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特征为Fe、Cu、Mo随着土层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有效含量分布状况为Fe、Mn、Cu、Zn、Mo、B从0~20和20~40 cm呈现天然林地野生茶园人工茶园。结论:野生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优于人工茶园。  相似文献   

2.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性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鸟王茶茶园的改造,科学规划建设新茶园,改良土壤条件,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采集、室内分析,对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鸟王茶土壤pH值在4.12~5.38,适合茶叶生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其平均含量分别为52.09g/kg、231.42mg/kg和13.05mg/kg,均高于贵州人工茶园;速效钾含量欠佳,平均含量为80.18mg/kg,需适当提高钾肥施用量。土壤中Fe、Mn、Cu、Zn、M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1.52mg/kg、15.49mg/kg、1.07mg/kg、3.78mg/kg和0.05mg/kg,其中,Fe、Zn含量丰富,而其他元素含量均略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典型盐渍化土壤分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并且给盐渍土微量元素养分诊断与施肥的准确性采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默川平原中部盐渍土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Fe、Mn、Cu、Zn、B和Mo含量分别为5.18 mg/kg、3.54 mg/kg、0.91 mg/kg、0.33 mg/kg、2.54 mg/kg和0.11 mg/kg,有效态Zn和Mo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研究区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和Mo具有中等或偏弱的空间相关性,B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程大小顺序为Zn> Mn > Cu=Fe>B>Mo。6种微量元素表现出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告示     
根据新疆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静县耕地剖面耕作层微量元素B、Fe、Cu都很丰富,而Mn和Zn两种元素普遍都缺。依据新疆土壤分级标准:有效Zn〈0.5mg/kg为极缺,0.5-1.0mg/kg为缺,1-2mg/kg为适量,〉2mg/kg为丰富;有效Mn〈7mg/kg为缺,7-9mg/kg为适最。〉9mg/kg为丰富。2000年全县耕地土壤详查结果显示,微量元素中B、Fe、Cu三种元素仍较丰富,而Mn和Zn仍普遍缺乏(有效Zn含量在0.464-2.04mg/kg之间,有效Mn含量在3.50-8.78mg/kg之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Mu、Cu、Zn和Fe微量元素在六枝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分析茶叶对这四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研究茶叶土壤PH、TOM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对其在茶叶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枝茶园土壤中Zn、Cu全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存在富集现象,部分区域锰元素流失严重;土壤中有效态Fe含量丰富,Zn、Mn含量适中,但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铜。茶叶对Cu、Zn、Mn和Fe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其高低顺序为Mn>Zn>Cu>Fe。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TOM增加,可促进茶叶对Zn的吸收积累,但土壤PH和TOM降低使土壤酸化,致土壤锰淋溶流失而缺乏。且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含量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各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配比施肥。  相似文献   

6.
21种迁地保护植物微量元素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n〉Cu〉Zn〉B〉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正常古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7.
陈龙威  王艳萍  何建兰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63-12865,12869
[目的]为贵德县土壤微肥科学施用、作物合理布局和配方肥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姜黄素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贵德县376个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贵德县有效微量元素平均含量B为0.339mg/kg,Cu为0.688mg/kg,Fe为3.798mg/kg,Mn为13.145mg/kg,Zn为2.554mg/kg,其中Fe、B含量缺乏,Cu、Mn含量适中,zn含量丰富。[结论]不同乡镇耕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丰缺程度差异明显。不同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泸州烟田微量元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在GIS系统支持下,研究了四川省泸州植烟田土壤微量元素Cu、Zn、Fe、Cl、Mo、Mn和B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B的变异系数最小,只有20.59%,而Zn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7.71%.Cu和Zn含量在土壤中的分布符合指数模型,Mn和B符合球状模型,Fe和Cl符合线性基台值模型,Mo符合高斯模型.应用普通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分析各微量元素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特征,发现在泸州植烟田土壤中,Cl、Mn和Fe含量的最高值都在西部地区,Cu和Mo的最高值分布都在南部.研究区植烟田土壤B含量在0.31~0.37 mg/kg的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44%,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土壤有效Zn含量在0.76~1.33 mg/kg的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11%,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中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态含量,明确该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状况,研究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土壤有效性评价。【方法】2015年通过对温宿县5.33×104hm2(80万亩)林果进行取样调查,根据林果分布、树龄及土壤特征在1 300个样点中选取代表性140个样点,测定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含量,并对该区的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Cu、Fe、Zn、Mn和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12.0、2.2、4.9和0.9 mg/kg。