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常年性菜地露地栽培条件下,连续3年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N 118.95 kg/hm2,小白菜氮吸收量、产量和增产效益均最高,表观氮利用率也较高,且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处理;氮肥推荐用量为当地习惯施氮量139.95 kg/hm2减少15%,即施纯N 118.95 kg/hm2。  相似文献   

2.
以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处理对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分蘖动态、分蘖速率、叶面积指数、产量、谷草比、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施氮量和生态施氮量。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在施纯氮180.00 kg/hm2时,在移栽后8d分蘖速率46.80万/hm2.d、产量7.30 t/hm2、谷草比1.34、纯收入4804.50元/hm2,以上指标均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施纯氮量为135.00 kg/hm2时,成穗率和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59.93%和6.7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成熟期叶面积指数2.43、产量6.89 t/hm2、纯收入4637.70元/hm2、氮肥偏生产力52.54 kg/kg N、氮肥农学利用率22.94 kg/kgN,表现均较高,因此,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最佳施氮量是农民习惯施氮量纯氮180.00 kg/hm2,也是最经济施氮量,而最生态施氮量为农民习惯施氮量减少25%,为135.00 kg/hm2纯氮。  相似文献   

3.
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利用、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开花期、灌浆期吸收的氮素较高,成熟期小麦茎杆氮素含量较低而籽粒含氮量较高.氮锌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施氮90、180和270 kg/hm2分别配施锌肥15和30 kg/hm2,与单施等量氮肥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8%~14.4%、1.4~9.8 kg/kg和0.6~6.4 kg/kg.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增产8.6%、10.5% (N90),5.9%、14.6% (N180)和5.9%、5.3%(N270),其中施氮180 kg/hm2配施锌肥30 kg/hm2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3%、9.8% (N90),11.4%、2.3%(N180)和6.9%、5.7% (N270),其中N180Zn15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80Zn30在实现高产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是比较好的氮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高丹草生产性能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试验以高丹草为材料,设置了N0(0 kg/hm2,对照)、N90(90 kg/hm2)、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2)、N360(360 kg/hm2)5个施氮量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①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苏丹草鲜草产量,其中施氮360 kg/hm2处理的产量达151 878kg/hm2。②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质生产效率均降低,其中施氮180 kg/hm2处理的高丹草氮肥利用率最高,施氮360 kg/hm2处理比施氮27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低10%;③土壤无机态氮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60 cm),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氮素残留增加,但主要表现在第1次刈割后,土壤氮素残留在第2次刈割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氮用量及氮磷钾配比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最佳节氮量及氮与磷钾最佳配比,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缓释氮肥用量及与磷钾肥配比与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节氮栽培条件下Y两优1号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肥用量显著影响水稻产量,但氮磷钾配比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氮磷钾三元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获得最高产量(10500.9kg/hm2)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05.2 kg/hm2、38.8 kg/hm2、158.6kg/hm2.单产达到9750kg/hm2的推荐施肥方案为:N 163.3-196.7 kg/hm2、P205 57.2-85.3 kg/hm2、K2O 175.5-214.5 kg/hm2.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东部氮钾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氮钾养分互作效应对吉林省东部高产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钾互作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N2K2处理(施300 kg/hm2N、200 kg/hm2K2O)产量最高,为12 044.8 kg/hm2;氮钾过量配施(N300 kg/hm2,K2O200 kg/hm2)并不能提高产量。N2K2处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达301.8 kg/hm2,单施氮肥或钾肥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均明显低于氮钾互作,过量氮钾配施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呈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灌浆期是植株氮素积累量、吸收速率快速增长阶段,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表现为N2N3N1N0。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以处理N2K2最高,为65.7 kg/hm2。氮钾配比施用对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及吸收速率有积极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氮吸收效率、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各器官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生产中科学合理地施用尿素硝酸铵溶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N1(当地常规施肥对照,N为150 kg/hm2),N2(N为100 kg/hm2),N3(N为150 kg/hm2),N4(N为200 kg/hm2)4个处理,其中,N1所用氮肥为尿素,N2,N3,N4所用氮肥为尿素硝酸铵溶液,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茎、叶、苞叶、轴、籽粒氮吸收量N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72%,39.15%,35.04%,25.67%,13.55%,且差异显著;N4分别高于N3处理0.45,2.91,0.99,1.08,3.40 kg/hm2,但无显著差异;N2处理的叶、苞叶、轴、籽粒氮吸收量均显著低于N3处理;N3处理氮肥利用率比对照提高了15.05%,且差异显著,N4处理氮肥利用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N3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赣榆县进行水稻精施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可节省纯N 70.5~75.0 kg/hm2,增产46.5~1 336.5 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10.45%,可实现目标产量10 500 kg/hm2。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0.
以高产优质小麦济麦20为试材,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施氮量和基本苗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基本苗条件下,施氮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施氮量增至300 kg/hm2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当施氮量为180 kg/hm2(N1处理)和300 kg/hm2(N3处理)时,666.7m2基本苗在10万(M1处理)至15万(M2处理)范围内,随基本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当施氮量为240 kg/hm2(N2处理)时,666.7m2基本苗10万和15万两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并且获得了最高产量,前者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后者。本试验中,过量施氮和过多基本苗均导致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籽粒产量、经济系数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以M1N2和M2N1处理较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氮素用量、运筹对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氮素用量、运筹对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产量结构、茎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结果]施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11 023.80 kg/hm~2),并能获得较高的出糙率、谷草比和氮肥吸收利用率,过低施氮量处理不能获得高产,过高施氮量处理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显著下降。[结论]钵形毯状秧苗机插连粳7号,在基蘖肥∶穗肥=6.5∶3.5、施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汕优 6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施纯氮量( 0 kg/hm2、150.0 kg/hm2、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对扬两优 6号产量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以施纯氮225.0 kg/hm2处理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扬两优6号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益均高于汕优 63.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博优2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晚稻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叶面积指数、单茎叶面积、冠层间的光照强度及干物质积累量和协调库源关系。在栽培密度0.2 m×0.3 m条件下,施氮180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8.682 t/hm2;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氮利用效率,其中在栽培密度0.2 m×0.3 m下施氮180 kg/hm2,氮肥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8.23、53.85 kg/kg。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改善晚稻库源关系,提高产量、氮肥利用率与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为试验肥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全量基施普通氮肥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会造成水稻减产;而基施控释氮肥能提高群体的有效穗数,改善单株的产量构成结构,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最终提高水稻产量。在施N量减少30%条件下(CRU70%处理),水稻氮肥利用率最高,且产量显著高于普通氮肥处理(PU100%处理)。本研究条件下,CRU70%+PU30%处理的实粒数和结实率最高,水稻产量最高(8 939 kg/hm2),较CRU70%处理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5.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淋洗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苏南太湖流域,对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水环境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50kg/hm^2的高氮肥施用水平下,水稻产量已经下降,植株发生氮素“奢侈”吸收,氮肥利用率下降,氮的淋洗量迅速增加。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环境经济学的Coase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边际收益分析原理求得,221.5-261.4kg/hm^2N为苏南太湖流域目前生产条件下,水稻兼顾生产,生态和  相似文献   

