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受潮发生腐败变质,而不同深度层的饲料所受外界环境湿度的影响却存在着较大差异。本试验模拟饲料储藏环境条件,比较了环境湿空气对饲料不同深度层的穿透性及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鸡颗粒饲料25℃,相对湿度(RH)80%-90%条件下储藏30d后,0.06m深处的饲料水分升高了5.2%,而0.12m和0.18m深处的水分分别升高了4.2%和3.2%。在相同的储藏条件下,鸡粉状饲料在储藏至第20d时,0.06m深度层中霉菌总数达到了47.9×103cfu/g,已经不能继续安全储藏,但此时0.12m和0.18m深度层的霉菌数量分别只增加到了19.6×103cfu/g和9.3×103cfu/g,仍处于安全储藏期内。  相似文献   

2.
饲料防霉剂是指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1饲料霉变的原因1.1霉菌的种类及数量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曲霉菌属、青霉属、镰刀菌属。其中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白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属包括圆弧青霉、桔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据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调查结果,全国饲料原料中玉米一般带菌量在102个/g~105个/g之间;全价配合饲料中为102个/g~105个/g,最高…  相似文献   

3.
软烤扇贝原料处理过程中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软烤扇贝原料不同热处理的细菌特性和有关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细菌类别和菌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鲜活扇贝经过蒸汽加热4min、6min和8min后,扇贝原料样品的pH值无明显差异,均为6.58左右,水分含量依次降低1%,菌落总数均为103cfu/g,耐热菌数均为102cfu/g,并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大肠菌群均未检出。不同热处理原料样品的细菌种类均为耐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菌相比较单一,主要包括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和少量棒状杆菌。市售和企业处理样品水分含量分别为77.67%和76.80%,pH偏高,接近中性,市售样品菌落总数偏高,为106cfu/g,耐热菌数为103cfu/g,企业处理样品菌落总数接近104cfu/g,耐热菌数为102cfu/g。市售和企业处理样品均检出大肠菌群,表明加热不足,处理过程不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对软烤扇贝原料不同热处理的细菌特性和有关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细菌类别和菌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鲜活扇贝经过蒸汽加热4min、6min和8min后,扇贝原料样品的pH值无明显差异,均为6.58左右,水分含量依次降低1%,菌落总数均为103cfu/g,耐热菌数均为102cfu/g,并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大肠菌群均未检出。不同热处理原料样品的细菌种类均为耐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菌相比较单一,主要包括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和少量棒状杆菌。市售和企业处理样品水分含量分别为77.67%和76.80%,pH偏高,接近中性,市售样品菌落总数偏高,为106cfu/g,耐热菌数为103cfu/g,企业处理样品菌落总数接近104cfu/g,耐热菌数为102cfu/g。市售和企业处理样品均检出大肠菌群,表明加热不足,处理过程不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北疆地区是新疆肉牛养殖业的主产区,大多采用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养殖模式.了解北疆地区肉牛养殖业饲料安全状况.[方法]选择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3个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肉牛养殖场,采集101份饲料样品,对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霉菌进行检测.按照GB/T18869-2002(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GB/T13092-2006(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66份显示为大肠菌群阳性,检出率为65.3;,其中,精饲料、打瓜藤中大肠菌群最高,达到2.4 × 105/100 g,麦草、草垛、秸秆中大肠菌群含量都较低,数量低于2.3×102/100g;在所有饲料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在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100份出现霉菌阳性,检出率为99.01;,其中麦秆霉菌数量最高,达到8.9×104 cfu/mL.