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 ,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结果】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本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普薯32的最佳栽培密度和钾肥适宜施用量,设置栽培密度(D)和钾肥施用量(K)的交互试验,研究二者对普薯3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D1、D2、D3分别为40 500、45 000、49 500株·hm-2,K1、K2、K3、K4分别为0、90、180、270 kg·hm-2。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密度下,甘薯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单株薯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T/R值则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薯茎叶生长、提高薯块产量。相同钾肥水平下,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甘薯分枝数和最长蔓长减少、大中薯率和单株薯重降低,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密度条件下,增加钾肥用量并不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不能提高甘薯生产效益,反而会增加肥料成本。综上,本研究推荐大田县普薯32合理的栽培密度和钾肥施用组合为D3K3处理,即栽培密度为49 500株·hm-2、钾肥(K2O)施用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 225元/hm2。  相似文献   

6.
甘薯品种苏渝76的高产生理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煮、烘烤用型甘薯新品种苏渝76为研究对象,以食、饲、工业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苏渝303为对照,采用常规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法,对苏渝76在江苏南京粘壤土条件下的高产生理与栽培技术效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高产生理特性为栽后发根还苗快,结薯早,平均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在栽后50~90d期间明显快于对照品种苏渝303;高产栽培技术的肥料处理间的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块根干物率及商品薯块数差异极显著,其它性状差异不显著,茎叶产量和生物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栽插密度对结薯总块数、商品薯块数及单块薯重的影响极显著,总薯块数、商品薯块数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肥料和密度对块根干物率具有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地膜覆盖栽培对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和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鲜重、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615元,为崇左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普薯32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作侧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重、商品率等性状逐渐降低,晚熟品种青薯9号地膜栽培种植密度不宜高,以播种37 378株/hm2鲜薯产量最高,以播种34 478株/hm2商品薯产量达到最高、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最佳种植密度,选取短蔓型品种(晋甘薯9号)、长蔓型品种(济薯25),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下各项群体生理指标与甘薯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密度对2个甘薯品种的群体生理指标、单株鲜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有显著的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鲜薯质量降低,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抛物线状;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不同生育期不同密度处理薯蔓比(T/R)值表现不一;晋甘薯9号以4.8万株/hm~2、济薯25以3.9万株/hm~2密度种植,在甘薯生产中可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单位面积株数、薯数和薯质量的协调发展,使甘薯产量达到最高。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扦插密度。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15个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并采用灰色关联法、DTOPSIS法对这些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测甘薯各性状均存在差异,变异系数在20.15%~76.98%。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叶面积与茎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株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绿素SPAD与商品薯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茎直径与最长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最长蔓长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分枝数、茎直径、干物质率、商品薯率、最长蔓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SPAD、叶面积、单株结薯数。采用DTOPSIS法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序前8名与甘薯产量前8名品种相同,前2名顺序互换。DOTPSIS法可以作为甘薯综合评价的方法,筛选出的哈密、普薯32、商薯19和济薯33适合在郑州市...  相似文献   

11.
