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红壤旱地芝麻高产高效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轻简化种植方式和1种常规种植方式对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芝麻播种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撒播,用牛耙平,盖土,芝麻2~3对真叶时,结合施肥、除草,用锄头中耕,将撒播的芝麻苗锄成行,这一试验方案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花生茬秋芝麻高产高效种植方式,从轻简化播种方式入手,研究了3种轻简化播种方式在表土墒情较高及较低的两个年份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收获后随即撒播芝麻种子和肥料,紧接着用旋耕机旋耕一遍的轻简化播种方式能较好地保证芝麻出苗,肥料利用率较高,芝麻生长较好,能获得较高的芝麻产量及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江西秋芝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免耕撒播条件下的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播种方式对芝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撒播条件下,以高密度种植(每667m2 30 000株)有利于秋芝麻获得高产,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同时翻耕条播比其他3种种植方式(免耕撒播、免耕条播、翻耕撒播)的芝麻长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早稻茬秋芝麻(Sesamum indicum)高效高产种植方式,研究了6种轻简化播种方式对芝麻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收割前撒播芝麻种子和肥料,随即机械化收割早稻并将秸秆粉碎还田,然后把叠放较厚的秸秆向周边均匀撒开,紧接着用旋耕机旋耕稻田,这一方式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又可保证田间芝麻基本苗,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及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质油料作物。提高芝麻单产水平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为建立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耐密植黑芝麻新品种豫黑芝1号为试验材料,在3个产区(漯河、信阳和三门峡),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12万株/hm2、15万株/hm2、18万株/hm2、21万株/hm2)下豫黑芝1号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豫黑芝1号在不同产区的生育期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对豫黑芝1号的株高、有效果节数、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化程度不同;对小区产量及单株产量影响显著。在21万株/hm2密度下,豫黑芝1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463.33 kg/hm2(三门峡)。研究为芝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油—稻—稻"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进程,开展了油菜翻耕移栽、免耕移栽、免耕直播三种耕作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播种方式对双季稻区油菜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翻耕移栽相比,免耕直播受播种密度的影响,油菜个体生长受到限制,降低了叶片SPAD值和油菜生物学产量;同时,免耕直播减少了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产量下降5.00%,但无显著影响。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相对于翻耕移栽,免耕栽培土壤表层容重降低,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良;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均有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可在当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免耕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辣椒主产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提高复种指数,以主要作物不减产、经济作物增产为目标,推行朝天椒套种芝麻栽培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套种减轻了朝天椒病毒病和日灼病的发生,实现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定植模式、整地施肥、种子编绳、朝天椒田间管理、芝麻田间管理、套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朝天椒套种芝麻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就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与分段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但一次性施肥省工节本、增效,是一项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一种经济作物和创汇作物,其产品营养保健价值较高,是国际国内市场上较为畅销的农产品。开展芝麻高产配套轻简栽培,对提高芝麻产量、改善芝麻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不同产量水平模式中增(减)技术因子对玉米产量、养分效率的影响并明确其优先序,以期为不同生产水平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缩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调研农户、高产高效和超高产3个产量水平的生产模式,确定了种植密度、耕作方式、氮素管理、品种是不同生产模式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提升的主要技术因子,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超高产(SH)、高产高效(HH)和农户(FP)3个不同产量水平的综合管理技术模式,针对不同模式中的技术因子设计了裂区试验,以耕作方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氮肥管理为副副区、密度为副副副区,分析增(减)技术因子对不同生产模式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的技术贡献率。【结果】FP模式中技术因子对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贡献率分别为9.9%、6.0%、4.4%和2.5%;HH模式中栽培措施对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氮素管理、土壤耕作、品种,贡献率分别为7.7%、5.2%、4.5%和3.5%;SH模式中栽培措施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土壤耕作、氮素管理、品种,贡献率分别为8.9%、7.3%、6.5%和4.3%。而3种模式中,栽培技术因子对氮素效率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其中,FP模式的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对氮素效率的贡献率分别为30.5%、6.0%、4.4%和2.5%,HH模式分别为19.7%、7.7%、4.7%和4.5%,SH模式分别为25.4%、8.3%、6.5%和4.5%。【结论】技术因子对产量的贡献在不同模式中的优先序不同,不同管理水平下产量差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技术因子间具有协同效应。当前农户水平下氮素管理方式对产量的贡献率居首位,高产水平下种植密度和土壤耕作对产量贡献较大,而不同产量水平下氮素效率差异主要取决于氮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品种区试结果和示范推广的栽培研究为依据,阐述了鄂棉15的生育特点、高产的产量结构及农艺指标,从而论述了棉花“选用良种、两膜栽培、合理密植、巧肥精管、全程化调”为主要内容的“两高一优”栽培策略,建立了当前棉花大田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超甜玉米高产优质施肥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超甜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其高产优质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优质、高产、抗逆为育种目标,对桑树新品种种质资源进行系统鉴定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辐射与复合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优质、高产、高抗桑树新品种,通过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新品种川826发芽率高、枝条直立、生长势旺;全年平均公顷桑产叶量比对照湖桑32号高13.95%;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比对照高8.88%,万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8.8%,5龄担桑产茧量比对照高13.51%;秋叶硬化迟,抗干旱能力强。[结论]川826是一个优质、高产型桑树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4.
玉米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合评价了辽宁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铁研120、铁研124、先玉335、沈玉21适应性强,稳产性好,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合丰55中试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合丰55的成果转化,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了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合丰55中试与示范项目研究,主要开展了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集成组装、品种中试示范及高产创建、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等工作内容。项目完成后达到了品种成熟、配套技术成熟、技术成果成熟和应用市场成熟,示范与转化面积76.1万hm2,创社会效益12.8亿元。  相似文献   

16.
绿色食品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阐述了灵璧县绿色食品黄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春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示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玉米联片高效高效优质示范,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玉米栽培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栽培技术调控系统,确保在不同条件下最佳技术措施的实施;形成了以技术行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前人对大球盖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从菌种选择、播期确定、林地选择、林地灭菌消毒、配料选择、建堆发酵、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只有具备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做好品种选择、播期播量、肥水管理、病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使小麦获得优质高产。为此,该文结合商丘小麦栽培现状,针对商丘地区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田间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时期、发病规律及有效预防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商丘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技术参考,为小麦病虫草害的提早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龙粳11(龙育96-177)是以沙29为母本,合江21为父本杂交育成,生育日数125-130d,需有效积温2350摄氏度,属早熟品种,叶片直立,株型收敛,穗数与穗重兼顾,2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51.7kg/hm^2,比对照增产8.3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88.6kg/hm^2,比对照增产7.5%。抗稻瘟病较强,喜肥抗倒,前后期耐寒性强,中期耐寒性较弱,稻米品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势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