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联合耳穴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进行疗效的比较,同时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P<0.0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TST(总睡眠时间)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有改善(P<0.01),且与单纯针刺组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针刺组改善更明显(P<0.05),其中单因子中联合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也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火针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 of lower extremities,VVL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单纯性VV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穿压力弹力袜治疗并普及VVLE的相关健康知识及调护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行针刺和火针治疗,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对患者进行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和生活质量调查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评分,并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较同组治疗前比较,VCSS评分均下降,CIVIQ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观察组V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91%优于对照组的8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单纯性VVLE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安全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填脐疗法配合针刺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填脐疗法配合针刺,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法,药物组口服阿普唑仑。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评价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PSQI及AIS上均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药物组在总有效率及PSQI方面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 填脐疗法配合针刺是治疗老年性失眠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肌内效贴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运用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针刺+传统贴布组、针刺+肌内效贴组,分别接受常规针刺、针刺+传统贴布及针刺+肌内效贴治疗,观察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VAS评分,CASCS评分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针刺+肌内效贴组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3%、90.3%、97.1%,针刺+肌内效贴扎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和针刺+传统贴布组(P<0.05)。针刺+肌内效贴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针刺+传统贴布组。结论 针刺配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可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且有着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予以复明片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3例(12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69眼)和对照组27例(52眼),两组均采用降血糖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明片。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视力、眼底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视力提高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眼底出血、视网膜水肿及渗出的吸收程度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心肺耦合(CPC)分析睡眠监测系统,观察五行音乐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伴随睡眠问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五行音乐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CPC睡眠监测值、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65人纳入结果分析,脱落率为7%。CPC睡眠监测值中初入睡时间、浅睡时间、HAMD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PSQI量表评分、CPC睡眠监测值中熟睡时间、睡眠品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行音乐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睡眠质量,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睡眠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督调神、平衡阴阳针刺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及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通督调神、平衡阴阳针法治疗,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评分、语言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语言功能评分(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听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均显著上升,HAMD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督调神、平衡阴阳针刺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语言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龙胆通窍丸治疗湿热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湿热型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龙胆通窍丸口服,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8( IL-8)变化及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Lund-Kennedy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龙胆通窍丸能显著提高湿热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科收治的78例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以及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减轻膝关节疼痛并且恢复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疗法组、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浮针疗法组以膝关节周围患肌为针刺靶点,采用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以局部经穴、阿是穴为主的常规针灸疗法,配合生物灯照射治疗。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于治疗结束时及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浮针疗法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的WOMAC评分均较常规针刺组减少得更明显(P<0.05);(3)6次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P>0.05),浮针疗法组愈显率为66.7%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26.7%(P<0.01);(4)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浮针疗法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7%和76.7%,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13.3%和46.7%(P<0.05)。结论 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 总病例数为125例,其中功能性便秘63例,功能性腹泻62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1=33)和药物组(n2=30);将62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1=32)和药物组(n2=30)。合募俞组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采用左右交替取穴;功能性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功能性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同病种患者均比较合募俞组和药物组在基线期、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合募俞穴对改善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泻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优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汤联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自拟益气养阴汤加耳针埋穴)和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各32例。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FINS、HbA1c、TG、H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自拟益气养阴汤联合耳针可能通过调节糖脂代谢而起到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且优于单纯应用二甲双胍片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证属风痰瘀阻证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化痰通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疗程4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加减藿朴夏苓汤配合胃动力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治疗组(简称综合组)31例、中药治疗组(简称中药组)及西药治疗组(简称西药组)各20例。综合组予加减藿朴夏苓汤口服,配合胃动力治疗仪治疗;中药组予加减藿朴夏苓汤口服;西药组予盐酸伊托必利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3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6.8%,优于中药组的80.0%及西药组的75.0%(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上腹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综合组及中药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加减藿朴夏苓汤配合胃动力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患者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合募配穴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P物质(S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合募配穴针刺对内脏高敏感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合募针刺组和药物组。造模成功后,合募针刺组对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和募穴天枢穴进行电针干预;药物组给予匹维溴胺灌胃。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并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脊髓L5-S1段PAR-2、TRVP1、SP和CGRP的表达。结果 AWR评分中,治疗前合募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合募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IBS内脏高敏感性有效;治疗后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AR-2、SP、TRVP1和CGRP的IOD值显著升高(P<0.01);合募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AR-2、SP、TRVP1和CGRP的IOD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合募配穴针刺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PAR-2、TRVP1降低SP和CGRP在DRG神经元中的表达来降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辨识糖耐量异常人群的中医体质,并依据体质选取穴位,探索临床上针灸干预糖耐量异常兼见痰湿体质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将66例糖耐量异常兼见痰湿体质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生活方式干预)和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各33例,观察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ours fasting insulin,2hINS)以及中医痰湿体质积分等指标的改变,客观评价针刺干预糖耐量异常以及调理痰湿体质的治疗效果。结果 (1)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2hINS、痰湿体质积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除FPG两组差异不明显外(P>0.05),其余指标治疗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痰湿体质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干预糖耐量异常的疗效和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体质不同选取相应穴位,运用针刺手段干预痰湿体质兼见糖耐量异常人群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