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从采自南疆主要植棉区的4地(州)18县(市)的棉花立枯病病株上分离得到455个病原分离物,从中鉴定出345个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 Kühn)菌株。采用菌丝融合性判定方法判明345个立枯丝核菌菌株分属于AG-1,AG-4和AG-5三个菌丝融合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76%,91.88%,4.35%。其中AG-4在所有立枯丝核菌菌株中出现频率最高(91.88%),是南疆棉花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群。营养体亲和性判别结果表明,各菌丝融合群均有营养体亲和群分化,其中判定为AG-4的317个菌株分属于3个营养体亲和群,判定为AG-1的13个菌株和判定为AG-5的15个菌株各自分属于2个营养体亲和群。  相似文献   

2.
从广西36个县(市)采集水稻纹枯病标样,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86个丝核菌菌株。菌丝融合测试结果表明,这186个丝核菌菌株分别属于3菌丝融合群:即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AG-1-IA和AG-4融合群,双核丝核菌的AGBb融合群,出现的频率分别为96.4%、2.15%和1.62%。不同的菌丝融合群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AG1-IA的生长速率最大,AGBb生长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3.
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菌丝融合群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的菌丝融合群,从广西发病烟草植株上分离了2株烟草立枯病菌菌株和3株靶斑病菌菌株。经形态特征和细胞核染色观察发现,这5株菌株均属于多核立枯丝核菌。依据供试菌株与标准菌株的菌丝融合反应,发现广西烟草立枯病菌和靶斑病菌均包含AG-2和AG-4两个菌丝融合群。进一步分析5个菌株的r DNA-ITS序列,初步明确这2种病原菌包括AG-4 HG-I和AG-2-2 IIIB 两个菌丝融合群,与菌丝融合反应分析结果相吻合。首次在国内从烟草靶斑病组织上分离到AG-2 和AG-4 融合群。  相似文献   

4.
新疆6种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新疆6种豆科作物病株或周围病土样上分离得到77个丝核菌(Rhizoctonia DC)菌株,其中74个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对74个立枯丝核菌菌株的菌丝融合群(AG群)判定表明,新疆6种豆科作物上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3、AG4、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1.6;、40.5;、1.4;、35.1;和1.4;.6种豆科作物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组成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从采集的21个地点的48份土壤碎物和37株苜蓿病株上,收集到101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对101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AG群)判定表明,新疆部分地区苜蓿上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和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9%、46.5%、5.9%和35.6%.其中AG2和AG5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融合群.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13种作物丝核菌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广州地区13种作物上分离得到57个丝核菌(Rhizoctonia spp.)菌株。依菌丝直径、细胞核数目和培养性状等鉴定出52个立枯丝核菌(R.solani)、2个水稻丝核菌(R.oryzae)和3个双核丝核菌(binudeate Rhizoctoria);并对52个立枯丝核菌(R.solani)菌株进行了融合群归类,其中有30个菌株属于AG-1-IA、1个属于AG-1-IB、4个属于AG-1-IC、12个菌株属于AG-4、3个菌株属于AG-2-2 Ⅲ B、2个菌株未知其归属。  相似文献   

7.
新疆部分地区苜蓿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21个地点的48份土壤碎物和37株苜蓿病株上,收集到101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对101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AG群)判定表明,新疆部分地区苜蓿上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和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9;、46.5;、5.9;和35.6;.其中AG2和AG5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融合群.  相似文献   

8.
新疆奶花芸豆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奶花芸豆主产区采集的奶花芸豆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病苗及土样中分离得到85个丝核菌(Rhizoctonia DC)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对85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判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新疆对奶花芸豆造成侵染为害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6.5;、34.1;、29.4;和20.0;;各融合群对奶花芸豆苗期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在4个融合群中,以AG2分布最广,致病性最强.试验对奶花芸豆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组成,及各融合群对奶花芸豆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从玉米纹枯病病斑上分离的3株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Oud.),在琼脂玻片上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7个菌丝融合群及3个亚群(AG-1-IA、AG-1-IB、AG-1-IC、AG-2-1、AG-2-2、AG-3、AG-4、AG-5、AG-6和 AG-BI)标准菌株对峙培养,观察其对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3株木霉对各融合群的丝核菌均有强烈拮抗作用,融合群间及木霉菌株间的拮抗作用均无明显差异。其拮抗方式表现为缠绕、侵入,断裂菌丝,消解细胞质或使之变稀薄。  相似文献   

