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小菜蛾 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 :当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位于 0 0 2 4 0∶12 0 0 0 0和 0 10 80∶1 5 0 0 0之间时 ,混配药剂表现出增效作用 ;而当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 =0 10 0 8∶2 4 0 0 0时 ,增效作用最强 ,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 ,为 188 0 0。  相似文献   

2.
张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26-14228
[目的]探索印楝素与吡虫啉混配防治牛蒡长管蚜的最佳配比及其防效。[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研究印楝素与吡虫啉混配对牛蒡长管蚜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与吡虫啉混用防治牛蒡长管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印楝素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104∶1比例进行混配,增效作用明显,共毒系数达142.179 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2 000倍防治牛蒡长管蚜显示出高效、快速的特点,药后1 d防治效果就超过了91%,药后7 d超过94%。0.32%印楝素EC 500倍防治效果比较低,药后7 d才达到75.13%,但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104∶1比例进行混配后的600、800倍液药后7 d的防治效果超过了93%。[结论] 该研究为牛蒡长管蚜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混合药剂的最佳配比以有效控制长尾粉蚧的发生为害。[方法]采用浸虫法测定了杀扑磷与马拉硫磷混配后对防治长尾粉蚧若虫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采用杀扑磷与马拉硫磷进行复配,当杀扑磷与马拉硫磷的比例为30∶70和20∶80时,两种配方的药液对长尾粉蚧2龄若虫的毒力相差不大,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47.72和356.67,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从这2组配方的CTC值看,杀扑磷与马拉硫磷的比例为20∶80时配方的增效作用比30∶70配方的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杀扑磷与马拉硫磷混配防治长尾粉蚧的最佳配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印楝素与三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叶浸虫法,测定了印楝素与三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作用,并筛选出了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印楝素:阿维菌素为2.3:1,共毒系数(CTC)为141.14,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印楝素:Bt为1:1,共毒系数为136.74;而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小菜蛾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防治小菜蛾的高效环保药剂,将印楝素和多杀菌素按不同比例混配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试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7%印楝素乳油LC50值为1.661 5 mg/L、10%多杀菌素悬浮剂LC50值为2.964 3 mg/L;当印楝素与多杀菌素的质量比为1∶7混配时,共毒系数(CTC)高达310.17,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表明,在小菜蛾暴发期,使用8%印楝素·多杀菌素悬浮剂168.75~337.50 g/hm2喷雾防治,药后14 d防效高达88.69%~97.93%,同剂量条件下其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8%印楝素·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研究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用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及其复配混剂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拒食活性测定,筛选对甜菜夜蛾高效低毒的药剂。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6∶2,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d后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_(50))为20.31mg/L,共毒系数为295.36;当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3∶5时,拒食活性测定共毒系数为225.22,AFC_(50)为27.03mg/L,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印楝素与啶虫脒对椰心叶甲生物活性及混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和常用化学杀虫剂在椰心叶甲防治上的联合利用效果,采用浸叶法和大田药效试验测定了印楝素和啶虫脒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及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啶虫脒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均表现出生物活性,LC50值分别为14.45和9.44 mg/L。混配增效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印楝素∶啶虫脒=2∶5(质量分数)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为492.23。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混配处理组以有效成分印楝素∶啶虫脒=2∶5(质量分数)对椰心叶甲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在浓度为50 mg/L处理7 d后,混配处理组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7.66%,印楝素和啶虫脒单独处理组分别为69.43%和74.35%。  相似文献   

