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5~2006年连续2年对西双版纳地区橡胶盔蚧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在西双版纳景洪市1年发生3代,4月上旬、7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是橡胶盔蚧3个世代的发生高峰期.第2代发生持续时间最长,第1代发生持续时间最短,发生量较大.用扩散系数法、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橡胶盔蚧种群空间分布型,4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橡胶盔蚧在橡胶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在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利用Iwao的M*-m 回归式提出了调查虫情时的最适抽样数,建立了Iwao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昆明地区伪角蜡蚧的寄生性天敌有5种,其中蜡蚧扁角跳小蜂和绵蚧阔柄跳小蜂是主要寄生蜂,占寄生蜂总数的88.1%。寄生蜂的平均寄生率为13.4%。寄生蜂在大叶黄杨上部枝条的寄生率高于下部;阴面寄生率高于阳面和中间。伪角蜡蚧寄生蜂的种群空间分布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伪角蜡蚧寄生蜂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3.
橡胶盔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近年来在西双版纳地区对橡胶树造成严重危害。本试验采用田间定株观察和人工气候箱饲养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温度对橡胶盔蚧卵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在西双版纳地区没有越冬现象,1年发生4代,各代历期变化为60~110d,每雌平均产卵1345粒。在18~32℃范围内,该虫卵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9781***),36℃时卵不能孵化。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3.40℃和69.76日·度。最佳防治适期为从当年第1代初孵若虫始盛期即2月下旬到4月上旬低龄若虫高峰期结束,每10d进行1次药剂防治,连续防治4~5次。  相似文献   

4.
 2000年对危害梨树的梨二叉蚜进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aylor的幂法则,Lloyd的平均拥挤度和平均聚块性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空间分布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均一致。梨二叉蚜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其种群随着虫口密度的变化,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变化规律。λ值表明梨二叉蚜在不同时期其聚集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烟田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空间分布型格局及抽样技术,为该虫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块烟田逐株调查,应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 m*-m回归分析法,研究斑须蝽成虫在烟田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频次分布法分析表明,斑须蝽在第2块烟田的分布极显著不符合泊松分布,在第5块烟田极显著不符合奈曼分布,在第3和5块烟田均显著不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及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该虫成虫态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是其所生活的环境因素所致。Iwao m*-m回归分析表明,斑须蝽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但个体群之间呈均匀分布。据此确定了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室内模拟抽样以平行线每点50株抽样的代表性最强。【结论】斑须蝽在烟田呈聚集分布,在田间种群数量调查中,宜采用平行线每点50株抽样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在广西地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幼虫在抛秧与插秧2种移栽方式下的空间分布型及适宜的抽样技术,为稻水象甲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抛秧田和插秧田稻水象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并比较五点法、平行线法、双对角线法、棋盘法和Z字形法抽样技术。【结果】 2种移栽方式稻田中稻水象甲幼虫均呈密度依赖性的负二项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栽培方式的改变不影响稻水象甲幼虫空间分布型的性质。建立的基于Iwao的抛秧田和插秧田稻水象甲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t2 (2.256/m+0.240)/D2N=t2 (4.878/m+0.126)/D2。抛秧和插秧移栽方式下水稻田稻水象甲幼虫田间调查的变异系数均以双对角线取样法最小,分别为63.048 8%和84.796 0%。【结论】稻水象甲幼虫在抛秧和插秧田中呈负二项聚集分布,且为环境因素及稻水象甲幼虫自身特性共同引起;2种移栽方式均以双对角线抽样法为最适宜的抽样方式。  相似文献   

7.
棉叶螨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及其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田间调查结果分析,在棉花苗期,棉叶螨的垂直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分布在倒1至倒5叶上,约占总螨量的90%左右,不同田块之间差异不显着。应用Iwao根据M*-m关系提出的二阶抽样模型估测,在D达0.10、0.15、0.20精确水平时,调查顶1叶至倒5叶层螨量所需抽查的棉株数平均分别为109.6、48.9、27.5株。置信度取95%时,区间估计p上为0.9386~0.9674,p上为0.9530;p下为0.0374~0.0618,p下为0.0518.  相似文献   

