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Fe Cl3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研究了混凝剂投加量、p H和温度等对采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混凝条件:温度为室温(20℃),Fe Cl3、PAM投加量分别为300.00、0.50 mg/L,p H=7。在此条件下,采油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5.89%,COD去除率为54.50%。采用芬顿氧化法对废水作进一步处理,COD的去除率达到64.80%。  相似文献   

2.
利用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对某厂印染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FS单独使用及与聚丙烯酰胺(PAM)联合使用的效果,探讨了初始pH值、混凝剂投加量及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FS与PAM联合处理印染废水时效果较好,在常温常压下,初始pH值为9.5,PFS投加量为4 mL/L时,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1.8%和88.0%.  相似文献   

3.
胡培基  权攀  徐锐  陈权 《北京农业》2011,(3):166-167
对某多晶硅厂排放的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采用石灰中和沉淀,以亚铁盐作混凝剂和高分子PAM作絮凝剂用混凝沉降法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50.00mL废水中加入CaO、FeSO4和PAM用量分别是33.3、6.7g/L和667.00mg/L。废水中F-浓度下降至10.00mg/L以下,排放废水含氟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级混凝-过氧化氢氧化法联用处理微藻液化制油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一次混凝试验中,混凝剂选择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 g/L,反应pH值为6,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60 mg/L;二次混凝试验,选取PAC/PAM投加比为16.7,PAC投加量为0.8 g/L。经过二级混凝后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去除率为74.87%,色度去除率为44.89%。混凝段出水再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70℃,反应pH值为8,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5 mol/L,氧化处理15 min。在此条件下,微藻液化废水COD去除率为86.94%、脱色率为47.70%;出水COD为3 029 mg/L,色度为2 079度。微藻液化废水经过混凝-过氧化氢氧化法连续处理后,废水中的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6.71%、71.17%。出水的COD低于厌氧处理进水要求,可以作为后续厌氧处理的进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地考察了多个因素对味精离交废水混凝沉淀除硫的影响,获得了除硫效果达最优水平的组合条件,即原废水的浓度(35.526 g/L),Ca2+投加量为SO42-含量的1.5倍,pH为3.2,不加混凝剂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确定了混凝沉淀法中各因素对除硫效果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废水浓度、沉淀剂(CaCl2)的投加量、废水pH值、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根据原废水中的SO42-浓度等摩尔投加Ca2+(CaCl2),经过15 min后,SO42-去除率达90%,能够满足厌氧生物处理的要求;沉淀过程具有浓悬浮液沉淀的特点,清水区和悬浮物区分界面明显;沉降24 h后生成的沉淀物含水率为81.4%.若将原废水稀释,在同样的条件下,SO42-去除率降低,沉淀物含水率升高,颗粒物沉降性变差,上清液浑浊.故对味精废水的沉淀除硫处理宜在高浓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消石灰处理含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氢氧化钙处理含氟废水,通过试验分析氢氧化钙投加量、pH值、振荡时间、沉淀时间对去除反应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以寻找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钙投加2.5 kg/t、pH为11、搅拌20 min,沉降60 min等条件下,对含F-量达1 000mg/L的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97.45%。  相似文献   

7.
通过烧杯试验,分别以硫酸铝、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絮凝剂)为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效果,并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所采用的硫酸铝、PAC、PAFC、氯化铁、硫酸铁5种混凝剂中,铝盐类混凝剂单独使用时,对于有机物(以CODMn作为指标)的去除效果,以PAFC最佳。有机物去除率在试验条件为"PAM+其他混凝剂"联合投加时,铝盐混凝剂中以PAC的处理效果最佳。考虑到实际运行中的经济方面的因素,建议采用PAFC或PAM+PAC对微污染水源进行混凝方法处理,是技术经济最优值,投加量分别为15~30、10~30 mg/L。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处理榨菜废水高COD含量的可行性,通过静态烧杯试验确定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反应pH、反应时间和铁炭体积比,Fenton的最佳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和初始Fe~(2+)浓度。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技术最佳条件为pH=3.00、铁炭比1∶1和反应时间30 min,Fenton最佳反应时间120min、H2O2投加量3.5 m L、Fe~(2+)浓度为70 mmol/L。铁炭微电解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39.30%,Fenton技术对废水残留COD去除率为78.54%,两种技术联合处理后榨菜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1.03%,对氨氮、Cl~-、色度、SS的去除率分别为70.41%、40.33%、97.35%、57.14%。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黄河兰州段的水质特点,分析混凝技术处理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等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混凝剂的选择、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pH、搅拌时间、搅拌强度5个因素对降低水体中悬浮物及胶体的影响,并确定参数值。[结果]混凝剂的种类选择FeCl3,混凝剂的投加量为5.2 ml左右,混凝剂的pH为6.03左右,快速搅拌强度120 r/min,搅拌时间为9 min;中速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为20 min;慢速搅拌强度50 r/min,搅拌时间为24 min。[结论]试验结果为探索兰州段黄河水最佳处理工艺条件提供依据,对污水处理厂、给水处理厂及各工矿企业各种水质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等污染物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混凝沉降对织物洗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通过考察混凝剂的种类、用量、废水p H、混凝剂投加水力条件等方面,确定了最佳的混凝沉降条件。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通过混凝沉降处理可达到87.6%的LAS去除率,和72.7%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1.
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湿地进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复合絮凝剂对进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找出最佳的投药量,进行了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人工湿地进水预处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污水中SS、TP、COD去除效果较好。在PAC最佳投加量为24mg/L、PAM为0.3 mg/L时,对河水和生活污水的SS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69%,对TP的去除率为41%、49%,对COD的去除率为36%、44%。湿地的年药剂费用为6.2万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烧杯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3)及聚合硫酸铁(PFS)对二级出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混凝剂的经济性及选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AC、FeCl,及PPS除磷最佳pH值范围分别为6~9、7—9和7~9.对于较低浓度含磷的二级出水,宜采用PFS除磷,可以在混凝剂投加量较低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除磷率.欲使初始总磷质量浓度为1.735mg/L的二级出水经混凝处理后,其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的水质标准,PAC、FeCl3、PFS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0、20、25mg/L.  相似文献   

