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建峡 《河南农业》2014,(18):61-62
为了进一步增强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促进散打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从竞赛规则角度出发,采用资料法、文献阅读法、观察分析法和调查法,对近年来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演变和有关比赛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散打规则的改变对散打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体能训练是我国散打运动员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比赛中应该具备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的训练还是比较缺乏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训练方法比较单调,而体能训练对于散打运动的发展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根据项目特点寻求相应的创新型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使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拟比赛情景训练的方法,对16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心脏泵血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探究其应答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心泵功能:HR和LVET呈相反方向变化;SV、CO、SI、CI变化呈峰形,第二回合达最高,回合间指标存在差异,P<0.05;(2)心肌收缩力:dz/dtmax、HI呈峰形,第二回合达最高;Q-Z间期逐步减小;回合间指标存在差异,P<0.05;(3)心脏做功:CWI呈逐步上升趋势,回合间呈显著差异,P<0.05;(4)心血管机能:SP 、MAP逐步上升;DP、TPR前两回合逐步下降,第三回合上升;C逐步下降。第一、二回合比,SP、DP、TPR存在差异,P<0.05;二、三回合比,MAP、C存在差异,P<0.05。结论:部分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对模拟比赛具有较高的应答性,且呈现特定的规律,这对选拔散打人才,评估散打运动员心脏功能,科学指导散打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运动成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非主流的运动项目越来越被接受,散打就是其中一个。散打在过去大都针对专业型选手,但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散打教学课,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一运动方式。散打与其他运动项目有很多不同之处,散打的教育教学方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高校散打老师进行采访,归纳出目前散打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以2005-2014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中的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近10年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了解武术散打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比赛录像和文献资料法,对散打距离感的分类及运用原则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散打距离感的训练方法,以期为散打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散打训练对男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校2004级男生16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人。实验组接受5个月的散打训练,实验组不接受训练。观察期结束后,对两组吸氧量(VO2)、最大心率(HR)、最大氧脉搏(O2-pulse)、最大肺通气量(VE)的最大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VO2、HR、O2-pulse、VE的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打训练可以改善和提高男大学生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散打》课教学训练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时只是一瞬间相当突然,但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也是《散打》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预防事故,需要良好的课堂环境,更需要师生了解安全隐患的表现形式,掌握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我国的体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既不排斥,但对上体育课也没兴趣,因此导致体育教学效率非常不理想,在高校散打教学当中尤其如此。对此,本文在高校散打教学中建设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对比,分析自助式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散打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降低竞技散打比赛热身损耗的有效策略为目的,将竞技散打比赛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划分为战前、局间和局中3个阶段,即重视每局比赛,又注重3阶段的有机联系,针对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策略来降低热身损耗.战前策略是通过一般、专项准备活动和准备活动后的活动来降低热身损耗;局间策略是通过内部表象训练和开局前20s内的活动来降低热身损耗;局中策略是控制比赛节奏、非重拳不停运动、连续灵活的步法和巧妙化解人为因素降低热身损耗.  相似文献   

11.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边疆9省中抽取900名生源地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运用卡特尔16PF进行心理测验,并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4个因素中,忧虑性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影响,而紧张性因素只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了解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健美操对其心理品质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8所中学240名体质测试不合格的中学生,使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随后进行为期90天的健美操运动,结束后再使用同一工具测量心理健康水平,观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分析:体质弱势中学生SCL-90总体得分和多数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健美操运动有改善体质弱势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结论与建议:体质弱势和心理健康二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相比体质健康,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参加健美操类的团体项目能提高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实验法和量表法,对“积极力量教学法”促进初二女生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力量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初二女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比较而言,传统教学法虽然能有效提高初二女生的身体素质,但不能明显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力量教学法”不但能有效提高初二女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能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200m和立定跳远项目上,“积极力量教学法”的效果更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与城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广州市云景花园社区的部分居民为 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锻炼场所的选择、锻炼时间安排、锻炼频次以及锻炼项 目选择等方面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的 水平;选择营业性健身场馆与相对固定的锻炼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运动锻炼的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的频次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相关;首选球类运动和场馆健身运动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平 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流形式,很多高校都在陆续开设以“幸福课”为主要内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教师传播积极心理健康意识和观念的问题、学校环境和团体制度协同合作的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开发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考核问题等。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从根本上落实高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在调查排球运动员应激、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一般情况基础上,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提高排球运动员应激心理健康水平,完善排球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体系,保证运动员正常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陀螺运动历史悠久,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实验比较法,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心理健康自测量表(SCL-90)等研究工具,浅探陀螺运动对中老年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当前中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提供一定的心理学参考,同时也为陀螺运动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教育部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并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为理论依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育模式的概念,重点阐述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和评估等,旨在通过科学整合各种教育形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专业化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条件性实战在散打训练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及综合阐述与分析条件实战在散打练习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条件性实战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运用条件性实战可以增强运动员在比赛时的信心,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克服运动员的恐惧、焦虑心理,能有效地提高散打技术效果。为了提高运动员散打基本技术在实战中合理运用,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所以散打教练员应加强条件实战训练。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急需提高的背景下,以健身气功习练的方式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是一项可实施的措施。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切入点,以健身气功对当下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主线,论证了健身气功能够很好的促进大学生善待自己与他人、能够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够保持正常的情绪、能够改善亚健康的状态等,来说明健身气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具有积极作用。文章最后认为:健身气功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大学生进行干预不仅能够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文化传承,还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