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氨氮的耐受能力。[方法]在水温(27.0±0.5)℃、pH值为8.10的条件下,研究3种盐度(15‰2、5‰和35‰)下氨氮海水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在相同盐度下,氨氮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相同氨氮浓度下,盐度越低,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15‰、25‰和35‰3种盐度下,总氨和非离子氨对双齿围沙蚕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31和0.23、3.84和0.254、.31和0.27 mg/L。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表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并受盐度影响,盐度升高,毒性下降,双齿围沙蚕对氨氮的耐受能力增强。[结论]该研究为双齿围沙蚕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基于Cytb基因的双齿围沙蚕分子鉴定方法,以福建省沿海养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供试材料,采用DNA测序方法获得双齿围沙蚕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进一步采用Mega4软件的邻接法(NJ法)构建沙蚕亚科Cytb基因的进化树。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和Blast比对后,双齿围沙蚕的Cytb基因序列长度为349bp,与NCBI数据库双齿围沙蚕有97%~99%的相似度,并没有与其他种沙蚕具有相似度;沙蚕亚科进化树中,双齿围沙蚕与多齿围沙蚕相聚,两者相聚后再与阔沙蚕属相聚,沙蚕属与环唇沙蚕属相聚、拟突沙蚕属与刺沙蚕属相聚;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可用于双齿围沙蚕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了解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活史,通过人工培育方法观察了其胚胎和幼虫发育全过程,并通过解剖观察了卵的发生及正常个体变态为生殖态异沙蚕体的过程。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受精卵采取螺旋型卵裂,形成实心囊胚,经原肠胚后发育为担轮幼虫、疣足幼虫、稚沙蚕和成体沙蚕;卵的发育在体腔内经历卵原细胞期、小生长初级卵母细胞期、大生长初级卵母细胞期和成熟初级卵母细胞期后排出体外,并在受精后进一步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当正常个体变态为异沙蚕体时,会发生体长明显缩短、腹部变白、眼睛变大和疣足变薄等变化,异沙蚕体繁殖后死亡;研究过程中还观察到幼虫循环系统的发生和红斑等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掌握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及开展人工养殖业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是生长在海滩及河口的一种环节动物。它体大肉肥,最大体长可达300毫米(图版工1)。沙蚕不仅可作钓饵,而且是鱼、虾等的天然饵料。近年来,随着养虾业的迅速发展,它已被作为亲虾的优质活饵料。近有报道,亲虾不仅嗜食沙蚕,而且能防止性腺的退化,同时,沙蚕又是外贸出口的对象。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较高,因而对沙蚕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22日,由周一兵教授主持的《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虾池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在大连市科技局的主持下圆满通过会议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以基础性研究带动应用技术开发,在查明双齿围沙蚕繁殖周期及其与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沙蚕亲体群浮规律,建立了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虾池养殖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人工控制沙蚕繁殖提供了关键技术。通过三年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学中,双齿围沙蚕被列入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科范畴。当前,我国主要将双齿围沙蚕主用于促熟饵料。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双齿围沙蚕人工养殖蓬勃兴起,作为新型经济增长点,其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良好的经济效益、丰富的营养、超强环境适应性等。然而,双齿围沙蚕对养殖条件具有很高的要求。此外,我国双齿围沙蚕养殖起步较晚,在养殖技术、人工育苗、相关报道及研究等方面较为匮乏。双齿围沙蚕的产业化及其资源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对不同环境对双齿围沙蚕幼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对提高我国人工育苗技术、质量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性比、生长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性未分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暴露在双酚A和17β-雌二醇两种雌激素下,研究了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雌雄比例、个体生长、死亡率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雌激素各浓度下的试验组沙蚕均为雌性。与对照组相比,双酚A浓度为50、100μg/L时,对沙蚕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浓度为10、150μ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浓度为200μ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沙蚕的死亡率随双酚A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当17-β雌二醇浓度为1、5、15 mg/L时,对沙蚕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浓度为30 m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浓度为45 m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提高,沙蚕的死亡率明显加大。双酚A浓度为10~150μg/L、17β-雌二醇浓度为1~30 mg/L时,对沙蚕卵母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而双酚A浓度为200μg/L(P〈0.05)和17β-雌二醇浓度为45 mg/L(P〈0.01)时对卵母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甲醇溶剂对沙蚕体内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物对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沙蚕提取物对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098 mg/ml以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配子的发生过程,研究了配子发生各时期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双齿围沙蚕原生殖细胞起源于体壁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形成后进入体腔当中,在体腔液中生长、增殖;双齿围沙蚕的卵子发生过程经历了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期、次级卵母细胞期和成熟卵母细胞期;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投喂试验研究了水丝蚓、沙蚕、鲢鱼肉、牡蛎肉、配合饲料、鲢鱼肉+水丝蚓+牡蛎肉(1∶1∶1)及水丝蚓+沙蚕+牡蛎肉(1∶1∶1)对体质量约3 g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亲虾性腺指数、性腺与肝胰腺比及产卵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沙蚕+牡蛎肉混合组亲虾性腺与肝胰腺比为1. 425,性腺指数为2. 342,均高于配合饲料组亲虾;水丝蚓+沙蚕+牡蛎肉混合组(2 693粒/尾)亲虾产卵量明显高于鲢鱼肉、牡蛎肉和配合饲料组。表明在脊尾白虾亲虾培育过程中,水丝蚓、沙蚕、牡蛎肉混合作为饵料有利于促进脊尾白虾亲虾性腺的发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重金属污染对海洋底栖多毛类的影响,选取镉(Cd)作为目标污染物,初步研究了镉对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口和海湾的双齿围沙蚕(Pernereis aibuhitensis)体内类金属硫蛋白(MTLP)诱导规律。结果表明,镉污染胁迫下,其暴露浓度对双齿围沙蚕体内MTLP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MTLP的含量在暴露4、7、14 d时的各暴露浓度下均显著升高,且低浓度的镉对MTLP的诱导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表明,双齿围沙蚕体内MTLP含量与镉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双齿围沙蚕精子的外观形态以及内部的超显微结构进行观察。[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双齿围沙蚕精子的超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双齿围沙蚕的精子结构为鞭毛型,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3部分组成,其精子全长为22~23μm,头部长度为2.8~2.9μm,宽度为1.6~1.7μm,顶体长度为0.9~1.0μm。双齿围沙蚕精子的头部外形呈倒状且尖锐的"漏斗"形,可见顶体膜,且膜内有一根柱状的亚顶体腔,腔内分布着大小不一的丝状体及一些细小颗粒。在顶体下方的细胞核内部充满染色质,是整个精子中密度最高的部分。双齿围沙蚕精子中部的线粒体为卵圆形,数量为5~6个。尾部呈现鞭毛型,而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结论]该研究可为双齿围沙蚕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乙酸乙酯溶剂对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沙蚕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95 mg/ml。  相似文献   