13.
研究自制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对医院污水(色度125倍、悬浮物含量1 241 mg/L、COD 2 351 mg/L)的絮凝特性,并探讨聚合氯化铝(PAC)对APAM的助凝作用,考察了APAM的投加量、分子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AC 66.0 mg/L、APAM 1.2 mg/L,对原水的絮凝效果最佳,色度降低率61.60%,悬浮物含量(SS)降低率67.61%,COD降低率20.88%。色度、SS、COD降低率均优于市购的APAM(Mw1 000×10~4、Mw2 000×10~4)。  相似文献   

14.
降低苍溪梨外植体组培褐变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苍溪梨为试材进行降低梨外植体组培褐变研究。结果表明,苍溪梨适宜在MS+1.0mg/LBA 0.02mg/LNAA上生长分化,将外植体在0.002mol/L的8-羟基奎啉溶液中作不同时间的处理,20min处理更有利于防止褐变同时不阻抑梨芽生长,成活率高达90%,2h处理时成活率降低为0。从3月到10月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4月下旬采集的材料的褐变率最高,5月份以后外植体组培褐变率逐渐降低,10月份降低为0。通过不同的褐变抑制剂预处理(从田间产样到接种前的褐变抑制剂浸泡)试验表明,在田间将采集的梨外植体进行低温处理,接种前作20min8-羟基奎啉和苯甲酸钠(浓度分别为0.002mol/L和0.2mol/L)浸泡处理对降低褐变和提高成活率均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源水过程。[方法]以商业聚合硫酸铁絮凝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快速搅拌速度、快速搅拌时间、慢速搅拌速度对混凝处理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混凝条件。[结果]实测残余浊度与模拟残余浊度相关系数达0.96,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强,模型预测浊度去除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采用5 mg/L混凝剂投加量,处理40.50 NTU与9 mg/L的TOC源水,获得响应面优化的混凝条件,残余浊度达到1.70 NTU。响应面优化获得最优条件:当在快速搅拌速度为347 r/min、快速搅拌时间为3 min、慢速搅拌速度为79 r/min、慢速搅拌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原水残余浊度为30.10 NTU,实测残余浊度为0.64 NTU,TOC去除率达到50.74%。[结论]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源水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以大红番茄、大黄番茄及红牛奶番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子消毒方法和基因型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消毒的最好方法是采用3%的次氯酸钠灭菌3min。大红番茄的发芽率最高(86.25%),红牛奶番茄的发芽率较低(38.75%),表明各基因型之间发芽率差异较大。大红番茄和红牛奶番茄最佳的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0mg/L IAA+1.0mg/L BA,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1.25%、50.00%;大黄番茄子叶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20mg/L IAA+1.00mg/L BA,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8.75%;大红番茄、大黄番茄及红牛奶番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均为MS+0.50mg/L IAA+1.00mg/L BA,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5.50%、68.75%、37.50%。  相似文献   

17.
4种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了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和食盐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进行了安全浓度评价.结果表明: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和食盐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的LC50值分别为12.81,9.45,95.12 mg/L和13.66 g/L;48h的LC50值分别为7.93,5.09,62.46 mg/L和10.83 g/L;96 h的LC50值分别为5.68,4.01,47.57 mg/L和8.95 g/L.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和食盐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91,0.44,8.08 mg/L和2.04 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4种药物的敏感浓度为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生石灰,克氏原螯虾对此4种药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以11年生普通油茶为试材,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的方法,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及配比的营养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研究不同喷施物质对油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子施用时,与对照相比,喷施0.05 g/L KH2PO4坐果率最高,达29.6%,较对照净增19.3%,增幅为187.4%;喷施1.0 mg/L 2,4-D坐果率为27.4%,较对照净增27.1%,增幅为263.1%。正交组合施用时,与对照相比,喷施0.05 g/LCO(NH22+0.15 g/L KH2PO4+0.15g/L H3BO3+0.10g/L MgCl2坐果率最高,达51.5%,较对照净增41.2%,增幅达400.0%;喷施5 mg/L IAA+10mg/LGA3+10 mg/L AsA坐果率为40.2%,较对照净增29.9%,增幅为290.3%。盛花期采用适宜浓度及配比的营养元素及调节物质能显著提高油茶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几株微生物产絮凝活性及不同培养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方法J取几种不同的微生物菌种采用高岭土悬浊液法分别测其絮凝率,选择一种絮凝率高的菌种分别改变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助凝剂等条件,优化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参数。[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在30℃、170r/min下培养72h后,其絮凝率最高,达95.7%。不同的碳源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不同,从高到低为葡萄糖〉蔗糖〉淀粉〉乙醇〉甘油,以25g/L葡萄糖为碳源,发酵液的絮凝率高达91.4%。氮源以复合性氮源为佳,絮凝率〉80.0%。培养基pH值为7.5,絮凝效果最佳。助凝剂以添加1.8mmol/L的Ca^2+效果最佳。[结论]不同菌株不同培养条件产生的絮凝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金银花扦插育苗技术,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金银花穗条并对穗条进行了不同激素和不同浸枝时间处理。结果表明,选用2年生4 mm粗无叶穗条最为理想;使用激素IBA效果最好;使用100 m g/L的IBA浸枝30 m in穗条成活率及单株生物量最高,切口愈合期最短;用75 m g/L的NAA浸枝40 m in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