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日本水稻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和发展趋势,比较了与美国和中国的差异。结合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育种栽培、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信息通信等方面的科技进展,总结了降低水稻生产成本的现实基础。根据农林水产省资助课题"农匠导航1000"的研究成果,以关东、近畿、北陆和九州地区4个大规模农场的1 000多块稻田为例,介绍了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系统相结合,促进水稻生产成本降低的主要实践;论述了在大规模农场降低水稻经营的路径选择,包括生产资料优化配置、提高技术技能与作业效率、增加产量和减少投入与管理成本等。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就中国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确定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适度经营规模,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以南京市6个涉农县(市、区)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DEA模型估算其适度发展的经营规模。结果表明:南京市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水稻和小麦适度种植规模分别为53.34~66.67hm~2和26.68~33.33hm~2,即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水稻和小麦种植规模必须达到合适规模才能使生产的投放产出效率达到最大;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合适,能降低粮食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扬中市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以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统一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对农业规模经营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我国冬油菜主产区13个省市118个油菜大县2138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农户油菜生产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实证研究表明:农户扩大油菜生产规模能显著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总成本,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与经济效益提高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水稻插秧实现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水稻生产发展。从育苗准备、播种与秧苗管理、移栽等方面总结了广德县水稻机插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插秧实现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水稻生产发展。从育苗准备、播种与秧苗管理、移栽等方面总结了广德县水稻机插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沈琼  李家家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94-1900
[目的]分析土地流转对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意愿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形式,以湖北省武汉市和安徽省郎溪县的563户家庭农场调查材料为依据,分析土地的流转面积、流转年限、流转合同和流转租金对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意愿的影响,以及经营规模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农场主的意愿经营规模与实际经营规模有一定差距,实际经营规模为21.78 ha,意愿经营规模为24.57 ha,调查表明60.75%农场主都愿意扩大经营规模.土地流转面积对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影响(P<0.05);对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来说,经营规模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农场的经营性净收益,但并未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建议]引导土地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做好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家庭农场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地经营规模是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从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出发,依据湖南省自然经济条件、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结合当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测度湖南省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种粮补贴,理性经济人(家庭农场主)在追求产出利润最大化时,农地经营存在一个适度规模,此适度规模主要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各投入要素市场价格等影响;种粮补贴可降低种粮成本,从而适宜的农地经营面积变大;根据湖南省洞庭湖区农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该地家庭农场的适宜经营规模为9.52~13.23 hm2。  相似文献   

9.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户经营规模的视角,利用湖北省395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探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被调查区域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呈正向变动趋势,大规模组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中规模组次之,小规模组最低;总体平均技术效率为71.88%,农户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尚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影响农户生产的技术效率因素中,年龄、受教育程度、灌溉条件、社会网络对小规模农户均有显著的影响,技术培训对中规模组农户有显著影响,土地细碎化对中规模与大规模组农户均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适度扩大水稻经营规模,通过教育、技术培训等形式增强农户人力资本,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理投资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农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成本效率的关系。【方法】利用 2012—2016 年江苏省物 价局调研的微观农户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测算了稻谷生产的成本效率,并探讨了农地经营规模与成本 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成本效率的提升途径。【结果】江苏省农户稻谷生产的成本效率均值为 0.904, 随着农地经营规模增大,稻谷的成本效率呈现出“倒 U 型”趋势;稻谷生产成本效率的最高点在 3.64 hm2 处, 当农地经营规模达到最优点后,继续增大经营规模,稻谷生产成本效率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决策者特征、生产要素投入、农业雇工比重等指标对稻谷生产成本效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农地经营 规模与成本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先递增再递减的“倒 U 型”关系。最后,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化生产以及专业化生产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提升稻谷生产成本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人力与机械投入对农户经营规模决策意愿的综合影响,基于江西省1 080户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兼业程度下机械化投入给水稻种植农户规模决策意愿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1)稻农兼业对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意愿呈消极影响;2)就兼业程度较低的纯农户和一兼农户来看,机械化生产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3)相反,二兼农户和非农户等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并不倾向于提高机械化投入来维持或扩大现有水稻生产经营规模,且二兼农户的不种倾向行为表现显著。因此,健全社会化机械生产服务体系,鼓励小农扩大经营规模、深化农业分工的同时,注重合理引导兼业程度高农户退出土地经营权和水稻经营,是我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农业资源稀缺的发达国家,小规模生产引致的基础竞争力低下问题长期困扰日本农业发展,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农村劳力老龄化、农村凋敝都是小规模农业竞争力低下的表现形式。为摆脱国内小规模农业经营的困境,日本政府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中国农业经营规模还不及日本,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发展也将面临与日本相似的困境。研究日本农业政策的最新动态,可以为中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提升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等的国际比较得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既有劣势也有优势,但中国农业整体上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以及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建三江管理局将继续按照加快农业、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要求,扩大水稻侧深施肥插秧面积,同时研究侧深施肥的合理用量。通过侧深施肥的梯度试验,确定侧深施肥的合理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水稻单产进一步提升、品质进一步优化、环境污染进一步降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水稻侧深施肥梯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将继续按照加快农业、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要求,扩大水稻侧深施肥插秧面积,同时研究侧深施肥的合理用量。通过侧深施肥的梯度试验,确定侧深施肥的合理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水稻单产进一步提升、品质进一步优化、环境污染进一步降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如下特点。1.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从经营规模来看,其发展与趋势表现为农场数目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20世纪以来,美国家庭农场在数量上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  相似文献   

19.
刘旭凡 《世界农业》2019,(10):18-24
家庭农场是解决中国农业当前面临的低收入与劳动生产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中国的家庭农场最优规模上涉及较少,总的来说,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作物的最优经营规模差距较大,即使相同地区、相同经营作物,使用不同的最优规模衡量标准,得到的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也存在差距.本文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农场发展经验和规模演变规律,得出家庭农场规模的调整一要配套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二要考虑经营者管理能力和经营成本,三要考虑生产率等相关因素.并基于国际经验对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给出4条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二是配套产业完善服务,三是重视教育加大培训,四是创新模式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董娜 《乡村科技》2019,(19):51-52
农技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品牌农业的发展。在品牌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由农技推广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这不但能扩大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保证品牌产品在未来能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农业技术的特点,探究农技推广如何促进品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