14.
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暴露于不同浓度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低浓度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对沙蚕48、72、96h的LC50分别为71.68、49.21、33.16mg·L-1,安全浓度为3.32mg·L-1。在低浓度(0.0018~9mg·L-1)马拉硫磷中暴露3和6d,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暴露6d时9mg·L-1浓度组最高抑制率达88.92%,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与马拉硫磷浓度对数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沙蚕CAT活性随马拉硫磷浓度增加表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暴露3d时0.018mg·L-1浓度组CAT活性最高,6d时0.18mg·L-1浓度组CAT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52.02%和53.42%(P<0.05),而浓度达1.8mg·L-1时CAT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沙蚕乙酰胆碱酯酶是较好的滩涂有机磷农药污染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重金属污染对海洋底栖多毛类的影响,选取镉(Cd)作为目标污染物,初步研究了镉对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口和海湾的双齿围沙蚕(Pernereis aibuhitensis)体内类金属硫蛋白(MTLP)诱导规律。结果表明,镉污染胁迫下,其暴露浓度对双齿围沙蚕体内MTLP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MTLP的含量在暴露4、7、14 d时的各暴露浓度下均显著升高,且低浓度的镉对MTLP的诱导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表明,双齿围沙蚕体内MTLP含量与镉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陈书霞,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新灶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她从黄海滩涂刨沙蚕开始原始积累,直到当沙蚕经纪人,把动物药材沙蚕出口到日本,法国……。她的身影出现在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里,  相似文献   

17.
氨氮和硫化物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急性攻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对氨氮和硫化物的耐受限度。急性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和硫化物浓度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总氨氮和非离子氨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42mg/L和0.194mg/L,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4mg/L和0.02mg/L;硫化物和H2S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43mg/L和.037mg/L,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3mg/L和0.0037mg/L。  相似文献   

18.
庄胜     
92%庄胜可溶性粉剂是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高效杀虫剂,其有效成分为杀虫单.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类似物,经施用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毒素或二氢沙蚕毒素.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nAChR靶标敏感性与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杀虫双、杀螟丹和溴氰菊酯品系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及与它们对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与125I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的结合率。【结果】抗杀虫双、杀螟丹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沙蚕毒素药物有显著的靶标不敏感性,它们与配体的结合率大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66%和60%,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沙蚕毒素药物产生抗性的一种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知多毛类Alitta succine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及RACE方法首次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中克隆得到Cu/Zn-SOD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Cu/Zn-SOD基因cDNA全长870 bp,其中包括156 bp的5′端非编码区,261 bp 3′端非翻译区和453 bp 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具有典型的Cu2+和Zn2+结合位点,并具有两处Cu/Zn-SOD 蛋白家族标签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胞内Cu/Zn-SOD,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5249900,等电点为5.66,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推测为亲水性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双齿围沙蚕Cu/Zn-SOD氨基酸序列与部分软体动物、鱼类和昆虫的Cu/Zn-SOD蛋白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Cu/Zn-SOD与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双齿围沙蚕机体的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