8.
烟蚜与其捕食性瓢虫在数量及空间格局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明地区烟田捕食烟蚜的瓢虫主要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和六斑瓢虫3种,其中异色瓢虫占50.3%,七星瓢虫占35.6%,六斑瓢虫占14.1%.烟田烟蚜与瓢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一致,烟蚜与瓢虫数量成明显的正相关(R=0.88**);烟株上、中、下3段及上、中株段烟蚜与瓢虫数量成正相关(R=0.636**,R=0.596**,R= -0.13);用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烟田及烟株上、中、下3段不同株段烟蚜和瓢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得到烟蚜与瓢虫在烟田和烟株上、中株段呈聚集分布,证明了瓢虫对烟蚜有明显的追随作用,即烟蚜成聚集分布时3种瓢虫也成聚集分布,借以提高对烟蚜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辣椒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为控制辣椒田虫害并保护蜘蛛类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辣椒整株上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和拟环狼蛛(Lycosa pseudoannulata)进行调查,每点系统调查10株,应用2种回归方法和8个聚集度指标对蜘蛛混合种群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空间格局;通过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计算蜘蛛混合种群理论抽样数,以Iwao和Kuno序贯抽样技术拟合蜘蛛混合种群的序贯抽样模型.[结果]通过Iwao m*-m回归法得到α=0.517>0、β=1.089>1,Taylor幂法则得到a=1.616>0、b=1.071>1,表明蜘蛛混合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原因由环境因素引起;通过种群密度与聚集度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久野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标(K)、田间个体平均大小(L*)及L*/(m+1)均能用以分析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型;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结论]辣椒田蜘蛛混合种群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由环境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M*-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结果水稻田中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呈聚集分布,并应用I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阿拉善舌喙象成虫在陕北沙区长柄扁桃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枣飞象的监测和科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4月,在陕西省榆林沙区,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抽取受害长柄扁桃植株,使用全株调查法统计阿拉善舌喙象成虫数量。运用7种聚集度指标、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阿拉善舌喙象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探讨。【结果】阿拉善舌喙象成虫在长柄扁桃上的空间分布型呈现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其密度越大,个体群的聚集度越高;聚集因素分析表明,该虫聚集分布是由某些环境成分和自身的聚集习性两者共同作用所引起。依据Iwao m*-m回归分析确定阿拉善舌喙象成虫最佳理论抽样公式和序贯抽样模型,利用序贯抽样模型公式对该虫进行抽样,当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阈值为6头/株,调查10株长柄扁桃树上的累计虫口数量大于85头时, 则需进行及时防治;若10株长柄扁桃树上的累计虫口数量小于35头时,则不需进行防治;若10株长柄扁桃树上的累计虫口数量为35~84头,则需要继续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结论】建立的空间分布型和最佳理论抽样公式,可用于陕北沙区阿拉善舌喙象的监测和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结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dlus 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逐年加重.2009年至2010年系统调查了沿黄稻区灰飞虱种群的发生特点和数量动态规律,并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改进的Iwao回归分析法对稻田灰飞虱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主要以少量3、4龄若虫进行越冬;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从小麦田向水稻秧田迁飞,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入第1个发生高峰期,迁入高峰时秧田虫量达483头/m2;灰飞虱种群的第2个发生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间出现2个小峰值,虫量分别为156和143头/m2;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稻田中空间分布型的聚集性指标大于1,表明其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灰飞虱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教模型为N=t2/D2(0.23/m+0.06),采用m*-m关系的种群序贯抽样Iwao模型为T(1.0)=25±12.9(√n).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丹参旋心异跗莹叶甲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旋心异跗莹叶甲的生态学特性和有效的田间抽样技术,对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在丹参地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在丹参地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表明,空间分布图式是聚集分布,当虫口密度较小时,聚集分布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聚集分布原因受环境因素的差异与昆虫自身聚集习性的综合影响;Iwao的m*-m直线回归法分析及Toylar的幂的法则进一步说明,种群在田间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而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并拟合了成虫田间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旋心异跗莹叶甲的生态学特性和有效的田间抽样技术,对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在丹参地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在丹参地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表明,空间分布图式是聚集分布,当虫口密度较小时,聚集分布由环境因素引起,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聚集分布原因受环境因素的差异与昆虫自身聚集习性的综合影响;Iwao的m*-m直线回归法分析及Toylar的幂的法则进一步说明,种群在田间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而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并拟合了成虫田间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橡胶盔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近年来在西双版纳地区对橡胶树造成严重危害。本试验采用田间定株观察和人工气候箱饲养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温度对橡胶盔蚧卵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在西双版纳地区没有越冬现象,1年发生4代,各代历期变化为60~110 d,每雌平均产卵1 345粒。在18~32℃范围内,该虫卵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978 1***),36℃时卵不能孵化。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3.40℃和69.76日.度。最佳防治适期为从当年第1代初孵若虫始盛期即2月下旬到4月上旬低龄若虫高峰期结束,每10 d进行1次药剂防治,连续防治4~5次。  相似文献   

16.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增霞  李建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28-1130,1141
应用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个聚集指标,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指导韭菜迟眼蕈蚊田间防治.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运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确定在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对枣缩果病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枣缩果病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调查研究。应用聚集指标法、Taylor幂指数、Iwao m*-m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枣缩果病病果的空间分布型。试验结果表明:枣缩果病病果在田间的分布趋于聚集分布。运用Iwao m*-m回归中的2个参数α、β值,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1.962/D2(1.2386/m+0.02369),可为枣缩果病的林间抽样调查及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以泽  马祺  魏仲山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41-141,129
根据黄瓜霜霉病田间空间分布型的调查,采用四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m*-m直线回归法测定,在黄瓜霜霉病病情稳定期,田间呈均匀分布。进而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平行线法对单季晚稻上的灰飞虱进行了多点调查,取得了10组样本资料。应用Taylor的幂法则、Iwao的M*-m线性回归方程以及聚集度指标测定和分析了灰飞虱种群在晚稻上的空间分布型。并根据空间分布型参数,确定了最佳理论抽样数,提出了序贯抽样模型和抽样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烦夜蛾幼虫在甘薯田的空间分布和种群特征,2015年对不同发生密度田块进行了调查,取得8组样本资料,采用6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等,对其空间分布型和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烦夜蛾幼虫在甘薯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环境因子是导致烦夜蛾幼虫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D~2(1.3102/m+0.6255)和序贯抽样模型T_n=1.3102/(D~2-0.6255/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