不同肉牛场、不同饲料和饲料原料大肠菌群和霉菌污染变化不同.[结论]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均不同程度受到大肠菌群和霉菌的污染.为肉牛饲料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为肉牛饲料微生物污染限量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饲料中霉菌总数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依据GB/T 13092-2006对饲料中霉菌总数进行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霉菌总数检测结果以平行样对数值的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区间为3.8297±0.0307,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07。霉菌总数的估算结果为6.3×103~7.2×103CFU/g。文中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利于完善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原料奶微生物HACCP控制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评价了昆明雪兰牛奶有限公司来自6个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6个机械挤奶奶牛合作社和6个手工挤奶奶站的原料奶的微生物指标,研究了原料奶生产贮运过程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原料奶、机械挤奶奶牛合作社原料奶和农户手工挤奶站原料奶细菌总数分别平均为346 875 cfu/ml(60750~180000 cfu/ml)、155206cfu/ml(2 950~812500cfu/ml)和2 385 167cfu/ml(298 500~6 700000 cfu/ml);芽孢总数分别为424 cfu/ml(30~2380 cfu/ml)、102 cfu/ml(10~310 cfu/ml)和762 cfu/ml(70~2 270 cfu/ml);耐热芽孢总数分别为100cfu/ml(5~610 cfu/ml)、45 cfu/ml(10~100 cfu/ml)和102cfu/ml(10~350 cfu/ml);嗜冷菌数分别为2366cfu/mi(42~5 900 cfu/ml)、1 912 cfu/ml(90~4600 cfu/ml)和6 082 cfu/ml(1075~18 000 cfu/ml).(2)牛奶中微生物数量第1滴至第5滴奶中最高,随后有明显下降.(3)刚挤下牛奶,贮藏前、后的牛奶,运输前、后的牛奶中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运输前、后增加最多.(4)通过挤奶时对奶牛乳房采用一次性纸巾清洁、废弃头三把奶、乳头药浴、牛奶贮藏温度维持在4~8℃、采用奶槽车运输将温度保持在4~8℃等措施,原料奶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考我国相关产品的卫生标准及有关国际标准,研究了宠物饲料辐照杀菌剂量要求,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吸收剂量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确定宠物饲料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4.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10.0 kGy,吸收剂量不均匀度<1.38.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箱中的最高耐受剂量.在此辐照杀菌剂量下,辐照后的宠物饲料感官指标与辐照前基本一致,菌落总数≤1×103 CFU/g,大肠菌群≤10 MPN/100g,霉菌≤10 CFU/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9.
粮食作物中微生物数量及其菌群构相是影响储粮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不同年份贮藏的玉米为材料,分析贮藏玉米中的菌群构相.结果显示:玉米中的霉菌总数在102~104 CFU/g之间,污染最严重的为许昌2011年产玉米,霉菌总数高达1.02×104 CFU/g.霉菌污染最轻的是洛阳2009年产玉米,霉菌总数为1.61×102 CFU/g.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鲜板栗辐照杀虫防霉工艺及剂量,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吸收剂量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工艺规定:辐照加工前板栗应外壳完整,无破损、无霉烂、无病虫果、无杂质、无异味,水分含量应≤50%,包壳菌落总数应≤1×107CFU/g,包壳大肠菌群应≤1×103MPN/100 g,包壳霉菌应≤1×102CFU/g;辐照后的板栗应具有板栗原有的色泽、气味、组织形态,无虫蛀或活虫和虫卵、无霉变、无异味,菌落总数≤1×105CFU/g,大肠菌群≤30 MPN/100 g,霉菌≤50 CFU/g。板栗辐照杀虫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3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0.8 kGy;板栗辐照防霉最低有效剂量为1.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4.0 kGy。  相似文献   

11.
