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云南省罗非鱼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丽莉  缪祥军 《农学学报》2014,4(8):105-109
云南是中国罗非鱼生产新兴大省,近几年来罗非鱼产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较为明显,但云南罗非鱼产业发展相关的研究资料较少。为了能向全省乃至全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部分参考,笔者分别从生产、科技、流通、消费、贸易和供求方面,重点介绍了云南省罗非鱼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同时,建议云南罗非鱼产业选用高效养殖模式,积极扩大内需,提高罗非鱼深加工附加值,普及罗非鱼的营养知识和烹饪方法,为产业提供多渠道多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省墨江县的实际出发,对墨江县电站库区罗非鱼网箱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高原电站库区淡水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技术和引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养殖罗非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地区实现出口创汇和渔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结合云南省江城县罗非鱼的养殖现状就罗非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罗非鱼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罗非鱼发展概况,并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2011年广东罗非鱼业价格变化的基础上预测2012年罗非鱼价格走势,最后提出广东罗非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省乃全全国的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罗非鱼发展概况,并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发现2014年广东罗非鱼商品鱼价格在高位运行,苗种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混乱.最后,提出广东省罗非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度广东省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省是我国养殖罗非鱼最早、养殖面积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省份.广东省罗非鱼养殖以珠三角和粤西为主,并逐步拓展到内陆山区.罗非鱼产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罗非鱼产业链.但仍存在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深加工产品少、良种覆盖率低等问题.因此,在罗非鱼产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和限制年产量,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经验和模式.企业和政府共同支持,积极推广罗非鱼健康、无公害养殖,在开拓更多国外市场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使广东省罗非鱼产业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是国家农业部和广西区政府定位重点发展养殖的优势水产品种.广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产值、加工出口创汇三项指标均列全国第三,已成为我国罗非鱼三大产区之一.但是,广西罗非鱼养殖存在一些瓶颈,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做大做强.本文通过调研收集我区罗非鱼产业总体情况,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解决措施,为广西罗非鱼产业持续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8.
广东是中国罗非鱼生产大省,近5年来其罗非鱼产量持续增加.但受前两年价格低迷及病害侵袭影响,2011年广东罗非鱼产量增速放缓,为64.7万t,占全国总量的44.87%,预计2012年广东的罗非鱼投苗量与2011年相比约减少1/3.2012年前3季度,广东罗非鱼出口量为8.7万t,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6%,增长率低于海南和广西.2012年广东罗非鱼价格一直低位运行,塘头平均收购价7.8元/kg左右,增长率仅6.08%.2012年,病害严重、出口过为集中、竞争压力大、国内市场开发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制约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因此,业内人士建议,需要加大罗非鱼产业科技投入、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开发高附加值加工产品、提高罗非鱼品质和市场与打造品牌以拓宽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8年云南罗非鱼池塘养殖中单养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结果,单养模式的单位面积成本高于混养模式,混养模式成本利润率高于单养模式,单养模式的固定成本高于混养模式。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南一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备罗非鱼养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是省内传统的养殖区,养殖的商品罗非鱼保证了昆明市场80%以上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随着云南省主要江河水电站的修建,新增了大量的宜渔水面。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成为解决电站库区移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滇南众多水电站库区地处低海拔温热河谷,水体交换量大,水温较高,适合罗非鱼全年生长,是省内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2013年云南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产量已经超过池塘养殖罗非鱼的产量。但随着库区网箱养殖面积越来越大,未食饲料和鱼类排泄物等有机质及渔药残留大量进入水体,污染水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渔业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近年来基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曾经在各电站库区蓬勃发展的网箱养殖大幅缩减,云南省罗非鱼产业又回到了主要依赖池塘进行生产的轨道上。目前,主要采用池塘单养、混养两种生产模式。本文对2018年普洱、西双版纳地区的池塘单养和混养的养殖实例跟踪调查,对两种不同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至欧盟及美国的罗非鱼产品多次因药物残留超标而被通报和退回,对我国罗非鱼产品出口及水产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罗非鱼产品药残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罗非鱼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我国罗非鱼产品药残超标主要是由于养殖及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规范用药造成的,也有监督管理和检测方面的原因.因此,只要我们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生产全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规范使用抗生素和各种化学药物,坚持走健康养殖之路,树立绿色品牌意识,在管理上,严格规范,强化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一定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从而促进我国罗非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岳冬冬  李旭君  耿瑞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335-2341
