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化CMV—cp基因番茄对CMV病毒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期人工接种,对转化CMV-cp基因的番茄品种8805R1-R4代进行接种CMV病毒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对抑制CMV病毒症状的表现及延迟其发展均起到一定作用。8805R3代对CMV的抗性明显高于R1代,R4代抗性已基本稳定。当高浓度的CMV病毒侵染R4代植株时,也会出现100%的发病率,但它们的新生枝叶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利用半叶法测定8805R4(cp+)及  相似文献   

2.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转基因番茄及其对CMV的抗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根瘤土壤杆菌Ti粒转化系统,采用叶盘法将CMV-cp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获得42株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证明CMV-cp基因已进入番茄核染色体中,并能正常表达。通过对转基因植株R1和R2代苗期人工接种CMV鉴定,发现CMV-cp基因产物对CMV有一定抗性,其抗性遗传符合孟德尔-对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3.
转CMV-CP基因的番茄植株对CMV侵染表现显著的抗性,温室中接种的植株无症率为R1代94%,R2代95.1%,R3代95.4%,R4代95%;大田中自然发病的植株无症率为:R2代65.6%,R76.9%。  相似文献   

4.
双抗TMV和CMV转基因番茄后代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转TMV和CMV双价外壳蛋白基因番茄T1代群体和T2代株系进行PCR及PCR-Southern鉴定,并分别进行温室及田间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T1代工程番茄植株中确有CMV—TMV双价外壳蛋白基因的遗传和分离,其遗传行为符合显性单基因的孟德尔遗传。T2代部分株系CMV—TMV双价CP基因已获得稳定遗传,共获得了3个遗传稳定的番茄株系。  相似文献   

5.
转TCS基因番茄无性系TP3与其自交后代R1的种子苗在农艺性状上的表现无差异,R1代植株X-glu检测和PCR扩增均呈阳性,同样对TMV和CMV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这说明转基因番茄无性系及其自交一代种子苗植株的TCS基因是稳定表达的稳定遗传的,因此,除了经过种子获得种苗以外,通过无性繁殖转基因番茄可以直接进行田间种植及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CaMVCABB-BJI和Bari-1株系基因Ⅵ的克隆和转化,在根癌农杆菌菌种GV3101的介导下,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了转化CABB-BJI和Bari-1基因Ⅵ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表明,基因Ⅵ已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生长点及花粉生活力较低等个体的变异株。而多数转基因植株(占转基因植株70.4%)为无症状的正常植株。对转化CaMVBari-1株系基因Ⅵ的9个无症状转基因株系接种CaMVCABB-BJI病毒抗性表明,9个转基因株系表现出了不同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番茄双抗TMV和CMV基因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T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5′和3′端分别合成寡聚核苷酸引物P1和P2,并分别引入ClaI和BamHI位点,采用PCR技术扩增TMVCP基因,用ClaIBamHI消化后重组到pBlue scriptKS+中,并将该基因与CMVCP基因重组在同一个表达载体pE3上获得双价CP基因表达载体pETC2,转化番茄,获得再生植株。通过点杂交、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证实2、12和13号为转TMV和CMVCP基因的工程植株。工程植株在温室中表现正常,比对照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将马铃薯Y病毒中国分离株(PVY-C)的6kD和NIa基因拼接和改造,分别构建了其正向表述和反向转录的植物表达载体。借助土壤农杆菌LBA4404将在此双元载体上的6kD和NIa基因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转入到烟草品种NC89的染色体上,从而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再生烟草植株。用PVY-C对这些转化烟草进行抗性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能够抵制PVY-C的侵染,对抗病植株的子一代(R1)进行进一步的抗性分析发现,其R1代通过遗传也获得了这种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CaMV基因Ⅵ在拟南芥上的遗传转化及交叉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CaMV CABB-BJI和Bari-1株系基因Ⅵ的克隆和转化,在根癌农杆菌菌种GV3101的介导下,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了转化GABB-BJI和Bari-1基因Ⅵ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表明,基因Ⅵ已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生长点及花粉生活力较低等个体的变异株。而多数传基因樾株(占转基因植株70.4%)为无症状的正常植株。对转化Ca  相似文献   

10.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1(1)利用水稻BAC克隆对Gm-2和Gm-6在药用野生稻中的FISH定位 覃 等1(5)基因枪法获得GNA转基因小麦植株的研究 徐琼芳等1(9)小麦品种糊化特性研究 阎 俊等1(14)大豆对 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 RAPD标记研究 郑翠明等1(19)马铃薯离体块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及其与蛋白质组分的关系 王大勇等2(117)谷物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图的构建方法 徐辰武等2(123)稻米淀粉RVA谱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包劲松等2(128)小麦遗传转化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转CP基因线辣椒对CMV的抗病性组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转化 CMV外壳蛋白基因 ( CP基因 )的线辣椒 ( Capsicum annuum var. longunt)为试材 ,系统研究了 CP基因介导抗病性的组分和表达特点。摩擦接种黄瓜花叶病毒 ( CMV,浓度 2 0μg/ ml)后 ,转基因线辣椒显症延迟 4~ 1 0 d,显症率和严重度大幅减低 ,仅部分植株表现轻度花叶。接种叶片上 CMV侵入位点数目比未转化对照品种减少 6 7.0 %~ 86 .4 %。接种后第 9天 ,转基因株系接种叶中 CMV含量仅为未转化对照的32 .4 %~ 37.3%。病毒由接种叶向邻叶转出始期 ,比未转化对照晚 9~ 1 5h。接种后 3d,转基因株系 1 6— 1 3的未接种叶中未能检出 CMV,而同期未转化对照已有 4片邻叶检出了 CMV。接种后 6 d,1 6— 1 3仅上下位相邻叶检出了 CMV,此时对照已全株带毒。转基因株系接种后 6 d,整株 CMV含量为未转化对照的 4 2 .5%。这表明线辣椒 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是多组分的 ,包括对病毒的抗侵入、抗扩展和抗增殖  相似文献   

