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2种生态型芦苇(沙丘芦苇和沼泽芦苇)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沙丘芦苇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耐热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热胁迫下,沙丘芦苇的相对生长率和相对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沼泽芦苇,耐热性强于沼泽芦苇。相同温度胁迫下,沼泽芦苇的H2O2、MDA含量和膜渗漏程度都显著高于沙丘芦苇。对抗氧化酶活性分析显示,沙丘芦苇SOD、CAT、POD、APX、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高温胁迫下明显升高,并在相同温度胁迫下显著高于沼泽芦苇,而沼泽芦苇LOX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沙丘芦苇。对照条件下,沙丘芦苇的脯氨酸含量是沼泽芦苇的1.68倍;在高温胁迫下,沙丘芦苇的脯氨酸含量进一步升高,而沼泽芦苇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可能是沙丘芦苇较沼泽芦苇更为耐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晨 《新农业》2014,(18):34-34
<正>芦苇的群体产量是受芦苇的高度、密度、粗度等因子所制约的。如何控制芦苇群体结构,达到高产栽培目的,要从理论上确立某种生态模式。本文根据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芦苇群体结构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芦苇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明确各产量构成因素对芦苇产量形成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为建立芦苇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芦苇是广布世界的水生种,中国有卡开芦苇(南方大苇)等八种芦苇。新疆芦苇主要是普通芦苇,在长期适应干旱的环境过程中,分化形成了水生芦苇(水芦或大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盐芦或小芦苇)、沙丘芦苇(沙芦或中芦苇)、水生向陆生的过渡芦(过渡芦或中芦苇)等不同的生态型。芦苇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4.
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芦苇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为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构成的重要部分,是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与功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芦苇生产能力的关系。综述了保护提高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生产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湿地生物良性循环,维持芦苇湿地产能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李艳 《现代农业》2014,(1):83-84
芦苇的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水分、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芦苇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就是保证芦苇的单位面积株数,过稀、过密都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掌握芦苇越冬芽萌发规律,可促进芦苇早生快发,从而获得理想的芦苇产量。  相似文献   

6.
刘新宇 《新农业》2014,(4):28-29
苇田灌溉对芦苇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苇田灌溉制度将影响芦苇生产和芦苇群落的演替方向。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春季灌水深度和保持时间对芦苇发芽的影响,从而达到芦苇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芦苇生理生态需水规律的角度阐述了水在芦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缺水或多水都会对芦苇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最终影响芦苇的质量和产量。掌握芦苇的需水规律,提高苇田灌溉水平,是高产优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莫莫格湿地不同盐分梯度对芦苇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莫莫格湿地盐碱条件对芦苇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于2010年在芦苇生长旺盛期,对不同盐分样地芦苇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行调查测量,包括株高、株数、生物量、盖度、芦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中等盐度(Na+含量在80.388mg/L)样地芦苇的株高和生物量等指标均高于低盐度(31.894mg/L Na+)或者较高盐度(258.490mg/L Na+)样地芦苇。而Na+含量在258mg/L时,样地芦苇的株高和生物量等明显低于中低盐度样地,说明较高盐度显著抑制芦苇的生长。Na+含量在258mg/L时,样地芦苇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高,表明此含盐量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和光化学效率可能具有小幅促进作用,以减少盐碱胁迫对芦苇的伤害,这可能是芦苇长期适应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南大港农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紧临渤海湾,历史上系退海之地,属淤积型滨海平原,为泄湖洼地。土壤主要为沼泽土和盐土类,适于铁杆芦苇生长。目前,在南大港农场的9万亩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水面年产芦苇3000多万公斤。农场周边地区的芦苇资源也极其丰富,南大港农场芦苇市场年购销芦苇8000多万公斤。农场充分利用芦苇这一资源,建立芦苇加工基地,搞活了芦苇市场,形成市场与产业的共同发展,开拓出一条促进农场经济发展和职工增收之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表型分析的银川平原芦苇种群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川平原湿地的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湿生芦苇种群的表现型多样性,并对不同表型的芦苇生态生物学特征的年内生长动态进行了描述。