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防治白蚁,我国农业研究部门一直在进行着对白蚁防治药物的研究,通过对毒死蜱、硅白灵和白蚁灵等白蚁防治新药剂的应用研究,测定其毒力以及对野外土壤的影响,评估这几种新药剂对防治白蚁的具体功效。通过对比发现,毒死蜱、硅白灵和白蚁灵具有较好的灭杀白蚁的功效,通过药剂加以处理的土壤,具有防治白蚁的良好效果。在使用5-20g/kg毒死蜱处理过的土壤中,不管是在暴露的条件下,还是在防淋避光的条件下,都能获得较明显的防治白蚁效果,同时其有效期能保持6年以上;而质量分数为0.5-2.5g/kg白蚁灵处理的土壤中,防治效果会随质量分数的提升而提升;当质量分数达到2.5g/kg,其防治效果时长更能达到7年之久。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新型白蚁防治药剂的药效,同时提出了目前多种白蚁防治药物的研究发展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蚁被称之为无牙老虎。被白蚁蛀过的马铃薯和西瓜,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商品价值。随着马铃薯套西瓜重茬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白蚁危害也呈上升加剧趋势。由于缺少防治资料和技术,加上白蚁群集地下,隐蔽性强,给防治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蛀食马铃薯的白蚁,主要为土白蚁的工蚁,少数为散白蚁的工蚁。这些工蚁,群体庞大,占全巢总蚁80%~90%。特别是土白蚁,营巢在地下2米~3米,有蚁王蚁后专司繁殖,杀灭困难。并且工蚁眼睛退化,怕光,不出地表活动,在地面投放毒饵和喷洒药物,全都无效。同时工蚁蛀入薯内,地上植株没有异常表现,很难发现其危害和确定施药…  相似文献   

3.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是危害名木古树的重要害虫,在其主要灭治药物——灭蚁灵饵剂被禁止使用的情况下,为了寻找效果良好的黑胸散白蚁防治饵剂,在江苏南京和安徽合肥的郊区林地内,对5.0 g·kg^-1氟铃脲杀白蚁饵剂、1.0 g·kg^-1氟啶脲杀白蚁浓饵剂、1.0 g·kg^-1杀铃脲饵剂和0.8 g·kg^-1氟虫胺杀白蚁饵片防治黑胸散白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地内黑胸散白蚁离巢活动的范围为0.15~2.10 m,1个巢群的个体数量为17 422~158 731头。5.0 g·kg^-1氟铃脲杀白蚁饵剂、1.0 g·kg^-1氟啶脲杀白蚁浓饵剂和1.0 g·kg^-1杀铃脲饵剂对黑胸散白蚁巢群具有100%的灭杀效果,将1个巢群全部消灭所需的饵剂数量分别为93.6,107.9和82.5 g,整个巢群个体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52~305,152~365和244~305 d。0.8 g·kg^-1氟虫胺杀白蚁饵片只能杀灭部分黑胸散白蚁巢群,且将在近年内被淘汰。表1参16  相似文献   

4.
纽约州立大学一个科学工作小组发明了一种新型白蚁杀灭剂,不污染环境,而且长效,白蚁吞服后能全部消灭整个蚁群。这种药物影响白蚁的脂肪代谢,抑制提供体细胞所需能量的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南津渡水库1#副坝灌浆施工工程为依托,介绍充填型溶洞灌浆的主要施工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于泥、砂、砾充填的充填型溶洞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灌浆效果,对于处理充填型溶洞等类似工程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4种硼酸盐饵剂对台湾乳白蚁工蚁的毒效。[方法]采用选择性取食方法,在室内测定4%硼酸饵剂、4%硼砂饵剂、4%偏硼酸钠饵剂和4%硼酸钠饵剂致死台湾乳白蚁工蚁的效果。[结果]除对照药物灭蚁灵能在9 d内致死全部的供试白蚁外,4种硼酸盐饵剂致死全部供试白蚁需20~24 d的时间。其中,4%硼酸饵剂对白蚁的致死速度最快,可在20 d内致死所有的供试白蚁;4%偏硼酸钠饵剂对白蚁的致死速度最慢,致死所有供试个体需24 d的时间;4%硼砂饵剂和4%硼酸钠饵剂致死全部白蚁所需的时间均为23 d。[结论]4种硼酸盐饵剂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值得在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探地雷达(GPR)技术,精确定位并查明堤防变形和隐患(空洞、裂缝等),可为堤防工程隐患的防治提供准确资料,为海塘的日常维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本文从浦东新区海塘的地质条件和结构特征分析了应用无损探测技术检测海塘隐患的必要性,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和探地雷达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为堤防工程安全检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06,(11):13-13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将少量植物油(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同农药混合使用,可提高药效。但蔬菜上禁用。方法是:将植物油按8%的比例与农药混合。植物油同农药混合后,能产生很好的渗透性,能使药物杀死组织内的菌类或渗入昆虫体壁内,杀灭害虫和病原菌。另外,植物油同农药混合  相似文献   

9.
应用^14C示踪活体动力学和离体测量方法,探讨小麦旗叶碳同化产物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运输分配情况和化学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旗叶同化物活跃输出时间为饲喂后1.5d内,^14C同化物输出百分率随饲喂后时间的变化动态,在灌浆前期可拟合为对数方程,而灌浆后期可拟合为直线方程。土壤欠水处理加快了灌浆后期同化物输出,影响同化物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比例,其中向根系的分配明显增加。系统化控缓和了欠水的影响,显著缩短了^14C同化物输出半时,促进了同化物输出。  相似文献   

