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小麦抗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小麦抗蚜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培育和推广抗蚜品种提供依据。在田间对956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取47份年度间鉴定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按损失率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起来,利用筛选的18对多态性SSR标记检测了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8对SSR标记在47份不同抗性品种中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能够将所有品种区分开来,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21个。47个小麦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在0.33~0.94之间,平均为0.65。高抗品种间相对遗传距离平均为0.59(0.39~0.77);中抗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平均为0.62(0.39~0.83);感虫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平均为0.62(0.37~0.83);高感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平均为0.64(0.37~0.84)。SSR标记聚类分析在相对遗传距离为0.67处将供试材料分为7大类群。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时尽可能选择聚类图中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抗虫品种‘临远95-5322’单独聚为一类,同其余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新的抗源用于抗虫育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在田间虫圃对1562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取47份年度间鉴定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按损失率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起来,利用19对多态性SSR标记检测了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9对SSR标记在47份不同抗性品种中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能够将所有品种区分开来,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5.47个。47个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从0.40~0.95不等,平均为0.71。高抗品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66(0.40~0.95);中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9(0.46~0.90);感虫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9(0.53~0.95);高感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8(0.41~0.90)。SSR标记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7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抗虫品种晋麦65号单独聚为一类,同其余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新的抗源用于抗虫育种,并在吸浆虫发生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在田间虫圃对1562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取47份年度间鉴定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按损失率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起来,利用19对多态性SSR标记检测了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9对SSR标记在47份不同抗性品种中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能够将所有品种区分开来,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5.47个。47个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从0.40~0.95不等,平均为0.71。高抗品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66(0.40-0.95);中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9(0.46~0.90);感虫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9(0.53-0.95);高感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8(0.41~0.90)。SSR标记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7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抗虫品种晋麦65号单独聚为一类,同其余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新的抗源用于抗虫育种,并在吸浆虫发生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主栽品种SSR多态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 2 4个SSR标记对 8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 8份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4个SSR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 75个等位变异 ,每一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 1到 6个 ,平均 3 1个 ;其中 2 1个SSR位点 (87 5 % )能够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根据SSR标记数据计算四川小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其变化范围为 0 5 44到 0 892 ,平均值为 0 6 99。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而主栽小麦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从UPGMA聚类关系来看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首先聚在一起 ;其中“中国春”与“成都光头”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进一步证实“中国春”是“成都光头”的一个选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60个核心SSR标记分析了68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糯玉米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0个核心SSR标记在68份糯玉米自交系中检测出414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检测出的等位变异数为3~13个,平均为6.9个;基因多样性变幅为0.4982~0.9124,平均为0.7603; SSR标记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4630~0.8515之间,平均为0.7144;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800~0.9600,平均为0.7402;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群,分别为JS0381类群、衡白522类群、S181类群、通系5类群和中间类群;划分结果基本符合自交系的来源情况。68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亲缘关系较远,作为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及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指导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7份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7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209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65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62~0.95,平均为0.82。自交系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2~0.94,平均为0.40,说明这些甜玉米自交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将37份甜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划分结果与其系谱及地理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甘薯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海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引进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海南省及周边地区收集甘薯种质材料,从中筛选出长势较好的64份甘薯种质材料,利用30对SSR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及遗传距离分析,以期阐明其亲缘关系.[结果]3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161个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5个,多态条带百分率达83.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5.37个等位基因,各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75,平均为0.4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4份甘薯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0.98,平均为0.78,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5处可分为I、II和III三大类,86%甘薯种质材料归为第I类,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较高;大部分采自海南的未知甘薯种质材料与采自江苏的材料关系较远,来自同一地区的材料分散于各个分支,无明显的地域性.64份甘薯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37,平均为0.22,遗传距离整体较近.[结论]海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背景狭窄,可能是海南地区高温高湿、高光照等气候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海南地区可适当引进亲缘关系较远的优质甘薯品种,促进种质创新,丰富海南甘薯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
鉴定百合资源抗棉蚜性和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可为百合抗蚜及进一步抗病毒病育种提供重要亲本资源,提高百合抗蚜育种效率.连续3年,利用人工蚜虫接种和蚜量比值法鉴定60份百合资源(11份野生种、49份品种),荧光SSR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60份百合资源根据蚜量比值法可分为5级,12份资源为高感材料,6份资源为感虫材料,4份资源为中抗材料,7份资源为抗虫材料,31份资源为高抗材料.6对SSR引物共检测出35个主要等位变异,每个位点平均5.8个;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663~0.8940,平均0.7472;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为0.491~0.848,平均0.64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3759~2.5319,平均1.9231.不同抗蚜级别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化为0.1309~0.5403,平均0.3306,遗传一致度变化为0.5826~0.8773,平均0.7267.其中,感虫组和高感组资源遗传距离最小(0.1309),遗传一致度最大(0.8773),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抗百合组和中抗百合组资源聚为一类,高感百合组和感虫百合组资源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5组百合资源在多个组群中均出现.通过试验研究,建立百合种质资源抗棉蚜评价体系,明确部分资源抗蚜差异及遗传关系,筛选得到一批抗蚜种质资源,为百合抗蚜及进一步抗病毒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标记分析45份爆裂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45份爆裂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所选取SSR引物的扩增带型均清晰稳定。利用80对SSR引物在45份爆裂玉米自交系间共检测出334个等位基因变异,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10~0.83,平均为0.53。其PIC为0.4~0.8,以0.6~0.7的标记数为最多,占标记总数的20.96%。本试验结果说明爆裂玉米种质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根据SSR数据,计算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供试自交系遗传距离(GD)为0.095~0.931,平均为0.512。通过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55为标准,供试自交系可划分为5个类群。群间遗传距离均大于群内遗传距离,分类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前黄淮麦区区试品种(系)的遗传特征,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的96对SSR标记分析2016年参加黄淮南片麦区品种试验的78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Pm21基因和1BL/1RS易位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6对SSR引物中有80对(83.3%)在所有材料表现多态,共检测到307个等位变异,变幅为1~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3.84个等位变异;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0~0.83,平均0.62;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4~0.16,平均0.58。78个材料均不含有Pm21基因,69个(88.5%)材料属于1BL/1RS易位系。  相似文献   

11.
