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发病情况2004年3~5月间,在濉溪县农户饲养的鸡群中几起疾病多发生在20~40日龄的雏鸡鸡群中,发病率高达50%,死亡率为11%~25%;鸡群多进行过IB D油苗、N D VⅣ系弱毒疫苗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应用肾肿解毒消等治疗,症状和死亡有所缓解。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咳嗽、甩头、打喷嚏、流  相似文献   

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以下简称肾传支 )是近年来养鸡业中流行的一种病毒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 ,主要危害 3- 7周龄各品种的雏鸡 ,成年鸡也有发生。但自从 1994年该病传入我县以来 ,发病日龄越来越提前 ,近两年有的 1日龄就被感染上 ,6 - 42日龄左右的发病居多。死亡率随鸡的年龄、病变程度、继发混合类型、饲养管理等条件不同而不一致 ,一般在 10 % - 5 0 %之间。为了降低死亡率 ,减轻对以后产蛋性能的影响 ,笔者在实践中 ,反复试验 ,摸索出一套综合疗法 ,每每凑效 ,受到养殖户欢迎。1 临床症状病鸡的症状是喘息、咳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小剂量链尿左菌素(50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Ⅱ型糖尿病大鼠分成6个组,分别为Ⅱ型糖尿病模型组,Gen高、中、低剂量治疗组(Gen用量分别为30,18,9 mg/(kg.d))、Tween-80对照组及饮食调整组(Gen 30 mg/(kg.d)),另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给药6周后采血测定所有试验大鼠的糖耐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结果】Gen能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耐量,明显降低TC、TG、LDL-C、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升高HDL-C及HDL-C/LDL-C比值。【结论】染料木素可有效纠正Ⅱ型糖尿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肝脏和肌肉组织在糖代谢过程中的中转作用和糖耐量异常状况。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小鹅的最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50%~95%。小鹅瘟病毒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传播。雏鹅患病日龄为2~30天,以5-20日龄发病最多,病死率达75%~100%。一个月以上极少发病。最急性型发病多见于出壳后3~10日龄雏鹅,无先期症状,病突发倒地死亡。急性型发病多见于5~15日龄小鹅,病程1~2天,  相似文献   

5.
中年CD-1小鼠情景样记忆能力下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次物体探索任务检测13月龄和5月龄CD-1小鼠的情景样记忆能力。结果表明,13月龄CD-1小鼠探索移动过的旧物体优先指数显著低于5月龄小鼠(P0.05),但两组间对2个旧物体的优先指数及总探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性别及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s0.05)。结果提示中年CD-1小鼠已存在情景样记忆能力减退,且主要源自于"地点"要素。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丰南区某动物饲养场养殖的七彩山鸡于2008年10月间发生了一起以眼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为眼型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于2008年9月从外地引进500只七彩山鸡,1日龄运到该场,1日龄新城疫Ⅳ系饮水,7日龄新城疫Ⅳ系二次免疫。30日龄开始有2只山鸡发病,表现为单侧眼病,该场传染性鼻炎进行治疗。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维生素C、速补20多种的药物。病情有所控制。40日龄,禽流感H5N1,  相似文献   

7.
近来发生较难治愈的呼吸道、消化道病,从肉鸡开始发生,扩展到产蛋鸡、肉杂鸡,甚至群众散养鸡,临床表现就是初期类似感冒症状,甩鼻、咳嗽、拉黄白混合稀便,生长缓慢,久治不愈,死亡率高,有的肉鸡甚至养至十几日龄被迫淘汰;蛋鸡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呼噜,排绿色、白色等水样稀便,产蛋率突然大幅下降,随即出现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8.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幼羔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型。1病原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分类上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无芽胞,具有鞭毛,对糖发酵能力强。本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可杀死。一般常用消毒剂均易将其杀死。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数日龄至6周龄的羔羊,腹泻型多发生于2~8日龄新生羔羊,有些地方3~8月龄的羊也有发生,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该病  相似文献   

9.
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系统调查法开展了历时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在三七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表现出波浪式起伏、峰值多、峰期历时长的特点。高峰期出现时间、数量及峰值的大小因七龄及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峰值通常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9月中旬至9月下旬、10月、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同龄七不同年可因气候变化而有所前移或后延10~15 d;高龄七病情明显重于低龄七。建议根据皱缩型病毒病发生规律,生产上从选育无病种子、种苗入手,注重对媒介昆虫的控制,加强田间管理,以避免或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川崎病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10例川崎病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均在起病10 d内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潘生丁抗凝治疗6~8周,无1例发生冠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 川崎病合并...  相似文献   

