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都是围绕当前、当地影响产量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稻株与环境条件,水稻的群体和个体及个体内部各器官间的3对矛盾,重点协调好个体内部穗数与穗重的矛盾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技术改革,促使水稻生长发育过程达到苗壮、株健、穗齐、粒多、粒饱,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目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扩大双季稻,应用传统技术经验;2)推广矮秆品种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3)推广杂交水稻及稀播、少本插等配套栽培技术;4)总结推广高产栽培模式及中低产田配套增产技术;5)开展吨粮田工程的农业技术及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研究立足水稻高产,关键技术主要是调节水稻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高产.而高产必须正确处理产量因素关系,群体个体关系,生理生态关系以及技术措施的关系.促进水稻生产,改革技术主要抓3条措施:1)改革育秧技术,提高秧苗素质;2)推广合理密植,协调苗、株、穗粒;3)改进施肥方法,注意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杂交水稻进一步高产的栽插方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4种不同栽插方式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栽培、宽窄行错窝栽培和宽行条栽栽培,能够控制和提高栽插密度,进行合理的稻体空间配植,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优化群体结构,有利于“库、源、流”协调发展,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有效穗和实粒数,比生产上应用的宽行稀窝栽培增产14.75%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都是围绕当前、当地影响产量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稻株与环境条件,水稻的群体和个体及个体内部各器官间的3对矛盾,重点协调好个体内部穗数与穗重的矛盾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技术改革,促使水稻生长发育过程达到苗壮、株健、穗齐、粒多、粒饱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目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扩大双季稻,应用传统技术经验;2)推广矮杆品种及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种植方式和群体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能够改善玉米群体结构,不同栽培方式和群体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和群体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具有明显的不同,能够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三系杂交组合金优253和中优315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三种栽培密度下,研究了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相同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单株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其衰减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中等密度的最大,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免耕条件下的强化栽培水稻产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常耕条件下的产量则以中等株行距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作用,表明大垄双行栽培能够改善冀玉19玉米群体结构,不同栽培方式和群体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和群体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具有明显的不同,能够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水稻田间群体的合理分布是水稻田间合理群体建成的起点,是决定水稻本田生长发育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每穴苗数,改善丛内环境的决定因素;二是插秧规格,改善丛间环境的决定因素。合理的群体分布是协调群体与个体矛盾的最佳措施和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油菜茎秆特性与抗倒性及产量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倒伏是影响油菜(Brassica napus L.)高产、稳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油菜茎秆生长发育状况严重影响其倒伏程度和油菜的最终产量.油菜倒伏程度与茎秆特性密切相关,不同油菜品种因栽培措施的差异引起群体结构差异,影响植株茎秆与生殖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运转及茎秆结构形态的建成,从而进一步影响茎秆机械强度等抗倒伏关键指标及最终的子粒产量.油菜苗期良好的群体生长状况是植株各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运转协调及后期子粒产量及较强茎秆抗倒性形成的基础.对油菜群体及个体茎秆发育状况对抗倒性及菜子产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油菜抗倒伏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研究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取样量或增大穴距减少移栽基本苗数可促进水稻植株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单穴茎蘖数、收获穗数及每穗成粒数,提高成穗率及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增加个体干物质积累量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及收获指数,但仍无法弥补因群体生长量与叶面积指数小、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不足所造成的减产。行穴距30 cm×18 cm、取秧量4.0株/穴,移栽基本苗93万/hm2的B3处理群个体矛盾协调较好,获得单产10 728.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密度下宽窄行种植,可以改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提高其叶面积,增加其干物质积累,为经济产量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试验显示行距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平展型玉米吉单180通过大双直栽培方式可以提高产量14.4%。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水稻不同栽插密度及穴栽不同谷秧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3个栽插密度与2个不同穴栽谷秧数的裂区试验,观测秧苗形态指标、穗粒结构及产量等。结果以每亩栽插11 956穴,每穴栽插2粒谷秧的产量最高,为630.74 kg/亩。穴栽2粒谷秧在适宜密植的条件下,能有效协调水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改善群体环境,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使影响水稻产量的亩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三要素构成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形成,取决于源库两类器官的数量及其机能相互协调的结果。而不同源库类型水稻品种(源限制型和库限制型)的最适源库指标亦有差异。现以不同栽插密度为基础,研究源限制型和库限制型品种在不同群体条件下颖花形成与物质生产能力的变化特点及其产量效应,论述品种间群体源库数量指标的适宜界限,为因种栽培和夺取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针对黄河宁夏灌区生态气候和生产条件,通过对蓖麻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整枝方法,以及蓖麻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测,就栽培蓖麻的田间群体动态时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加大,蓖麻株高、主稳位高度增加,而茎粗、穗长、有效分枝数、有效果穗敷等有所降低.高密度下不利于蓖麻个体的良好发育,从而影响了蓖麻单株的经济性状,最终影响产量;但密度若是太小,则又会影响单位面积的收获穗教,不利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因此,适宜的蓖麻种植密度为784株/667m2,其株行距为85cm×100cm.  相似文献   

14.
群体结构对紧凑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群体结构下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低密度下株间竞争小,个体较大,但群体光利用率较低;密度过大,玉米群体内通风透光性差,不利于产量形成。通过合理调整密度。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试验也为玉米高产栽培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稻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4个因素构成的,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是对产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所以水稻分蘖数量、消长动态对产量影响很大。为了进一步论证肥料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水稻分蘖的固有特性,促进个体生长发育,获得高产稳产的理论依据,2010~2012年我们进行了肥料影响水稻分蘖消长动态及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及水稻移栽密度对松粳16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基施旺生物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研究生物有机肥及水稻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而中密处理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低密处理利于提高水稻穗粒数,在F3M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风、光、温等气候资源,改善水稻群体内微气象环境,通风透光好,边际效应明显,与综合配套技术相结合,能最大限度满足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各种条件,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麦套大豆是白银市高效农业的重要栽培模式之一,提高大豆产量对于加快白银市高效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豆产量是由其单株个体构成的群体和环境互作形成的,因此大豆个体、群体和环境构成了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9.
大石桥地区水稻不同插秧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插秧密度的试验,探讨其对水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根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施肥水平,土壤状况,品种特性,水源条件及秧苗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插秧密度,在生产上充分发挥水稻个体与群体的优势,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和养分等环境条件,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在育种的早期时候,就抓住对群体产量贡献最大的关键性状,提高在特定地区和育种目标下的选择效率,我们研究了小麦单株栽培条件下的个体性状与生产群体栽培条件下的单产之间关系。并运用多元分析方法,从遗传上找出其发育的内在联系,从环境上探讨其发育的条件。最后还分析了单产与单位面积穗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