[目的]测算我国出口美国罗非鱼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为制定新时期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对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提出罗非鱼养殖、出口贸易方面的对策建议.[结果]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包括正向的出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表示当前罗非鱼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出口冻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小于罗非鱼鱼片,即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效应;同时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尚未发挥减少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建议]提高罗非鱼等水产品进口规模,降低规模效应影响程度;提高冻罗非鱼出口量,调整结构效应影响程度;提高罗非鱼良种率,改善技术效应影响程度;构建罗非鱼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多环节管控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技术对3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新引进的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扩增结果统计获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奥利亚罗非鱼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 0,0.090 3和0.014 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以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的最大,为0.135 1,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1 0,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1 8.利用MEGA3.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首先聚为一支,然后再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聚为一支.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34 0,总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52 7,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507 1.上述结果说明这3个群体的群体内遗传变异较小,但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对RAPD分析中所获得的6条特异带进行SCAR转化.S97800和S4691400两个特异片段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这些标记可作为鉴别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标记,并将为今后的选择育种提供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应用RAPD技术对3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新引进的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扩增结果统计获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奥利亚罗非鱼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 0,0.090 3和0.014 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以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的最大,为0.135 1,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1 0,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1 8.利用MEGA3.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首先聚为一支,然后再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聚为一支.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34 0,总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52 7,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507 1.上述结果说明这3个群体的群体内遗传变异较小,但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对RAPD分析中所获得的6条特异带进行SCAR转化.S97800和S4691400两个特异片段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这些标记可作为鉴别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标记,并将为今后的选择育种提供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罗非鱼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吉富罗非鱼P0代和抗病选育P2代、奥尼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及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评估不同品系罗非鱼的抗无乳链球菌病性能.[结果]从感染死亡率来看,奥尼罗非鱼的抗病性能优于其他品系,各组的感染死亡率大小依次为吉富罗非鱼P0代>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吉富罗非鱼抗病P2代>奥尼罗非鱼.其中,吉富罗非鱼抗病P2代的死亡率比Pn代降低45.3%,与奥尼鱼的死亡率相近.从死亡历时来看,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P2代在感染后48 h才出现死亡,而其他组均在感染后24 h内出现死亡.[结论]通过针对性选育能有效提高吉富罗非鱼的抗病性能,同时也为在罗非鱼苗种投放时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推荐的养殖品种,20世纪50年代被移植于中国,历经试验养殖阶段(1957 ~1980年)、规模养殖阶段(1981 ~1990年)和全面养殖阶段(1991年至今),如今已发展成规模性养殖产业.罗非鱼淡水养殖区域几乎遍及全国,主要产区为广东、海南和广西.进入21世纪,海外对罗非鱼的需求非常旺盛,为中国罗非鱼产业创造了必要的市场条件,加之国内内陆省份的广域性需求,罗非鱼养殖产业已成为很有“钱”途的养殖业,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罗非鱼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我国罗非鱼的养殖现状,分析了我国罗非鱼的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提高我国罗非鱼出口竞争力方面提出了3项对策:宣传生态养殖理念,注重罗非鱼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区域优势,形成罗非鱼区域优势发展格局;分散出口市场,化解罗非鱼出口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产业化情况、存在问题等及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2009年广东罗非鱼业价格变化的基础上预测2010年罗非鱼价格走势,并分析了广东罗非鱼业及关联产业科技进展情况,最后提出广东省罗非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度省乃至全国的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罗非鱼加工出口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作为中国罗非鱼养殖的优势区域之一,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及广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口创汇是广西罗非鱼重要的产业形式,因此,加强罗非鱼加工出口业的竞争力对于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就广西罗非鱼加工出口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广西罗非鱼加工业已初具标准化、规模化和集团化,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企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均衡上市得不到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措施不健全等。因此,要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财政投入力度以及扶持罗非鱼加工龙头企业等措施给广西罗非鱼加工出口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藏罗非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西藏罗非养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罗非鱼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西藏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罗列了西藏养殖罗非鱼的优势条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西藏罗非鱼养殖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酵母菌发酵半干罗非鱼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未发酵半干罗非鱼和经酵母菌发酵半干罗非鱼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条件.结果显示:样品在50℃条件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涂层的萃取头萃取50 min,可得到较好谱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未发酵罗非鱼与酵母菌发酵罗非鱼中分别检测出74,59种挥发性物质.酵母发酵半干罗非鱼与未发酵半干罗非鱼的挥发性物质有显著差异.酵母发酵半干罗非鱼中苯乙醉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发酵半干罗非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