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科学评估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光热潜力变化,根据1971~2007年山东省辐射、日照及温度资料,在与前30年(1971~2000年)平均值相比较的基础上,统计分析2001年以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热生产潜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01~2007年,山东省年总辐射比前30年平均减少72.3MJ/m2,标准变化量M为-1.75,整体呈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平均减少231.4h,标准变化量M为-4.21,呈下降趋势;年光合有效辐射平均减少36.1MJ/m2,呈下降趋势;年光热生产潜力平均增加2397.6kg.hm2,M为1.18,呈上升趋势;尽管总辐射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温度增加的比较明显(M为3.65),且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温度起主导作用,光热生产潜力仍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怒江流域近30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杜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67-12769,12775
利用怒江流域河谷盆地的9个气象站1981~2008年的日照时数、云量、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了该流域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等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怒江流域年太阳总辐射1981~1997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为-161.1MJ/(m^2.10a),1997年之后以111.3MJ/(m^2.10a)的速度上升。年总云量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0.18成/10a;而年低云量表现出与总云量相反的变化趋势,以0.32成/10a的速度增加。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与年太阳辐射的趋势相反,1981~1997年以3.1%/10a的速率增加,1997~2008年为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幅为5.6%/10a。水汽压的变化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一致。低云量是怒江流域太阳总辐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它与太阳总辐射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辽宁康平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征变化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福义  康敏  姜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78-17679,17795
利用1961~2009年康平县太阳总辐射和日数时数资料对康平太阳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康平太阳能资源年总量及月值均呈下降减少趋势;在49a里总辐射年总量减少534.20MJ/m^2,年日照时数减少228h,在近10a太阳能资源略有回升;康平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历年变化稳定,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0~2010年格尔木辐射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水汽压、能见度和云量等月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柴达木盆地太阳总辐射的多元回归方程,利用方程计算了柴达木盆地的太阳总辐射,进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变化特征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太阳总辐射年变化曲线呈双峰态,从1月份开始增加,2~4月增长最快,至5月出现最大,5~7月变化平缓,8月份以后开始下降,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柴达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减幅为78.5 MJ/(m2.10a),平均下降幅度为11.3%/10a;夏秋季太阳辐射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春冬季变化不明显;年太阳总辐射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夏季太阳总辐射的减少造成的。区域内各气象站年和四季的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与整个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不完全同步;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辐射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潜力大;空间分布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春、夏、秋和冬季分别占全年太阳总辐射的30.0、32.4、22.0和15.6%。  相似文献   

5.
海口市太阳总辐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口地面站1971-2008年太阳总辐射和气象资料,对海口市太阳总辐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8年海口太阳总辐射以-248.467MJ/m^2·a的速度减少,月变化与年变化趋势一致。低云量、水汽压是影响其太阳总辐射的主要气候因子。太阳总辐射与气温关系达到置信度为0.001的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建新  刘伟  陈燕  祝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09-8510
利用南阳市1990-2007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该市的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进而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果表明,南阳市太阳总辐射历年变化相对较小,全市年总辐射为4 372.17-4 697.17 MJ/m^2,分布趋势为东部和南部多,北部和西部少,其中年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社旗(4 697.17 MJ/m^2),最低值出现在淅川(4 372.17 MJ/m^2);在太阳能资源区划中,南阳市属于4级。  相似文献   