8.
杜锦屏  张颖  朱骋  张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568+3628-3568,3628
[目的]探索2,4-D丁酯、异丙甲草胺与扑草净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盆栽马唐、马齿苋等杂草,喷施混配制剂,筛选最佳配比.[结果]当2,4-D丁酯、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三者配比为20∶ 37∶8时增效作用最强.[结论]确认了混配的最佳比例,为田间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甘蓝蚜对药剂的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晋中地区田间甘蓝蚜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相对敏感基线,及不同类型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甘蓝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对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齐螨素抗药性为原来的11.10倍、14.34倍和16.13倍,对氰戊菊酯、辛硫磷和吡虫啉的抗药性为原来的83.33倍、101.50倍和143.38倍,对灭多威的抗药性为原来的161.75倍;混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和灭多威以有效成分1∶0.5,高效氯氰菊酯和齐螨素以1∶3、1∶6和1∶9混配后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除草剂混配增效测定法,以异丙隆、扑草净及甲磺隆不同配比混配后在婆婆纳、蜡烛草上进行了药效测定和最佳配比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与甲磺隆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39,1.14,最佳配比为144∶1;当异丙隆与扑草净+甲磺隆(75∶1)混配后,混配比<4.5∶1时,具有增效或相加作用,增效系数为1~1.18≥1,三者最佳配比为85∶75∶1。二种混配剂适宜用药量分别为402~548和549~622g/hm2,在杂草2~3叶期使用,对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83.1%~92.5%,84.5%~91.6%,药剂成本分别为16.8~23.4,35.6~40.2元/hm2,对小麦及后茬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原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李佳佳  刘天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63-21064,21084
[目的]优化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方法]采用乳化水加油法配制氯氰菊酯微乳剂,通过溶解性试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浊点测定法以及外观、热贮稳定性、冷藏稳定性试验对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结果]2-丁酮、正丁酸乙酯对氯氰菊酯原药的溶解效果最理想,最佳比例为:2-丁酮∶氯氰菊酯=3∶1;正丁酸乙酯∶氯氰菊酯=3∶1。可进行进一步复配试验的表面活性剂有TX-100、CTAB、葡萄糖酯和SDBS。增溶效果最好的助表面活性剂是正丁醇。[结论]为开发水基型、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氯氰菊酯微乳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造纸黑液与马铃薯淀粉废水对沙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造纸黑液和马铃薯淀粉废水混合废液对沙性土壤的改良作用,在解决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方法]将不同体积比的混合废液(马铃薯淀粉废水:造纸黑液=1:1,2:1,3:1,4:1,5:1)经过常温发酵30d,通过对混合废液pH变化的研究,确定最佳混合比例及混合发酵条件,并考察处理后混合废液对沙性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马铃薯淀粉废水与造纸黑液以体积比2:1比例混合,经过常温发酵15d后可得到稳定的pH接近中性的混合废液,将其以质量比1:4的比例施入沙性土壤,可提高沙性土壤的pH值,降低干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提高土壤持水能力。[结论]该研究对治理环境污染,废水资源化及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枸杞蚜虫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1.8%阿维菌素乳油与2.5%鱼藤酮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5%绿农宝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对枸杞蚜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1.8%阿维菌素乳油与2.5%鱼藤酮乳油按有效成分1:4混配、与0.5%绿农宝乳油按有效成分1.0:0.6混配、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1.O:11.2混配均具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477.5、455.1、244.5mg/L;1.8%阿维菌素乳油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按有效成分1.0:1.4混配的共毒系数(cTc)为110.3mg/L,药效表现出相加作用。[结论]该试验中4种农药混剂对枸杞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产豆渣饼干的最适配比.[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分析将不同比例的豆渣添加至传统糕点中,确定生产原味、无糖豆渣饼干的最适豆渣添加量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适量添加豆渣可提高面粉中的湿面筋含量;无糖豆渣饼干的最佳条件为焙烤温度160℃、焙烤时间10 min、豆渣添加量30%、油糖最佳质量比1.0∶1.5、油糖总量与豆渣面粉总量最佳比1.0∶2.0、疏松剂中的小苏打与碳酸氢铵配比为2∶1.[结论]该研究提高了传统饼干的营养价值,为豆渣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产生.[方法]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其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038 8μg/ml、0.3583 μg/ml、0.612 9μg/ml、0.530 1μg/ml、0.2326 μg/ml、0.232 8μg/ml和0.329 6μg/m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的组合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药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结论]因此,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最适合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比例。[方法]采用4+X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油菜在不同N、P、K肥施用量组合下各生物学性状与施肥的关系,并对所设5个处理进行对比,寻找出最优施肥量组合。[结果]春油菜在相同时期对N、P、K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苗期养分吸收为N〉K〉P,抽薹期至盛花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结荚期对养分的吸收为K〉N〉P,成熟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因此,根据油菜的需肥规律,在苗期、抽薹期、花期和成熟期均应注重施用N肥,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加强P、K肥的配合施用。[结论]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最佳N∶P2O5∶K2O配比为1.00∶0.14∶0.94。  相似文献   

17.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高效氯氰菊酯以0.1∶3.9、0.2∶3.8、0.3∶3.7、0.4∶3.6、0.5∶3.5混配都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256.2~757.1,其中以0.3∶3.7与0.4∶3.6混配增效作用最强,其共毒系数分别为753.4和757.1。  相似文献   

18.
牛粪堆肥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最佳菌种复配比例。[方法]从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筛选菌株。以新鲜牛粪和稻壳粉为堆肥原料,以不加复合菌剂的处理为对照,将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以3‰的总接种量接入到堆肥中,观察不同处理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结果]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的绿色木霉和米曲霉的生长速率和活性较高。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的处理,发酵过程中升温最快、温度最高。温度升高到55℃仅用6 d,高温维持8 d,最高温度为65.5℃。堆肥腐熟后,植物种子发芽指数为92.3%。[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最佳比例为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