运用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银川平原湿生芦苇群落归为4类。通过对芦苇种群生长动态的研究发现:芦苇群落的快速生长期为6 ̄7月,生长初期的植物组织含水量明显大于其他时期,其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对芦苇资源的生产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一方面,通过芦苇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处理后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对土壤和芦苇生育未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为芦苇生育提供了水肥资源,促进了芦苇的生长发育,因此发展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目前污水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芦苇高产栽培技术,使芦苇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并采用合理的灌溉、晒田技术,解决芦苇生产与水产品养殖对水环境要求的矛盾,达到芦苇增产,养殖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浅析滨海盐渍土壤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锦滨海芦苇湿地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美誉,区域内苇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因淡水资源匮乏,不能满足湿地灌溉,造成土壤返盐严重,致使芦苇生长和产量受到严重制约,利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盐渍土壤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芦苇湿地土壤的特征,介绍芦苇湿地土壤的功能和作用,以为芦苇湿地土壤的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芦苇作为造纸工业重要的草类纤维原料,其经济价值,已被人们逐渐认识,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对芦苇的人工栽培管理达到了一定水平,芦苇的新品种培育研究已提到议事日程。芦苇高光效品种选育是芦苇育种的其中一项。1998~1999两年对14个芦苇变种进行了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光合率的测定分析,已选择出2份较理想的芦苇高光效育种材料,5份可用于高光效育种的转育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补充调查,分析了小湖区1958-2010年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产量、面积及质量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产量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芦苇分布面积也经历了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总体上芦苇资源呈现衰退趋势,一、二、三类芦苇面积减少,四类芦苇面积增加;水位(x)与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1958-1982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4.9526x2+10379x-5E+06 (R=0.88),1983-2010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0.507x2+1062.8x-556910 (R=0.78);地下水埋深与芦苇生长关系密切,地下水埋深为1.97 m时,芦苇生长最快.矿化度(x)和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2.39x2+32.033x-5.6795(R=-0.84).  相似文献   

17.
宁夏地区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芦苇是其资源中最多的产物,如何更好地利用芦苇资源,是解决宁夏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如何在畜牧业生产中利用芦苇,并以相关数据为支撑,来证明芦苇的利用价值,从而推出芦苇在宁夏地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陈曦 《现代农业》2014,(8):103-104
<正>盘锦市拥有芦苇湿地面积800平方公里,是我国芦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又是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享有"湿地之都"的美誉。从宏观看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芦苇湿地的直接价值盘锦芦苇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主要包括提供物质产品价值、旅游服务价值和教育科研价值。1.芦苇资源价值盘锦市芦苇湿地境内的东郭苇场、羊圈子苇场、赵圈河苇场、辽滨苇场,为造纸产业提供了2000多万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评价芦苇的耐盐性以及盐胁迫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芦苇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都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的方差分析均成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在1%显著水平下,盐水灌溉下的芦苇(盐度为0.10%和0.30%)与淡水灌溉下的芦苇相比,在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方面变化的不显著,这表明芦苇在生产中可以用盐度低于0.30%盐水来灌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宁夏吴忠黄河湿地本地芦苇群落明显退化的问题,通过异地引种白洋淀芦苇,采用斜茎种植方法,在两种不同环境下(玉带湖芦苇四周环水,年平均水位在8 cm;树木园湖芦苇一边靠岸,三面环水,年平均水位在35 cm)进行芦苇野外种植实验,通过对比其株高、株径、盖度、节间数及展叶数等生长指标,研究异地引种芦苇生长指标和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年内、年际差异。结果表明:(1)芦苇作为沼生植物,栽种时保持良好的水位条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生长期内35~45cm的水深能显著提高芦苇生长,是芦苇生长的适宜生态水位。(2)不同水位影响芦苇的形态,水位过高芦苇的植株个体相对较为细长。(3)引种后的白洋淀芦苇生长并未达到原母株的生态型,这可能与异地引种、生境的差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