有效Cu、Fe和Zn的含量丰富,有效B含量适中,有效Mn含量为极为缺乏。其中,土壤微量元素Cu、Fe、Mn和B属于中等变异,微量元素Zn属于强性变异。温宿县果园土壤有效Cu、Fe和M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0.01),有效Cu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30.0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指标,温宿县果园土壤中Cu、Fe和B含量极其丰富,Zn元素总体含量缺乏,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有效态微量元素单因子有效性指数表明,温宿县果园土壤Cu、Zn和B的有效态含量高于临界值,土壤Fe和Mn的有效态含量均明显低于临界值,平均值排序依次为CuZnBFeMn。有效态微量元素综合性指数前五位的样区为:水稻农场(7.36)恰格拉克乡(5.89)阿热勒镇(5.78)吉格代牧场(5.65)吐木秀克镇(5.13),综合性指数平均值为4.04。【结论】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和B的含量丰富,Zn、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因地制宜的使用含Zn、Mn的肥料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土壤微肥科学施用、作物合理布局和配方肥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姜黄素比色法,测定了祁连县297份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得出该县土壤微量元素Cu的平均值是0.571mg/kg、Fe养分含量较其它养分含量丰富,平均值在10.122mg/kg,Mn平均值为0.995mg/kg,Zn为平均值0.723mg/kg,B含量平均值为1.305mg/kg其中Cu、Fe、B含量丰富,Zn含量适中,Mn含量缺乏。八宝镇不同村耕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丰缺程度差异明显。不同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信阳茶俗和茶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阳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制茶、种茶历史。千百年来,信阳人以茶为媒,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阳茶文化。本文着重介绍信阳以茶敬客的饮茶习俗、以茶为礼的风习及信阳毛尖茶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齐世峰 《农业考古》2021,(2):246-249
茶在英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在英国催生了独特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人的生产生活,还对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英国茶园的重要类型或案例,如茶花园、果园茶室、本土茶种植园等,从中折射出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酿酸茶酿制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趋势,为优化酿酸茶酿制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粗老茶鲜叶洗净晾干,等量(300 g)放入8个泡菜坛中,加入2.5 L冷开水,再分别加入5、10、15、20、25、30、35和40 g蔗糖(编号1~8号),水密封坛盖后置于阴凉处避光酿制,以新鲜包菜为对照(9号);每隔7 d测定1次酿制品的亚硝酸盐、茶多酚、茶氨酸含量及酿制液pH,并对生化成分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整个酿制过程中,8个试验组及对照组酿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随酿制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酿制液pH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4 d后基本趋于稳定;除6号和8号外,其他试验组酿制品茶多酚含量均随酿制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试验组及对照组酿制品的茶氨酸含量随酿制时间的延长呈波动式降低趋势,但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酿制至21 d时,以蔗糖添加量为30 g的6号酿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及pH最低,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最高,酿制效果最佳。酿制品亚硝酸盐含量与酿制时间、蔗糖添加量呈负相关;酿制品茶氨酸含量与酿制时间、蔗糖添加量均呈正相关;酿制液pH与酿制品茶多酚、茶氨酸含量间分别呈极显著(P<0.01,下同)和显著(P<0.05,下同)负相关;茶多酚与茶氨酸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蔗糖添加量与酿制液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酿制品茶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粗老茶叶以料液比1∶8.3加冷开水、料糖比10∶1添加蔗糖后经21 d酿制,制得的酿酸茶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无明显减少,亚硝酸盐含量低,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极具推广潜力的特色茶饮。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6.
得益于唐代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流行于江南的饮茶之风,迅速传到北方乃至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推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随着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焙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出现了精致的名茶,也带来了市场繁荣和茶馆的增多,茶商往来各地从事收购和销售,形成日益发展的茶产业经济。唐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贞元以后开始征收榷茶。茶税逐渐成为唐后期重要的财赋来源。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茶园的概念与要求、生态茶园试验研究与推广、生态茶园到有机茶园的发展三个方面回顾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同时对云南茶区生态茶园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茶具是越窑生产的重要青瓷产品,唐代前后因制茶技法、饮茶习俗的不同,越瓷茶具的质地、釉色和纹饰都存在质的差异。汉魏、晋隋、唐至五代、北宋四个历史时期,越窑为了适应当时人们的饮茶需要,生产出各具特色的青瓷茶具。越窑青瓷茶具的演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越地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茶机械的选型是初制茶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选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茶叶品质和茶厂的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制茶机械选型的基本原则,即制茶品质好,机械性能优,经济性能高;分析了各种绿茶初制机械的性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我省绿茶初制茶厂选用的茶机类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