用EST-SSRs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小麦EST-SSRs是从小麦ESTs序列(表达序列标签)中开发的一种新型SSR标记。研究采用35对小麦EST-SSRs标记检测了 96份小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这些小麦EST-SSRs引物均可获得清晰的预期产物,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变异,其中87.6%有多态性,大多数引物有2~4个等位变异;其中部分引物可用于普通小麦及其近缘种属的亲缘关系研究,并可根据特征带谱鉴定部分小麦品种;在相似系数为0.745的水平可将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材料和一般小麦品种区分开来。与基因组SSR标记相比,EST-SSRs这种新型分子标记来源于表达基因,将其用于小麦遗传研究可直接反映相关基因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小麦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SR标记对青海省66份小麦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20对扩增谱带稳定的引物,共检测出8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为4.05个,变异范围2~8个,引物xgwm133-6B和xgwm3-3D的等位位点最多,均为8个;其次是xgwm2-3A和xgwm107-4B,均为6个。66份小麦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30 9~0.975 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86 5,用popgene算出Shannon’sInformation index为0.367 2,Nei’s gene diversity为0.237 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6份材料聚为4大类群,部分材料在聚类时从亲缘关系上没有被明显区分,说明这些材料的生长习性与所研究的SSR引物位点相关性状存在独立性,但总体上基于SSR多态性的聚类与材料来源地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近年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1对SSR引物对黄淮麦区近年大面积推广的25份小麦品种进行微卫星标记位点扫描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48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化范围为2~15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77个。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变幅为0.253~0.889,平均0.552。3个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D>B>A,遗传多样性指数为D>A>B。7个部分同源群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1>7>2>5>3=4>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5>3>6>4>2>1>7。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0.34~0.85,平均为0.61,SSR标记能将25份小麦品种相互区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GS)0.59处,可将供试品种聚为5大类,其中80%的品种被聚在第Ⅰ类,同一地区或育种单位的品种大致聚在一个类群里。表明黄淮麦区近年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14.
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小麦基因组42条染色体臂上的43个SSR标记对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3对SSR引物中有31对(占72%)扩增出带并具有多态性,这31对引物共检测到186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能检测到2~14个,平均位点为6个。聚类分析表明,SSR标记能将40个品种相互区分开。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231~0.593,平均GD值为0.404。据此认为,SSR标记揭示出这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15.
智利小麦品种与黄淮平原小麦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外引小麦资源进行种质创新,选取20个智利小麦品种和20个黄淮平原小麦品种用SSR标记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1个SSR标记在智利小麦品种中共检出94个等位位点,平均等位位点4.48个,品种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8341;在黄淮平原小麦品种上共检测到98个等位位点,平均等位位点4.67个,品种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8284;智利小麦品种与黄淮平原小麦分别有8和12个相对特异位点,携带相对特异位点的品种分别为13和16个。试验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两地小麦品种存在遗传差异,为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川86-741,是采用CIMMYT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培育出的高穗整齐度、实心矮秆种质。以四川地方品种中国春(CS)和育成普通小麦品种川麦47为对照,选用小麦A,B和D基因组的166个SSR标记,对实秆材料86-741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比较分析,共检测到26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3个,平均1.59个;小麦遗传材料86-741与中国春在66个位点(39.76%)上存在差异;与川麦47在58个位点(34.94%)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穗数型多分蘖小麦品种川农16与大穗型寡分蘖小麦品系H461生化及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川农16与H461间至少有10条醇溶蛋白差异带,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别为(1,20,5 10)和(2*,7 8,2 12).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72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95个等位变异,每一个位点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1至2个,平均1.3个;其中,23对SSR引物(31.9%)能够揭示川农16与H461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