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考察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结合滴制技术制备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以溶散时限、质量差异和外观质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对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比例、斑鸠菊提取物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和滴制速度进行考察,优选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PEG4000-PEG6000(3∶1)为基质,以20℃二甲基硅油-100为冷却剂,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斑鸠菊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7,滴制温度为80℃,滴速为20滴/min。[结论]所选择的成型工艺可行,可为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考察影响复方半边莲滴丸制备工艺的各因素,确定复方半边莲滴丸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滴丸的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复方半边莲滴丸成型工艺的药物与基质比、冷凝介质温度、滴速等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复方半边莲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成型工艺为:以液状石蜡为冷凝介质,干浸膏与基质比1∶2,基质与基质比1∶4,药液温度70℃,冷凝介质温度5℃,滴速40滴/min,该工艺制备的滴丸外观圆整度良好,硬度较好,色泽均一。复方半边莲滴丸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为优选红苓补气滴丸的制备工艺,以硬度、圆整度、拖尾情况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复合基质配比、药物与基质配比、滴速、滴距对制剂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法优化选取最佳制备工艺为PEG4000与PEG6000的比例为3∶2,药物与复合基质的比例为1∶1,滴速15滴·min~(-1),滴距10cm,所得滴丸硬度好、圆整度好、无拖尾情况,溶散时限平均为110s。该方法简单、稳定,所制得的滴丸符合2020年《中国药典》中滴丸剂项下的要求,可用于制备红苓补气滴丸。  相似文献   

4.
王占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73-11774,11777
[目的]研究影响板蓝根滴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质量、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9: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80℃,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却液温度为5℃,滴速为50d/min,滴距为7cm,制得的滴丸外观质量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与颗粒剂比较吸湿性小。[结论]该滴丸质量稳定,重现性好,设备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燕宪海  张爱丽  田友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19-22320,22497
[目的]优选葛花滴丸制备工艺条件并测定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以滴丸圆整率、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PEG6000与S-40比、基质与药物比、冷凝剂管口温度和滴速等因素对滴丸成型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EC6O00与S-40为3:1(g/g),基质与药物为4:1(g/g),冷凝剂管口温度为35~40℃,滴速为50d/min;3批样品中葛根素的平均含量为52.26±1.33mg/g。[结论]葛花滴丸制备工艺合理,重现性好,外观质量好,溶散时限和重量差异合符《中国药典》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先进、准确、可靠,可作为葛花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优选清热养胃颗粒剂的成型工艺。在吸湿性研究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混合辅料的配比为3∶7,用70%乙醇为润湿剂制颗粒,乙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5%。优选出的制剂成型工艺科学合理,所制的颗粒质量较好,成型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探索党参滴丸的最佳制剂工艺。以圆整度、溶散时限和成型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基质、混合基质比及其与主药的用量比进行平行试验;以丸重变异系数为考察指标,对滴距、滴口径、滴速等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主药与基质(PEG4000:PEG6000=7:3)用量比为1:2;最佳成型工艺为滴距5 cm,滴口径为3 mm/4.5 mm,滴速为50滴·min~(-1)。采用筛选出来的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成型率比较高,且符合《中国药典》中关于滴丸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交法优选葛根黄酮自微乳化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以硬度、圆整度、丸重差异为指标,优选葛根黄酮自微乳化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葛根黄酮自微乳与滴丸基质混合质量比例为1∶3.5、温度80℃、滴距10cm。葛根黄酮自微乳化滴丸10min时体外释放度为105.10%,明显高于市售愈风宁心滴丸10min时82.03%的体外释放度,本实验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效率较高的乙醇回流提取法对苦参中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此提取物为有效成份,对下行法滴丸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滴丸的外观和丸重变异系数为考察指标,设定混合基质比例(A)、药物与基质的比例(B)、药液混合温度(C)、滴距(D)四个因素,设计L_9(3~4)正交实验,确定苦参滴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得到苦参黄酮滴丸制备的最佳工艺为A_2B_2C_3D_3,即基质为PEG4000和PEG6000的混合基质比例为1∶2;药物与混合基质的比例为1∶9;混合药液的温度为90℃;滴距为10 cm。