为研制一种有效的中草药型饲料防霉剂,选用几种天然中草药与丙酸钙同时进行饲料防霉效果的实验,通过对贮藏15d和40d的饲料分别进行霉菌数检测,土槿皮组、黄柏组、白鲜皮组和黄芩组在贮藏的前期饲料中的霉菌基本得到控制,霉菌总数10万个/g以下。贮藏后期,霉菌总数升高幅度也不大,尤以土槿皮效果最佳,与丙酸钙效果相当。表明中草药用于饲料防霉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天津地区盐碱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的细菌种类和垂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塘中细菌总数维持在2.4×103~8.5×105 cfu/mL,之间,弧菌总数维持在1.75×102~2.3×105 cfu/mL之间,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分别在8月份和9月份达到高峰.反硝化细菌...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苹果感染青霉病后的食用安全性,本试验检测了苹果青霉病菌(Penicillium sp.)在苹果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病斑处青霉菌菌落数最高,为2 800 cfu/g;病斑外延1.0 cm处,青霉菌菌落数为120cfu/g;病斑外延1.5 cm处,青霉菌菌落数为18 cfu/g;病斑外延2.0 cm处,未检测到苹果青霉病菌。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环境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为了选择最佳的消毒剂,以便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本试验在南京市郊某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主要致病菌的鉴定,应用常用的消毒剂对致病菌进行消毒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猪舍内细菌菌落总数不同,保育舍是103.18×103 cfu/m3>哺乳仔猪舍90.89×103cfu/m3>生长育肥猪舍54.15×103cfu/m3,保育舍和哺乳仔猪舍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生长育肥舍在标准范围内.舍内细菌菌落总数平均是82.74×103cfu/m3,高于舍外16.54×103 cfu/m3.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消毒效果不同,4种消毒剂与混合株菌悬液作用5 min,使用0.125%的浓度,复方戊二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安贝洁的杀灭率分别是99.6%和93.1%,圣洁的杀灭率分别是95.9%和93.8%,菌克星消毒液(1210)几乎没有作用.从杀菌效果可以看出,复方戊二醛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秸秆发酵剂厌氧消化单一木薯杆或混合基质的效果。[方法]选择活力99生酵剂(1.20×1010cfu/g)、产酶益生素(2.0×1010cfu/g)、粗饲料降解剂(2.0×108cfu/g)3种复合有益菌进行试验。试验组在木薯杆原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剂,对照组只添加同量的水,厌氧消化基质3个月,测定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钙、磷、氨基酸含量。[结果]厌氧消化效果与秸秆发酵剂的种类有关,也与基质种类有关。粗饲料降解剂可以显著提高单一木薯杆的粗脂肪、磷、天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含量;3种发酵剂对木薯杆混合和单一基质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粗饲料降解剂处理木薯杆对改善木薯杆饲料品质有一定效果,产酶益生素、活力99没有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木薯秆制作生物饲料新技术筛选出适宜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16.
系统评价了昆明雪兰牛奶有限公司来自6个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6个机械挤奶奶牛合作社和6个手工挤奶奶站的原料奶的微生物指标,研究了原料奶生产贮运过程关犍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原料奶、机械挤奶奶牛合作社原料奶和农户手工挤奶站原料奶细茵总数分别平均为346875cfu/ml(60750~180000cfu/ml)、155206cfu/ml(2950~812500cfu/ml)和2385167cfu/ml(298500~6700000cfu/ml);芽孢总数分别为424cfu/ml(30~2380ofu/ml)、102cfu/ml(10~310cfu/ml)和762cfu/ml(70~2270cfu/ml);耐热芽孢总数分别为100cfu/ml(5~610cfu/ml)、45cfu/ml(10~100cfu/ml)和102cfu/ml(10~350cfu/ml);嗜冷茵数分别为2366cfu/ml(42~5900cfu/ml)、1912cfu/ml(90~4600cfu/ml)和6082cfu/ml(1075~18000cfu/ml)。(2)牛奶中微生物数量第1滴至第5滴奶中最高,随后有明显下降。(3)刚挤下牛奶,贮藏前、后的牛奶,运输前、后的牛奶中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运输前、后增加最多。(4)通过挤奶时对奶牛乳房采用一次性纸巾清洁、废弃头三把奶、乳头药浴、牛奶贮藏温度维持在4~8℃、采用奶槽车运输将温度保持在4~8℃等措施,原料奶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蛋鸡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及重金属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55周龄蛋鸡6周,并以单一鸡粪为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试验测试蛋鸡生产性能与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饲料原料与配合饲料、鸡粪、鸡粪无害化处理产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蛋鸡生产过程中饲料主要营养物质、重金属元素的流向与递变规律。结果发现,(1)玉米-豆粕型蛋鸡日粮中As、Pb、Hg、Cd、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饲料标准。