10.
甘蔗的白蚁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白蚁为害甘蔗情况,分析了桐城市甘蔗遭受白蚁为害原因,并提出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一种新型菊酯类白蚁防治复合剂T,在野外两种类型土壤中施用一年后,复合剂中的主要杀虫成分———氯菊酯能被土壤表层很好吸附,药剂在野外暴露一年后,对黑胸散白蚁仍有较强杀灭作用。对照此前所做的室内淋溶实验结果,说明该复合剂的实际应用具有较高的环境安全性和杀虫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控制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新技术,在室内观测了采自安徽安庆,浙江诸暨、丽水,湖北宜昌和湖南衡阳、郴州的6巢台湾乳白蚁工蚁、兵蚁及其群体间的格斗行为.结果表明,台湾乳白蚁不同巢群个体间格斗与否,与巢源的地理位置无关.供试巢中,宜昌巢与郴州巢白蚁最具攻击性,它们与其他巢白蚁均发生格斗,但其攻击力较弱,格斗后死亡率高.诸暨巢和衡阳巢白蚁的攻击性相对较弱,但攻击力较强,格斗后存活率高.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不同巢群体格斗行为与其兵蚁格斗行为相同,说明可用兵蚁格斗代替群体格斗来测试不同巢台湾乳白蚁的格斗行为.另外,格斗双方相处时间的长短,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表3参19  相似文献   

13.
区域白蚁防治技术强调的是在大面积的独立区域内持续抑制白蚁种群活动,使之不足以成害,力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承受,最低需求可满足。因此,在具体落实防治措施时,不应突出强调使用任何单一技术或单一产品,应根据可勘查范围、可防治范围、白蚁种类、危害程度及业主配合等多种因素,确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才是实现区域内白蚁种群可控目标的切实办法。以别墅乳白蚁饵剂防治为例论述了区域白蚁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蚁由于生活隐蔽其行踪不易被发现,其生活习性与行为更不易为人们所了解。在综述了白蚁繁殖、建筑、取食、防卫及向光性等行为后,提出了利用白蚁的一些行为特征进行合理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除险加固水库白蚁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大坝的白蚁危害已经成为水库安全隐患之一,大坝白蚁防治是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大坝产生的白蚁的原因和大白蚁活动规律的分析,结合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实施,采取先消灭坝体内原有白蚁,再进行大坝白蚁预防等防治措施。通过几座除险加固的水库白蚁防治实践,取得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蔗区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明确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为白蚁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崇左市和北海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白蚁为害程度调查;在广西崇左、南宁、北海、来宾和柳州市选择18个有代表性蔗地,对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白蚁种类并计算其百分比.[结果]广西甘蔗主产区均受白蚁为害,其中以崇左市和北海市蔗区受白蚁为害最严重.调查发现危害甘蔗的白蚁有9种,属于2科8属,优势种群为黑翅土白蚁(52.89%)、小头钩白蚁(19.11%)、黄翅大白蚁(11.11%)和黄胸散白蚁(6.67%).不同蔗区危害甘蔗的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不同,崇左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小头钩白蚁、黑翅土白蚁和土垅大白蚁;北海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南宁市甘蔗白蚁种类有5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柳州市甘蔗白蚁种类有3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来宾市甘蔗白蚁种类有2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结论]广西蔗区白蚁发生较普遍,已成为蔗区重要害虫;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应针对各蔗区白蚁优势种群开展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行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CAB报道的白蚁文献,确定了白蚁文献的重点期刊,探讨了白蚁文献在不同国家期刊中及不同研究领域的分布,明确了当前国际上白蚁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digestive tract of termite(Microcerotermes diversus) contains a variety of ligno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with exocellulases enzyme activity, not found in the rumen,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improve fiber degradation in the rumen. 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ent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inoculation of rumen fluid(RF) with three species of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ermite digestive tract, Bacillus licheniformis, Ochrobactrum intermedium, and Microbacterium paludicola, on in vitro gas production(IVGP),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nutrient disappearance,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hydrolytic enzyme activities with fibrous wheat straw(WS) and date leaf(DL) as incubation substrate. Inoculation of RF with either of three termite bacteria increased(P0.05) ammonia-N concent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free of termite gut bacteria). Termite bacteria inoculation had no effect(P0.05) on ga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dry matter, organic matter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sappearance, pH, and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Population of proteolytic bacteria and protozoa, but not cellulolytic bacteria, were increased(P0.05) when RF was inoculated with termite bacteria with both WS and DL substrates. Inoculation of RF with termite bacteria increased protease activity, while activities of carboxymethyl-cellulase, microcrystalline-cellulase, α-amylase and filter paper degrading activity remained unchanged(P0.05). Overal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ransferring ligno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digestive tract of termite, to rumen liquid increased protozoa and proteolytic bacteria population 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d protease activity and ammonia-N concentration in vitro, however, no effect on fermentation and fiber degradation parameters were detect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ermite bacteria might be rapidly lysed by the rumen microbes before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rumen fermentation process could occur.  相似文献   

19.
白蚁是龙眼的主要害虫,在广西大新县发现危害龙眼的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家白蚁,以幼树期受害最重,致使枯死。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乐斯本、锐劲特、吡虫啉三种药剂采取株浇或制成毒饵诱杀,灭蚁效果显著,而且不污染环境,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在生产上可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防治白蚁的危害,对我县退耕还林种植尾叶桉受白蚁为害严重的林地进行调查并及时指导防治。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尾叶桉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尾叶桉受害严重的林区,受害率最高达47%,部分林地枯死严重。种植时采取防治措施,回土和定植苗时用毒杀粉混合预防,幼龄树撒施巴丹加细土以及用护林神混细土撒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