该工艺制备的滴丸外观、丸重和融散时限等各项指标均良好,符合2015版药典中的滴丸质量标准,该苦参滴丸解决传统中药苦参制剂和保存不方便的问题,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优化林下山参滴丸的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确定影响滴丸制备工艺的关键因素。以滴丸外观、滴丸质量变异系数、溶散时限3项指标的OD值为因变量,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关键因素(药物与基质的比例、滴速、药液温度和管口温度)进行研究,运用Design Expert8.0.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优化工艺参数;HPLC-UV法同时测定滴丸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最佳工艺参数:药物与基质PEG4000、PEG6000的比例:1∶1∶4,滴速:28d/min,药液温度:87℃,管口温度:43℃,滴距:4cm,冷凝液温度:10℃;制得滴丸中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分别为2.614mg/g、0.419mg/g、5.183mg/g。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较好地优化了林下山参滴丸的制备工艺;所得工艺稳定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林下山参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百度试验法,在(100±2)℃恒温干燥条件下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试件进行干燥试验,根据干燥过程中马尾松试件的初期开裂、内裂、截面收缩等干燥缺陷制定出马尾松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马尾松试件的初期开裂等级为1等,内裂等级为1等,截面变形为2等,干燥速度等级为1等,综合特性等级为2等。马尾松的干燥初期温度为70℃,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为4~7℃,干燥终期温度为90℃。厚度为25 mm的马尾松板材在强制循环干燥窑内干燥至含水率10%所需的时间为6.75(5)d(括号内为硬基准条件下的干燥时间)。马尾松木材的平均纵向收缩率为0.48%,平均径向收缩率为4.35%,平均弦向收缩率为5.97%。马尾松试件主要缺陷是截面变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硬基准,干燥中、后期适时进行喷蒸处理。  相似文献   

12.
早稻春季低温气象灾害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控制试验,通过考察种芽和幼苗受低温冷害后的成苗率以及秧苗的生长状况,研究早稻春季低温的气象灾害指标,结果表明:种芽受8、9℃的低温处理1~3 d对出苗率无影响,处理4 d有轻度减少,处理5 d有重度不利影响;处理天数相同时,8、9℃低温处理出苗减少率没有差异。秧苗受8~11℃的低温处理,处理1~3 d的成苗率不受影响,处理4 d有轻度影响,处理5 d有重度影响;处理天数相同时,秧苗经8~11℃低温处理5 d各处理的成苗率才有差异。秧苗的后期发育进程均不受前期低温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伟  于永玲  吕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10-19612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花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及单因素试验对成型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优成型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85℃、热压压力12 MPa、热压时间9 min;该条件下的花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8.76 MPa,冲击强度为9.13 KJ/m。[结论]为废弃纺织纤维复合材料的扩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当归苗生长发育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归出苗后,根干物质和全株干物质随有效积温增加而增长的过程符合Logistic模型曲线,对应的有效积温值范围分别是:1625.8~3012.0℃,668.9~1467.0℃,快速生长期内平均生长率分别是0.1873g.(d.℃.株)-1和0.0190g.(d.℃.株)-1.茎叶干物质随有效积温变化的过程符合Cubic方程曲线,生育期内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值出现在K=16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果树防霜新型产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抵御我国北方地区早春时节冷空气形成的晚霜对果树的霜冻危害,采用一种新型发热发烟剂作为果树防霜新型产品在晚霜期的仁用杏园进行防霜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地安置240块防霜产品时,仁用杏园温度平均提高1.5~2℃;每公顷地安置375块防霜产品时,仁用杏园温度平均提高2~3℃,且升温迅速,持续时间长;实际烟雾覆盖面积分别为仁用杏试验园面积的2~3倍和4~5倍,维持时间长达1.5 h以上,烟幕浓厚,可见度低,形成的烟雾可在果园空间形成足够的保护层来对抗寒流;2个处理的冻花率分别为6.75%,4.43%,而对照的冻花率为57.66%。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微囊,解决沙拉沙星原药溶解度低,理化性质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载药量及溶解度测定,以干燥失重试验和影响因素试验对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含水量与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包合工艺参数为沙拉沙星与β-环糊精摩尔比1∶2,搅拌温度50 ℃,搅拌时间4 h,喷雾干燥工艺为温度160 ℃,泵速6.3 r·min -1。液相色谱方法学结果表明:沙拉沙星在质量浓度9.94~99.40 μg·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优良,回归方程为Y=34.66X-15.867,相关系数为0.999 9。影响因素试验与干燥失重试验表明,制备的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包合物含水量小于2%,流动性良好。结果表明,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成功制备明显改善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对沙拉沙星的应用与推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