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拟改良已有高配合力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品质,以不育系南A2作母本、双低品系92-2作父本测交并连续回交,结合品质定向选择和配合力分析,加速优质不育系选育速度。研究结果:成功选育出低芥酸低硫苷不育系南A6。南A6于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鉴定,具有不育性稳定、品质优、一般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结实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与6个恢复系配制出2个高产组合和4个优质组合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南A6已成为四川省油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主体不育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引材料川油18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兄妹交,选育出了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1003-2AB,该不育系具有品质优良、早熟、配合力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特点。利用1003-2AB选育出的汉油6号、汉油9号两个油菜新品种,分别于2011和201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表明该不育系具有较高的配合力,易选育出优良的早熟杂交品种,是一个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的优良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以欧新A为母本,贵州地方品种资源为父本,通过测交、回交及定向选择等育种方法,培育出了G098A、G043A等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类不育系不但具备欧新A的不育性,而且其丰产性状、抗性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欧新A。此外,还选育出了恢复系G193,该恢复系的恢复育性程度较高、配合力强、经济性状和抗性较好,属于早熟类型。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 10-05A 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60-1 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6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Y32-3A。其不育株率达到 100%,不育性稳定,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 Y32-3A与28个辣椒自交系测交,有10个组合育性100%恢复,7个组合产量超过对照,一般配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田间发现不育基因材料与自选优良自交系C358杂交,经过基因重组,利用回交转育、田间选择,选育出雄性胞质不育系C358A,其具有不育化程度高、遗传稳定、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等特  相似文献   

6.
<正> 充分利用甜菜杂种优势最有效的途径是选育不育率高而稳定、配合力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不育系。因此,选育优良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是获得强优势杂交种的基础。我们从70年代初开始选育甜菜雄性不育系,至1990年已先后育成6个多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下面介绍石M203A的选育情况。 一、选育目标 根据甜菜雄性不育杂交种对不育系的要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抗A2与抗A3,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原棉花试验站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测试品系的细胞质对2个不育系基因缺乏恢复能力;2个不育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常规品种中棉所41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优于中棉所41号;不育系抗A2各性状配合力总体上优于抗A3,是目前杂优育种可利用的亲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改良,应用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方法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混合群体进行多年适度隔离控制轮回选择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对构建的两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混合群体QTA1(黑籽不育系群体)、QTA2(黄籽不育系群体)进行5代混合轮回选择,选育出的2368A和2392A不育系的产量、含油量、配合力均优于原始不育系,芥酸、硫甙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国家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达48.34%和49.79%。2)用2368A和2392A与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组配了21个比对照油研50增产5.47%~31.34%的核不育两系组合。结论:混合选择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改良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品质和配合力,还可以显著提高其含油量和抗性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江西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育成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91A与国内引进的双低常规油菜品系广泛测交,选择F1能保持不育的株系,用原父本与之回交,经春、夏两季连续6个世代成对回交,结合田间抗性调查及室内品质检测,育成了性状优良的双低不育系3A和其保持系3B。结果表明,新不育系3A具有不育性较彻底、抗性强、品质优、配合力高等优点,由3A配制的杂交组合杂363在江西省油菜区试中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2.40%,平均产量均排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品质育种中间材料70-4×Manoo与Pol细胞质雄性不育质源经多代测交、回交、育成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品质优良,不育率和不育度均在99%以上,芥酸含量稳定在1%以下,且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利用湘5A配制杂交组合,易于获得强优质交杂组合,现已育成一个杂交组合湘杂油2号通过了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双图标在油菜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标图对细胞核不育两系、细胞质不育三系及纯合基因型等9个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系)区试中的产量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9个参试种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的是细胞核不育两系组合99F108D、99F105D、99F103D和H03006;丰产性较好、稳定性差的是细胞质不育三系组合99F044D、99F099D、99F036D;丰产性差、稳定性好的是纯合基因型花油6号;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差的是纯合基因型KT01。初步得出结论:在云南省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下,考虑到丰产性和稳定性有机结合,应较好地发展细胞核不育两系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CMS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感温特性变化规律,为CMS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蓝型油菜CMS130A为材料,于2005年秋季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分期播种,研究甘蓝型CMS的育性变化、感温时期及感温临界值。[结果]高海拔地区的初花期较低海拔地区的初花期推迟10~20 d,整个花期缩短2~5 d。不同海拔高度,开花前第8天的日平均温度对130A育性影响均最大。同一不育系在海拔高度750 m时,其临界值为11.7℃;在海拔高度368 m时,其临界值为13.1℃。[结论]同一不育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其感温临界值不同,高海拔区其感温临界值为11.7℃,低海拔区其感温临界值为13.1℃。