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马铃薯再生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卢其能  赵昶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87-15489,15494
再生体系的建立是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基础,从影响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的遗传因素、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培养基配方和环境条件等内外因素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马铃薯无性变异系的筛选和基因工程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体细胞胚对胡萝卜进行离体再生,具有数量多、速度快、成苗率高、染色体稳定等优点。影响胡萝卜体细胞胚发生的因素很多,主要集中于基因型、外植体、激素配比、基本培养基等方面。对影响胡萝卜体细胞胚建成关键因素进行综述,以为提高胡萝卜体细胞胚的诱导频率、建立高效的胡萝卜离体再生体系和以胡萝卜为受体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TuMV-CP基因导入结球大白菜中,确定了影响大白菜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大白菜离体培养的条件,建立了高效的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效的人参果离体组织培养体系是遗传转化成功的关键性基础,本文综述了人参果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条件等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分析了当前人参果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人参果组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建立南林895杨杂交无性系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创新耐盐南林895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南林895杨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体系和耐盐基因GmNHX1遗传转化的部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使用NaClO消毒处理10~15min的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均较低;以叶片为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状态良好,而茎段分化的不定芽容易白化死亡。PCR检测结果表明,转GmNHX1基因植株可扩增获得符合大小的特异性条带(1641bp);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转基因植株中的SGFP激发出的绿色荧光,证明GmNHX1基因已经高效整合到南林895杨的基因组中。【结论】叶片是南林895杨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最佳外植体来源,其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完全可以满足根癌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对受体的要求,可用于耐盐基因GmNHX1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6.
草莓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植物定向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而建立稳定高频离体再生体系是实现遗传转化的基础和前提。笔者以3个主栽草莓品种丰香、弗吉尼亚、全明星为试材,综合研究影响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各种因素,建立离体叶片高效再生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对某一特定的品种来说,外植体基因型和外源激素种类及其合适浓度是决定再生的主要因子。建立草莓高频再生体系,TDZ是首选激素;某种激素随其组合激素不同而发挥功效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不易发生玻璃化苗,而且苗分化好;AgNO3对弗吉尼亚叶片再生起抑制作用,但用含7 5mg/LAgNO3的继代培养基扩繁组培苗,却产生了大量的匍匐茎。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效的瓜类蔬菜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是瓜类蔬菜遗传转化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本文综述了瓜类蔬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及生理状态、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等主要因素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瓜类蔬菜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是应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种的关键环节,对以小麦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最终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及在基因转化、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诺丽(Morinda citrifolia Linn.)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诺丽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及诺丽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本实验以诺丽茎尖及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3%MS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组合进行离体培养,选择最佳的培养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茎尖在MS或添加NAA(0.3 mg/L)的MS培养基中均可得到完整植株,且在后者中的长势更好。该研究成功建立了诺丽离体再生体系,为规模化生产及遗传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芝麻离体再生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植体前处理和培养环境、外植体类型及基因型、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等.探讨并指出了芝麻组织培养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展望了芝麻细胞工程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背景】马铃薯是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以四倍体为主,但四倍体遗传和薯块繁殖增加了马铃薯改良的难度。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呼吁在二倍体水平进行马铃薯的再驯化,将马铃薯驯化成种子繁殖作物。自然界中存在4个二倍体马铃薯原始栽培种,这些二倍体栽培种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但是它们的遗传转化体系尚未成熟。【目的】建立高效的二倍体栽培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为二倍体马铃薯优良等位基因和分子育种提供工具。【方法】以二倍体栽培种马铃薯(Solanum phureja)CIP 703541为试验材料,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报告基因,对遗传转化体系进行摸索,主要包括:预处理培养时间、诱导再生的激素比例、抗生素浓度以及转化效率。另外,利用同样的激素组合对17份不同基因型的二倍体马铃薯原始栽培种进行了测试,比较各个材料在不同激素浓度条件下的再生效率,筛选出再生效率较高的激素组合进行大量遗传转化;对再生苗进行生根筛选、荧光观察和PCR鉴定,统计阳性植株的概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植株的倍性,以分析再生植株发生染色体加倍的频率。【结果】预处理培养时间为2 d的外植体浸染效率最高。二倍体材料CIP 703541最适合再生出芽的激素配方为2.0 mg·L~(-1)玉米素(zeatin,ZT)﹕0.01 mg·L~(-1)奈乙酸(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再生阶段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an)的最适筛选浓度为100 mg·L~(-1),生根阶段的最适筛选浓度为50 mg·L~(-1)。通过对不同基因型进行筛选,获得3份再生能力较强的二倍体马铃薯材料(CIP 703308、CIP 703312和CIP 703541)。它们响应的激素配方各不相同,在添加了100 mg·L~(-1)卡那霉素的再生培养基中,3份材料的再生效率分别为45%、40%和52%。通过大规模遗传转化证明,3份材料的转化率分别为2.8%、4.2%和5.3%。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获得的马铃薯阳性植株中四倍体的比例较高,CIP 703308、CIP 703312和CIP 703541的阳性转化植株中二倍体的比例分别为5.26%、10.53%和38.46%。【结论】建立了高效的二倍体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3份再生能力较强的二倍体材料。另外,发现二倍体马铃薯在经过遗传转化之后再生植株中染色体加倍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娟  陈佳宁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21-10023
植物基因工程是马铃薯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低拷贝等优点。该研究综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及过程、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等,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山新杨叶片高频率植株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杨树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前提。该研究以山新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通过对附加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不定芽的高频再生体系,其再生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对再生苗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体系基本能够保持原有供体植株的遗传基础,可以应用于试管苗快速无性繁殖及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4.
遗传转化可以广泛利用外源基因,定向改变百合的性状,创造新的品种。对百合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有助于加深对百合遗传转化的认识,进一步扩大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表明,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是开展基因工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文中针对农杆菌介导的人参遗传转化以及转基因技术在人参皂苷生产和生物反应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目前人参基因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苦瓜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莉  李希陶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08-4410
[目的]研究影响苦瓜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条件,为苦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以碧绿二号、丰绿、共和、早绿和大顶苦瓜品种无菌实生苗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前处理、不同激素组合及培养条件对苦瓜离体形态发生的影响。[结果]播种前对苦瓜种子进行预处理能明显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苦瓜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较高,不受基因型和外植体种类的限制;选用上胚轴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发生效果较其他外植体好;12种外源激素组合中,较强分裂素类物质ZT与激动素KT组合,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以MS+ZT4 mg/L+KT1 mg/L分化培养基为最佳;苦瓜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用琼脂固化的MS培养基比液态MS培养基效果好;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宜愈伤组织分化,以5.8为最适。[结论]该研究为苦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基因组测序之后,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迅速,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用于转基因育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建立了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研究、转基因品系安全评价等转基因育种研究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其中,转基因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探索和优化等方面。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阐述,可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目的基因、基因转化途径、植株再生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甘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甘薯基因转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