用秦薯1号自交后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试验对甘薯的分枝数(x1)、最长蔓长(x2)、分枝总长(x3)、节间长(x4)、蔓粗(x5)、叶面积(x6)、单株绿叶重(x7)、藤叶重(x8)、单株薯数(x9)、单薯重(x10)、根冠比(x11)和单株产量(y)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绿叶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单株薯数和单薯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高产育种以单株产量为选择目标时,应以单株绿叶重、单株薯数和单薯重的选择为主,结合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蔓粗,对这7个性状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山药栽培过程中不同留蔓数对阳明山山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以阳明山山药为研究对象,在阳明山山药发棵期通过留单蔓、留双蔓以及留三蔓的处理,分别测量不同留蔓数下阳明山山药的生理学性状、产量及商品性。结果表明:不同的留蔓数处理对阳明山山药的薯重、薯长及商品性有一定的影响。阳明山山药在留单蔓处理时,单根薯重高达1.06 kg,薯长高达43.63 cm,显著高于留双蔓和留三蔓处理;留三蔓处理时阳明山山药的结薯数最高,为23.67根·m-2,但其商品薯率和优质商品薯率均显著低于留双蔓和留单蔓处理,其中留单蔓处理商品薯率和优质商品薯率最高,分别达79.84%与61.99%。综合各指标表明,留单蔓处理不显著影响阳明山山药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薯块的商品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心甘薯品种泰中1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薯茎叶生长、块根产量形成以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等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合理种植密度可以优化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增加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及商品薯比率,块根膨大速率加快,干物质积累增加;就群体而言,在优化种植密度52 200株/hm2左右时,本试验选用的甘薯品种泰中11号个体生长与群体产量形成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协调,群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对汾薯3号和济薯26号2个品种在直栽、斜栽和水平栽3种栽培方式下的甘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结薯习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栽有利于地上部蔓茎的生长,单株分枝数少,薯块大且少,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低于斜栽和水平栽。斜栽鲜薯产量高,但因大薯多,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较低。水平栽有利于地下部块根的膨大,抑制地上部茎蔓的徒长,能促进各节生根结薯,提高结薯个数,水平栽的薯块多且均匀,鲜薯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最高,汾薯3号分别为35 288.64 kg/hm2和30 291.77 kg/hm2,济薯26号分别为37 899.58 kg/hm2和32 639.12 kg/hm2。因此生产上应选择水平栽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移栽期对甘薯块根数量和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结薯数差异显著的商薯19和济徐23为材料,从5月上旬到7月上旬间隔15 d设置5个移栽期处理,并于团棵期调查不同处理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收获期调查单株薯块数量、块根产量和大中小三类薯块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推迟,甘薯生长发育进程得以加快,团棵期两个品种的地上部鲜重、主茎长和叶面积显著增加,根系直径降低,粗根数量增加;移栽期推迟会增加收获期单株薯块数量,降低单薯重和块根产量,但适当推迟移栽期会在增加结薯数的同时提高中等薯块产量及其在块根总产中的占比。因此,本研究认为,我国北方薯区以收获鲜食商品薯为主要目标的移栽时间在5月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以脱毒甘薯豫薯8号为试材,对脱毒甘薯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株薯数、单薯重和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株薯数、单薯重与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株薯数、密度、单薯重,脱毒甘薯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北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结薯集中性、茎粗和整齐度对鲜薯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茎粗、大中薯率、蔓长、单株结薯数、淀粉率和干率对薯干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淀粉率、干率、蔓长、茎粗、单株茎叶重和单株结薯数对淀粉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因此,北方甘薯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应该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插植期和密度对福薯604生长特性、鲜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插植期为主区、插植密度为裂区开展了田间试验,并从生长特性方面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6月15日插植、每亩插植2 800株的处理产量最优,鲜薯产量达3 695 kg。早插植的甘薯地上部生长缓慢,地下部结薯数减少,单株薯块重增加;迟插植的地上部生长速度快,小薯块所占比例增大,单株薯块重降低。由此可见,合理的插植期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适宜的插植密度则有利于薯块生长,并提高块根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9.
甘薯产量形成动态及蛋白质的分配与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甘薯产量性状形成动态,将全生长过程分为3个时期:前期为植后60d内,中期为60~90d,后期为90~150d。干、鲜蔓重,中期达最大值,以后下降;干、鲜薯重,前期增长慢,中、后期增长快;生物总产量,受薯重影响大,后期增长较快;薯块烘干率、淀粉率,均以中期增长快,并现峰值;薯块可溶性糖的含量和产量,主要在后期递增。 全生长期内,甘薯各器官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顺序:叶片>吸收根>叶柄>地上茎>块根。各器官蛋白质含量,均以植后30d起呈递减。蛋白质分配主流,随生长期进展,从地上部逐渐转向地下部(块根)。蛋白质积累产量,前期直线上升,中期相对稳定,后期缓升,块根蛋白质积累产量与块根干物率和干、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毕薯5号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毕薯5号脱毒种薯作播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生育期、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薯5号出苗、现蕾、开花和成熟均随种薯切块增大而提早;单株结薯数、单株茎块重及单株商品薯重随种薯切块增大而增加;小区产量与切块的大小呈正比;在当地栽培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种薯切块大小为50~6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