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改良型不育系RGCMS—1141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作者提出的“植物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理论,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优质杂交种“华杂4号”的亲本不育系1141A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遗传背景基本保持不变的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GCMS-1141A及其保持系RGCMS-1141B。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化获得预期优良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提供借鉴。[方法]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培养条件以及各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油菜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中,7 d苗龄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频率可达35.83%;经3 d预培养处理的油菜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可提高至57.78%,油菜品种史力丰下胚轴的芽分化率较高,达35.00%,其次是N481-1,而N370-1的芽分化率最低;其最高分化率的激素组合为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达38.89%。史力丰品种6~8 d无菌种子实生苗的下胚轴在预培养基MS+2,4-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上预培养3 d,在最适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中培养,再生频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油菜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油菜的不同组织内分离内生真菌,研究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从油菜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12株内生真菌,其中2株(WG5和WJ2)对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黄斑叶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而且其发酵滤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对病原真菌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结论]油菜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巨霞  李宗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13-11215
[目的]对不同类型油菜(Brassica L.)品种(系)的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油菜品种的光合特性。[方法]选择青海省主栽油菜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交种为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3号、青杂2号,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 L.)为青油241,甘蓝型油菜为青油14和No.46,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为青海芥菜。[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苗期时甘蓝型常规种青油1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和芥菜型油菜青海芥菜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盛花期时只有白菜型油菜青油241的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而在角果期各品种(系)油菜的蒸腾速率与产量之间均无相关性。单位面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大于蒸腾速率。[结论]在油菜品种选育中可把净光合速率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7.
赵福永  鲁军雄  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8-720,794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与野生芥菜型油菜杂交子代的性状遗传。[方法]选用1个甘蓝型油菜种(湘油15号,编号138)与2个野生芥菜型油菜品系(编号153和154)作为试材,进行正反杂交并获得了杂交种子。对杂种F1、F2代的发芽率、叶片大小及形状、株高、花粉育性、籽粒颜色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芥甘杂交较易获得杂交种子,F1代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花粉育性均相对较高,平均株高低于双亲;而甘芥杂交较难获得杂种,且F1代自交亲和性差,结实率低,平均株高介于双亲之间;不论正反交,F1代营养生长优势和叶形母本效应明显,F2代株高出现明显分离,呈正态分布,未获得黄籽品系。[结论]为将甘芥杂交子代进一步应用于油菜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发现和选育新型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有利于深入揭示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制,丰富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笔者报道一种新发现的环境敏感雄性不育系373S的选育过程及其育性随温度、日长的变化基本规律。2002年在一个天然雄性不育群体后代中发现1株嵌合不育株,经过连续自交,育成环境敏感不育系373S。2004—2006年在陕西杨凌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并进行了温度、光照脉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73S是主要对温度敏感的雄性不育系,低温可育而高温不育,开花前2 ̄9d的平均温度对育性影响显著,而日长对育性影响不明显,花蕾长度约2 ̄3mm是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用一系列品种与373S测交,F1均为100%可育,在F2代温敏不育株出现几率很高,可以达到7.1% ̄14.6%。进一步精确分析373S光温反应特征、改良其农艺及品质性状、寻找适宜制种生态区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19.
早熟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天禾油1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宗河  郑文寅  解光胜  朱国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00-2301,2314
[目的]选育适合长江下游种植的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皖油14为对照,利用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C650与恢复系R160配组,筛选出最佳组合。[结果]选育的组合天禾油11,表现早熟、强优势、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21.11μmol/g(饼),含油量42.77%。2007~2009年长江下游国家油菜区域试验及2009年长江下游生产试验产量分别为2 697和2 845kg/hm2,分别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11.84%和12.60%。2007~2009年熟期平均比对照秦优7号早3 d,是2007~2009年度长江下游2年区域试验平均熟期最早的品种。[结论]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天禾油11适合在长江下游种植。  相似文献   

20.
马立安  张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81-17283
[目的]研究洋葱、大蒜和油菜中Ran基因与拟南芥Ran2基因的同源性,以确定3种植物材料能否作为拟南芥的替代材料研究Ran的定位。[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拟南芥Ran2的引物分别从洋葱、大蒜和油菜分裂细胞提取的总RNA中克隆出同源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洋葱、大蒜和油菜的Ran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666、663和666bp;分别编码221、220和22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24.3kD;与拟南芥AtRan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1%、100.0%(除末端缺少1个天冬氨酸D外)和96.4%;进化树分析显示洋葱和大蒜Ran基因与拟南芥进化关系更近。[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植物Ra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