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颗粒统计与自动识别检测在现代农业中发挥关键作用,玉米果穗品质好坏与颗粒多少呈正相关。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图像技术在玉米果穗中的应用多样化趋势明显,采用图像分割技术对玉米果穗进行颗粒统计能实现快速对玉米特征进行识别。由于玉米果穗颗粒之间往往存在粘连现象,采用传统分水岭分割方法对玉米果穗进行分割就会导致不能对粘连区域实现良好分割。而改进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引入扩展极大值变换,既能避免过分割现象,又能实现对粘连区域的正确分割,本研究利用MATLAB对玉米果穗图像进行转换、灰度化、滤波降噪、区域增强等一系列处理后,采用改进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准确实现玉米果穗颗粒统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草地贪夜蛾对云南省生产上常用玉米品种的危害情况,采取统防统治。结果表明,玉米被害株率明显下降,草地贪夜蛾危害果穗被害位点数明显下降,还发现草地贪夜蛾可以通过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处、玉米果穗中部以及玉米果穗基部钻蛀取食,其中通过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处钻蛀取食占57%~100%,玉米果穗中部苞叶钻蛀取食占4%~40%,玉米果穗基部苞叶钻蛀取食占1%~3%,虽然钻蛀玉米果穗中部和果穗基部取食的比例只有1%~40%,但是从玉米果穗苞叶的中部和基部钻蛀,严重影响玉米果穗商品价值。此研究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精准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点云的玉米果穗几何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穗是玉米产量的构成器官,为构建高精度玉米果穗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玉米果穗几何建模方法。针对玉米果穗形态结构特征,选取Artec Spider三维扫描仪搭建玉米果穗点云数据快速获取系统并获取果穗点云,然后通过点云配准、重采样和孔洞修补操作得到高质量果穗三维点云,最后基于Voronoi图的网格重建方法重构果穗网格模型。结果表明,所重建的玉米果穗具有较高的真实感,且与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相比精度大幅提高。基于三维点云的玉米果穗几何建模对于玉米果穗的种质资源保存、基于三维数据的果穗考种、玉米器官三维模板资源库构建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长异常主要是指空秆与果穗畸形,该文通过从果穗畸形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简单介绍,对果穗畸形成的原因从气象条件、管理不当、土壤肥水、品种与农药以及病虫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从而减少畸形果穗的出现数量,提升玉米整体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时用机械对玉米一次完成摘穗、堆集、茎杆一次还田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具。工艺流程:用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生长状态下进行摘穗(称为站秆摘穗),在摘穗辊和摘穗板的作用下,果穗柄被拉断。由于内外摘辊高度差的作用,果穗落入果穗箱,果穗装满后开箱集堆。高速旋转的切割器从根部把秸秆切断后进入粉碎机构切碎为3-5cm长的碎块,切碎后秸秆自然落地。然后将果穗运到场上,用剥皮机进行剥皮,经晾晒后脱粒。了解玉米  相似文献   

6.
基于玉米水分与环境温度控制的实用玉米储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玉米果穗储藏法和子粒储藏法。玉米穗储藏法主要是利用自制果穗储藏仓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果穗储藏;玉米子粒储藏法是利用自制粮堆透气管增强粮堆透气,利用自然通风降水、降温,可以有效提升玉米储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时用机械对玉米一次完成摘穗、堆集、茎杆一次还田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具。工艺流程:用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生长状态下进行摘穗(称为站秆摘穗),在摘穗辊和摘穗板的作用下,果穗柄被拉断。由于内外摘辊高度差的作用,果穗落入果穗箱,果穗装满后开箱集堆。高速旋转的切割器从根部把秸秆切断后进入粉碎机构切碎为3-5cm长的碎块,切碎后秸秆自然落地。然后将果穗运到场上,用剥皮机进行剥皮,经晾晒后脱粒。  相似文献   

8.
日本水果玉米品比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对4个水果玉米新品种(系)在天津农业示范园区内进行品比试验,初步总结了各参试水果玉米品种(系)的生育期、果穗产量、果穗性状及品质表现。  相似文献   