除石粉中个别元素(Cr)外,所用饲料原料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蛋鸡生产性能达到本品种饲养手册的性能要求。(2)矿物质原料是饲料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石粉、预混饲料中的无机载体、单体微量元素原料等。(3)单一鸡粪经堆积发酵处理,有机质、总养分浓度分别是国家有机肥标准值的1.14倍、1.73倍,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标准限量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砷含量分布情况及不同饲料原料中砷含量超标情况,确定砷污染高风险原料为严控饲料砷含量,防止饲料砷超标提供科学依据,更为饲料企业科学制定重金属砷的品控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ICP-MS)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40种共4 054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中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这40种饲料原料的平均砷含量范围为5.21—13 292.0 μg·kg-1之间,而各类饲料原料砷含量分布规律是:矿物质饲料(5 018.6 μg·kg-1)>动物性蛋白饲料(1 704.8 μg·kg-1)>秸秆类饲料(1 239.0 μg·kg-1)>牧草类饲料(500.3 μg·kg-1)>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329.24 μg·kg-1)>植物性蛋白饲料(72.99 μg·kg-1)>谷类籽实(38.07 μg·kg-1)。同时发现,谷物籽实及其副产物与秸秆类饲料的砷分布规律:玉米秸>副产物(玉米蛋白粉、喷浆玉米皮、玉米DDGS)>玉米籽实;小麦秸>副产物(小麦麸、小麦DDGS、次粉)>小麦籽实;稻秸>副产物(米糠、脱脂米糠)>稻谷>碎米,是因为谷物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对砷的富集能力排序:根>叶>茎>谷壳>米粒。通过比较不同省(区)玉米、小麦和豆粕的砷含量发现,不同省(区)同一种饲料原料的砷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在对40种饲料原料砷含量超标率的统计中发现,谷物籽实类饲料、植物蛋白类饲料及牧草类饲料的砷含量均未超标;而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中的脱脂米糠砷超标率为2.8%,其他未超标;动物蛋白中鱼粉砷超标率5.3%,其他未超标;秸秆类饲料中稻秸砷超标率27.4%,其他未超标;矿物质饲料中石粉与磷酸氢钙砷含量超标率分别为30.8%和60%,其他未超标。不同饲料的砷含量超标率:磷酸氢钙>石粉>稻秸>鱼粉>脱脂米糠。【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砷含量差异较大,谷物相关的饲料原料中,秸秆类饲料砷含量最高,谷物加工副产物次之,籽实类最低。反刍动物饲料在选择秸秆类原料时,应重点检测砷的含量。同时,磷酸氢钙、石粉、稻秸、鱼粉和脱脂米糠均存在砷含量超标现象,可视为砷污染高危饲料。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原料中的砷含量,加大高危饲料的检测频率,严控饲料砷含量在国标GB 13078-2017允许的范围内,保障饲料品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黄春红  杨品红  邹武  韩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587-3589
在湖南益阳随机抽取了4种市售甲鱼全价饲料和6种草鱼全价饲料,分析了其中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盐基氮,抽取了3种饲用油脂,分析了其酸值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4种甲鱼全价配合饲料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磷、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49%、15.88%、40.64%、6.09%、1.90%、2.42%、4.28%,总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为28.01 mg/100 g;6种草鱼全价配合饲料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磷、总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34%、10.98%、29.41%、8.72%、12.01%、1.26%、0.85%;饲用油脂的平均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1.70 mg/g和11.10 mmol/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明确了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配制成单位饲料含菌量分别为6×10~8,6×10~6和6×10~(4 )cfu/g的含菌饲料,以不含菌的人工饲料作为对照(CK)。然后,将待测幼虫在初生阶段从正常饮食中转移到不同含菌量饮食中,连续喂食直至化蛹,并对斜纹夜蛾幼虫消化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统计。【结果】斜纹夜蛾幼虫在取食不同含菌量人工饲料下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但对其世代总历期有一定延滞效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取食率虽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其食物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8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生长率和近似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但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四龄幼虫蔗糖酶活力与其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成正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化蛹率以及蛹羽化率最高,虫/蛹重最重,单雌产卵量也最大。【结论】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取食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