16.
以水稻品种"特优45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低氮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等生物性状;但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株高、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等指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反而会逐渐变小。当氮肥用量为300kg/hm2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与对照区相比,经济效益增收率为72.2%。综合考虑生物性状、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和贡献率等因素,该地区最适合的氮肥用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田旱整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粳稻品种圣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田旱整条件下,氮肥用量对水稻的茎蘖动态、产量构成、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氮量315.0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0 957.20 kg/hm~2,并能获得较高的出糙率、谷草比和氮肥利用率,过低施氮量不能获得高产,过高施氮量则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田旱整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大棚保护地茬水稻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施氮量(纯N)为150 kg/hm^2的产量最高,比不施氮增加26.60%;施氮量在75~150 kg/hm^2范围内,稻谷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施用氮肥能减少稻米垩白粒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以不施氮为对照,施氮量在150 kg/hm^2时,新增纯收益最大(为13.91%),而施氮量在75 kg/hm^2时,则可取得最高的边际成本报酬率及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品种国稻6号为材料,进行了氮素运筹对免耕移植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氮水平、氮基蘖肥比重呈单峰曲线关系,通过回归模拟计算出氮用量和基蘖肥氮素比例分别为164.4 kg/hm2和72.2%时水稻产量达最高;基蘖氮肥比例的增加可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用量169.8 kg/hm2,基蘖氮肥比例为75.0%时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前茬冬作马铃薯的早稻氮肥合理调控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前茬冬作马铃薯的早稻氮肥合理调控,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氮量为60 kg/hm~2时产量显著高于施氮量为90、120 kg/hm~2的处理,抗倒伏能力强,同时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具有显著优势。此外,施用有机肥的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前茬冬作马铃薯的早稻氮肥减施70%~80%,合理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产量、提高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