11.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生在20~160日龄鸡群中,其特征为生长阻滞、消瘦、腺胃肿等,能造成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死亡率30%左右。防制该病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消毒、强力霉素1:80o饮水、在饲料中加入含硒微量元素以及多种微生素、增强鸡只体质、用该病毒做成灭活油苗在雏鸡14日龄之前0.3ml/只皮下注射等。该病传播能力弱、在法氏囊病后出现该病、易引发马立克氏病、在春季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2.
建立肌型糖原磷酸化酶基因pygma和pygmb突变体斑马鱼疾病模型,对人类PYGM基因突变导致的糖原贮积症Ⅴ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Ⅴ,GSD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敲除了斑马鱼pygma和pygmb基因,分别获得pygma(-11bp-/-)和pygma(+14bp-/-)两种纯合突变体,以及pygmb(+1bp-/-)和pygmb(-2bp-/-)两种纯合突变体。过碘酸希夫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stain)实验显示pygma-/-和pygmb-/-纯合突变体心脏和肌肉组织出现明显的糖原累积。对野生型斑马鱼15个早期发育时间点以及12个成鱼组织中pygma和pygmb基因表达分析显示,pygma和pygmb早期发育阶段表达模式相似,从24 hpf到125 hpf,两基因表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pygmb的上升幅度大于pygma的上升幅度。在检测的12个组织中,pygma和pygmb只在少数几个组织中有明显表达。pygma在肌肉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为心脏和皮肤组织;pygmb在心脏、脑、眼睛3个组织中高表达,在肌肉组织中也有表达,但表达量相对较低。斑马鱼pygma-/-和pygmb-/-突变体具有GSDⅤ病肌肉糖原累积的典型特征,该疾病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糖原贮积症的发病进程、详细机制和药物筛选等治疗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繁殖的褐飞虱生物型Ⅰ与生物型Ⅱ的 5龄若虫和刚羽化的雌性成虫 ,研究其体内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体系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 )和保护酶体系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性。结果显示 :①褐飞虱生物型Ⅰ体内糖元含量显著高于生物型Ⅱ (P <0 0 5 ) ,总脂没有差异 ;②生物型Ⅰ的羧酸酯酶活性比生物型Ⅱ低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无明显差异 ;③生物型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生物型Ⅱ低 (P <0 0 5 ) ,且随虫龄的增大而增高 ,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虫龄增大而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鱼类生殖生理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稀有鮈鲫为试验动物,采用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3月龄雌性个体至4月龄,正常饲养至5月龄,以同时注射等量不含雷帕霉素的稀释剂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测定不同阶段性腺指数(GSI)和卵巢发育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卵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4、5月龄对照组和3月龄处理组卵巢具有Ⅳ时相卵母细胞,4月龄处理组只具有Ⅰ、Ⅱ时相卵母细胞,5月龄处理组卵巢中观察到Ⅲ时相卵母细胞;处理组GSI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中foxl2、fshr、cyp11a1、cyp19a1a和bmp1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figlα在处理组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雷帕霉素处理导致稀有鮈鲫卵母细胞发育停滞在Ⅱ时相,推测mTOR通路可能通过调节类固醇发生和TGFβ信号通路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别是7~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着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本病以发热、拉白色粥样或粘液性粪便为特征,偶尔有神经型的发生。运城市某肉鸡场饲养的7600只4日龄雏鸡曾发生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神经型鸡白痢,用恩诺沙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以供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对其正常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ELISA及PCR检测方法,对1例感染PCV病毒的长白猪进行PCV2的抗体水平检测及其在猪机体的残留时间研究.结果表明:ELISA检测,2月龄、4月龄、6月龄和8月龄的血清抗体值分别为0.445、0.522、0.396和0.225,PCV2抗体水平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PCR检测诊断,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但病情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生产性能有所下降.该猪感染PCV2后患病猪病情即使逐渐好转,但PCV2仍在机体内长期存留,使猪群长期不断地向外界排毒,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7.
某场1978年春季孵化选留一批中原黄、中原白、中原黑及固始雏鸡1200余只。育雏期间饲养失宜,管理粗放。放养密度大,圈内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差。1.5月龄内,在室内地面上分隔若干小池,垫以麦秸。饲料以小米为主,由熟饲—半熟—生饲逐渐过渡。1.5月龄后,分4个圈混群饲喂,玉米、麸皮各半,地面撒饲,青绿饲料极少供应。夜晚在泥土地面上簇拥栖息。蛔虫、球虫感染严重,支原体病零散发生。至7月中旬,时值78日龄,相继出现一种以眼疾为特征的病,最早见于中原白鸡,固始鸡发病最晚。确诊为维生素A缺乏症,经改善饲养管理和药物防治痊愈。  相似文献   

1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家禽和鸟类间传播的接触性传染病,多年来在各地都有发生。近些年来,我们发现鸡痘病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防治对策也应做相应的改变,以最大限度控制该病的发生。1鸡群鸡痘病发病特点1.1发病日龄明显前提近几年鸡痘发病日龄有明显提前的趋势,我们见到最早为3日龄发病,一般在15~30日龄发病;肉仔鸡的低日龄发病,与其它病相比更多一些。1.2发病季节性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Ⅱ型酮病奶牛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诱因,采集健康和Ⅱ型酮病奶牛的血液样品,并分析氧化应激和肝损伤相关指标。结果表明:Ⅱ型酮病奶牛血液中NEFA、MDA和H2O2的含量高于健康奶牛,而CAT、SOD和GSH-Px的活性低于健康奶牛;此外,肝损伤的标志物,AST、ALT、GGT和GLDH的活性均高于健康奶牛,说明Ⅱ型酮病表现为氧化应激和肝损伤。体外试验表明,高浓度NEFA(1.2 mmol/L)显著增加奶牛肝细胞中ROS的含量,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并释放大量AST和ALT,而添加抗氧化剂NAC可以缓解NEFA引起的肝细胞氧化应激和损伤。这些结果说明高浓度NEFA通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引起肝损伤,研究有助于明确Ⅱ型酮病的发病机理,为Ⅱ型酮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龙井县烟集种畜场,于1983年4月未至5月初,在4日龄~24日龄雏鸡群中发生了大肠杆菌病。据文献记载,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型比较多,有败血症、气囊炎、脐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心包炎以及肉芽肿等病型。我们在实践中,经细菌学检查,对雏鸡的致病试验和临床、病理剖检所见,把本病诊断为心包—腹膜炎型大肠杆菌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病主要是经由污染种蛋垂直传播的内源性传染所引起的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