7.
辽西作物生长季光热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为了农业合理布局与作物结构调整服务,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标准偏差的方法,分析了辽宁西部1961—2010年农作物生长季光照、热量资源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辽西作物生长季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327 MJ(/m2·10 a),-51.251 h/10 a;21世纪1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太阳总辐射平均减少5.94 MJ/m2,日照时间平均减少212 h,每日减少日照时间约1 h;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108℃/10 a,呈升高趋势,但不显著;≥10℃积温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为44.990(℃·d)/10 a,近20 a平均增加227(℃·d)。光照资源减少、热量资源增加可相应调整弱光短日照喜温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增加复种指数;气候变暖具有利弊双重性,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可监测低温寡照灾害。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西部小凌河上游凌源、喀左、羊山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资料为基础,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了该地区光照资源年际和作物生长季变化趋势、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辽西小凌河上游年太阳总辐射、年日照时数总量和生长季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呈波动性减少,递减速率分别为1.964 MJ/(m2·10 a)、56.224 h/10 a和1.357 MJ/(m2·10 a)、38.705 h/10 a;年太阳总辐射、年日照时数总量气候突变分别发生在1979年和1985年,突变前后分别减少5.5 MJ/m2和162 h;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持续减少,没有明显的突变时间。掌握辽西小凌河上游光能资源气候变化规律,对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光能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霜期设施农业生产期光资源变化问题,以期为合理掌握和推进霜期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标准偏差方法,分析1961~2010年霜期设施农业生产期光照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设施农业生产期为10月至翌年4月,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669MJ/(m2·a)和-2.0369h/a;2001~2010年平均每日减少日照时间0.49h。12月至翌年2月寒冷期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存在减少倾向,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192MJ/(m2·a)和-0.4589h/a。光照资源的减少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应及时调整和改进目前的日光温室大棚设施结构和栽培管理形式,增设调控设备,确保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辽宁西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光能总辐射、直接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光合有效辐射、平均日照百分率较前30年减小,散射辐射与光热生产潜力增加。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5 cm深度的地温、≥3℃和≥10℃有效积温均升高;年降雨量增加;郊区蒸发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大气相对湿度下降。上海城市热岛现象明显。气候条件对上海地区水稻、油菜和蔬菜的产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粮食作物光合生产力,2006~2009年在福建省龙海市设研究基点,观测太阳辐射和粮食作物的光合生产.①依据太阳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建立龙海分季节月太阳总辐射经验计算式.②太阳辐射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的太阳辐射对稻谷产量有决定性影响.③龙海基点早稻、晚稻、马铃薯等一年三熟作物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12.
阿拉尔垦区玉米种植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87-9088
依据阿拉尔垦区1961~2005年的降水量、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分别对该垦区光合、光温、光温水、光温土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垦区光温生产潜力为现实生产力的225.68%,光温资源丰富;光温水生产潜力为现实生产力的21.55%,水分是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因子;光温土生产潜力为现实生产力的108.30%,土壤肥力是限制玉米高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积距平法,分析熊岳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熊岳日照时数在20世纪6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且仅90年代日照时数低于气候标准值;年、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以53.5 h/10a的速率减少;四季中夏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突变分析显示,熊岳日照时数在1971年附近发生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14.
刘孝敏  刘叶瑞  谢伟雪  杨一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29-13530,13545
以甘肃省典型气象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 700~6 350 MJ/m2,年太阳总辐射和直射的地理分布特征为由西至东、由北至南递减;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为1 631~3 391 h,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与年太阳总辐射分布趋势相一致。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太阳能热利用。最后,分析了至"十二五"末甘肃省太阳能热利用潜力和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道地药材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生产上两个主要品系KXY-001和KXY-005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⑴品系KXY-001净光合速率在14时显著下降,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品系KXY-005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呈现"抛物线"现象;且在相同光合有效辐射下,品系KXY-001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大于品系KXY-005。⑵品系KXY-001光补偿点低于品系KXY-005,而光饱和点高于KXY-005,具有较强的光合生产力,更易适应弱光和强光环境。总的来看,品系KXY-001光合生产力和光合潜力高于品系KXY-005。  相似文献   

16.
李为虎  杨永红  达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35-5339
介绍了总辐射气候学的计算公式及几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青藏高原采用晴天(可能)总辐射、天文总辐射和理想大气总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太阳总辐射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根据西藏高原区拉萨气象站1971—1980年10年实测月总辐射Q、月平均日照时数n和月平均日照百分率s资料,重点比较了拉萨Angstrom-Prescott系数a、b选取方法及结果。结果表明,拉萨全年a=0.27、b=0.55,冬半年(10~次年3月)a=0.28、b=0.55;夏半年(4~9月)a=0.35、b=0.41。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安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46年(1971-2016)的日照时数观测数据,对安溪县日照时数的年代变化、年际变化、季变化、月变化进行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并分析日照时数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照时数的年代分布以20世纪70年代为最多,90年代为最少;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年极大值出现在1971年,为2353.3h;四季均呈现减少趋势,其中以夏季减少最为明显;月分布中最多的是7月,最少的是2月和3月。针对其变化趋势及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日喀则市光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光能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本研究采用日喀则市1985—2014 年7 个气象站的逐日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最高温度和日喀则太阳辐射实测资料(2010—2014 年),用总辐射推算模型公式估算全市太阳年总辐射,分析了日喀则市近30 年来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力。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大部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定日、江孜、日喀则和拉孜的日照时数长、太阳总辐射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南木林、聂拉木和帕里属于资源很丰富区;近30 年来日喀则市年总辐射和年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下降趋势较前者明显;7 个气象站近30 年日照时数大于6 h 的天数为263~327 天,大部分站点在290 天以上;日喀则市南部边缘一带太阳能资源较稳定,西部及沿江一带资源稳定。总之,太阳能资源较为稳定的区域,总辐射最高、日照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南阳市气象站1971~2012年的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研究了42年来南阳市日照时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42年来南阳市20世纪70、90年代平均日照时数高于42年年平均值;80年代、2000年以后平均日照时数低于42年年平均值。南阳市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夏、秋、冬季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春季日照时数呈微弱的增长趋势;日照月变化趋势为1~4月逐渐增多,5月达全年最高值,9~12月一直为下降趋势;从气候变化趋势来看,1、2、5~12月月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3、4月月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近42年南阳年日照时数变化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震荡,分别是6~8、26~28和35~36年的尺度:自1971年以来,南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根据UF和UB曲线交点的位置,确定南阳市年日照时数21世纪的减少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具体是从2001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