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湿地公园建设对区内社区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社区参与为当地居民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与体现自身利益提供了良好途径,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共赢,维护社会公平,达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包头市黄河湿地公园在规划中公众参与过程的不同模式的探讨,阐述了将“维系当地居民生活”责任的内涵用于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当地居民参与湿地公园服务,使其直接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保护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培养农村社区居民自助互助的理念和精神、增强对社区的归属与认同,以构建健康美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对目前阻碍农村社区发展的农村居民原子化、农村社区空心化、农村地区碎片化等多重因素的研究,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尝试构建以微观层面的乡村精英(Talent)为引领、中观层面的资源(Resource)与环境(Environment)为支撑、宏观层面的社会(Society)为保障的“T RES”发展模式,为重构农村社区共同体、推动农村社区长足有效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村“空心化”的社区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农村“空心化”会导致农村内外部环境恶化、人才外流,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必然会阻碍社区建设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元化模式建设农村社区、多方位构建农村留守人员信息平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创办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层治理队伍是目前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社会系统理论为指导,探究西北Y社区多元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对Y社区基层治理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政策和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出Y社区今后的发展应当多管齐下,从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三社联动下的社区建设等方面来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5.
章志军 《新农村》2013,(9):54-5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应根据社区教育的特点,在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中有所作为。改进农村社区教育应该从运行模式、资源建设和内容途径三个方面入手,达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社区建设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发展能力水平相适应。从社会适应角度对农村社区建设实践进行考察和反思,认为只有通过构建公共话语、拓宽就业市场、完善制度设计等才能激活农村社区建设的内生力,进而实现社区建设规划目标与实践结果的契合,具体措施包括差异化社区模式设计、话语权建设、隐性需求刺激和社会保障完善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社区书店不再是传统的书店,而是逐渐走向了书店、社区图书馆的融合发展之路。文章从高校图书馆与社区书店融合发展的社会背景、构想模式、运行机制、盈利模式、可实现性等方面探讨这种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以期解决纷纷倒闭的实体书店生存问题,优化社区文化建设功能,完善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历年的中央文件均体现出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其间的缘由和逻辑是什么值得关注和探讨。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社会政策和制度设计角度,梳理出农村社区工作从国家主导的社区规划变迁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农村社区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国家为农村社区提供的外在环境、资源和要求,能够与农村社区内部各种关系有机协调和健康发展,最终目标是促使农村社区工作实现高质量服务“人”和“社区”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社区建设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发展能力水平相适应。从社会适应角度对农村社区建设实践进行考察和反思,认为只有通过构建公共话语、拓宽就业市场、完善制度设计等才能激活农村社区建设的内生力,进而实现社区建设规划目标与实践结果的契合,具体措施包括差异化社区模式设计、话语权建设、隐性需求刺激和社会保障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曾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85-22687
在阐释增权理论的内涵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我国当前农村老年群体增权层次的发展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社区增权的重点,强调要营造社区本土村民的广泛参与的条件,即培育社区资源和发展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一条底线性任务,农户生计脆弱性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内因,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是缓解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有效途径。鉴于脱贫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相当程度上沿用了脱贫攻坚期的标准,本文从“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五个方面展开,通过梳理国外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比当前脱贫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与不足,提出适合后脱贫时代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发现: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可持续生计为目标向农村地区提供了精准、有效、适配的农村公共服务,通过全流程保障有效劳动力有效就业、分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链接内源组织与外源资源、开发性金融投入与普惠性金融教育双管齐下、集约化经营与绿色产业发展并行等多项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可持续生计。由此形成了以支持农村社区独立发展的“欧美模式”和以城镇化建设为目的、鼓励官办协会分担治理任务的“日韩模式”,均可视为对不同发展阶段和政策目标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有机探索。基于国际经验,本文提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创新和管理考核制度创新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岛社区建设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结构转型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区建设模式。从青岛社区建设的历程中引发思考,社区建设的内涵在于社区是居民之间共同营造,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居住的精神与生活的家园。随着社会管理职能日趋社区化,社区建设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社区自组织建设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面对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当前日益增长的畜产品消费现状,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艰难期。为探索适合青藏高原各地区畜牧业发展,同时符合藏区经济发展实际的畜牧业发展模式,结合生态优先、培育现代牧民、促进牧民增收的发展宗旨,提出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的内涵与外延,并从整个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畜牧业系统分析以及发展定位等3个方面,重点研究社区畜牧业模式在青藏高原各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可行性。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在综合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社会、文化与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是以青藏高原畜牧业为例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最后,立足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的市场模式、商业模式与帮扶指导,提出了加快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广州大学城经历了10年的发展历程,逐渐暴露了社区规划的问题,这让大学城内的大学生陷入了社区支持网络缺失的困境。期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解决大学生当前问题,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在社会实践、社区参与、社会支持3大方面的需求。同时,从社区方法探讨人力资本与社区资本转化机制问题,从个案方法探讨优势视角下社区互动中的能力建设策略问题,从小组方法探讨需求视角下多元化小组重构社区网络的策略问题。并以本土督导的形式指导小谷围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针对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相关社会工作服务,作了尝试和实践,获得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70%以上降到50%左右。但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建设大大落后于城市。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农村社医的建设置于与城市社区建设同等的位置。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政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乳山市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推进、创新模式、试点先行、面上推广”的原则,全面展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吴斌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3):215-219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慎思的转型发展期,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何创新我国农业发展,使乡村地区实现宜居宜业的新局面,成为我国经济内涵式增长的重要助力,成为未来城镇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试以湖北省荆门市“荆三角”地区为例,利用“中国农谷”的建设机遇,探讨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试图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和区域协调等方面进行研究,达到促进乡村地区农业发展、助推城镇化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叙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运用“信息传播与沟通”及“社会资本”等理论知识探讨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认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缓解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心理归属感及社区的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在分析广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了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扶持、提升成员素质及支持改革创新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过去几年吉林省实施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此带来的乡村地区聚落,产业,土地等要素的变化对乡村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实际,通过陈家店村典型案例剖析,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陈家店村通过合村并居,发展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三个过程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陈家店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自下而上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村委会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整合村庄、土地、人口、产业等区域空间资源要素,积极带动村民就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陈家店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农业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重组和优化,是介于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城镇雏形。陈家店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土地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乡村邻里关系的保持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衡和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带来的一些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的乡村妇女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由妇女决策衍生的行动才能真正解决妇女自身的问题。以社区综合发展项目为例,从社区环境和资源入手,在全面了解乡村社区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乡村妇女主导的社区建设项目背景和项目目标,重点从合作组织建设、小额贷款服务、公共空间营造三方面阐释了项目建设内容。鉴于此,从发展理念下的脆弱性降低、优势视角下的资源利用优化、赋权策略下的男女性别平等三方面探讨了乡村妇女主导的社区建设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