9.
对去果穗后不同时期的玉米秸杆中的水分、糖分,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得出其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农户适时青贮玉米秸杆.实验结果表明:高植株品种四单19号玉米秸秆,在收果穗后第4至20d秸秆中蔗糖的含量比搿穗当天高15.8%,粗蛋白增高264%,水分含量在22d时为62. 39%,最佳青贮时间为去果穗后22d之内.矮小植株品种如冀承单3号在去果穗后12d之内青贮为宜.去果穗后的玉米秸秆在植株叶片全部干枯之前,完全可以作为青贮原料.水分含量是影响去果穗玉米青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HSV空间的玉米果穗性状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检测玉米果穗性状,建立了基于HSV(色调、饱和度、明度值)空间的玉米果穗性状的检测方法:使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绿色背景玉米果穗图像,用HSV直方图阈值算法去除绿色背景,用FFT滤波器去除尖锐边缘和噪声,运用粒子滤波分离单一图像中的多个玉米果穗图像,并采用形态学腐蚀方法,经过4次迭代腐蚀,得到玉米果穗中间3行;检测玉米果穗的大小、形状、纹理和颜色4个特征的性状。随机检测67张玉米果穗样本图像的结果表明,果穗大小和形状特征检测的准确率为100%,果穗颜色和纹理特征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8.55%和96.25%,平均每果穗检测时间为0.1 s。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种子籽粒冲击损伤的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降低玉米种子脱粒损伤是当前机械脱粒的主要问题。对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穗进行了在不同部位、不同冲击方向下的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含水率对破损率的影响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且函数有极小值。当冲击力的水平分力方向与玉米穗轴线垂直时,在同一部位冲击玉米穗,籽粒的破损率小于平行时籽粒的破损率。在垂直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上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而在平行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中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  相似文献   

12.
以引入的优质甜玉米品种亚当系列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青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青苞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穗粗>株高>穗位>穗长>百粒重。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是影响青苞产量最高的3个因素,百粒重对青苞产量的影响最小。该结果与前人进行的普通玉米的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出现差异可能与品种、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去果穗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变化及最佳青贮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去果穗后不同时期的玉米秸秆中的水分、糖分,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得出其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农户适时青贮玉米秸秆。实验结果表明:高植株品种四单19号玉米秸秆,在收果穗后第4至20d秸秆中蔗糖的含量比搿穗当天高15.8%,粗蛋白增高264%,水分含量在22d时为62.39%,最佳青贮时间为去果穗后22d之内。矮小植株品质如冀承单3号在去果穗后12d之内青贮为宜。去果穗后的玉米秸秆在植  相似文献   

14.
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999年连续对四川6个不同玉米生态区玉米穗腐病进行调查,发病率分别为75%和26 8%。年度波动明显。在发病果穗中镰刀菌性穗病最重要,占57 6%,而其中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穗腐和禾谷镰刀菌穗腐(F.graminearum)分别为41 7%和15 9%。除此之外,木霉(Trichodermaspp.)和离蠕孢菌(Bipolarissp.)引起的穗病占据相当比例,分别占病果穗的21 1%和8 8%。用不同方法接种串珠镰刀菌用于抗性测定的结果表明,注射法能较好地诱发病害,接种量容易控制,适宜用作玉米镰刀菌性穗腐抗性测定。用注射法对10个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玉米进行抗性测定,结果没有发现免疫材料,但对两种镰刀菌性穗腐的抗病性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7.
Understanding of moisture changes in fresh ear corn (Zea mays L.) during storage is imperative for maintaining fresh corn quality. The changes of moistur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in fresh ear corn during storag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ater loss was greater than water migration in fresh ear corn within the first hour of storage; thereafter, water loss was weaker than water migration. With the extension of storage time,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MRI in different parts of sliced fresh corn with cob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rate of signal intensity reduction was higher in the peripheral area than at the central part of sliced fresh corn with cob.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bound water increased with a concomitant drop in that of free water, when the total water content reduced in fresh ear corn under storage. In conclusion, NMR and MRI are useful and non-destructive tools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moisture distribution, migration, and loss in fresh ear corn during storage to assess its quality.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future design of the preserving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s for fresh ear corn.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控制超甜玉米穗数对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影响。[方法]以超甜玉米金穗6号、金穗8号、金玉甜1号、超甜9701为试验材料,抽穗前选择生长势相似植株进行配对设计,抽穗期对其中一株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成熟时将所得的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的数据用SAS V9.2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去穗与不去穗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穗数对超甜玉米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和食用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以24个甜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宽、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单穗净鲜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对鲜穗食用品质进行了室内蒸煮、品尝与鉴定,并与单穗鲜净重和食用品质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净鲜重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穗长穗位叶宽穗行数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面积穗位高株高秃尖长,食用品质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位叶宽秃尖长穗位叶面积穗长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粗穗行数株高。在甜玉米高产优质育种中,要注重对果穗长且粗、穗位叶宽且面积较大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