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科学图书馆担负着为“科技兴农”提供信息服务和文献保障的重要职能,采用科学方法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我国农业科学图书馆优化管理研究,提出:建立“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以优化体制结构;采用“O级管理”以优化组织结构;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优化人员结构。运用“规章制度”、“工作规程”来规范工作程序,使我国农业科学图书馆走上科学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山西省平遥县香乐乡的农业以“改低创高”为突破口,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总产量、产品技师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看“大田作物”,一片绿意盎然;看“蔬菜瓜园”,一派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3.
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效益农业发展重点是特色农业、外向农业、精品农业和设施农业。并认为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是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制度创新,从而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进入了坚持市场取向,以科技为先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重点的新阶段后,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本文提出了“四个适应”的思路。即: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技术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大力推进农机发展体制创新;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农业机械化管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是破解“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平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是平罗县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平罗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围绕羊菜产业,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狠抓落实,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产品的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并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笔者认为,在“十五”期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县两级政府应紧紧抓住五个关键环节来推进。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医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中医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作用,以及“中医农业”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运作机理,并提出针对“中医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落实战略方案和实施措施;加深关键领域和作用机理研究,鼓励学科联合攻关,推动“中医农业”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加强产品研发,对接“中医农业”全产业链和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系列实际效果显著的产品,并提升为国内外著名品牌;对接养生保健的社会需求,拉长“中医农业”产业链,并在普遍关注的关键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注重科普、科教与科研进程的协调,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提高“中医农业”的社会认知,营造“中医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农业.农民》2005,(3):F0003-F0003
河南省濮阳县农业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狠抓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构建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一懂两爱”新型农业人才是推进“新农科”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农业高职院校“一懂两爱”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对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一懂两爱”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针对河北省农业企业“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 宣讲、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合作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建议,以期对推动河北省农业企业“走出去” 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湖北省安陆市农委为全市农民致富出“金点子”,架“金桥”,打“金牌”,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效益农业之路越走越宽,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央明确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省委电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注重‘三个依靠’,即依靠工业化来致富农民,依靠城市化来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来提高农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以都市农业为契机,以园区(基地)为载体,发展稻米无公害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水稻增产目标的核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题,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方面,我区主要坚持了“四抓”、“四增强”。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垦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年。垦区农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和农垦粮食专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总局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任务”和“两个重大转变”,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职工收入为目的,夯实农业基础,实施“八大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十大技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战胜了多种阶段性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围绕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农业科研作用的充分肯定,给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十五”大确立市场经济建设以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始终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改变“以粮为纲”的方针,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农村经济繁荣,粮食供给基本平衡,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为面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的新要求,现阶段农业结构必须具有能保持农业生产平稳,持续发展的先进性,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1 2001年垦区农业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年.垦区农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主题,以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职工收为目的,优化农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绿色、订单农业,真抓实干,战胜了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的变迁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文章在对我国改革前后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变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运行优化机制:农业“私人技术”推广应用的最有效机制是市场机制,纯粹“公共技术”推广应用的最有效机制是政府干预机制,半“公共技术”推广应用的最有效机制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半干预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路径。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绿色食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本文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认证数量、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情况、绿色农牧业情况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情况。提出黑龙江省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加强科研投入与科技创新,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来打造“绿色龙江”品牌,提升“绿色龙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