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农科创新人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从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施按院招生新举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设置跨学科本科新专业,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加快闵行校区二期建设,营造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发展农科教育和培养农科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卓越农林人才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关键。对近几年实施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卓越农林人才内涵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全面掌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实习平台、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等。  相似文献   

3.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而推行的一项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采用"3+X+Y"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导师制、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方式改革、国际化视野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合作办学已成为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潮流和趋势,对于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应用型院校的中韩合作办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联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4个方面,对构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于学校定位和服务面向,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保障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19,(7):280-282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是目前农林院校园艺专业学生创业、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变这一困境,结合学校专业实际,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考核、实践平台和实践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培养农科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业类高职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和促进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类高职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双主体"培养理念的树立、高水平合作办学企业的选择、培养机制的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等方面着手进行构建,并从创新办学体制和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人才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我国职业人才的摇篮,必须通过加大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教学队伍结构;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结合不同培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培育对象范围,创新培育模式三大路径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发展输送更多职业人才,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论述,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林业高等教育发展和林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培养适合现代林业发展的新型创新林业人才。西南林业大学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模式雷同、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今后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要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新型农林人才为目标,重新确立战略思维,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拓宽国际化视野,构建卓越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林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涉农中职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改革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涉农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涉农中职教育教学上的不足,提出了涉农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对策:首先是明确涉农专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改善涉农专业中职教育的课程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此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探讨了未来涉农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走向: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涉农专业骨干人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高素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提出涉农高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在比较"校-园"合作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异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校-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给出"校-园"合作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推进农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高职院校开展优质校建设的背景下,阐述了一流互联网技术专业群的构建。重点从专业群软硬件建设、师资队伍结构与教学科研梯队、校企合作模式、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才质量培养等方面分析专业群建设现状和特点,并指出培养具有智能制造业背景的互联网技术人才需要从创新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等六个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3.
大阪商业大学的创业先锋班在日本是较经典的创业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创业型人才具有显著的成效。以大阪商业大学创业教育为研究文本,对该校创业先锋班的成立、创业课程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从创业环境、创业群体、创业师资队伍3方面和我国进行比较,得出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精准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精确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精致培养创业型人才3点结论。以此作为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借鉴,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合作国际化等五个方面的同步发展。而卓越求实的办学理念、高效的治理结构、精英治校的人才战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机制是南洋理工大学获得超常规发展的主要经验,科学定位、自主办学和师资队伍国际化则是办学国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各院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其中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成为共识。示范校建设以来,我院经过多次的探索与反思,结合教师的职责与分工,从教师选聘、评聘、激励等方面,创新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为推进专业建设、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农业大学根据边疆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立足资源禀赋在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动植物品种选育、地方特色生物产业开发等领域开展"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富民兴边工作;抓住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机遇,以科技合作为引领推进国际化办学;聚焦资源建平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空间,走出了一条扎根边疆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永兰 《河南农业》2013,(8):15-15,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度重视、积极培养能够适应农业行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农业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因此,造就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姜宗庆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9-151
高职院校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能.培养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师资队伍;需要聚焦重点乡村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考模式,扩大招生培养规模;切合学生学情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乡村振兴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海外校友是高校校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学校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以及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国内外高校海外校友在学校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完善高校海外校友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海外校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结合潍坊学院建设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实际情况,根据目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