色木霉NW-411活孢子制剂,稀释至106~107孢子/g进行大田防治试验,观察人工接种灰霉病的黄瓜及番茄植株的性状变化,统计防治效果。[结果]未经绿色木霉孢子稀释液处理的黄瓜及番茄植株均可被侵染,性状变化各异。绿色木霉孢子制剂对温室黄瓜及番茄灰霉病的防效显著,孢子浓度控制在2.3×10^6~2.3×10^7孢子/g最佳。可使黄瓜及番茄植株发病率分别降至4.2%和3.1%,与未处理的植株相比,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9.8%和39.1%,生物防治效果达到87.0%以上,且能明显增强植株长势。[结论]绿色木霉活孢子制剂不但对灰霉病防效显著,而且能明显增强温室植株长势,是一种安全、环保的生物制剂,在大规模绿色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单栋、联栋大棚栽培番茄的灰霉病发生与番茄生育期、环境温度、湿度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成功运用VB技术开发了番茄灰霉病预测与防治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李国庆  门光耀  王军义  刘宝玉  王玉杰  郑直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94-10294,10298
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WG、50%异菌脲WP和70%代森锰锌WP3种杀菌剂对番茄病害(早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和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为苯醚甲环唑>异菌脲>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表现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低,为24.3%,对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79.5%和73.9%.  相似文献   

17.
棚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原书 《吉林农业科学》2009,34(4):47-48,55
番茄灰霉病是棚室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的生产。通过种子、土壤消毒、改变种植模式等农业技术措施,采取合理灌溉、通风等改善棚室内的生态环境条件等无公害措施,有效地控制棚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尹立红  刘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22-7522
筛选出低毒、低残留、高防效的杀菌剂,以替代低效杀菌剂或与长期使用的杀菌剂轮换使用。选择了大生M-45、扑海因与代森锰锌对大棚番茄病害做了防效对比试验。3种杀菌剂在防治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的效果方面,大生M-45>扑海因>代森锰锌;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方面扑海因>大生M-45>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的防效低,分别为22.1%和51.8%,对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81.5%和75.8%。大生M-45和扑海因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时,可用来替代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在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时,虽防效低于大生M-45和扑海因,但由于价格便宜,又有较高的防效,故在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时可选择大生M-45或扑海因与代森锰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AHP法和灰色关联法对7个番茄品系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6个指标(外观品质的单果重、果色和营养品质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以及糖酸比)的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品系YH02-6和YH02-1果实的综合商品性状较优,其中品系YH02-6果实的营养品质的比重在综合测度中所占的比重大,而品系YH02-1是外观品质占的比重较大;品系YH02-7和YH02-9果实的综合商品性状较好,也是营养品质占的比重较大;品系YH02-11,YH02-8和YH02-5果实的商品性一般。证明了基于AHP法的灰色关联法对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是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多层次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研究发现,两种多功能药肥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4.3%-86.4%和73.2%~81.0%,均显著地优于多菌灵,并对番茄脐腐病、叶霉病和晚疫病有良好的兼防效果,试验结果还显示:多功能药肥能有效地促进番茄茎叶生长,增加果实产量20.6%~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