12.
多抗PVY、TMV和CMV转基因烟草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RNA介导抗性培育抗多种植物病毒的转基因烟草。【方法】分别以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全长衣壳蛋白(CP)基因为模板,通过设计PCR引物和亚克隆获得PVY CP 3′端长度100 bp、TMV CP 3′端长度100 bp和CMV CP 3′端长度200 bp的cDNA片段并拼接成嵌合基因,并以此为模板构建反向重复结构嵌合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HPTC。将pRHPTC通过冻融法导入农杆菌LBA4404,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NC89,然后测定转基因烟草对3种病毒的抗性。【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共获得276株转基因烟草。Southern和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外源基因以不同拷贝数整合于烟草基因组中;不同转基因植株中病毒RNA的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抗病性检测显示:23%左右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3种病毒侵染的抗性。对转基因植株扩繁后代和T1代的抗性分析表明:多病毒抗性表现稳定。【结论】利用RNA介导的抗病毒基因工程可获得同时抗多种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其抗病性在T0代扩繁植株和T1代植株中得到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3.
转病毒移动蛋白及复制酶基因烟草的协生和重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化番茄花叶病毒 (ToMV)、烟草花叶病毒 (TMV)移动蛋白 (MP)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P1株系(CMV P1)部分复制酶基因的 3种转基因烟草 ,分别接种马铃薯X病毒 (PVX)、马铃薯Y病毒 (PVY)、CMVRB株系 (CMV RB)和TMV。症状观察和ELISA测定发现 ,各病毒在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上的症状及病毒浓度没有显著差异 ,表明这些病毒在转基因烟草上没有协生作用发生。对转化ToMVMP基因和转化CMV P1部分复制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分别接种TMV和CMV RB ,定期进行生物学、ELISA和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C RT PCR)检测 ,在 16个月的连续测定中未发现病毒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14.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can infect a wide range of host species. For the lacking of CMV resistant varieties of tomato, RNA interference(RNAi) can be used as a fast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resistant varieties. In this current study, five intron-spliced hairpin RNA(ihp RNA) plant expression vectors aimed at five genes of CMV have been constructed. Transgenic tomatoes were obtain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ith expression vectors. Highly resistant generations of transgenic plants were employed as rootstocks and grafted onto non-transgenic tomatoes that resulted in the successful transfer of resistance to the scions. Using a novel method of plant cuttings for rootstock propagation, we obtained large quantities of disease-resistant material. Further, this method produces scions that can remain undetectable for transgenic resistance marker genes that may provide novel approaches to evade collective concerns about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GMO) biosafety.  相似文献   

15.
1980至198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北京郊区番茄抹上主要病毒类型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其次为黄瓜花叶病毒(CMV),以及部分由它们的复合侵染所造成的花叶、厥叶和茎坏死条斑等症状,其中以 TMV 起主导作用,它占总病毒数的50%以上。用测定 TMV 浓度的增量来估计不同组合接种的作用可以看出,单独侵染 TMV 的呈现系统花叶症、疱斑和部分叶片畸形;混合侵染的则表现一般:重复侵染的比前两种处理的症状表见更轻些,而单独侵染 CMV 的症状则表现最轻。不同方式组合的TMV 枯斑数量测定结果也同上述症状表现一致。症状的轻重与枯斑数量的多少成正比。单独侵染 TMV 的不同稀释度(5 mg/ml)的枯斑数量,比两种复合侵染的多。用数学方法所得 TMV 的致病性稀释曲线图同上述结果一致。由于复合侵染中CMV 对 TMV 浓度的增量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症状的表现上和枯斑数量也相应减轻和减少。  相似文献   

16.
海藻提取物防治番茄CMV病毒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海藻提取物对番茄CMV病毒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对CMV有很好的体外钝化效果和预防CMV侵染的作用,其中以3.0g.L-1的浓度较为合理;番茄接种CMV病毒后施用海藻提取物,病株的SOD、POD酶活性明显升高,并明显降低了病株的病毒含量,降低了病毒对叶绿体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加工番茄上CMV与BBWV的ELISA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文博  阮涛  黄家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30-6031
[目的]探讨加工番茄上2种病毒的侵染方式及其积累量的相关性。[方法]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为研究对象,用针对CMV和BBWV的单克隆抗体对田间表现病毒病症状的115个加工番茄自然病株进行间接ELISA检测,通过复合侵染病株上2种病毒的积累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V和BBWV在加工番茄上的侵染率分别为73.0%和59.1%,并且2种病毒常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率达53.9%。BBWV单独侵染率很低,其侵染方式主要是与CMV复合侵染。CMV和BBWV在病株上的带毒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病毒在病株上的积累是相互影响的,为正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病毒互作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转基因材料的应用前景.研究以转chi+rip双价基因大豆株系G0431、G0433的T2、T3及T4连续世代为材料,通过PCR、Southem杂交、Real-time PCR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稳定遗传给后代;Real-time RT-PCR、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