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糯玉米(Zea mays L.var.ceratina Kulesh)单株产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且各性状之间也会互相作用. 以广东省选育的15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调查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穗位叶宽、茎粗、果穗长、秃尖长、果穗直径、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鲜苞质量和鲜穗质量共1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与鲜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果穗长>轴粗>叶片数>穗位叶宽>株高. 在糯玉米品种选育时,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等可作为关键选育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2.
仲甜 15 号是以自交系 M39 为母本、自交系 M246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玉米杂交种,具有优产、早熟、风味佳等特点,每 667m2 平均鲜果穗产量为 702.0kg,较对照华珍增产 4.7% ;抗大斑病、小斑病,田间接种无高感病虫害,抗倒伏性较强;籽粒饱满,商品性佳,品质评价汇总评分 84.2 分;于 2022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鲜食玉米类型区春、 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3.
甜玉米穗位叶面积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穗位叶面积有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T4和T19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单株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77个位点全长868.7 cM的玉米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1.28 cM。在F2群体中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玉米全基因组上检测穗位叶面积QTL,共检测到4个与甜玉米穗位叶面积相关QTL,分别位于玉米第4、5、9染色体上,可解释5.98%~11.12%的表型变异。这一结果将加快高产、耐密和抗倒伏甜玉米育种进程,实现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4.
光谱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光谱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利用光谱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等相关信息进行无损监测的研究日益深入。综述了光谱技术在玉米养分、籽粒品质、估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玉米光谱监测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广东省玉米光谱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48份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8份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40个SSR标记检测其基因组DNA,探究其等位变异情况和自交系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共检测到86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变异为2.15个,变异范围为1~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49,变异范围为0.04~0.80。聚类结果将48个甜玉米自交系分为3个类群,与材料来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利用高维生素甜玉米种质资源,对甜玉米维生素 C 含量进行 QTL 定位。【方法】选用维生素 C 含量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 T77(高 VC)和 T15(低 VC)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 T77×T15,以该组合 F2 作为群体,构建 SSR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结合 F2 各单株果穗维生素 C 含量,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甜玉米维生素 C 含量进行 QTL 定位。【结果】共检测出 5 个相关 QTL,分别位于第 2、3、6 染色体。在第 2染色体 bin 2.04~2.05 区域检测到 1 个维生素 C 含量 QTL(qVC-ch.2-1),加性效应值为 2.23,能够解释 17.16%的表型变异;在第 3 染色体上检测到 2 个维生素 C 含量 QTL(qVC-ch.3-1、qVC-ch.3-2),分别位于 bin 3.00~3.04、bin 3.06~3.07 区域,加性效应值分别为 1.17 和 1.40,表型贡献率分别为 6.64% 和 4.15%;在第 6 染色体上检测到 2 个维生素 C 含量 QTL(qVC-ch.6-1、qVC-ch.6-2),分别位于 bin 6.05、bin 6.05~6.06 区域,加性效应值分别为 0.43、1.83,表型贡献率分别为 6.59% 和 20.87%。【结论】维生素 C 含量的 QTL 定位可为选育优质高营养甜玉米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对玉米小斑病抗性进行QTL定位,以甜玉米杂交组合‘T8’בT33’的200个F2代单株为遗传作图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对各单株叶片进行图像扫描进行抗病鉴定,定位QTL。结果表明,构建了全长1 270.2cM的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含214个SSR位点,标记间平均间距5.9cM。以全株、穗三叶和穗位叶的病斑面积比作为各单株小斑病抗性表型值,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1个小斑病抗性QTL,分布于第3、4、5、6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08%~19.67%的表型变异。在第3染色体umc1746~bnlg1523和第5染色体bnlg603~mmc0081均同时检测到3个抗性指标的主效QTL,各主效QTL的贡献率均10.00%。在第3染色体umc1399~umc1307同时检测到穗三叶和穗位叶病斑面积比相关QTL,贡献率分别为5.08%和9.49%。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旨在明确甜玉米不同生育期生长指标与光谱仪冠层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进而为甜玉米生长指标快速监测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开展基于正甜68的不同施钾水平的田间试验,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以及抽雄期利用CGMD302光谱仪采集玉米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同步测定各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指标数据,研究各光谱参数与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茎粗和LAI呈正相关关系,而比值植被指数RVI与茎粗和LAI呈负相关关系,基于NDVI和RVI构建的单个时期监测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演甜玉米茎粗和LAI,模型检验结果良好,预测精度均达到0.9以上,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0%,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甜玉米生长指标快速监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南方锈病抗性配合力及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玉米南方锈病抗性配合力及遗传特性进行分析,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从6个遗传差异较大的自交系,按照GriffingⅡ双列杂交设计,通过Photoshop CS5软件进行叶片病斑识别和病斑面积分割,分别得出叶片和病斑的像素值,以穗三叶病斑叶面积比作为鉴定指标,对南方锈病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叶片病斑可相对精确地进行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的鉴定与量化。6个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小排序为:M114-1>M3-1>M4-1>M55-1>M119-1>M5-1,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一般配合力及效应值与其他亲本杂交后的特殊配合力遗传变量,对自交系利用价值综合评价,表明自交系M119-1能将抗南方锈病的性状稳定地遗传给所有的组合,是较为理想的抗南方锈病自交系,在育种中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南方锈病以非加性效应为主,甜玉米南方锈病广义遗传率为89.88%,狭义遗传率为6.70%,说明抗南方锈病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加性效应很低,应在高代选择。本研究克服了传统抗性鉴定只能获得分级间断型数据的缺点,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可以相对连续、精确、客观地统计玉米南方锈病抗性。并对南方锈病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提高育种实践的选择效果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7个鲜食型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出籽率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糯玉米出籽率与皮渣率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7个亲本的出籽率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效应大小值顺序为N4>N8>N23>N27>N22>N46>N28,皮渣率GCA大小值为N46>N28>N8>N27>N4>N23>N22;两性状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分别为90.15%和80.20%,而狭义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