10.
从广西21个县(市)的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本,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26个丝核菌属菌株,其中多核丝核菌121株,双核丝核菌5株。菌丝融合群测试结果表明,多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1-IA(85.17%)、AG-1-IB(1.59%)、AG-4(3.87%)和AG-5(4.76%)融合群,双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Bb(2.38%)和AGK(1.59%)融合群。首次从玉米上分离到双核丝核菌AGBb融合群。不同融合群对4种供试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AGB(b)、AG和AG-1-IB对供试杀菌剂多表现为高度的敏感性,AG-4和AG-5融合群则表现为中度的敏感性,而AG-1-IA敏感性最小。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X-ss-半置换子群的概念,利用其性质研究它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并利用准素子群的X-ss-半置换性得到了有限群G为p-幂零群的一些充分条件,以及G为p-超可解群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设群G的任意真子群都是Cernikov群,但它本身不是Cernikov群,那么称 G是内Cernikov群(M NC 群)。研究内Cernikov群的一些性质,并且给出内Cernikov群的例子。同时,利用内Cernikov群的性质得到内FCmin 群的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所有非次正规子群都共轭的有限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明了有限群G有非次正规子群且彼此共轭的充要条件是G=〈a, b1, b2, …, bβ|a^(p^α)=1=b1^q=b2^q=…=bβ^q; [bi, bj]=1, i,j=1,2,…,β;bi^a=b(i+1), i=1,2,…,β-1; bβ^a=b1^d1b2^d2…bβ^dβ〉其f(x)=x^β-dβx^(β-1)-…-d2x-d1在Fq上不可约,且为x^p-1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证明了有限群G有非次正规子群且彼此共轭的充要条件是G=〈a,b1,b2,...,bβapα=1=bq1=bq2=...=bqβ;[bi,bj]=1,i,j=1,2,…,β;bai=bi+1,i=1,2,…,β-1;baβ=bd11bd22...bdββ〉其中f(x)=xβ-dβxβ-1-...-d2x-d1在Fq上不可约,且为 xp-1的因子.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收敛群的换位子群,建立了收敛群的初等性与它的换位子群的不动点集的基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有关p 幂零群的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A是G的子群,X是G的非空子集.如果A在G中存在补T,使得A与T的每个Sylow子群都X-置换,则称A在G中X-s-半置换.研究X-s-半置换性质对群的结构的影响,并得到有关p-幂零群的一些刻画.  相似文献   

17.
得到了R^n上收敛群中元素的一些性质,利用这些性质证明了收敛群中某些子群的一些极大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牡丹品种群的年生长量进行研究。[方法]以洛阳地区四大品种群牡丹(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及欧美品种群)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枝条年生长量和年实际留存量及实存率。[结果]4个品种群枝条年平均生长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欧美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中原品种群;年实际留存量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欧美品种群、中原品种群;平均实存率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是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中原品种群、欧美品种群,西北品种群牡丹表现突出。[结论]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及牡丹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虑群的自同构群,得到了DC_(4n),QD_(8n)及MC_(4q)的自同构群的结构,我们有:①若n≥3,则AutDC_(4n)≌HolC_(2n)②若n≥2,则An在QD_(8n)≌AutC_(4n)∝C_(2n)。③若q≡1(mod4),则AutMC_(4q)≌HolC_q。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类非单群的非交换图及其和群结构之间的一些联系,得到了下列结论:(1)若▽(G)(=)▽(G1),则G(=)G1,或G(=)G2,或G(=)G3,或G(=)G4;(2)若▽(G)(=)▽(G5),则G(=)G5,或G(=)G6,或G(=)G7;(3)若▽(G)(=)▽(G8),则G(=)G8,或G(=)G9;(4)若▽(G)(=)▽(G13),则G(=)G13,或G(=)G14;(5)若▽(G)(=)▽(G15),则G(=)G15,或G(=)G16;(6)若▽(G)(=)▽(Gi),则G(=)Gi,I=10,11,12.这里G为有限群,Gi为4P2(p≥3)阶非交换群,I=1,2,…,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