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康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25-3826
介绍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促农、惠农政策和措施,鼓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致力于建设、发展新农村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来与"三农"血肉相连。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孜孜以求地探索和制定一个个"三农"政策。本文围绕"农村包围城市和土地革命"、"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解放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等主线,分别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农村社会伦理建构的基础,也是关系农村养老乃至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问题。我国北方农村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接力"走向,而"反哺"严重不足,这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深重的乡村伦理危机,甚至影响着整个乡村文化的建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社会的引导与干预,一方面,加大传统"孝"文化宣传,引领和谐、公平的亲子关系建构;另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填补亲子关系迅速转变造成的养老空白,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得到了普及.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教师培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的责任,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开设不仅仅提高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其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中小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下一代的教育影响更为深远.文章对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转变目标定位、培养师资队伍、构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推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不竭动力就是人才,特别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工作,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对新时代高职农村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内涵、原因、现状和举措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到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高职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其正确的个人发展观和理想信念,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而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许昌烟草"锻造百年浓香、服务中式卷烟"的至高目标。文章通过六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襄城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进程及相应取得的成效。从而使襄城县烟草行业步入良性循环,浓香特色更加突出,"烟叶王国"形象更加亮丽,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行业负责任的良好典范。  相似文献   

8.
《甘肃农业》2009,(5):1-1
我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多科性、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实现转型的关键是强化其学术性,大力构建以教育学科为特色、以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应用学科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范召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76-12280,12285
1988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恢复重建,发展分为3个时期:1988~2000年是缓慢发展初创期,2001~2004年是快速发展膨胀期,2005~2008年是平稳发展回落期。20余年来,全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各类院校非均衡性发展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①院校地域呈"三梯级"状分布,即华东是社工高等教育最发达地区,为第1梯级;其次是华北、华中和西南,为第2梯级;再次是西北、东北、华南和东南,为第3梯级。②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之比是1:9。③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之比是3:17。④30%高校有专业基础,70%高校无专业基础。在此大发展环境下,农林院校非均衡发展现象突出,即"重点"多于"非重点";"无基础"多于"有基础";发展总体上相对滞后于其他院校。因此,我国社工高等教育结构亟待均衡性调整,以利于"十二五"期间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工哺农: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54-15056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和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农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然而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有限,农业科学技术投入不足等,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通过资金反哺、政策引导,改革户籍制度,将零散土地连接成片,鼓励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以徐州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分析高师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阐述了教育技术的内涵、特点和作用,探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宏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70-16672
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的基本状况是文化素质差、科技素质差,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亟需的人才问题。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和确立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办学定位,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邓莉  冉光和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26-8730
将统筹城乡纳入"三农"框架中的3个层面进行研究,重点集中在农民的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等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在上述框架下探讨了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资本投入和流向偏离"三农"是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业投入不足、农村投入不合理的直接诱因,而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财政金融政策的不合理。据此,提出了创新财政政策和金融制度等制度举措。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工业和城市已今非昔比,从总体上已具备反哺的条件。以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为标志,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两个反哺”阶段。今年中央1号文件向全国发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对进一步搞好“两个反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做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工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找准反哺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领域当中,高等师范院校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对于师资力量的培养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高等师范院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是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当中,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转变,已经形成了只有本科的一级师范模式。因此,在当前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基于此,应当对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新模式的发展和实践进行研究,从而推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村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加强农民教育,解决农民的知识贫困问题。受渠道、成本和认识等因素的阻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教育相对滞后。在我国进入“后喻文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反哺”形式开展农民教育成为可能,基础教育改革又为“反哺”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通过实践活动对家长进行有意识的教育,通过家庭作业形式对家长进行知识传输,以实现“反哺”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农家乐发展的意义 农家乐经济的发展,找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结合点,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业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体的农业旅游,使旅游业与"三农"有机结合起来,盘活了农民的闲置资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发展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涌现出了一大批经营性农家乐。但随着旅游产业的风生云起,  相似文献   

19.
余远坤  潘美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91-17092,17116
分析了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阐述了电大教育服务"三农"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指出了电大教育服务"三农"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当前电大教育服务"三农"在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力量保障、服务机制和实际效能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岷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2):86-87,9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